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日本上市公司,成立37年只有13名员工,还没有质检部门!
来源 | 机械前线(ID:jixieqianxian)
这是一家日本企业,名字叫“A-one精密”,创建于1970年,主要生产超硬弹簧夹头,市场占有率高达60%,拥有1.3万家国外用户,2003年在大阪证券交易所上市。
它的创始人梅原胜彦在2007年获得日本企业家奖,之前获奖的都是软银的孙正义,优衣库的柳井正这样的大人物。
众所周知,小企业要是能够做到行业的领先者,必定是在一个细分领域有出色表现,成为所谓的“隐形冠军”,这已经不必多言。但因为小到极致,A-one在管理上也充满了反传统的理念。
一年开会不超过30分钟
首先看看A-one惊人效率。因为人少,所以A-one一年开会的时间加在一起不超过30分钟,很多的交流都在现场站着就说了。A-one的产品质量好,但是它最强的优势却是在交货的快速。
大企业一周或两周的生产时间,在A-one只需要1~3天。梅原说:
“事实上,当天下午3点前所接收的订货,70%都可以在当天内完成并配送。实际上,要做到100%交货也是没问题的,但这么一来,第二天上午就没事干了。”
A-one从接受订单,到工厂开始作业,中间间隔不到5分钟,而且中间过程不是依赖于IT系统和网络,仅仅依靠手写的传真。
因为人员少,品类少,所以生产过程不必经过大企业必须的生产排期、物料管理、交货期管理等诸多流程(这些都被梅原称为“制造业多余的管理”,几个人打个电话,或者拿着传真跑一圈,几分钟内就开始生产。
为了缩短交货周期,A-one甚至省略了质检的步骤。按照梅原的理论——只要认真经过每道工序,产出的就只会是高质量的产品。
更不可思议的是,作为一家微型制造商,A-one竟然在有限的资源制约下,同时拥有自己的销售网络。
这一战略不仅使得从订单到制造到发货这一系列流程都是自己在做,没有中间环节,提高了发货速度;更重要的是,摆脱了被销售端控制价格的困境。
梅原在说明公司高收益构成的时候,总会说明20%利润来自制造,15%来自销售部,所以才会有超过35%的毛利率。
A-one精密工厂
幸福感是另一个必须要提到的事情
在日本传统的观念里,公司是一个寻求幸福感的地方。
但是随着美国以追求规模和短期盈利为目标的商业文化的日渐流行,这种观念已经慢慢式微。而在A-one,员工不仅是终身雇佣、不需要打卡,可以分享公司盈利,梅原更是提出了一些离经叛道的说法。
例如,在A-one他倾向于招收外行员工,因为“便于培养”,目前A-one每天操着英语对海外销售的主管,最开始都是附近的家庭主妇。
A-one没有组织和头衔,因为“大家都明白彼此的能力水平,所以没有必要硬是赋予什么头衔之类不自由的东西”,因为这个原因,当公司准备上市的时候,梅原和证券公司产生了很大的分歧。
证券公司看来,没有组织就不能明确责任,而梅原来看,所谓明确责任本身才是奇怪的,责任没有必要要让人来负,工作上的责任由公司来负就行了,否则以后就没有人去挑战困难的事情,公司就会失去活力。
他把员工的工作和私人生活分的非常清楚,甚至用严正的口吻告诉员工“如果在公司以外的地方看到我,可以不打招呼”,同时严禁员工给他家里打电话。
A-one生产的部分产品
喜欢录用外行和有家室的人
2003年A-one精密上市后,长期以来“无组织”的状态终于得到了改变,现在员工将近100人。
在招聘员工方面,梅原的要求很特别:他喜欢使用外行,因为他认为,这样的人更容易接受新知识;他还喜欢招募有家室的人,因为“这样的人更有动力”。
公司上市后,梅原把自己的股票分给员工们,连附近来兼职的主妇们也一样高高兴兴地分得了股票。
“很多经营者都觉得,员工要先为公司卖命,公司才去重视他们。这是错的,顺序应该反过来。”梅原说。
A-one精密一律实行终身雇佣制,不需要打卡,也从不让员工加班。
“员工是看着老板的背影干活的,领导得先问自己做得够不够。如果有人偷懒,那是老板的责任。领导们认真干活,员工自然会跟着努力。”
