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话说 | 从程序员到行业专家的进阶之路

百家 作者:Ucloud 2019-05-13 10:53:54

互联网改变了生活,科技改变了世界,而程序员则改变了科技本身的点点滴滴。说程序员改变了世界,一点都不为过。

 

一直以来,好的程序员到底是该全面发展,还是该专注于某一个领域,是存在争议的。但从裴志伟的个人经历中,我们可以总结出一个完整的脉络:从全面的技术做起,再专注于某一个领域。这是他个人的成长之路。


裴志伟

UCloud互联网事业部产品中心负责人

从程序员到产品技术负责人,裴志伟从全面的技术为起点,走到对行业需求的专注。

重点项目:全球网络加速产品 Rome(罗马)


作为如今的UCloud互联网事业部产品中心负责人,裴志伟2015年初加入UCloud时,这家国内公有云市场冉冉升起的明星企业,还不满三周岁。

 

UCloud的一切都是新的,恰如裴志伟当初所要面对的一切同样是新鲜的,从云的角度,网络、存储、计算缺一不可,也要求无一不精。


全面的技术做起点


创办于2012年的UCloud,在最初的两年里就敏锐的看到了公有云的机会,迅速奠定了其在中国云计算行业的市场地位。

 

2015年初正是UCloud加速扩张的时候。正是在这个时间点,裴志伟来到了UCloud。“刚加入UCloud的时候,我在网络组负责SDN的一些产品特性、云网关和一些带宽产品。”

 

随后因为公司业务的发展需要,在2016年裴志伟又转到了虚拟化部门,开始负责UCloud另一块核心业务UHost云主机。到2018年初,裴志伟又负责了UCloud对象存储产品。至此,他在UCloud的经历刚好覆盖了云计算的三大要素:计算、网络、存储。这样的经历也让裴志伟在云的技术背景中,更为全面发展。

 

比如,网络会分为控制面和转发面,控制面强调的是架构设计,如何做到高可用、策略灵活、灰度控制;转发面则偏重高性能。存储也是一个比较强调架构设计的领域,这对高可用设计,或者在分布式系统上,会有更好的理解。而做过计算,有助于对整个底层的硬件、内核技术、大型调度系统有深入的了解。

 

云其实正是这些不同技术栈领域的交集。按照裴志伟的话说,对技术的全面了解,会让他在看问题的深度和角度上有些不同,“当你遇到一个稍微复杂或者综合的问题的时候,你的思路可能会更广阔一些。”


对于其他程序员,裴志伟的建议是:


如果是纯做技术工作,肯定是以深度为优先级。即使想偏重广度,也要在某一领域学习不到新知识,长久没有突破的时候,再去做其他的技术方向。


从全面到专注于行业


程序员是每个公司的财富,也是核心的生产力。程序员在公司中得到成长,同样公司也给了程序员走向更广阔舞台的机会。

 

我们看到,这几年随着中国互联网的发展,UCloud云计算的应用范畴不断拓展,从电商、游戏、视频等互联网领域向制造、政务、金融、教育、智能制造等领域延伸,全面赋能产业互联网。

 

正是UCloud向行业市场的转型,也让裴志伟的定位有了重新的聚焦:行业数字化转型

 

“2018年11月份的时候,我转到了IBU互联网事业部,主要负责的是行业产品。” 裴志伟说。

 

进入到行业市场后,裴志伟发现,每个行业的背景不一样,IT的能力不一样,对云的看法也不一样,如果做不到聚焦就很难形成影响力。反之,如果做到了聚焦就会发生在同一个行业内的辐射现象。不仅有复制的可能性,也有口碑相传的宣传效果。

 

裴志伟选择聚焦的第一个重点行业是教育行业。“教育行业现在核心的需求就聚焦在音视频和AI领域两个领域。比如,最重要的一个产品就是RTC。在线教育有了海量的音频、视频等课程数据后,可以通过AI解决非结构化数据处理分析,增效降本,还可以通过一些VR/AR手段让它的课程更生动” 裴志伟说。

 

除了教育之外,还关注的行业有企业服务、新零售和医疗等,其中教育和医疗都有很强大的逆周期性,可以长期关注和投入

 

