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产品质量风险的“失败基因”及其信贷警示
精品课程链接:
5月22日(北京)丨基于信贷调查下的财务报表分析及风险识别
点击菜单中“最新课程”,查看更多近期公开课
以下为正文
出品:信贷风险管理
作者:寇乃天
商业银行信贷经营“大败局”逆向思维模式的题中之义,就是要研究失败,深度剖析企业失败的原因,探寻败局背后的“失败基因”。近年来我国产品领域的质量安全事件时有发生,并引起人们对产品质量问题的高度关注,例如,食品安全领域的山东“多宝鱼”事件、苏丹红事件、三鹿奶粉事件,等等。毋庸置疑,企业的产品质量,是企业安身立命之本,产品质量造成的企业危机,其摧毁力犹如摧枯拉朽,直击“命门”。忽视产品质量,是企业走向“大败局”的一个重原因。从银行角度讲,关注企业产品质量问题,有利于进一步完善信贷预警体系,提升信贷经营的管理水平。产品质量风险背后,又有哪些深层次的问题需要我们进行分析和解读呢?我们只要探寻企业产品质量的“失败基因”,才能从风险控制层面真正做好贷款企业的“诊断”工作。
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主要围绕“产品”进行,产品也会最终流入终端市场,与消费者进行融合与摩擦,最终才会产生产品质量的问题。因此,我们首先需要对“产品”进行全面、科学地界定。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认为,“产品亦称劳动产品,是指人们运用生产资料从事有目的的活动所创造的物质资料,包括生产和生活资料,即有形产品。”从经济学角度讲,“产品”,是一个永恒的经济范畴,存在于任何社会形态和一切社会形态的所有阶段。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尤其是在生产力日益发达、市场经济形式越来越复杂的情况下,产品在继续保持其价值和使用价值属性的同时,对其外延的界定则出现了一些变化,不同国家或地区因社会制度、意识形态、价值观念以及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在对产品的外延界定上呈现明显的差异。美国《统一产品责任不范法》规定,“产品是具有真正价值的、为进入市场而生产的,能够作为组装整件或者作为部件、零售交付的物品,但人体组织、器官、血液组成分除外。”日本《产品责任法》规定,“产品是指进入流通过程的一切物品,不论其为制成品还是天然产品。”荷兰《海牙产品责任的法律适用公约》规定,“产品是指天然产品和工业产品,无论是未加工的还是加工的,也无论是动产还是不动产。”欧盟《欧盟产品责任指令》规定,“产品是指初级农产品和狩猎物以外的所有动产,即使已被组合在另一动产或不动产之内。初级农产品是指种植业、畜牧业、渔业产品,不包括经过加工的这类产品。”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规定,“产品是指经过加工、制作,用于销售的产品。建设工程不适用本法规定。”在中国语境下,我们研究企业产品质量风险,需要综合考虑企业产品的内涵及其外延,寻求各国关于”企业产品”的共同点:第一,产品一般指动产,不包括房屋、建筑等不动产。第二,多数国家或地区没有将未加工的初级农产品列入产品责任法范围,主要是因为未加工的初级农产品容易受自然环境因素影响,其质量标准难以统一,质量缺陷难以准确认定。第三、产品一般指有形物品,不包括服务等无形产品。
1
“质量”的哲学拷问
我们解读“产品质量”,首先要搞清楚“质量”在哲学层面是如何界定的。这样有利于我们更加辩证地理解“产品质量”问题。《牛津哲学词典》认为,物体的“质量”可分为“第一性的质(Primary Qualities)”和“第二性的质(Secondary Qualities)”,其中“第一性的质”是指物体的体积、形状、可动性强度等属性,“第二性的质”是指颜色、味道、声音和温暖度等属性,二者的关系是,事物所具有的“第二性的质”建立在“第一性的质”的基础上,例如:客户购买商场里售卖的鲜花是因为它的颜色和香味。《哲学大辞典》对英文中“Mass”和“Quality”两个“质量”的概念进行了区分:质量(Mass)作为量度物体惯性和引力的物理量,而对质量(Quality)的解释除了引用西方哲学家“第一性的质”和“第二性的质”的解释之外,还运用现代系统理论将事物分为三种不同的质,即自然(物质结构)的质、功能的质和系统的质。在经济学、管理学等领域中的“质量”,一般指的是后者,即Quality,也有将其翻译为“品质”。
2
“产品质量”的内涵演化
