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酒不沾也有害健康。
有一天晚上,在饭桌上目睹了几位资深医生喝得人仰马翻。
落荒而逃的我在想:
医生不都会叮嘱病患“少喝点酒,最好戒酒”吗?
为什么医生们喝起来比别人更狠呢?
我自己想到的答案是:
从工作的角度看,医生必须给出谨慎保守的意见,所以建议病人不喝酒;
但医生也是人,白大褂是属于白天的,黑夜才是内心烟花绽放的时刻。
关于“喝酒过度的危害”和“适度喝酒的好处”,已经有各种赞成或反对的评论,我就不炒冷饭了。
我倒想了解一下:像我这种“基本上滴酒不沾”的人,会是怎样的状态呢?
1
针对饮酒习惯,伦敦大学的流行病学家对超过1万名伦敦公务员进行跟踪研究,且该调查持续了长达14年。
期间,一些公务员生病了,还有少数人去世了。
研究人员查阅了所有被调查对象的医疗和工作记录,寻找死亡原因和所患疾病的性质。
这样做的目的是,分析与心脏相关的疾病或死亡是否跟饮酒量存在联系。
这些人有些是适度饮酒,有些是大量饮酒,有些是滴酒不沾,数据分析显示,处在两个极端的人身上,往往存在健康问题。
具体的研究结果是:因心脏疾病死亡的人,有更大的概率是极少饮酒或大量饮酒的人,而适度饮酒的人死亡率较低。
简单地说,较之适度饮酒者,滴酒不沾的人和大量饮酒的人,患病的风险更大。
看到这个结论,我的第一反应是:
滴酒不沾与喝酒过度,最后的下场居然是“遭遇相似的健康风险”?
我不禁发出这样的疑问:一辈子守身如玉的人和到处拈花惹草的人,难道两者的命运也是殊途同归么?
伦敦大学这项研究还分析比较了喝酒的频率,结论是:
喝酒不那么频繁或喝酒更为频繁的人,患心脏病的风险会翻倍。
说句难听的就是:无论喝得太少,还是喝得太多,都可能不得好死。
另外,西班牙也针对饮酒者做过一项调查,该研究发现:
与滴酒不沾者相比,适度饮酒者(每天喝一两杯)患抑郁症的概率低40%。
也就是说,如果你每天适量喝一点,比如一到两杯酒,那么你得抑郁症的概率要比滴酒不沾的人低40%。
对于这两项调查的结论,我存在的疑问是:
滴酒不沾的人之所以不喝酒,或许是他们知道自己本来身体就不好,所以选择远离酒精。那么,怎么就能将“滴酒不沾”作为健康风险的原因呢?
这两项调查的研究者都表示,在调查过程中已综合考虑了年龄、吸烟、肥胖以及其他可能存在的重要因素。
在世界卫生组织近年来的报告表述中,认为酒精的有益程度较低,而且是在减少酒精消耗的时候才会出现。
不过,世卫组织承认,医学证据支持适度饮酒的健康益处。
所以,目前研究人员能达成共识的是,适度饮酒的确可以预防心脏疾病和抑郁症等问题。
2
为什么滴酒不沾也会有害健康,真正的原因还有待继续挖掘。
但可以从别的调查研究中,来猜想或反推与“滴酒不沾有害健康”的相关因素。
研究人员发现,人在喝酒的时候更爱笑——尤其是“微笑传染”,即,一个人对另一个人微笑,接着后者还以微笑。
在研究中,在一群纯男性的组别里,当小组里增加一位女士,能让小组微笑传染的次数提高9%。
然而,当为纯男性组引入酒精,让大家喝起来,会使得组内微笑传染的次数提高了21%。
这说明,酒精比异性能让人体验到更强烈的社交纽带感。
超越微笑的是,芝加哥大学的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喝酒后的人更有创造力。
从心理学上讲,解决创造性问题往往需要发散式思维,就像思维的一列火车跳到另一列上。而平时的线性思维,则是在同一列“思维火车”上沿轨道前行。
对于该项研究,正是以发散性思维作为创造力的衡量指标。
研究人员把志愿者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是不喝酒的,而实验组需要在短时间内喝8小杯威士忌,让血液酒精浓度飙升。
当实验组的酒精浓度达到最高值时,研究人员对他们开始创造力测试——主要是提出测量发散式思维的问题。
结果表明,喝酒的志愿者平均解答了58%的问题,而没有喝的只解答了42%。
不过,在改善创造力的同时,酒精损害了人的注意力控制——这正是严禁酒驾的原因,因为人开车是需要高度注意力的。
或许,如果注意力太专注,创造性的思考有时会堵塞。因为注意力一旦锁定在某个轨道上思考,可能会妨碍探索其他找到答案的途径,也就没办法作发散式跳跃。
适度饮酒让你注意力失控,但可以提高你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包括在“性吸引”方面的创造发挥。
多个研究发现,在适度饮酒的异性恋男女中,异性吸引力评分会因为酒精而提升。
也就是说,整体而言,相比没喝酒的女性,喝了酒的女性对男性面部吸引力的评分更高。
反之亦然,男性对女性的评价也是如此。
这就是所谓的“啤酒眼镜效应”——虽然近年来对此效应有些争议,但研究者的共识是,对于成年人来说,这个效应是存在的。
同时,全球多个地方的研究者对“啤酒眼镜效应”调查作了调整:
不再让喝酒者对异性进行评分,而是让喝酒者给自己评分——在别人眼里,你喝了酒后是不是更美或更帅了?