在工厂里,梅原特意使用跟超市亮度一样的荧光灯,比其他公司亮许多。“当然这样电费更高,但亮点的灯会让员工的眼睛不那么疲累,这并不是没用的花销。”
每当有股东提出削减工资等建议,梅原也会与他斗争到底,“真正为公司带来利益的,是一天到晚工作的员工,而不是股东”。
2007年10月,梅原从董事长的位置上退下来,成为公司顾问,接替他的是42岁的职业经理人林哲也。
梅原说,自己从来没想过让3个孩子接班,甚至没让他们来A-one精密上班,“世袭在哪都行不通,把公司交给职业经理人是最好的选择”。
生活中,梅原酷爱早起,每天3点起床,读3小时的书,再开始一天的工作。退休之后的他,一直忙着为小微企业的权益奔走,他认为这是自己对社会的“报恩”。
面对创业环境更宽松的今天,他感觉现在的年轻人还比较脆弱,不能承受打击。
“我年轻时经常没东西吃,捡废铜烂铁去卖钱,抗挫折能力也因此变强。经营就是一种修行,只要努力尝试,终会越来越好。”
从小就知道自己会成为老板
最后,再讲一讲梅原是如何创立公司的。
1950年,战争虽已结束,但梅原的父亲在东京经营的小公司却没能从战乱中恢复,宣布倒闭。
那年,梅原刚上小学二年级,就被托付给了鹿儿岛的亲戚,住在一个简陋的小棚子里。
梅原还记得,那时三餐偶尔才有米饭,吃饭前大人们会让孩子先吃些红薯,把肚子撑饱一点,好少吃些正餐。
接下来的几年,梅原辗转于各亲戚家,转了6次学才小学毕业。之后,12岁的他便到父亲朋友在川崎开的一家螺丝制造厂工作,成为了一名技工。
“那时我每天早上6点起床给机器加油、打扫厂房,再一直工作到晚上8点,也从不觉得艰辛什么的。”
如此拼命工作,梅原并不是为了挣钱,而是为了从小就有的梦想——成为老板。“从小父亲就对我说:胜彦,不要被人指挥,要成为指挥别人的人。所以从我懂事起,就对自己终有一天会成为老板深信不疑。”
话虽这么说,其实梅原对于如何成为老板一点头绪也没有,只想着资金总是需要的,便努力攒钱,再就是埋头磨炼技艺。
几年下来,他的技艺已经出神入化,只要用手一摸成品,就连0.05毫米的偏差都能发现。这期间,他还通过夜校完成了中学课程。
22岁时,梅原进入东京的大森电机工业工作,领导着二三十人,月薪2.5万日元,当时大学毕业生每月也才挣1.2万日元。
在大森电机,梅原遇见了影响他一生的东西——自动车床。“我的技艺已经很高超了,但还是偶有偏差,自动车床却能毫无误差地批量生产。我感觉10年的努力瞬间被否定,五雷轰顶。”
但下个瞬间,他就明白这是一次机会,便主动申请做车床操作工,并发现了车床上的凸轮蕴藏的商机。
1965年,日本经济进入高速增长期,梅原大干一场的机会到了。这一年,他与公司中比自己小3岁的悦子结婚。典礼前一天,一位亲戚听了他想生产凸轮的想法立即表示愿意投资。
于是新婚旅行一回来,梅原便辞职创业,成立了名为“三轮制造所”的小型自动车床用凸轮制造公司,即A-one精密的前身。
梅原从事制造,销售由哥哥幸雄负责,很快订单纷至沓来,经营步入稳定。但由于同哥哥在经营上发生分歧,梅原后来决定自立门户。
1970年,他创立了A-one精密。
中国领先创投新媒体
100W创业者及投资人关注
© 投稿合作 微信:cyzqx2013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广告]赞助链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 1 澳门是伟大祖国的一方宝地 7901117
- 2 女法官遇害案凶手被判死刑 7925769
- 3 日本火山喷发灰柱高达3400米 7825921
- 4 中国为全球经济增长添动能 7730900
- 5 肖战新片射雕英雄传郭靖造型曝光 7653072
- 6 大三女生练咏春一起手眼神骤变 7551270
- 7 胡军演洪七公 7410612
- 8 男子钓上一条自带“赎金”的鱼 7395690
- 9 赵丽颖带儿子探班 7289072
- 10 高考601分女生为何选择殡葬专业 7198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