“产品质量”概念的演进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符合性质量阶段,即依据固有标准对产品做出合格与否的判断;第二个阶段为适用性质量阶段,指的是顾客的要求被满足的程度;第三个阶段为满意性质量阶段,即从顾客满意与否及满意程度的角度评价质量。通过对“产品质量”定义演进过程的回溯,可以看出,其差异主要表现在是侧重于质量的客观属性还是主观属性,其中客观属性强调产品的固有性能符合某种能用数字进行计量的固有标准,而主观属性则强调质量是顾客这一主体的需要被满足的程度,认为质量是由顾客决定的,而不是由工程师、经销部门或一般管理部门决定的。IS09000:2000《质量管理体系基础与术语》国际标准在界定“产品质量”概念时,就综合了产品质量的客观属性和主观属性,认为质量是“一组固有特性满足需求的能力”,其中“一组固有特性”指的就是产品在用标准进行衡量时展现出的客观水平,“满足需求的能力”指的是消费者或顾客对产品的满意程度。申言之,国际标准化组织(IS09000:2000)将产品质量定义为“一组固有性能满足要求的能力”,既包含基于技术标准的符合性而对产品安全性和固有特性的评价,也包含基于消费者体验对产品使用满意度的评价,是产品主客观属性的有机统一。
1
供求机制与价格机制对产品质量风险的影响分析
在市场经济规律的影响下,企业的产品质量受到供求机制和价格机制的影响程度较为明显。这个主要体现为两方面:一方面,产品总量供求矛盾影响产品质量水平。产品质量的提升过程,其实质是经济发展更好地满足人们物质生活需要的过程,随着产品数量的日益丰富,在满足数量需求之后,人们对产品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髙。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产品总量迅速增加,产品市场结构也逐步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型,人们关注的重点也由关注产品数量逐步向关注产品质量转变。从总的趋势来看,产品数量是产品质量的先决条件,只有在产品数量供给能满足人们数量需求的基础上,产品质量才有提高的可能性。随着总量供求矛盾的解决,人们会越来越重视产品质量。另一方面,价格机制影响产品质量水平。价格机制包括价格形成机制和价格调节机制。在其他条件一定的情况下,产品销售价格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利润大小,因此会对企业的质量供给行为起到调节作用。产品价格越高,企业在利润预期的刺激下将会投入更多资源增加产出,有能力而且有动力提高产品质量,以巩固和增加其产品的市场份额。相反,当产品价格下降,企业由于预期利润水平会随之降低,因此会减少投入,不仅会直接导致产品供给数量减少,而且缺乏能力和动力去提高产品质量。综上可知,不合理的供求状况和不健康的价格机制将导致企业产品质量风险,需要引起商业银行信贷工作人员的重点关注与调研分析。企业在“卖方市场”的时候,往往会忽视企业产品质量水平的提升,而产品质量问题则是引爆企业“大败局”的重要素因。从长远发展角度讲,企业越是在“卖方市场”的时候,越应当加强产品质量的风险把控,只有这样,才能在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此时,企业的产品质量策略则是商业银行需要重点分析和关注的风险点。在企业产品价格处于较低水平,压降产品利润的时候,商业银行需要关注企业在控制成本和利润水平压降的情况下,产品成本控制策略是需要商业银行需要重点分析和关注的风险点。当企业产品价格降低的时候,只有合理的控制成本才能白痴一个较为稳定的盈利水平。这对于企业的偿债能力非常关键。此时,如果发生价格大战,企业又不能采取合理的成本控制措施,企业会很有可能面临巨额亏损,从而走向生产经营的“大败局”。能不能合理的控制成本,将深刻影响企业的稳健运营。
2
竞争机制对产品质量风险的影响分析
无竞争,不市场。从本质上讲,市场经济,就是竞争经济,讲求竞争法则。竞争机制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关键机制,它反映了竞争与供求关系、价格变动等市场活动之间的有机联系,与价格机制和供求机制等紧密结合,共同发生作用。竞争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产品质量发展水平。一方面,竞争机制是促进企业奋进的压力机制,也是一种优胜劣汰的择优机制,企业只有提供更优质的产品,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足,否则将被淘汰。另一方面,竞争机制是一种平衡质量供求的协调机制,对于消费者而言还是一种合理满足质量需求的选择机制,使得市场上产品的质量供给能满足质量需求,如果没有竞争机制的保障,供求机制将难以发挥作用。