没钱才吃肉呢,有钱人都吃水果

百家 作者:青年文摘 2019-05-30 04:35:43

点击上方“青年文摘”

右上角“...”点选“设为星标”

点击加星 贴近你心 

作者:笺语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新周刊

ID:new-weekly



孩子很久没吃水果了,能给个分期付款不?”“建议亲亲从哪儿来,回哪儿去哦~(设计对白。图/Joachim Wtewael)

 

有些人家里有矿,有些人家里有菜,还有些人家里有西瓜苹果橘子大樱桃。

 

以上这些人里没有我……


 

要想吃得健康,有多难?

 

日前,中国营养学会公布了相关调查数据:我国城乡居民平均每人每日水果的消耗量只有40.7克;蔬菜的摄入量为每人每日269.4克,比2002年有所下降,尤其是农村居民,减少了29.5克。

 

营养学会的专家建议:应保证餐餐有蔬菜,天天有水果,一个人每天应该吃够一斤蔬菜、半斤水果。

 

这似乎不难?都说中国人喜欢吃蔬菜,尤其是广东人,一天不吃青菜就觉得生活不正常。然而,为什么中国人的蔬菜摄入量比2002年下降,水果摄入量那么少?

 

一个赢在了起跑线上的孩子。图/Sandro Botticelli

 

原因无他,

 

不是我们不想吃,是吃不起啊!

 

今年的荔枝一上线就给人以暴击:妃子笑都奔三十了,白糖罂更是直接翻一番以凸显身价。迷你一小颗,优雅一小口,就能让你的银行户头瞬间少了两三块。

 

樱桃自由已经不敢奢望了,吃个苹果、橘子总可以吧?

 

去水果店一看才知道,能在水果店毫不犹豫地买买买的,都是家里有矿的狠人。

 

这是矿山!


01

贫穷使我们与水果分离


是的,没有逛过水果店的人不足以谈人生。毕竟只有在踏出店门的那一刻,你才能真正领会到,什么叫作“45度角仰望天空,是为了不让眼泪流下来”。

 

人生,真的太苦了!

 

“在这个水果店老板都能拥有一屋子LV的年代,我不仅买不起包包,甚至就快连水果都拥有不了了。”

 

现如今,采樱桃的都是白富美。图/Emile Munier

 

樱桃,前段时间还是66,现在就敢鼻孔朝天变成“一对9”了;

 

品质远不及标价的尾单草莓,也不扯着嗓子甩货了,二十块一斤,依旧能让你吃出心痛的感觉;

 

西瓜这种刚刚上线的重量级小可爱就更别提了,没破十的单价乍看很良心,可一上秤,照样奔着一百块不找零的目标而去。

 

水蜜桃五十块只够买两个;红心火龙果中果,二十块一个不议价;颗颗饱满、身形扎实的进口红提,一串少说也得四五十块……

 

眼神在黑底白字的标签牌间游离,看得视力都下降了0.5,才能找到一处个头不惊人、单价很感人的角落,兴奋到百米冲刺走近一看:“哦,黄心奇异果7.9元一个。”


有水果自由,才敢这么浪费水果

 

论斤卖要不起,按个买也不失为一种好选择。毕竟少量多类的搭配,既能满足购买欲,也不至于让付款的场面太过尴尬。

 

可谁承想,半个小西瓜加上几颗枇杷,就已经构成了钱包的致死量。

 

刚上线的新贵们是吃不起了,不如放弃万人迷网红款,看看民国时就C位出道的平民水果?


小黄人教你拯救钱包的真谛

 

柑橘类,曾经五块钱吃到饱。现在放眼望去,占领货架的都是些丑橘、沃柑、皇帝柑、粑粑柑等名门新贵,口味和价格都很朴实的芦柑早已无处可寻。

 

作妖最少不靠发展旁系博出位、只专注于自身的红富士苹果,身价也是一路疯涨,不要19.99,也得要14.99。

 

就连一向热度寥寥、没啥存在感的皇冠梨,也以八块一斤一个四块的身价,实力嘲讽了一把“昨天你对我爱答不理,今天我就要让你高攀不起”。

 

一句话概括中心思想,就是“除了香蕉三块一斤,其他都十块起步了”。


如今的孩子,肯定能学会“孔融让梨”

 

当物价限制了人们对水果自由的向往,在水果摊位前花式踟蹰的万千瓜友们也就只剩两种姿势了。

 

要么是寻寻觅觅挑挑拣拣,“万果丛中过,片叶不沾身”的冷静克己式——“我就看看,我不买。”

 