即,这里的问题是:酒精让你变得更自恋了吗?
结果显示,当人们的血液酒精含量越高,就越觉得自己充满吸引力。
说到这里,我突然明白了一件事情:
有人说自己是“脸盲”,那应该是他还没喝酒,一旦他喝了酒,就会迅速对别人样貌作出精准评分。
脸盲不脸盲,区别或许就是有没有酒精来催化。
而且,中国俗话说“酒能壮胆”,估计部分理由来自于喝酒提高了自我吸引力的评价——魔镜魔镜,我是全世界最帅最美的人了吧?
此时,你充满的是“舍我其谁”的力量。
酒能载舟,亦能覆舟。一杯天堂,一杯地狱。
当然,对于滴酒不沾的人,少了“微微一笑很倾城”的默契友谊,少了“李白斗酒诗百篇”的创作豪情,也少了“看谁都很顺眼”的美景新世界——某些美妙体验的缺失,可能会或多或少地影响健康吧。
3
尼采在他的《悲剧的诞生》中,讲述了每一个人都同时具有“太阳神”和“酒神”的两面性。
太阳神阿波罗代表诗歌、光明、理性和逻辑;而酒神狄奥尼索斯则代表生命力、戏剧、狂喜和醉酒。
简单地说,我们白天遵循太阳神的秩序行事,夜晚则听从酒神直抵内心的呼唤。
就连白天谆谆教导病患少喝酒的医生们,在夜里也会展露出自己感性纵情的一面。
《酒神的狂欢》
尼采说,太阳神是一种形式美,有节制和对称,是分析和分辨。
而酒神精神象征的是浪漫主义、音乐和表演艺术。
如果人们一味只靠太阳神精神,无异于夸父追日,会让自己筋疲力尽。
所以,酒神意味着我们需要打破禁忌,解除束缚,消弭人和人的界限,甚至释放欲念,回归自然。
在礼仪之邦的中国,我们白天在办公室里,要顾及彼此的面子,要和气生财,不能在光天化日之下为了利益而撕破脸——说白了,要活得人模狗样的,这是我们要成为“太阳神”的一面。
到了晚上,在昏暗的灯光下,在酒精的作用下,人处于半酣的状态,自己非理性、潜意识的一面就会暴露出来,自己真实的想法不用再隐藏了。
这种微醺时的快感,消除了人与人之间的界限——白天不懂夜的黑,驱走了一板一眼的太阳神,让轻松自如的酒神尽情灵魂附体。
不仅在东方国家,西方国家也是如此。
老外谈生意分为两个步骤:
先在酒桌上,或者鸡尾酒会上达成彼此的信任;
然后,回到办公室里,谈什么利益就不再需要遮遮掩掩。
当然,在酒桌上是谈不成协议的,因为大家认为必须在清醒状态下认可的事情才算数。
所以,就我看来,滴酒不沾的人最大的健康隐患在于“无处释放的压抑”。
虽说可以通过体育锻炼、阅读写作等等“传统上认为健康”的方式来调节,但怎敌得过太阳神与酒神在你内心的“天人交战”?
这算是我给自己做的一次特殊“基因检测”吧。
最后还是想再说一遍我在“关于出轨的另类心理学分析(点击阅读此篇文章)”中引用过的一句话:
“我认识一个人,他戒烟戒酒戒色戒美食。一直到自杀那天,他的身体都挺健康的。”





在刚刚过去的2018年,我们为您带来了一场别具一格的创新之路——破局·狂奔——在流荡世代中挖掘商业机会,如猎豹般瞄准目标便全力以赴。
为了帮助大家在2019年更好地投入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快公司FastCompany》还精心准备了效率秘籍专题,让你先人一步投入高效“战斗中”!
即日起到本月15日,微信下单买杂志,享受8折优惠哦~
点击图片购买杂志哦~▲▲▲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广告]赞助链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 1 习近平为何用这句话形容中俄关系 7904181
- 2 印巴停火 7808073
- 3 中美经贸高层会谈还将继续 7711888
- 4 中国外贸进出口表现亮眼背后的底气 7616766
- 5 退休夫妻月入1.2万负债1.2亿 7524341
- 6 主播直播战斗机起降 引来境外间谍 7424571
- 7 印度证实印巴已同意停火 7331091
- 8 17岁到67岁 你居然不爱我了 7233443
- 9 专家:印度打不起 巴基斯坦不想打 7141209
- 10 金手镯剪开竟流出液体轻了近2克 7040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