申言之,竞争机制是市场经济中最基本机制之一,也是实现产品质量发展的重要条件。如果一个企业的产品受到地方保护主义的庇护,将严重影响该企业产品质量水平的提升。一旦这种地方保护主义被强行打破,企业的产品质量将会接受市场的考验。如果企业的产品质量不过关,或者不是最优,很快此类产品就会在“优胜劣汰”法则的影响下被市场所抛弃,企业的市场份额会很快下降,企业最终也会走向“大败局”。例如,有些具有地方特色的酒厂生产的酒,在当地政府的庇护下有可能在当地市场具有较大的市场份额,一旦这种平衡被外来的性价比较高的质优产品所打破,该企业的营业利润会很快下降。因此,商业银行在进行信贷调研的时候,需要加强对企业产品的行业竞争水平和市场地位的调研分析,关注企业的产品是否受到地方保护主义的庇护。在市场竞争不充分的情况下,企业的产品质量容易造成风险隐患,是诱发企业产品质量“大败局”的重要素因。从内涵上讲,地方保护主义,是指地方政府或其所属部门,为了保护地方局部经济利益或政治利益,对地方的企业进行保护,限制非本地企业生产的商品或提供的服务参与公平竞争,或者是对地方违法行为诸如制假、售假行为,或者违反环保规定排污等提供保护伞的行为。政府对当地一些较有实力的企业进行重点扶持、保护,提供各种优惠政策,并对外地同类行业产品的进入予以限制甚至禁止,企业在政府的保护伞下,以较低达的成本进行生产,并有了扩大生产规模的比较充足的资金来源,有利于规模经济的实现,实现更多的利润。政府对企业的保护,使企业处于一种垄断地位,垄断了资源配置的权利,这样形成的垄断地位,不是市场自发形成的,不是通过自身的竞争优势形成的,而是政府人为造成的行政性垄断,阻碍了资源的自由流动,不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地方保护在短期内能够使地方企业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但却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没有充分市场竞争状况下的企业,其产品质量存在较大的风险隐患,需要引起商业银行信贷工作人的高度重视和预警分析。
3
产品质量信息传递机制对产品质量风险暴露的影响分析
目前,我国的产品质量信息传递机制存在不健全的问题,阻碍了问题企业的产品质量风险暴露,客观上不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企业的产品质量不同于产品数量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产品质量信息更加“隐蔽”,而且更加难以客观地定量化描述。而且消费者与企业之间在占有产品质量信息方面是不对称的,一般情况下企业对质量信息了解得更充分、更全面,而消费者则处于信息弱势方。在质量供求双方存在质量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产品的价格机制、供求机制和竞争机制都会发生扭曲,导致市场在资源配置上出现失灵,“梓檬市场”导致的逆向选择行为反映的就是质量信息不对称如何影响产品质量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因此,产品质量信息传递机制的不健全,加重了供求双方质量信息的不对称程度。客观上讲,正是由于信息不对称问题,助长了企业经营者忽视产品质量问题,——因为产品的质量,消费者难以通过自己弱小的力量真正衡定与判别。商业银行应当关注信息不对称对于企业产品质量提升的影响程度,关注企业在信息传递机制不健全的情况下企业自身的内部风险控制制度建设,关注企业产品质量体系建设和企业诚信道德建设水平之间的微妙关系。产品质量信息传递机制的不畅通性和不对称性,从侧面反映了企业产品风险存在一定程度的“隐蔽性”特征,而信息不对称问题则延缓了产品质量风险的暴露问题。因此,一旦产品质量风险被暴露出来了,往往成为产品质量风险事件,企业在舆论压力之下会很快地走向覆灭,成为风险事件的“大败局”沦陷者。例如,三鹿集团的三氯氰氨食品安全风险事件被新闻媒体暴露以后,昔日的奶粉业龙头企业轰然倒下,让人不胜唏嘘。如果产品质量信息传递机制足够健全的话,企业可以未雨绸缪,加强产品质量风险的内部管控,不至于由于迷信信息不对称,忽视产品质量问题而导致“大败局”的凄惨收场。
4
质量诚信体系对产品质量风险的影响分析
