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 | 与百万人一起成长

本文图片授权基于:CC0协议
文 | 槽值小妹 编辑 | 小獠牙
来自 | 槽值(ID:caozhi163)
“如我如此洒脱之人,对不起所有人。”
没有谁不是在拼命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但成年人世界的陷阱之多,
让“为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
这句话常常很难说出口。
1
“外面灯火阑珊,她怎么舍得走”
一天凌晨,在西安工作的21岁女孩小冯从17层纵身一跃,结束自己负债累累的生活。
这距离她与父母约定的回家日期,仅有10天之隔。
作为家里的长女,小冯父母双全,还有一个妹妹。
三岁开始学习舞蹈,她大学毕业后成了一个舞蹈演员。
如此美好的人生轨迹在2015年11月,因为网贷开始偏离。

小冯的遗言 / 都市快报
小冯的第一笔网贷金额仅有几千块钱。
第一笔贷款没有还上,就意味着将迎来随之而来的无数笔贷款。
最终欠款滚到了20多万。
“拆了东墙补西墙”,小冯每个月有20多天都在按照规定还款。

小冯的手写账单写满了网贷公司的名字和金额 / 新京报
她的手写账单让人心酸。
三年来,在父母不知情的情况下,小冯已经自己还了至少8万块,还剩下17万的窟窿没填。
每个月只有4000的工资,每月要还的欠款却是工资的两倍。

冯先生讲述女儿的困境 / 都市快报
冯先生在承受失去女儿的痛苦的同时,也亲身感受到了女儿三年中承受的压力。

在小冯去世后十几天,催债人员的电话就打到了冯先生这里。
言语辱骂、人身攻击……对方穷尽毕生能说的所有脏话刺激他。

悲痛中的冯先生,只能用“太恶心了”来形容催债人员的措辞。

催债人员与冯先生的沟通 / 都市快报
入不敷出的经济困境、日复一日“借钱-还钱-借钱”死循环、催债人员的咒骂……
感受到这,对于女儿的离开,冯先生的疑问才得到了答案。

女子父亲站在女儿跳楼的地点产生的疑问 / 都市快报
压死骆驼的,不只是最后一根稻草。
三年来源源不断的痛苦与压力,让小冯不堪重负。
也有很多年轻人在承受和她一样的压力。
到了不能再承受下去的那一天,就是悲剧。
2017年4月,厦门大二女生因为沉重的校园贷还款压力与催债电话的骚扰在宾馆烧炭;
2018年1月,一90后男子“以贷养贷”,欠下15万后跳楼;
2018年12月,山西一女子被“714”平台群发P图裸照催款,不堪压力投河身亡;
2019年3月,武汉一女大学生为还6万网贷卖卵,差点送命……
从最开始的几千块,到十几万的未归还金额……
看过那些处在水深火热中的网贷受害者经历的事,才看透“套路网贷”暴露的人性最丑一面。
2
不法网贷坑人套路
超乎想象
不知道小冯遇到了怎样的困难,才主动掉进网贷陷阱。
但很多年轻人让非法网贷有可乘之机,都是因为“超前消费”。
一句“活在当下”,害了多少断章取义的人。
以正在或已经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群体为例,据中国人民大学信用管理研究中心(CMRC)在2018年调查,超过六成的大学生对网贷接纳度高。
12.74%的大学生会使用网贷,49.87%考虑选择网贷。
大量中小型网贷平台出现,借钱一时爽,还钱时就有一系列的问题。
大学生贷款逾期的首要原因是没有还款资金。
对自身生活缺乏合理规划、对金钱的使用与管理缺乏经验的人,正是“套路网贷”最想吸引的。

