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46.6亿入股申通 最焦虑的可能是顺丰
点击上方“腾讯科技”,“星标或置顶公众号”
关键时刻,第一时间送达
来源 / 腾讯《潜望》栏目
作者 / 李儒超
欢迎下载腾讯新闻客户端,关注科技页卡,查看更多科技热点新闻
维持了多年的中国快递业版图,可能正悄然发生变化。
根据已公布2018年业绩的三家快递公司财报,顺丰营收虽然仍高居第一,但仅为27.6%的增速已然垫底,低于申通的34.42%与韵达的38.48%;净利润更是惨不忍睹,同比增长-4.57%,远远落后申通的37.46%与韵达的67.34%。
在业务量上,根据顺丰发布的1月简报,其业务量为4.09亿票,同比增长27.41%,仍然低于韵达的35.60%、圆通的36.13%、申通的42.96%。
业务放缓的危机,已经摆在顺丰眼前。虽然多年以来,顺丰第一、四通一达紧随其后的格局并未发生大的变化,但京东物流与阿里旗下菜鸟近年来的激进布局,早已为市场发生大变奏响了前奏。
这在今日阿里46.6亿入股申通后,变得更为明显。
截至目前,阿里已完成对圆通、中通、申通、百世等四家快递公司的战略投资。以2018年三季度公布的营收数据计算,圆通、中通、申通同时也是中国在A股上市的民营快递业第二至第四位的企业,如若加上美股上市的百世(三季度营收71.89亿元人民币),四家快递公司营收合计224.42亿,与顺丰228.64亿元不相上下。
对顺丰的包围圈已经形成。
菜鸟并非传统的快递或物流公司,但在用户端触达与数据获取这一关键问题上,希望成为所有快递公司上游的菜鸟和老大哥顺丰明显存在着长久以来的竞合与随之而来的矛盾。
在业务层面,接受了阿里战略投资的“三通”与阿里旗下菜鸟关系极为密切,作为菜鸟物流网络的重要部分,“三通”显然乐于与菜鸟共享数据并借此提高效率;顺丰虽然也是菜鸟的发起公司之一,但难以放弃淘宝、天猫体系订单的同时,亦对菜鸟对其核心数据能力的攫取高度警惕。
这场对用户的抢夺战,正日趋激烈。阿里通过资本为菜鸟建立的联盟变得日趋稳固,而顺丰却在这时陷入业务滞涨的泥淖。
“三通”VS顺丰
“三通”通过菜鸟结盟并不意外。
模式上,无论是“三通”,还是韵达、百世汇通,均采用“加盟制”。这也使得,无论是收费还是用户满意度,“四通一达”多年来并未出现明显差距,至今仍处于同一水平线。
在无法通过产品本身进行差异化的境况下,其对淘宝、天猫这一重要获单渠道的依赖也更为明显:谁也不愿意在阿里体系被亲疏对待。
这最终导致了,2013年阿里成立物流子公司菜鸟时,主流民营快递公司均选择了入股,圆通快递、顺丰速运、申通快递、韵达快递、中通快递各出资5000万,各占股1%。
但顺丰控制力更为高效的直营模式,使得其收费、用户满意度与“四通一达”原本就存在本质不同。在阿里体系中,一般商品发货“四通一达”、贵重商家发货顺丰早已成为共识,即便顺丰没有阿里的特别优待,这一共识也很难被撼动。
这也不难理解,为何加盟制快递公司为何在不断与阿里靠近,而顺丰却不以为意。
最先纳入阿里麾下的是被称为“阿里亲儿子”的百世物流。这家快递物流企业在上市之前就获得了阿里系合计6轮融资,上市时,阿里系的股份占比已高达29%,为第一大股东,投票权更是高达46.6%,与创始人周韶宁仅差不到1%。
而从2015年起,圆通与中通也通过资本与阿里深度绑定。2015年5月,阿里巴巴与云峰基金联合对圆通速递进行战略投资,持股约11%;2018年5月,阿里巴巴、菜鸟等向中通快递投资13.8亿美元,持股约10%。
虽然进入阿里的资本大联盟较晚,但申通同样在资本上已与阿里发生过关联。诸如在2018年,申通与其他通达系一道,全面清空所持丰巢科技股份,转投阿里设立的菜鸟子公司浙江驿栈。