在儒家思想中,“诚”被看做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最高道德范畴。《孟子·离娄》中说:“诚者,天地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信”,主要是指道德主体在社会生活中与他人或社会整体交往时所表现出来的具体行为及其价值指向,表现为讲信义、守信用、重承诺,它偏向行为表现,即“外信于人”。《论语·为政》中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诚”、“信”合起来,则有诚实守信、表里如一、道德品质与道德行为相统一的丰富内涵。诚信,乃立身之本。企业诚信,或者说商誉,对于企业产品质量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我国产品市场上因不诚信而导致的产品质量问题屡见不鲜,诚信体系缺失已成为影响企业产品质量水平的一种重要因素。企业产品质量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建立一个“讲诚信”的市场环境。从经济层面来讲,质量诚信体系是优化市场资源配置效率、减少产品质量发展成本的必然要求和题中之义。有些企业,由于缺乏诚信意识,制假贩假,以次充好,严重影响企业产品质量的整体水平,不利于企业长期稳健发展。从我国近年频发的企业诚信事件,三聚氰胺婴幼儿奶粉事件、肯德基的“苏丹红”事件、立顿红茶含氟超标事件、“瘦肉精”等事件可以看到企业诚信对社会的影响相对较大,其失信后的危害程度也较严重。从某种意义上将,企业诚信意识的淡薄与缺失,是造成产品质量风险“大败局”重要素因之一。如图所示,企业诚信的四个方面构成了企业诚信的整体,缺一不可。而且四个方面相互影响、相互支撑。企业内部诚信有助于企业形成诚信文化,培养员工的诚信意识,可以保证员工在处理与企业外部的利益相关者的关系时坚持诚信原则;企业外部诚信对企业内部诚信也有促进作用。商业银行信贷工作人员需要高度关注企业的诚信问题,重点考察企业一把手的人品问题,调查企业的纳税情况,核实企业在各家银行的贷款还款记录情况,综合评定企业的诚信程度与真实还款意愿。
5
制度环境对产品质量风险的影响分析
制度约束,有利于产品质量发展;制度缺失,则会助长产品质量风险。制度环境对于企业产品的约束力,主要来自于企业外部的强制力。产品质量的制度环境是指与产品质量密切相关的一套行为规则,这些规则包括政治、经济、法律等领域的制度规定,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企业、消费者及其相互之间对产品质量的价值交换过程中有效地形成合理预期,最大限度地减少各主体因自利动机而釆取的“投机”行为,从而为市场有效配置资源、促进产品质量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由于产品质量的特殊性,世界各国或地区都建立了比较完备的产品质量监督体系,发达国家或地区针对产品质量的法律体系更为完善、细致,譬如美国的《统一产品责任示范法》、欧盟的《产品责任指令》、《英国的货物买卖法》、日本的《制造物责任法》等,这些法律法规构成了产品质量的制度环境的重要内容。目前我国已建立了涉及产品质量的法律、法规,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为产品质量发展构建一个有序的制度环境。商业银行需要重点关注企业的市场行为是否触犯了产品质量的相关法规。申言之,企业行为的违法性,是导致企业产品质量风险“大败局”的重要素因,而产品责任的规定从法律层面对企业违法行为进行了制度层面的约束和威慑。波斯纳在《法律的经济分析》、《正义经济学》、《侵权法的经济结构》、《产品责任的实证分析》等著作中对产品责任进行了经济学分析。企业违法行为产生的产品责任及其造成的产品质量风险具有明显的不经济性,甚至导致企业倒闭破产的“大败局”悲剧。从信贷经营角度出发,商业银行需要重点关注贷款企业围绕产品生产经营行为的合法性,关注企业是否能够严格按照相关产品制度规范要求进行产品质量的风险控制,能否做到依法生产,合规经营。
6
产品质量文化建设对产品质量风险的影响分析
约翰·科特在《企业文化与经营业绩》中写道:“企业文化对企业的长期经营业绩有重大的作用”,“在下一个10年内企业文化很可能成为决定企业兴衰的关键因素。”对于产品质量风险而言,企业文化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文化,是企业的软实力。具体到产品质量领域,产品质量文化建设的好坏决定了该企业产品质量风险的隐患程度。企业质量文化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和重要内涵。随着经济的发展,产品数量日益丰富,企业面临的质量竞争压力逐步加大,消费者的质量意识逐步增强并越来越注重产品质量。全民质量意识的形成,是产品质量发展实践的产物,同时它也会对产品质量发展实践产生推动作用。商业银行需要关注企业的产品质量文化建设水平,关注企业的产品质量教育程度,分析与评估企业的产品责任意识和产品质量文化氛围。企业只有不断加强产品质量教育,提高全体员工的产品责任意识,才能逐步提升产品的质量水平。申言之,企业产品质量文化建设的缺失,是导致企业产品风险“大败局”的重要素因。企业产品质量文化建设搞不上去,容易导致企业忽视产品质量问题,最终会酿成产品质量风险事件的发生。对一个企业而言,企业产品质量文化建设最大的直接作用是降低企业质量成本,提高企业产品或服务的质量水平,在此基础上能帮助企业形成核心竞争能力,获取持久的竞争优势。对此,银行工作人员需要高度关注企业产品质量的文化建设水平,进而衡量企业产品质量的“软实力”,科学评判企业产品质量风险的隐患程度。