要么就是捧着一颗心,内心高唱《忐忑地走到收银台前。标签纸上的数字远超预算,可在后方排队观众的注视下你只得忍痛割肉。

 

“自己挑的水果,再贵也得付钱。”


水果破产专用表情。图/卡拉瓦乔

 

02

要有多努力,才能实现水果自由


水果贵,可不是部分地区部分网友的主观感受,这是水果商家都要扼腕承认的事实。

 

朝阳群众还来不及举报水果涨价,朝阳区农光里市场的商家们就已经开始陈情了:“今年水果的进货价跟去年比可涨了不少啊,尤其是苹果。所以去年苹果我们敢卖三块,今年也只能卖十块了。”

 

恨不得把水果当饭吃的精致白领们扎堆北京,确实让当地的水果商家们表示压力很大。

 

 

央视财经对新发地果品批发市场的调查显示,最近三个月水果和房价一样实现了三连涨,五月中下旬的涨幅甚至达到了10%,和过年前相比,涨幅甚至达到了50%。

 

如果参照价格的时间点再往前挪挪,价格浮动就更惊人了。“水果的平均批发价格在每公斤6.15元左右,和去年同期相比,上涨了78%。”

 

四舍五入,就是去年能买一整个果的价钱,今年只能买一半了。

 

官方数据虽然不至于把人扎个透心凉,但依旧是低调看涨。广东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商务厅发布的信息显示,上一周水果零售均价分别环比上涨0.2%和1.94%。

 

那么同比呢?已知去年深圳零售价个位数的荔枝,今年已经卖到两位数了,同比这道题明显已经成了送命题。


欣赏油画,都觉得它在炫富。图/Pieter De Ring

 

水果的价格如果按照这个速度膨胀,别说996,即便是007的搬砖节奏,也很难实现水果自由啊。

 

针对“今年还能水果自由吗?”“水果价格会不会像房价一样,涨上去就再难回落”等诸多担忧,国家统计局给出的解释是:

 

“鲜果价格上涨,是受极端天气等季节性因素的影响,这种季节性的短期冲击不具有持续性,鲜果价格不会持续高位,更不会出现大幅上涨的通货膨胀。”

 

的确,去年春天的霜冻冰雹,导致北方苹果和梨树大量落花,坐果率下降,不少地区苹果的产量都减少了至少40%,陕西等部分重要产地的减产量甚至达到了70%。

 

“2018年底,全国苹果的入库量为605万吨,同比下降37%,这也是五年来苹果入库量最低的一年。”


有朋友不知道怎么区分荔枝品类,看看。

不过,看看就好,反正也买不起。

 

除了本身减产严重,恰逢库存尾期供应严重不足的苹果,同一片天空下的南方柑橘和荔枝,也云共享了极端气候带来的降维打击。

 

“湖南、云南、四川等多个产区不同品种的橘子树都有所减产”中国荔枝之乡茂名,也将面对荔枝减产四成的小年。

 

供不应求,水果能不贵吗?


03

发达国家的水果贵,但收入也高


不过,中国水果再贵,跟隔壁邻居日本韩国来比,那还差得远。

 

有关日本水果贵,知乎上可是有段子的:某日本员工退休后,因为喜欢吃西瓜,选择到浙江台州定居。

 

“在日本,我的梦想就是买一个西瓜,对半切开用勺子挖着吃。到了中国,我才发现原来这里的人都是这样吃的。”

 

不说拍卖价高达三万元人民币的土豪专供西瓜,就连日本超市里的平价西瓜都能卖到四百日元(约二十五元人民币)一小瓤,一整个随随便便就破百了。


劝你不要轻易在日本吃瓜

 

两个平平无奇的苹果就要五百日元,折合人民币三十八块。因为价格贵,在中国按斤卖的在日本都只敢打包成小份出售:比如五颗装的草莓,一颗就得六块;就连香蕉,三根装一包,也要将近二十块。

 

日本人民难以实现西瓜自由,韩国人民更惨。仅次于马尔代夫位居全球第二、高达3.27美元的零售价,让香蕉自由都险成奢望。

 

比起韩国女星秋瓷炫嫁了个暖男老公,更值得韩国女性羡慕的是:怀孕后跟着老公回到中国的秋瓷炫,可以敞开肚皮,把草莓葡萄这种高档货吃到吐。

 

难道在吃水果这件事上,中国人民的幸福,也要靠世界其他各国前来衬托?

 

如果是这样,那可真要慎选参照物。


80元人民币一颗的葡萄,能给哪位爸爸做消费观参考?