根据当时发布的公告,菜鸟子公司浙江驿栈共获得31.67亿融资,股东包括圆通、中通、申通、韵达、百世等,其中,申通投入1亿元占该公司1.40%股份。
顺丰阿里交恶背后:争夺用户数据
值得一提的是,通达系全面退出的丰巢,正是顺丰曾经发起成立的公司。在2015年,致力于服务快递最后一公里的丰巢成立,顺丰占股35%,申通、中通、韵达各占股20%。
可以说,在用户端触达与数据获取这一关键问题上,顺丰与“三通”背后菜鸟的竞争早就开始了。
而丰巢此前就成为了阿里与顺丰交恶的导火索。
2017年6月,顺丰订单不再出现在菜鸟物流的系统里,淘宝卖家也不能从顺丰发货,双方相互指责对方暂停开放数据接口。
这一矛盾的起因,正是对用户数据的争夺。丰巢当时表示,菜鸟方面要求所有快递柜信息的触发必须通过菜鸟裹裹,取件码信息无条件给到菜鸟,丰巢需要返回所有包裹信息给菜鸟(包括非淘系订单),丰巢难以接受以上合作条款,于是被阿里封杀。
菜鸟方面则表示,菜鸟根据安全团队的建议正在对全网物流数据进行信息安全升级,加强对海淘、快递柜等物流数据的多重交叉验证,但顺丰及丰巢等出于各种原因并不配合。
有趣的是,矛盾发生后,京东、腾讯、网易、美团等公司,先后发表声明为顺丰站台;阿里一侧,圆通、韵达、EMS等快递企业则公开表达了对菜鸟的支持。
虽然闹剧很快在中国邮政局的调停下迅速结束,但这场短暂的交恶,还是将菜鸟的野心与顺丰的警觉充分暴露。
不过,两家公司并未完全分道扬镳,而是一定程度上相互依存:相对于高投入但高用户体验的京东自营物流体系,阿里至今都难以拿出一套与之媲美的物流方案------如果没有顺丰的话。
而对于顺丰,这一轮快递物流产业的高速发展,本就来自于网购的兴起。无论是是顺丰,还是通达系,都享受到了阿里等公司带来的红利。
顺丰的“中年危机”
另一方面,不愿意屈居阿里之下的顺丰,一直在尝试自成体系、意图进一步降低对阿里的依赖。
自营电商一度是顺丰曾经祭出的杀手锏。2012年5月,顺丰就上线顺丰优选,定位专业中高端生鲜电商,顺丰CEO王卫甚至称之为不能失败的项目。
但这项业务发展并不顺利,6年换了7个CEO背后,是优选业务的不断变更:从主打生鲜电商,到嘿客门店,之后又将嘿客与优选合并。此外,跨境电商、便利店、无人货架,每个风口都没错过,但没有一项真正获得成功。
而在高速发展新业务的那些年,顺丰的投入更是惊人,从2013年到2015年这3年的时间里,顺丰商业板块业务亏损金额分别为1.26亿、6.14亿、8.66亿,三年合计亏损16亿。
即便在2018年,顺丰同样没有停止对新业务的开拓:17亿元收购新邦物流71%股份,涉足重货业务;55亿元收购德国邮政敦豪集团中国业务,涉足供应链业务;与美国供应链巨头夏晖集团合作成立合资公司,涉足冷链物流。
这些高额投入使得顺丰获得了近三年来最快的营收增长。
但净利润方面却不容乐观了。
但尴尬的是,即便是看似可观的营收增长,如果进行横向对比,在几大快递公司里却是垫底(考虑到尚有多家公司并未公布2018年报,继续对比2018年三季度业绩)。
而在利润方面,顺丰由于负增长,相对同行业更为难看。
显然,顺丰的日子并不算太好过。这已经体现在股价上,截至昨日收盘,顺丰收报34.64元,相对最高点的62.56元,已缩水近半。
而菜鸟建立的这一联盟,伴随着申通加入,无疑进一步得到加强。在这场用户数据之争中,两大势力如今都已体现出强劲的实力,而其竞争、合作的关系,使得二者剪不断理还乱。
下一步,顺丰将如何突围?
近期精选
华为决定起诉美国政府:美政府禁令违法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广告]赞助链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