1
帝国崛起:三鹿集团的辉煌历程
1956年2月16日,河北石家庄市郊区45个农民组成了幸福乳业生产合作社。这就是石家庄三鹿集团的前身。当时,合作社只有32头奶牛和170只羊。1960年,幸福乳业生产合作社有了奶牛场、奶羊场,后几经更名,成为石家庄最大的奶牛养殖场。1968年三鹿集团在奶牛饲养方面建立了完善的管理技术,基本掌握了奶粉加工的工艺设备及操作技术。同年8月,田文华来到了三鹿集团卷的前身石家庄奶牛厂,先后做过兽医、会计、办公室主任。1980年,三鹿集团生产的麦乳精畅销20多个省市,三鹿成为全国知名的品牌。1983年,三鹿与东北和杭州两家食品厂千方百计拉到“母乳化奶粉”攻关项目,在国内率先成功研制、生产母乳化奶粉,成为国内第一家规模化生产配方奶粉的企业。1986年,三鹿开始全面打造自己的第一车间——奶源基地。在全国同行中率先制定并实施了“奶牛下乡,牛奶进城”的城乡联合模式,“奶牛+农户”的饲养管理模式成为全国闻名的创新之举。1987年,承包石家庄乳业公司的田文华成为公司总经理、党委书记。同年,三鹿集团主导产品婴幼儿配方奶粉荣获轻工部优质产品称号。1988年,三鹿集团的婴幼儿配方奶粉获全国首届食品博览会金牌,1992年又获香港国际食品博览会金奖。1993年,三鹿奶粉产销量跃居全国第一位,产品供不应求,三鹿率先推行产品联合,通过资本运营进行低成本扩张,三鹿快速成为中国的乳业“航母”,三鹿集团的销售收入增长了119倍,利税增长了129倍。1995年,三鹿集团开始在央视一套黄金时间播放广告,成为国内上央视一套黄金时段广告的第一家乳业公司。1996年石家庄三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成立。1999年,三鹿集团真费事进军国内液体市场,多元化模式正式建立。2000年12月,三鹿“生物工程技术新型乳制品”项目获得国际同行认可,填补了国内乳制品市场的空白。2002年,三鹿集团的品牌战略跨出“挺进中原,辐射全国”的第一步。同年,三鹿灭菌奶、婴幼儿配方奶粉荣获“国家免检产品证书”,三鹿液态奶和三鹿奶粉双双荣获中国名牌称号。2005年12月,三鹿集团和全球著名的乳制品制造商新西兰恒天然集团签署合资协议,恒天然集团以8.64亿人民币注册额度,认购43%股权。2006年6月15日,三鹿集团与全球最大的乳品制造商之一新西兰恒天然集团的合资公司正式运营,标志着三鹿向着“瞄准国际领先水平、跻身世界先进行列”的目标迈出了关键一步。2007年三鹿集团实现销售收入100.16亿元,同比增长15.3%。同年,“三鹿”商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品牌资产评价中心评定,三鹿品牌价值达149.07亿元。2008月1月8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中共中央、国务院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中国乳业界20年来空缺国家科技大奖的局面终于被打破,三鹿集团“新一代婴幼儿配方奶粉研究及其配套技术的创新与集成项目”一举夺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2
毒奶粉事件:三鹿集团的“帝国”沦陷
2008年3月以来,三鹿集团先后接到消费者反映婴幼儿食用三鹿婴幼儿奶粉后,出现尿液变色或尿液中有颗粒现象。同年3月,南京出现全国首例肾结石婴儿病例。6月,国家质检总局网站接到问题奶粉投诉。6月28日,甘肃出现省内首例患儿。7月,广东发现疑因食用三鹿奶粉引发肾结石病例;长沙、南京、北京多名婴儿家长投诉“三鹿”;7月16日,甘肃卫生厅接到多起患病报告。8月1日,“三鹿”查明不法奶农掺入三聚氰胺,未对外公布消息。8月1日下午6时,三鹿取得检测结果:送检的16个婴幼儿奶粉样品,15个样品中检出了三聚氰胺的成分。8月2日下午,“三鹿”分别将有关情况报告给了其注册所在地石家庄市政府和新华区政府,并开始回收市场上的三鹿婴幼儿奶粉。8月4日至8月9日,“三鹿”对送达的原料乳200份样品进行了检测,认为“人为向原料乳中掺入三聚氰胺是引入到婴幼儿奶粉中的最主要途径”。