三成大学生不仔细了解利率;
近一半大学生在还款无能时,不会向家长寻求帮助
/ 《2017中国大学生信用现状调研报告》
缺乏按时还款的意识、对利率没有概念、碍面子不及时寻求帮助……
很多时候,第一次的试探,就注定了无穷次的吃亏。
不法网贷坑人的套路之深,远远超出人的想象。
接到过很多次这样的电话:无需抵押,只要一张身份证,2小时急速放款,利息低……
这对那些走投无路、急需用钱、容易被骗的人来说,非常诱人。
可惜都是套路。
正规网贷平台能拿让借款人提供财产抵押,但对于网贷平台,拿不到抵押,就只能用高利息的方式来减小自己损失。
所以他们可能通过各种形式,变相抬高利率。
“砍头息”就是一种常见的违法操作手段。
例如,合同上约定借款1万元,网贷公司扣除砍头息2000元,这等于拿到的钱实际上只有8000元;
但按照合同,要还钱和利率,都是按照1万元来算。
相当于,借款人拿到的钱,实际上要少于合同约定上的金额。
有的平台还会以充值、购物才能贷款的方式,变相收“砍头息”。
另外,网贷平台通常只标注利息的日利率、月利率,展现利率很低的假象。
但实际上年利率非常高。
有网贷平台声明日利率低至0.2%,也就是如果借款1万元,一天需要还20元;
看起来划算,但计算后就能发现,实际年利率高达72%。
这已经超过了国家规定的“36%年利率红线”(详情见文章第三部分)。
年利率=月利率*12=日利率*360。
但这种形式,对于缺乏金融知识、法律知识的人来说,很容易产生“利息不高还得起”的判断。
还有网贷平台在合同中埋下种种套路,如高额违约金、误工费等。
如果借款人要按时或提前还款,网贷平台会用各种如业务员失联、平台“故障”等手段,让借款人违约。
一旦期限过去,平台就以逾期为由,收取巨额费用。
还不起?
他们会推荐你在其他平台上再次贷款,但拆东墙补西墙,只会让雪球越滚越大。
简单快速低利息的贷款广告虽然看似诱人,但一旦上钩,就会陷入一层一层的圈套中,最后堕入无底深渊。
常见的催款手段就是“暴力催收”——对象包括借款人的家人。
他们深知借钱的人都有难言之隐、怕家人担心,这也成了受害者的软肋。
在办理网贷手续时,贷款公司会利用各种手段获得贷款人的通讯录。
一旦超时,催收人员会每天电话、短信轰炸借款人,进行言语上的辱骂,并威胁借款人会给亲友、老师打电话。
为了面子、或是为了不让父母失望,不少借款人被牵着鼻子走。
爆通讯录是网贷最“温和”的催收方式了。
为了达到目的,催收人还可能伪造法院起诉信息、律师函、金融中心通告等,拿征信、“老赖”吓唬人。
更恶劣的,有人被威胁上门泼油漆、被p遗照,家人被诅咒去死。
女孩子被索要裸照,一旦得到后恐吓会变本加厉,甚至最后会公开在网络上售卖。
只要超过还款时间,暴力催收的屈辱和压力将紧紧伴随着你,这些话术针对人性的弱点,残忍却无法躲避。
不良网贷毁掉了借款人的生活,也将他们逼向绝境。
可怕之处在于,当借款人惊醒被骗,才发现自己手头根本没有借贷平台的不法证据。
一些网贷平台在借款之后就不再显示服务费、逾期费等不合理费用的明细。
借款人还没来得及保留证据,就再找不到这些依据。
他们还会保留银行流水,欠款打到了借款人的账户中,但收回一部分现金,借款人收到的钱与流水不一致。
即使举证,也只有银行流水作为证据,现金留不下证据。
一些借贷平台还会借用中介来签合同,这些中介一般含有“金融服务”的字样。
作为金融机构服务的第三方外包公司,不需要拍照经营,因此现有的金融监管手段很难对它们有约束力。
虽然不少不法网贷被曝光,但监管难、维权难,还是让更多人掉入陷阱。
3
生活难
更要认清人性的残酷
早在135年前,一个小职员的妻子就因为一条钻石项链,走上漫长的还债之路。
她为了在宴会上得体而借来一串项链,在出尽风头后,不慎遗失项链,结果不得不节衣缩食十年,背负着整个青春年华偿还债务。
这个情节出自莫泊桑的小说《项链》。
有些人将矛头指向主人公虚荣心、也讽刺人性的虚伪。
但事情真的这么简单吗?
真正的戏剧性,不在于漫长的还债之路;
而是主人公还债之后却发现,当初遗失的项链只是个无足轻重的假货。

过了10年穷苦日子,才得知真相 / 短片《项链》
所谓债务,是一场彻头彻脑的“骗局”。
主人公马蒂尔德被一条虚无的项链勒住了脖子,又有多少追求优渥生活的现代人因无良的贷款骗局而窒息。
当人们习惯透支未来维系当下的美好,层出不穷的骗局乘虚而入,温水煮青蛙一般将人逼入绝境。
低利息、无抵押、无担保……一旦打开欲望的阀门,贷款诱惑就会裹挟而来。
不少人总爱在受害者身上撒盐,说“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但受限于受教育经历、所处境遇不同,没人能说感同身受。
对更好生活的追求不是“原罪”。
只是,为了避免把自己囚禁在“光鲜”的高塔,有些事,提前记住就是在自我保全:
不轻信“自称某银行、某融资公司工作人员”打来的电话
在贷款发放前收取手续费、保证金,都是违法的
正常平台在发放贷款前,不会收取任何费用。合法流程,是在发放贷款后,一次性或分次扣除手续费。
在“贷款审核阶段”,需要交押金、转账证明还款能力的,也是骗子
国家规定,民间贷款年利率超过36%(日利率0.1%)部分的利息,约定无效
“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年利率36%,超过部分的利息约定无效。借款人请求出借人返还已支付的超过年利率36%部分的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
保护好银行卡密码以及动态验证码,不要轻易在网络上提供个人信息
告知亲人、朋友,是要做的第一件事。
不仅是为了防止亲友被卷入其中,同时也能够使自己不致于陷入孤岛处境,最后采取极端手段陷入更大的危机。
在沟通过程中随时保持截图的习惯,通话必录音,资料越详细越有利于保护自己。
一旦情况变糟,这些截图、录音材料和资料证明都能成为有力的自保工具。
过力所能及的生活、相信真正亲近的人。

本文转自公众号“网易槽值”,网易超有情调的公众号,既有痛快的吐槽,也有很深刻的分析。推荐大家深深深深入了解她,每天中午,一起发现生活。公众号:“槽值”(ID:caozhi163)微博@槽值。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广告]赞助链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