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特辑 | 陷阱!你的隐私被偷窥!揭秘App推送背后的秘密

百家 作者:微型计算机 2019-03-15 13:27:55

互联网发展至今,伴随着大数据的广泛应用,我们的生活质量正在飞速提升,个人日常生活变得更加便捷。常用的浏览器已经知道我们正想购买的物品,外卖平台在我们下单前就知道你的口味……然而便捷生活的背后是大量的个人信息被不断收集和分析,行为偏好、购物记录、住址电话等信息频繁暴露。我们正在以隐私换取便利,而那些免费的App也正在依靠这些隐私谋取更大的利益。



隐私条款成“霸王条款”

个人隐私不可侵犯,无论出于何种目都不应该在未经本人同意的情况下被使用。不过互联网上的每一条数据,都可以说是被“合法”征用了。当你在手机上下载一个个好玩又好用的App时,总会被询问“是否同意服务条款”,此时,你是否会看都不看、想都不想就点“同意”按钮?隐私条款看起来是用来保护我们隐私的条款,却成为了App“合法”征用个人信息的“卖身契”。


诸如“为改进服务,我们需要收集、分析您使用手机的情况,并可能与第三方共享”等语焉不详、笼统不清的条款内容比比皆是,实际上是企业利用自己的优势地位“强迫”用户同意,导致的结果用户提供授权后再也无法享受隐私权。


《网络安全法》规定:“网络运营者收集、使用个人信息,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并经被收集者同意,不得收集与其提供的服务无关的个人信息”。但在现实中,就连天气类应用都会提取用户的通信录,手电筒应用在安装时询问是否调用手机的位置信息,这些与App功能无关的小动作,很让人怀疑那些互联网企业的真实目的。


“世上本没有路,当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几乎所有的App都在这么做,我们已经习以为常,只要不突破手机核心隐私数据的底线就好。然而,正是有人突破这条线,完全扒掉用户的衣服。2月16日,数码博主“@瘦出的肋骨已经消失的大侠阿木”在微博称《京东金融》App获取用户截图且私自上传,并发布了相关视频举证。


▲网曝《京东金融》App会将系统截图复制到自己名下的文件夹中


从曝光的演示视频中我们可以看到,用户在《招商银行》App中截图后,图片的确被自动复制到了《京东金融》的文件夹中。京东方面很快做出回应,表示该功能原本是为了让用户在使用《京东金融》的过程中遇到问题时,可直接截图向客服反馈,并强调如果用户没有发送图片,图片并不会上传至服务器。为了平息争议,《京东金融》暂时下线了该功能。


▲京东金融客服微博回应,并暂时下线了复制截图的功能。


需要注意的是,此次曝出问题的是Android版本的《京东金融》App,与此相对的iOS版本由于对底层权限有严格的管理,App很难绕过苹果的防御机制。尽管Android已经逐渐重视这一问题,不断地改进Android 的权限管理机制,但依然存在不少漏洞可钻。


2018年11月28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的100款App个人信息收集与隐私政策测评情况显示,47款App隐私条款内容不达标,其中34款App没有隐私条款。典型问题有“收集敏感信息时未明确告知用户信息的用途、对外提供个人信息时不单独告知并征得用户同意、隐私政策存在默认同意或未提示阅读等问题、存在‘自行承担风险’等不合理免责条款”等。《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支付宝》、《美图秀秀》、《去哪儿网》、《拼多多》等知名App均存在一些问题。


▲根据中国消费者协会评估,多达91款App列出的权限涉嫌“越界”,存在过度收集用户个人信息的问题。


用大数据“割韭菜”

许多移动互联网产业,明明看着是赔本赚吆喝的买卖,为什么热钱前仆后继地往里汇聚?原因在于我们身处大数据时代,一切为了数据。商业公司获取的数据量越多,类别越丰富,产生的价值越大。当你的交易记录、网页浏览记录、地理位置、兴趣爱好等数据足够生成虚拟画像后,就成为了成为了待割的“韭菜”,商家通过这些数据信息来预测你未来的行为。


▲智能短信功能能够根据银行短信生成账单,便于用户查看,但同样能够获取用户的消费地点、消费习惯、信用卡信息等敏感隐私。


比如,浏览器Cookie里保存着你的浏览记录和搜索记录,根据你的搜索记录推送给你相应的广告,还被美其名为“优化你的网络体验”。恰恰是这样的浏览器,成为了“最了解你的人”。数据显示,有35%的亚马逊客户是通过推荐商品引流而来,而在Netflix上,这个数据达到了75%。


2018年3月,“大数据杀熟”一词开始进入大众视野。不少用户投诉携程、滴滴等平台使用大数据杀熟。日前,微博网友“陈利人”(前谷歌技术负责人和软件工程师)发文称,他通过携程购买了一张总价为17548元的机票,发现没有选择报销凭证退回重选,却提示已无票。待重新搜索,价格猛涨到18987元,贵了近1500元,而同样的航班,在航空公司官网还有充足余票,还只需16890元。