9月1日,豫赣鄂等多省发现类似病例;9月8日,甘肃14名婴儿患结石住院,均来自农村;9月10日,陕甘宁发现6个结石案例,南京发现10个结石案例。9月11日,甘肃59名婴儿患病,1人死亡。9月11日上午10点40分,新民网连线三鹿集团传媒部,该部负责人表示,无证据显示这些婴儿是因为吃了三鹿奶粉而致病。9月11日晚,三鹿集团承认经公司自检发现2008年8月6日前出厂的部分批次三鹿婴幼儿奶粉曾受到三聚氰胺的污染,市场上大约有700吨,同时发布产品召回声明,不过三鹿亦指出其公司无18元价位奶粉。9月11日,卫生部提醒停止使用该品种奶粉。当天,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发出警告:“中国婴儿奶粉不要购买不要食用。”9月12日,南京15名幼儿出院,江苏收治20名婴儿。9月12日,三鹿集团辩称不法奶农掺入三聚氰胺。9月12日,石家庄警方传唤78名问题奶粉嫌疑人;质检总局开始全国性调查;卫生部上报病例,印发相关诊疗方案。当天,北京、上海、天津、广州、南京、宁波、长沙等地的三鹿奶粉下架。9月13日,国务院启动国家重大食品安全事故I级响应机制处置三鹿奶粉污染事件。石家庄官方初步认定,三鹿“问题奶粉”为不法分子在原奶收购中添加三聚氰胺所致,已经拘留了19名嫌疑人,传唤了78人。这19个人中有18人是牧场、奶牛养殖小区、奶厅的经营人员,其余1人涉嫌非法出售添加剂。河北省政府决定对三鹿集团立即停产整顿,并将对有关责任人做出处理。三鹿集团董事长和总经理田文华被免职,后并遭刑事拘留,而石家庄市分管农业生产的副市长张发旺等政府官员、石家庄市委副书记、市长冀纯堂也相继被撤职处理。河北省委也决定免去吴显国河北省省委常委、石家庄市委书记职务。22日,李长江引咎辞去国家质检总局局长职务,这是因此次事件辞职的最高级官员。毒奶粉事件在中国形成了一股“行政问责与司法问责风暴”。2009年1月22日,河北省石家庄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宣判,三鹿前董事长田文华被判处无期徒刑,三鹿集团高层管理人员王玉良、杭志奇、吴聚生则分别被判有期徒刑15年、8年及5年。三鹿集团作为单位被告,犯了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被判处罚款人民币4937余万元。涉嫌制造和销售含三聚氰胺的奶农张玉军、高俊杰及耿金平三人被判处死刑,薛建忠无期徒刑,张彦军有期徒刑15年,耿金珠有期徒刑8年,萧玉有期徒刑5年。2009年3月4日,北京三元集团与河北三元组成的联合竞拍体在石家庄中级人民法院以6.165亿元的价格顺利竞得三鹿集团的破产财产包。至此,三鹿集团破产重组迈出了实质性的步伐。三元成功并购三鹿资产,三鹿集团的奶粉帝国轰然坍塌,不复存在。2014年,72岁高龄的三鹿前董事长田文华改判有期徒刑18年。三鹿集团由昔日奶粉行业的“航空母舰”,走向覆灭消亡的“大败局”,让人不胜唏嘘,无限喟叹!
1
“标王”之路:黑色幽默的“造名”之旅
姬长孔,军人出身,正营级,1983年退役后,到山东省潍坊市临驹县秦池酒厂报到。到秦池报到数月后,姬长孔开始了他征服中国白酒市场的壮烈之旅。1993年,秦池酒厂采取避实击虚战略,在白酒品牌竞争尚存空隙的东北,运用广告战成功地打开了沈阳市场。1994年,秦池进入整个东北市场。1995年,进入西安、兰州、长沙等重点市场,销售额连续3年翻番,当年年底组建以秦池酒厂为核心的秦池集团。在反复权衡之后,秦池公司选择了一条令人望而生畏却充满希望的险道:争夺1996年CCTV广告标王。根据测算,1996年标王额在6500万元左右,相当于秦池集团1995年全部利税的两倍。这意味着秦池如果达不到预期目的,将遭灭顶之灾。1995年11月8日,秦池以6666万元的价码竞标并最终中标,受到了媒体的充分关注,“标王”概念被空前的恶炒,黑马秦池一夜红遍神州。秦池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小酒厂一跃成为全国闻名的大企业。在经历了1996年的辉煌之后,秦池集团面临着两种选择:一是继续争夺标王。这意味着将秦池又一次置身于更大的风险中。二是将精力主要用于调整产品结构,进行技术改造。出于对市场形势过于乐观的估计以及对不夺标王市场萎缩的担心,秦池人终于决定二度争夺标王。1996年底,在北京梅地亚中心,“标王”开箱揭晓之时,在场的所有人都惊呆了,甚至央视的广告负责人谭希松也惊呼:“酒疯子疯了!”当时秦池给出的准确价码是 3.212118亿。当时有记者问:“秦池的这个数字是怎么计算出来的?”姬长孔回答:“这是我的手机号码。”这成了当时传播甚广的黑色幽默。
2
