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付”输给了二维码,但是讨论仍在继续

百家 作者:互联网观察 2019-03-18 15:59:25

中国银联(UnionPay)作为中国官方银行卡清算组织,其地位具有唯一和垄断性,不过规则制定者和秩序监督者角色之外,它也透过“闪付”(Quick Pass)等产品开始面对亿万消费者。

“闪付”作为应对第三方支付平台崛起的近场支付技术标准,它反映了银行业面对变革时不够灵活多变的特点,而“闪付”遭遇315晚会,也让银联这个官方组织显现出对消费者群体的隔膜,“闪付”虽然早已被外界视作失败产品,但是关于它的探讨还在继续。

 

伴随IC卡普及,屈就二维码

“闪付”产品的出现,其实和中国银行业全面淘汰磁条卡有着分不开的关系,传统的磁条卡由于安全性和功能性不再符合发展要求,逐渐被难以复制和功能丰富的IC卡取代。

由磁条卡过渡到IC卡,改变的将是支付生态,各类便民设备和各类多功能IC卡的出现,实质促进了银行卡用途的延拓。例如借记卡刷公交、借记卡与社保卡二合一、借记卡与身份证二合一等创新,大大便利了消费者的生活,带有小额交易功能卡片的出现,也彻底将“电子现金”这一功能进行了普及。

最早工商银行支持“闪付”的卡片,需要用户先行存入“电子现金”虚拟账户,而后才能进行消费。其次,用户存入的“电子现金”难以进行圈提,也就是存入到“虚拟账户”之后难以变回可转账交易的储蓄。

不过随着“闪付”的推行和发展,这种不方便的业务模式开始改变,小额免密支付也限额也从300元上涨到了1000元,有些银行将单次免密交易的限额限制在了几百元,有的拉高到了最高额度1000元。

“闪付”作为近场支付技术标准,其主要目的在于推行小额免密交易便利化,让大众所不熟知的“电子现金”业务,通过消费便利性成为激活长尾用户群的一个入口。

2015年银联推出“闪付”产品时,正值手机行业电子钱包热点,Apple Pay 进入中国时所受到的关注度,让银联充满了信心。不过尴尬的是,当时各类商家并不熟知“闪付”(涉及虚拟卡的业务实为“云闪付”)和Apple Pay,大多数小型商家甚至是大型商超都没有相关培训,以至于有芯片卡交易功能的POS机被当作普通机器使用。

2016年,苹果用户尝鲜绑定Apple Pay挤爆服务器

“闪付”产品的推出,其实最大的受益者是国产厂商的电子钱包功能,因为虚拟卡技术发展,让包括公交卡在内的一系列近场交易场景卡种,被无缝迁移到了手机上的电子钱包中。

在各种刷卡补贴和银联官方电子钱包尝试二维码失败后,“闪付”刷卡成为了普通消费者的备用选择。因为掌握入口的第三方支付平台,用低成本快速占据了市场,占据了消费者生活中乃至线上的各类小额交易场景先发制人,所以传统的大额场景交易方式,银联银行卡不可避免的遭遇了增长困境。

 

不再强求于竞争,才能推动金融创新

伴随IC卡普及,顺其自然而普及的“闪付”,本应是一次常规的技术升级。其交易模式、交易场景的发展,本应该由各家商业银行自行探索并推广,银联承担标准制定便足够。

但银行业限于与第三方支付平台的竞争压力,由银联一手操办的推行,让数以亿计的补贴成为了泡影。虽然在某种程度上,“闪付”品牌得到了相当知名度,但是“闪付”本质上仍是在与下一个时代的产品做较量。

单纯一个充话费的案例,通过银联的活动也许能得到98折扣,但是掌握生活方式入口的支付宝和微信,却能以平台作用让用户留下,而银联却只能与弱势的运营商平台进行合作。表面上看,“闪付”是在与支付宝和微信的二维码竞争,但是本质上却是与它们庞大的支付体系做竞争,在O2O便民服务渗透率极高的今天,“闪付”撬动的市场显然是九牛一毛。

通过“闪付”尝试建立以银联为入口的平台失败后,各大商业银行开始强化自身入口建设,透过信用卡账单查询业务和购物商城等手段,透过信用卡产品和现金业务等产品创新,尝试将用户留在自己App上。

各大商业银行转身各自为战,彻底削弱了“闪付”品牌的价值,不过这并不是件坏事。银行卡作为传统大额交易场景下的支付手段,它自身具有独特的优势,过去银行业对长尾用户群体不够重视,中小企业乃至普通个体都难以从正规银行渠道获得融资和周转,因为第三方支付平台小微金融发展,以及“闪付”与之竞争告败,让它们开始反思并认真思考新的发展模式。

它们不再强求于与互联网平台竞争,反而是成熟的一种表现,当它们真正开始大范围的合作,利用互联网技术创新,满足社会对金融产品的多样化需求时,315晚会上的“714高炮”和“砍头息”现象才会得到缓解。

wwwgx2016互联网观察

每天精选深度互联网业内文章

整理最新互联网业界资讯,欢迎分享

长按,识别二维码,加关注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广告]赞助链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

公众号 关注网络尖刀微信公众号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赞助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