针对此事,从不对消费者回应的携程发布了道歉声明,表示在陈先生订单复盘中发现了新版本App在机票预定程序中存在Bug,这是陈先生再次搜索出现无票情况的原因,但否认存在“大数据杀熟”。这已不是携程第一次陷入“大数据杀熟”的舆论旋涡。


商家利用隐私信息推测出客户的需求和心理承受价格的上下限,从而展示出不同的商品价格,以实现商家最大的利润。和“啤酒超市卖5元,在KTV里卖20元”不同,大数据杀熟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让消费者承担更贵的价格,侵犯我们的知情权、公平交易权、自主选择权、隐私权等正当权益。


在不知不觉中购买了更多的东西、花掉了更多的钱,这还是次要的。问题在于,被收集的隐私数据不一定被妥善保存,不少App的隐私条款甚至允许与其他平台共享,还有更多的数据在未经允许的情况下被出售。在《拼多多》App的隐私条款里,就明目张胆地让客户“自愿授权我们共享您的个人信息”,一旦你点击同意,向第三方"出卖"用户个人信息的行为就获得了授权。


▲拼多多的隐私条款包含了转让和共享用户信息


无独有偶,2018年8月28日,暗网中文论坛中出现售卖华住旗下所有酒店数据的帖子,出售的数据包括华住官网注册资料、酒店入住登记身份信息酒店开房记录。发帖人声称,所有数据脱库时间是8月14日,每部分数据都提供10000条测试数据。所有数据打包售卖8比特币,按照当天比特币价格约合 37 万人民币。


令人震惊的是,测试结果显示数据真实,所有信息通过哈希加密存储,且测试数据都清晰无码。我们已经无法得知我们的隐私数据在谁的手里,他们打算用这些数据做什么,一切变得不可控了。


潘多拉的魔盒如何关闭?

每一个App,都具备了对“大数据”的收集能力,却很少具备对其应用正当性的管理能力。他们用非常低的成本获取隐私数据,往往还没有明确的目的和使用数据的成熟技术,但是仍然抱着“数据不怕多,收集了再说”的念头下手。


这样的窥探行为从未停止,汇总后还被反复持续地分析,甚至与“合作伙伴”分享,美其名为“挖掘潜在价值”。然而,数据的所有权是谁的,价值是谁的?推荐的商品让客户很中意,是给买卖双方创造了价值;但如果你天天接到卖房、办信用卡、办小额贷款的推销电话,恐怕也会不胜其烦。


互联网隐私的问题由来已久,并非一日之寒。虽然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对个人信息保护有较为笼统的规定,但存在着适应性差、不系统不全面的问题,大数据产业纳入法治轨道短期内很难实现。另一方面,依靠以营利为目的的互联网企业遵守价值观和职业道德更不靠谱。一旦大数据能够产生足够的利润,他们必然会突破道德的底线。我们能做的就是不泄露那么多数据,不让泄露的数据被串联起来,生成我们的虚拟画像。


1.申请专门的手机号,用于注册App。几乎所有App的注册都需要收集用户的手机号,申请一个专门的手机号,专门用于注册App很有必要。如今各大运营商都推了不少含有副卡的套餐,直接申请个副卡很方便。


2.为不同账号设置不同的密码。我们可为不同App设置不同的“动态密码”,密码的一部分是固定的,另一部分则可以根据不同App随机应变。


3.善用浏览器的隐身模式。许多浏览器都提供了隐身模式,会在关闭时自动清理使用过程中产生的Cookie信息,避免数据被广告边栏采集的情况。


4.仔细检查手机里每个App调用的系统权限。比如地图App就没必要使用通讯录和发短信的权限。关掉这些权限,它也可以正常运行。


智能设备背后的安全思考


智能设备是继智能手机之后的一个科技概念,通过软硬结合的方式对传统设备进行改造,进而让其拥有智能化的功能。不过在智能化之后,不断爆出的产品安全问题却引发了公众对智能设备的深切忧虑,也阻碍了行业的健康发展。现如今,智能设备的发展已经到了一个十字路口,一边通向更便捷和智能,一边却通向更隐蔽和危险。



智能摄像头藏隐患

在日益成熟的AI技术和物联网的推动下,智能设备正迎来自己的“黄金时代”。据统计,我国智能家居潜在用户量已达1亿,预计2020年产业规模将突破1万亿元。其发展速度之快,经济潜力之大,吸引各类厂商纷纷布局。语音识别、人工智能、5G等技术与传统设备深入融合,使得智能摄像头,智能扫地机器人等产品深入人们的生活。


以最常见的摄像头举例,国内很多用户会购买智能摄像头放在家中以起到“看家护院”的作用,人在室外也能通过App查看家中的动态,特别是对有宠物和小孩的家庭来说尤为有用。不过随着摄像头的增多,摄像头内部的漏洞也呈爆发式增长。据白帽汇安全研究院发布的《2018年摄像头安全报告》显示,2018年的摄像头漏洞较上年增长了19%,由摄像头激增引发的安全问题已经变成全世界共同面临的挑战。