 

北欧这种因为气候不太适宜水果种植的地区,当然能让人找回满足感。如果这样就在经济发达与吃不起水果之间画等号,未免太过自信了。

 

日本农协垄断定价,以及韩国政府为保护农业,直接从税收上进行补贴,都直接影响了水果定价。最主要的是,水果从土地到市场的过程,是相当耗费劳动力的。在日韩这种人力成本极高的国家,附加成本一路看涨也实属正常。

 

这也是为什么美国能够守住水果自由,因为其自动化农业发达、人力成本更少。

 

查沃尔玛官网的水果价格:


沃尔玛官网部分水果价格

 

绿葡萄2.88美元/磅(1磅约等于453.6克),约合人民币20元;草莓1.67美元/磅,约合人民币11.5元;克里曼丁红橘1.1美元/磅,富士苹果1.1美元/磅,约合人民币7.61元;西瓜3.48美元/个,约合人民币24.08元;车厘子4美元/磅,约合人民币27.6元。

 

考虑到2017年美国的中位数家庭年收入为61372美元,平均每月5114美元,约合人民币35382元,这样的水果价格可以说很香了。


04

想要蔬菜自由,精打细算还不够


既然水果那么贵,那吃多点蔬菜来代替?

 

去菜市场一看,要满足这个要求,似乎也有点囊中羞涩。

 

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2019年4月,畜肉价格同比上涨10.1%,鲜果价格上涨11.9%,而蔬菜才是王者,价格上涨高达17.4%。


这涨法,要是我买的股该多好

 

今年年初,香椿自由取代车厘子自由时,某电商平台算过一笔账:在高达两百块一斤的售价面前,放弃香椿自由,你将会收获由38只小龙虾组成的麻小自由。

 

吃不起限量版的香椿,那就吃点非季节性的家常大棚蔬菜吧。可普普通通的菜市场,也不是我们天天都能逛得起的。


香椿的主角光环淡了,车厘子又回来了

 

近日,于小彤在某综艺节目上直播撒狗粮,为女友下厨房,去菜市场买了些胡萝卜西兰花,八个土豆,五根茄子,一把蒜薹,外加葱姜少许,居然花掉了两张百元大钞。

 

在这样的菜价面前,连财务自由的艺人大张伟都忍不住摇头:这还不如点外卖呢。


月薪刚过万,连菜市场自由都没有

 

二十块一把的空心菜,八块一个的圆茄子……谁说水果涨价后只能向蔬菜界的小黄瓜小番茄寻求安慰,黄瓜和番茄也不便宜啊!

 

重点是,《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版中要求水果的日摄入量为200g~350g,而蔬菜的摄入量比水果更高,要达到300g~500g,其中深色蔬菜应占到一半。

 

究其根源,首要原因也是各项成本的增加。市面上常年供应的叶菜类、茄瓜类,多数都是反季节种植的蔬菜,种植成本本来就高。近年来人力成本、运输成本、仓储成本的上涨,反季节蔬菜的价格也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上涨。


求你,别再让我吃蔬菜了

 

偶尔遇到极端天气,比如去年“蔬菜之乡”寿光遭遇洪灾,蔬菜的价格更是直线上升。

 

在一二线城市,随着健康意识的提高,居民对蔬菜的要求也更多元、更精细了,从全国各地批发市场分拣出优质蔬运输到一二线城市终端消费市场,这里面的人力成本便增加了不少。

 

一个链条上,每个环节的人力成本提高了,而消费者的收入上涨幅度没有跟上,对蔬菜的价格自然感到分外扎心。

 

是时候学会精打细算了。但当大部分蔬菜都涨价时,无论如何精打细算都很难降低支出。也许,我们是时候向父母、祖父母请教一项祖传技能——种菜!

 

 

没有园子就种阳台,没有阳台就在窗台上种一两盆,最好是种韭菜、空心菜之类的蔬菜,割了还能再长。

 

做不了家里有矿的狠人,我们还可以做家里有菜的农人。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新周刊》微信公众号(ID:new-weekly)。《新周刊》创刊于1996年8月18日,以“中国最新锐的生活方式周刊”为定位,20多年来用新锐态度测量时代体温。从杂志到新媒体,《新周刊》继续寻找你我共同的痛点、泪点与笑点。关注新周刊微信公众号,与你一起有态度地生活。官方微博@新周刊。



▽ 更多推荐阅读 ▽


“现在不结婚,将来后悔怎么办?”


你怕这怕那,咋就不怕一事无成呢?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广告]赞助链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

公众号 关注网络尖刀微信公众号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赞助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