对未来新技术的判断,裴志伟认为,VR技术现在是属于潜伏期,在接下来的5G时代会有一个比较好的发展。“VR以前最大的问题就是网络延迟比较大,VR在延迟比较高的时候,人戴了之后是会有头晕、呕吐的情况,如果这个问题能够很好地通过5G和网络加速的产品解决,未来是更有想象力的,因为解决了交互的问题的产品都会是革命性。”

 

有趣的是,裴志伟不认为AI是一种行业,而是一种赋能型的能力。当AI叠加上很多其他内容之后,它才具有想象力。比如无人驾驶,本质上就是AI+驾驶的场景,正因为是AI赋能的行业,所以它的想象空间变得比过去更大了。比如在教育领域,未来可以去做AI虚拟老师。因为不可能有那么多优质的老师,一些流程化的工作,比如出题批改和个性化教学,也可以交给AI来处理。


专注的意义,在于行业需求的深挖


专注于行业的好处,在于从大量的需求中,可以挖掘出共性的东西,进而推动核心产品的开发。对UCloud来说,Rome全球网络加速产品的问世,就是需求推动的结果。

 

裴志伟说,“我们当时在做教育行业的时候,与数十家互联网教育平台公司深度沟通过。发现他们共同的问题是:有大量的学生是因为本地的教育资源不好,所以他才更依赖或者更信任、更愿意选择在线教育。但是,二三线城市的网络质量相比一线城市其实是有大幅差距的,所以教育公司最大的痛点就是中国的公网问题,网络是否稳定。”

 

再比如,在K12这些传统的教育之外,英语教学等语言培训市场占比非常之高。而且,老师全都是在国外的,这样的跨国通讯,网络是否能保证不受影响?“一节课时间很短,课单价又那么贵,所以无论是对用户来说,还是对平台来说,他都是不接受任何卡顿的。” 裴志伟。

 

正是这个需求,让UCloud在2018年初规划了罗马这个产品,没几个人知道,这个产品是因为在线教育的需求的推动下诞生的。

 

UCloud相信条条大路通罗马,Rome(罗马)全球网络加速产品依托于UCloud全球数据中心,为用户提供就近接入、链路动态调度,能够实现端到端的高稳定连接,规避网络故障、实现多云互联,多云灾备。

 

如今罗马已经是UCloud在SD-WAN一类产品中非常有特色的一个,它解决的就是国内、国外或者两个数据中心之间的网络互通,它的延迟、卡顿、丢包的问题。它因在线教育的需求而产生,反之又通过产品化回馈到在线教育行业。


更灵活敏捷的最小价值模型


在专注于行业的过程中,也总结了一些经验,比如:MVP最小价值模型

 

我们知道,行业客户的需求是千奇百怪的,非常琐碎。

 

“我们会跟客户去沟通,也许会先拿到10个需求,然后我们会自己去先去对需求做真伪判断,然后去设计一个最小价值模型,甚至有时都不一定是研发做,而可能只是用一些手动的方式去搭出来一个框架,搭出来一个服务模型,去试错。” 裴志伟说。

 

这么做的好处在于:用户提的一个痛点、提的一个需求,能否以某种方式,即以最小的、工作量最低的、最快的方式先满足他,然后让客户来看这是否是他们想要的。

 

“用这样的模式会提高每个迭代版本的进度,基本上我们内部的要求是,一些比较小的需求最好能在3天内做完,然后在一周内交付。” 裴志伟表示。

 

从程序员到产品技术负责人,裴志伟从全面的技术为起点,走到对行业需求的专注,这其中既有企业发展的需求,也有他自身对技术驱动商业模式的理解。


改变世界,有什么不可以呢?



U话说


致力于技术沉淀与品牌塑造,特邀业内大咖从真实的人物和事件出发,分享技术干货、从业心得、行业见解,为IT人打造畅所欲言的分享交流平台。


投稿邮箱:cathy.yan@ucloud.cn


更多干货内容欢迎长按扫码报名或点击“阅读原文”,与行业大咖面对面。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广告]赞助链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

公众号 关注网络尖刀微信公众号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赞助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