川酒“勾兑”: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1996年11月8日,秦池集团以3.2亿元的天价卫冕标王。与首夺标王的反应截然不同的是舆论界对秦池多的是质疑,要消化掉3.2亿元的广告成本,秦池必须在1997年完成15亿元的销售额,产、销量必须在6.5万吨以上。秦池准备如何消化巨额广告成本?秦池到底有多大的生产能力?广告费会不会转嫁到消费者身上?消费先知先觉者和理论界都充满了疑问。1997年初某报编发了一组三篇通讯,披露了秦池的实际生产能力以及收购川酒进行勾兑的事实:秦池每年的原酒生产能力只有3000吨左右,他们从四川收购了大量的散酒,再加上本厂的原酒、酒精,勾兑成低度酒,然后以“秦池古酒”、“秦池特曲”等品牌销往全国市场。这组报道被广为转载,引起了舆论界与消费者的极大关注。秦池遭遇到了最猝不及防的一击。由于秦池没有采取及时的公关措施,过分依赖于广告效应,因此,在新闻媒体的一片批评声中,消费者迅速表示出对秦池的不信任。秦池为自己的不诚信付出了代价,市场形势开始全面恶化。1997年,尽管秦池的广告仍旧铺天盖地,但销售收入比上年锐减了3亿元,实现利税下降了6000万元。1998年1月至4月,秦池酒厂的销售收入比上年同期减少了5000万元,全年亏损已成定局。曾经辉煌一时的秦池模式成为转瞬即逝的泡沫,产品大量积压,广告费无从着落。昔日“标王”,不得不以每瓶仅售0.90元,几乎是所有酒类产品中最便宜的低价,在其发家的风水宝地沈阳兜售前几年的存货。秦池购入川酒勾兑,这是事实,也是风险事件的导火线。追根溯源,“标王”盛名之下,“酒质”其实难副!过度膨胀的秦池酒厂,由于长期以来忽视产品自身的质量,生产能力满足不了消费需求,川酒勾兑事件被媒体揭发以后,酒质收到了空前的质疑,最终导致企业经营的“大败局”。
近十几年来,产品质量问题层出不穷,恶性食品安全质量事故屡禁不止。从2005年“孔雀石绿”和安徽阜阳的假奶粉事件开始,2008年苏丹红鸭蛋、“三鹿三聚氰胺”为代表的毒奶粉事件爆发后,到2009年毒豆芽和地沟油事件,2010年三聚氰胺毒奶粉的卷土重来,再到2011年苏泊尔不锈钢锅、瘦肉精和塑化剂事件,2014年镉大米、福喜肉等。大量的产品质量违法事故不断涌现,产品质量问题遍及全国各地,不仅呈现出数量多、种类繁的特点,波及的地区也越来越广。甚至有些产品质量问题己经由个别企业的违规行为逐渐变成行业内的潜规则,充分说明企业生产、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的行为愈演愈烈,然而这也仅仅只是大量产品质量问题的冰山一角。商业银行对于贷款企业的产品质量风险,需要做好信贷预警分析,进而达到防范于未然的目的。
商业银行需要立足企业的经营状况,积极建立贷款企业的产品质量监测预警体系。贷款企业产品质量管理,是建立预警指标体系的一个中心环节,具体是指贷款企业围绕着更新其产品以满足质量要求,保障产品质量安全,不断开展的指挥、组织、策划、实施、检查、控制、改进以及监督、审核等所有活动的总和。贷款企业产品质量管理预警体系涉及到原材料采购、生产过程统计控制、出厂检验、销售等多个环节,企业产品质量的高与低是整个过程的最终结果表现,包括企业产品口碑、产品质量监督抽检及处罚情况。商业银行需要关注贷款企业是否遵守产品质量方面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质量标准,依照法律法规和标准建立一套完整的操作规程和安全管理制度。商业银行可以尝试从以下几方面建立贷款企业的产品质量测量指标预警体系:
1
人力资源预警指标
商业银行需要关注贷款企业产品质量管理人力资源方面的水平。人力资源预警指标包括贷款企业的领导重视质量程度、质检部门配置的员工人员数量、企业的公司质量文化建设水平、企业的战略质量管理水平、企业的团队结构、员工产品质量管理的绩效考核导向、员工产品质量相关培训等内容。
2
产品质量资源预警指标
商业银行需要关注贷款企业产品质量资源的配置情况。产品质量资源预警指标包括质量改善测量系统、外部交互管理、运作质量管理、供应商关系、顾客满意导向、改善顾客信息沟通、过程控制、设计质量管理、生产设备、检测设备、生产工艺、企业抽检费用投入、企业质量工具(帕累托图、PDCA 循环、鱼骨图等)的应用等内容。
3
质量认证预警指标
商业银行需要关注贷款企业相关的质量认证情况。质量认证是企业推动产品质量创新,不断提高产品质量的技术含量,加速产品技术改造和升级换代的重要途径。例如,食品质量安全认证的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绿色食品认证、有机产品认证、良好农业规范(GAP)认证、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认证、食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ISO22000)认证等。
