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云等国内云计算势力“下盘”扎实,不惧美国巨头“开放”竞争

百家 作者:IT时报 2019-05-13 08:18:55

随着亚马逊退出中国电商市场,中国互联网企业在本地市场占据了绝对的统治地位,“狼来了”的声音已经遥远到难以听见。然而在美国科技公司名单和产品目录中,仍有一批令人生畏的名字,亚马逊AWS、微软Azure、谷歌云、IBM云、Salesforce,显然这代表云计算,在企业信息化和云计算方面的探索,美国公司曾经比国内企业早了10年。


而如今,开放云计算市场已成为中美贸易谈判桌上的重要话题之一。随着中国云计算力量的崛起,阿里云、腾讯云们面对国际化的竞争,还会再担心“狼来了”吗?


国内IDC需求将持续扩大


虽然,亚马逊AWS、微软Azure等云计算业务均已“曲线入华”,但必须由光环新网、世纪互联等中国云计算公司提供IDC基础设施等相关服务。


光环新网是AWS的中国合作伙伴,光环新网总裁杨宇航表示,目前国内云计算市场的政策尚未确定,如果国内市场开放,将加大国内IDC的需求,对公司IDC业务带来积极影响,“公司与亚马逊为长期的合作伙伴,将携手为客户提供一流的云计算服务。”


杨宇航的自信来源于云计算行业的特殊性。由于海量数据需要放在云平台上资源共享,所以中国与世界上很多国家一样考虑到数据安全问题,规定数据不能“出国”,必须留在中国本土,且所有的云计算服务都只能由中国公司提供。大数网主编吴玉征认为:“数据不能出国,只能通过这种合资的方式。如果国内云计算市场政策有松动,合资比例和介入方式可能会发生一些变化,外资管理、人员配比、技术研发的渗透率会更高一点。”


云科技时代创始人、钛资本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吴宁川预计,受益于全球云市场环境,未来AWS在国内的市场份额还是会继续增长。假设国内云计算市场开放程度增大,对世纪互联等承载了国际公有云的国内IDC服务商来说是有发展空间的。


“对AWS们来说,即便其在国内的投资范围能够被扩大,但另起炉灶成本太高,需要建设新的IDC数据中心,购买土地和产房,还要招聘大量人员等等,这不仅需要大量的金钱,更重要的是——时间。IT产业,瞬息万变,这样长的时间足够其他企业发展成熟,市场不等人。对于光环新网、世纪互联这些企业来说,也许开放市场后会迎来发展的新机遇。”


阿里云等不惧一战


在云计算领域,马太效应得到了明显的印证,强者愈强,弱者愈弱,两极分化。国际上,亚马逊、微软、谷歌等科技巨擘一直把持着云计算市场,呈现寡头竞争的模式,寻常企业和资本难以进入。国内阿里云、腾讯云、华为云、百度云、UCloud等知名企业群雄割据,公有云市场拥挤,尤其在云计算领域占得先机的阿里云,在零售、金融、物流等领域都一骑绝尘很难动摇。


与光环新网等云基础设施提供商相比,以阿里云、腾讯云为首的国内云计算厂商,才是国际云巨头们的真正挑战者,其“战场”或许在国内,也可能在海外市场,但中外云计算厂商之间的早晚必有一战。


中国的云计算市场从2007年起步,初期来自对国外成熟云计算市场的学习和消化,并逐渐形成自己的体系。如今,阿里云、腾讯云、百度云、UCloud等各大品牌逐步壮大。据市场研究机构Gartner的最新数据显示,在亚太地区,阿里云的市场份额达到19.6%,同期亚马逊AWS为11%、微软Azure为8%,阿里云在亚洲云计算市场份额已经连续两年蝉联第一,所占市场份额超过亚马逊AWS和微软Azure的总和。同时,阿里云在世界云计算市场超越谷歌和IBM排在了第三位。

阿里云全球布局


阿里云在亚太市场具有强劲竞争力,自身处于高速发展期。一旦中国开放云计算市场,美国云计算企业的涌入会一定程度上冲击本来的格局,给发展中的本国云计算公司带来强有力的竞争者。


从整体市场格局来说,根据云服务提供资源的类型不同,云计算服务模式分类软件即服务(SaaS)、平台即服务(PaaS)以及基础设备即服务(IaaS)三类。吴宁川解释道:“国外资本主要集中在IaaS,需要强大的数据中心作为依靠,且投资巨大,所以外国企业不会贸然行动。而PaaS和SaaS层需要有本土的应用生态,国际公有云没有什么生态可以信赖。阿里有本身强大的的电商、物流、金融系统做支撑,企业会更加倾向于选择这些可以提供多方面服务的平台,而不是单纯从技术角度去选择国外服务商,所以无论国内云计算市场是否开放,预计对整个市场格局不会有太大的影响。”


更重要的是,目前大多数中国企业都已认识到云计算的重要性并积极投入市场竞争。美国云平台拥有成熟的经验和较为先进的技术等竞争优势,但国外企业不一定会在这场竞争中获胜。中国云计算企业拥有深厚的用户基础、价格、售后服务等诸多优势,更了解中国用户的还是中国企业。吴玉征分析,影响市场的有很多要素,国内云计算公司的整体服务能力,对客户的理解程度是国外比不上的,“技术不能泛泛而谈,在技术的总体领先性上AWS具有优势,在模仿性创新方面国内厂商做得更好。技术要贴近本土应用,中国大部分企业和外国的数字化程度不同,他们需要的解决方案是不一样的,最好的不一定最适合。”


编辑:挨踢妹

图片:网络

来源:《IT时报》公众号vittimes


推荐阅读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广告]赞助链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

公众号 关注网络尖刀微信公众号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赞助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