在国内关于摄像头最火热的讨论应属360的水滴摄像头事件。360水滴直播上线于2015年,其定位是基于360智能摄像机的用户分享平台。购买了360智能摄像头的用户可以用该摄像头直播,而其他的用户则可以通过手机或PC进行观看。问题在于大多数用户对直播条款和直播协议并没有详细了解,未经仔细考虑便开始了直播。并且直播的场景除了商场、教室、店铺这类场所外,还包括很多诸如酒店、按摩馆等隐私场所,极大地侵犯了他人的隐私权。虽然事件的最后是360关闭了水滴直播平台,但那些由于水滴平台泄露出去的画面却永远在互联网上留存。


▲360水滴平台宣布永久关闭


数据显示,截止到2017年,世界上的摄像头总数约为14万亿个。到2022年,全球摄像头总量将增至44万亿个。海量的摄像头虽然为用户们带来了更好的安防能力,但如果落入攻击者手中也成了最直接监控手段。特别是一些廉价的智能摄像头和监视器等物联网产品的大量出现,往往没有经过安全性上的检验,极易被黑客控制。


智能家居泄露敏感信息

除摄像头外,电视盒子、智能路由器和智能音箱,这或许是一般家庭中最常见的三种智能设备了。或许用户会想:一个电视盒子会泄露什么呢?事实上,某些电视盒子由于敏感数据存储未加密或采用明文传输,攻击者能远程查看用户电视设备播放的节目列表、历史记录,甚至还有可能造成用户的视频网站账号密码泄露。


另外,作为地位更重要的路由器,它通常作为家庭的入口,而它的安全性将涉及家庭中更多设备。2018年5月,美国联邦调查局发出警告称,某国黑客已经入侵了数十万台家庭和办公室路由器,以收集用户信息或劫持网络流量。去年早些时候,思科也警告说黑客正在利用Linksys、NETGEAR、TP-Link和其他公司生产的主流路由器产品进行非法活动。


▲IoT智能设备如果被入侵,用户会损失很多隐私信息,甚至还会危害到人身安全。


当然,智能设备市场最火热的智能音箱作为家庭的“中控台”,其地位也尤为重要。它不仅可以控制家中的智能设备,还始终保持了监听的状态。例如,美国俄勒冈洲的一对夫妇最近就发现,他们的亚马逊Echo智能音箱一直在他们不知情的情况下录制音频。并且还将音频发送到了他们联系人名单上的人员。


亚马逊将这一错误归咎于在夫妇平时背景对话中“Alexa”(Alexa为亚马逊Echo智能音箱的唤醒词)的误解。而在国内,以天猫精灵和小爱同学为代表的智能AI音箱也经常被无故唤醒,即便你根本没有说相关唤醒词,而这也从侧面证明了智能音箱一直保持了监听的状态。


另外,使用智能音箱还将增加你被黑客攻击的可能性。由于大部分智能音箱并没有生物安全识别系统,其他人可以随意利用声音控制家中的设备。即使拥有拥有声纹识别,黑客也可能设法或许你的语音录音,这是身份盗用的另一个分支。


不安全行为太危险

不过在大多数信息或账号被盗取的案例中,用户的不安全使用行为要承担主要责任。用户的不安全使用行为主要包括:不修改默认密码、设置弱密码、不升级补丁、安装过多插件等。


常见的默认密码为admin、password、12345678等,而常见的弱密码如姓名、生日、手机号码等,极易被盗取。根据某安全软件对用户的调研显示,61.7%的用户会修改密码并设置较高防护密码,30.5%的用户使用弱密码,剩下的6.8%用户则根本不去修改密码。


另外,定期升级软件系统或给漏洞打补丁,也是确保IoT设备安全性的重要举措。安装漏洞补丁可以修复硬件的错误、完善性能,并提高安全性,所以当智能设备固件有更新时还需及时更新。值得一提的是,许多用户热衷于为智能设备安装插件以拓展更多的功能,但从安全层面来说,每增加一个插件,就相当于新增一个入口,如果插件中存在漏洞的话,则会危害用户的隐私安全。


隐私泄露如何防范

在IoT时代,想要完全规避这些智能设备的漏洞是很难的事情,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几个小方法来将安全隐患降到最低。


1.在产品的选用上,尽量选择质量可靠的大品牌。

2.在使用诸如摄像头和音箱时,尽量在使用时才接入电源,并且避免放置在浴室、卧室等敏感空间里。

3.在厂商推出固件版本更新或漏洞补丁时用户需要及时更新。

4.用户在使用时应当设置较复杂的秘钥且阅读使用须知,避免360水滴事件的重现。


写在最后

智能设备为人们带来了更智慧、更便捷的生活,也拥有广阔的未来,但这一切都要以强大的安全防护能力作为基石。传统的信息安全和数据安全如今已经升级到了隐私安全、社会安全和人生安全,没有安全保障的智能设备只会是“海市蜃楼”。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面对智能化的浪潮,应该提高警惕,多对各方面的安全问题留个心。同时我们也呼吁智能设备生产厂商做好隐私安全保护工作,防止类似问题重现。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广告]赞助链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

公众号 关注网络尖刀微信公众号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赞助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