商业银行需要重点分析社会舆论指标对于贷款企业的预警意义。社会舆论监督主要是从消费者和媒体两者出发。消费者在产品质量购买、使用、废弃的整个过程,以及涉及到每一个环节的决策过程,会促使市场达到质价相符、质量水平提升的均衡状态。消费者的产品选择行为不仅能对企业社会责任行为积极的响应,其消费能力及维权意识也直接影响商业银行对产品质量的最终判断和风险评估。
1
消费者预警指标
商业银行需要重点关注消费者对贷款企业产品质量的评价情况。消费者预警指标从一定程度反映消费者或是社会公众对企业产品质量安全方面的感知评判。具体来讲,商业银行需要关注消费者的预警指标包括消费者维权意识、消费者鉴别产品能力、消费者质量偏好、消费者的产品质量感知、社会责任支持、信息知晓程度及信任、量安全忧患程度、购买产品金额和为生态付费意愿等内容。
2
媒体预警指标
商业银行需要重点关注社会媒体对贷款企业的质量评价情况。媒体是发达的市场经济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对商业银行评价产品质量绩效有着重要的影响,尤其是对产品质量问题的披露和曝光,影响着贷款企业的信贷资金安全情况。商业银行需要关注媒体的预警指标包括社会整体质量满意度、媒体产品质量报道数量、贷款企业产品质量的负面舆情报道、重大产品质量风险事件的媒体报道情况等内容。
企业信用管理中使用的信用理论模型,大多数来自国际上较为经典的“3C信用模型”,其构成要素包括品格(Character)、资本(Capital)、能力(Capacity)。在企业信用管理基础上,商业银行可以积极尝试建立贷款企业产品质量信用评价预警体系,具体包括如下三个维度:
1
产品质量信用意愿
商业银行信贷工作人员首先需要考察贷款企业的产品质量信用意愿情况。在产品质量信用评价体系中,其信用意愿更多侧重于与产品质量相关的内容。依据现代质量观,产品质量一般包括两个阶段:一是适用性,主要反映了消费者对产品的接受程度;二是符合性,主要反映了消费者对于产品标准的要求程度。两者相辅相成、辩证统一。因此,产品的信用意愿最低要求是企业依据相关标准进行生产,所生产的产品完全达到标准要求,产品性能满足消费者合理预期。在此基础上,若企业的技术水平较高,生产条件优良,可以按照高于相关标准的要求进行生产,并将其作为产品品牌建设的宣传内容之一。由此可见,产品质量信用意愿包括企业执行的产品标准和标准水平情况,以及企业兑现消费者合理预期情况。
2
产品质量提供能力
除了意愿以外,商业银行还需要关注贷款企业的产品质量提供能力。产品质量提供能力是企业对外提供合乎质量要求产品的能力,主要取决于企业的资源和实力。资源是企业静态能力的体现,包括企业的人员资质、生产经营资质、财务状况、设备设施状况等内容,这些资源是建立质量诚信管理体系、保障产品质量信用意愿兑现的基本条件。在占有必要资源的基础上,企业将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合理使用,从而提升企业的整体实力。实力是企业的动态能力的体现,包括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质量诚信管理水平、检验检测水平等内容。
3
产品质量保障能力
考虑到产品的可持续性经营原则,商业银行信贷工作人员需要重点分析贷款企业的产品质量保障能力。产品质量保障能力是企业对产品质量和质量事故监测,以及质量事故和风险控制的能力。从产品质量生产过程和售后服务角度来看,即企业是否建立相应保障机制,监测质量状况和识别质量风险,及时解决潜在的质量风险,对已经发生的事故进行分析,避免类似批次性质量问题的再发生。由此可见,产品质量保障能力包括计量管理水平、认证管理水平、质监部门监督抽查状况、质量事故记录情况、市场反馈及投诉记录情况、产品质量获奖情况等内容。
以下为福利!!!
互动
看完了这篇文章感觉怎么样?
觉得不错可以转发到朋友圈哟!
一个专注信贷风险管理的公众号
ID:xdfxgl01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广告]赞助链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 1 奋力打开改革发展新天地 7921913
- 2 中国黄金原董事长家搜出大量黄金 7915381
- 3 空调英文不会男生盯着考场空调看 7869591
- 4 “冷资源”里的“热经济” 7749385
- 5 被铁路售票员的手速惊到了 7604712
- 6 网红赤木刚宪爆改赵露思 7551402
- 7 特朗普想拿下世界第一大岛 7491854
- 8 山姆代购在厕所分装蛋糕 7377259
- 9 女演员陈丽君回应获最佳男主角奖 7244074
- 10 刘强东提前发年终奖 7197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