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的父母,都会教孩子“学坏”

百家 作者:有书 2019-05-22 22:33:44

回复【早安】送你一张专属祝福卡片

文 | 明月 · 主播 | 晏娇


当孩子从冰箱里拿出一个鸡蛋,你的第一反应会是什么?


相信很多人会和我一样,会对孩子吼道:


“别玩鸡蛋了,会碎掉,放回去!”


但最近看了一个视频,才让我知道,这样的做法,无异于毁掉一个孩子。




这是世界著名天文物理学家、作家Neil deGrasse Tyson的一个演讲。


<iframe frameborder="0" width="336" height="189" allow="autoplay; fullscreen" allowfullscreen="true" src="//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origin=http%3A%2F%2Fmp.weixin.qq.com&vid=e14267bqk9c&autoplay=false&full=true&show1080p=false&isDebugIframe=false"></iframe>


他在演讲中说,当孩子从冰箱里拿出一个鸡蛋,让孩子们发现鸡蛋落下去会碎,这就是一个物理实验。


而进一步让鸡蛋破裂,让孩子明白鸡蛋能孵化成小鸡,这又变成了生物学的范畴了。


他告诉我们,日常生活中,孩子是天生的科学家,具备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和探索力,总喜欢做一些具有“破坏性”的事。


他建议,父母不要对孩子的捣乱、搞破坏,给予否定或者制止,因为每个孩子都是天生的科学家,理解客观世界的欲望,驱动着他们去不断地探索世界。


瑞士著名发展心理学家皮亚杰曾说:


“儿童就是科学家,虽然婴幼儿还远没有达到理解世界的程度,但他们却是天然的探秘者,往往比成人更具备发现世界的眼睛。”


经常听到父母抱怨自己的孩子是破坏大王,却忘记搞破坏是孩子的天性使然。


育儿心理专家叶壮在《21招,让孩子独立》中也指出:


“2~9岁是孩子搞破坏行为的高发期,孩子们在这个时间段特别热衷于撕东西、扔东西、拆东西,似乎永远不会消停。


对于绝大多数孩子来说,难以自抑地‘搞破坏’,其实是因为强烈的好奇心。”


没有好奇心的孩子,连上帝也救不了,让孩子无穷地探索尚未知道的东西,虽然会给父母带来很多麻烦,但却是教育的真正意义所在。


有的时候,你千万不要小看一个爱捣乱的孩子。





16世纪末,一个名叫詹森的眼镜商人,发现了现在的望远镜。


让人惊讶的是,他发明望远镜的灵感,竟是来源于两个儿子。


受父亲是眼镜商人的影响,两个儿子与眼镜结下了不解之缘,眼镜常常是他们的玩具。


有一天,调皮的孩子们不满足于把眼镜当做玩耍的道具,想进一步拆分它们。


说干就干,兄弟俩把眼镜拆成若干个凹透镜和凸透镜,还把它们分别装在一根钢管的两端。


接着用装有镜片的钢管对准书本,惊喜地发现书本上原本密密麻麻的字,竟变得清晰可见。



不明白怎么回事的兄弟俩,还做了很多尝试,把钢管对准远处,差点吓了一跳,因为明明很远的东西,不知怎么在钢管里就近在眼前。


想一探究竟又无计可施的兄弟俩,只好把这件事告诉了父亲。


父亲没有对孩子的破坏行为生气发火,也没有对孩子的发问不理不睬,而是试着用钢管向远方观望,发现真如孩子们说的一样。


在儿子的灵感启发下,他就动手制造出一架“望远镜”,著名科学家伽利略就是在这基础上制造出了科学望远镜。


看到孩子搞破坏没有阻止,反而因为孩子发明了望远镜,听着是不是不可思议。


毕加索说:


“我花了四年时间画得像拉斐尔一样,但用一生的时间,才能像孩子一样画画。”


孩子好奇的目光,常常驱使他们看到比成人所能看到的东西更多。


很多时候,父母为了维持家里的整齐有序,为了减少自己收拾残局的麻烦……


当孩子做出某些看似有“破坏性”的行为时,会勒令禁止孩子做这做那,却不知,很多时候,孩子的小破坏,背后蕴藏着大奇迹。



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认为:每个孩子都会搞破坏,父母们必须正面对待孩子们随时发生的破坏行为。


2018年,浙江衢州高中生饶依珂,获得第18届“明天小小科学家”称号。


令人赞叹的是,这一殊荣,全国仅有3个名额。


接受媒体采访时,当被问及自己成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她回答说:“因为父母支持自己的爱捣乱。”


小时候的她就是很多父母眼中的熊孩子,喜欢拆玩具,到处搞破坏。


下到拖地的拖把,上到房顶的电灯,好奇的她,总是动手拆一拆、装一装。


别的父母遇到这些情况,可能就要暴打熊孩子一顿,可饶依珂的父母不仅不阻止,还会手把手教她。


《憨豆先生》的制作人约翰·劳埃德曾说:


“世界上没有比好奇心更重要的东西了。”


养育孩子,从来不是轻松的,让处于好奇心年纪的孩子,不再调皮捣蛋,消耗的可能是孩子的未来。


还记得2004年曾轰动一时的“哈佛大学拒绝了164个SAT考满分的中国学生”的事件么?


对结果不满的家长向学校讨说法,学校只给出这样的解释:


“您孩子除了满分,什么都没有。”


满分都不入哈佛的眼,那哈佛大学究竟青睐什么样的学生?


其实早在2010年的中外校长论坛上,哈佛校长陆登庭就给过答案:


 “哈佛需要知道一个学了很多知识的学生,是否也具有创造性;


是否有旺盛的好奇心和动力,去探求新的领域,是否有广泛的兴趣……”


创造性、求知欲、广泛的兴趣……哈佛校长所提到的,好奇心无疑是具备这些能力的关键因素。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这样的一段话:


“人的内心里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总想感到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寻者。


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求特别强烈。


但如果不向这种需求提供养料,这种需求就会逐渐消失,求知兴趣也与之一道熄灭。”


世上本没有缺乏创造力的孩子,可父母一味地把孩子的“探索力”当“破坏力”,扼杀了孩子的好奇心,无形中就是切断了孩子今后自由飞翔的翅膀。




曾有人采访一位在医学领域有过重要突破的科学家。


当被问起,为什么总会有这些超乎凡人的奇思妙想?


他说:


“其实,这和我小时候,母亲对我的教育方式有关。


有次我踩着椅子从冰箱里拿一瓶牛奶,可是不小心,瓶子掉在了地上,牛奶溅得满地都是。


很快母亲闻声而来,但惊讶的是,她并没有对我大叫大嚷,也没有惩罚我。


而是说,反正奶瓶已经摔碎了,不如我们把它打扫干净之前,在牛奶中玩几分钟。


我听母亲这样说,高兴极了,立刻就在牛奶中玩起来。


几分钟后,母亲对我说,罗伯特,现在你必须把它打扫干净了。


我选择了海绵,妈妈一起把那满地的牛奶打扫干净了。”


接着,科学家又说:


“等我们打扫完之后,我母亲说,现在我们重新把瓶子装满水,看你有没有办法把它拿起来,而不让它掉下去。


我很快就发现,双手抓住靠近瓶嘴的地方,瓶子就不会滑掉了!”


说到这里,人人都羡慕他有一位如此宽容、明智的母亲。


很多父母会因孩子打破一个花瓶、洒了一地水、弄脏新衣服,而迁怒于孩子。


然而花瓶碎了、地板脏了可以再买、再擦,可孩子的好奇心就真的一去不复返了。


爱因斯坦说:“神圣的好奇心”是一株脆弱的嫩苗,它是很容易夭折的。


面对因为孩子拆掉金表而大发雷霆的一位母亲,教育家陶行知就曾制止道:


“与其把孩子暴打一顿,不如把金表送到表行,请师傅修,让孩子在一旁看。


这样既满足了孩子的好奇心,也培养了孩子的学习兴趣。”


所以,给予孩子 “搞破坏”的机会,甚至陪着他们一起“破坏”。


在“破坏”的过程中,和他们一起去发现、体验、探索这个世界,这,才是很多父母当前需要思考的问题。


共勉。


?

记 得 拉 至 文 末 为 有 书 君 点 在看 哦 !


作者:明月,有书原创作者。有书,让阅读不再孤单,2000万阅读爱好者都在关注的公众号,关注公众号:有书。本文原创首发于有书,转载请联系有书君微信号:youshu925。


主播:晏娇,有书签约主播。喜欢用声音陪伴你们,用我的解读,和你相伴!微信号:songxi8464。


长按识别下图二维码,免费带你读更多好书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广告]赞助链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

公众号 关注网络尖刀微信公众号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赞助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