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不能这样玩!微信下狠手,头条、网易、滴滴、京东都被处理

百家 作者:商界智慧 2019-01-28 05:28:52

致读者:点击上方 “商界智慧 ” → 点击右上角“ ... ”→ 点选“设为星标 ★ ” 加上星标,就不会找不到我啦!

昨晚,一则消息引发微信用户的关注:


微信发布公告,明确禁止外部链接的测试、诱导行为,处理方式包括:停止链接内容在朋友圈继续传播、限制使用微信登录功能接口、永久封禁账号、域名、IP地址或分享接口。


公告中特别点名违规App,包括:“今日头条”、“网易云音乐”、“滴滴出行“、“京东”、“今日头条极速版”、“火山视频”、”西瓜视频”等。


消息发出没多久,相关话题便冲上微博热搜前三。




针对微信这一“动作”,有网友疑问,网易云音乐也不能在微信分享了?


那么,实际情况是怎样的?


微信处理诱导违规


昨天(1月26日)晚间,公众微信号“微信派”发布了一则《关于近期诱导违规及恶意对抗的处理公告》。公告原文是这样说的:



临近春节是各种诱导违规的多发时间。


近期,一些网络平台通过现金奖励、虚拟奖品、测试等方式,诱导用户分享、传播外链内容给好友,严重影响朋友圈、群聊等功能的用户体验。部分网络平台在违规活动被处理后,甚至通过变换域名、口令等方式进行恶意对抗、多次违规。


根据相关规则,微信明确禁止外部链接的测试、诱导行为。对重复多次违规,恶意对抗的主体,微信将采取阶梯式处理机制,进行更严格的处理。




什么是诱导行为?


根据《微信外部链接内容管理规范》,诱导行为包括发布“诱导分享类内容”和“诱导关注类内容”两种。


一、诱导分享类内容


(1)要求用户分享,分享后方可进行下一步操作,分享后方可知道答案等;


(2)含有明示或暗示用户分享的文案、图片、按钮、弹层、弹窗等的,如:分享给好友、邀请好友一起完成任务等;


(3)通过利益诱惑,诱导用户分享、传播外链内容或者微信公众账号文章的,包括但不限于:现金奖励、实物奖品、虚拟奖品(红包、优惠券、代金券、积分、话费、流量、信息等)、集赞、拼团、分享可增加抽奖机会、中奖概率,以积分或金钱利益诱导用户分享、点击、点赞微信公众账号文章等;


(4)用夸张言语来胁迫、引诱用户分享的。包括但不限于:“不转不是中国人”、“请好心人转发一下”、“转发后一生平安”、“转疯了”、“必转”、“转到你的朋友圈朋友都会感激你”等;


二、诱导关注类内容


强制或诱导用户关注公众账号的,包括但不限于关注后查看答案、领取红包、关注后方可参与活动等。


对这种内容,《微信外部链接内容管理规范》明确,腾讯有权停止链接内容在微信继续传播、停止对相关域名或IP地址进行的访问,短期封禁相关开放平台账号或应用的分享接口;对于情节恶劣的情况,永久封禁账号、域名、IP地址或分享接口。 


在昨晚“处理公告”列举的案例中,有的内容是因为一般的诱导违规,还有一些是因为恶意对抗。


“网易云音乐”“今日头条”等多次违规、恶意对抗


从具体案例看,测试、诱导分享违规的包括了“滴滴出行”“京东”等App。

 



这些App被处理,是因为以测试、红包奖励等方式,诱导用户通过微信分享给好友。


此外,“网易云音乐”、“今日头条”、“今日头条极速版”、“火山视频”、”西瓜视频”等存在绕过对抗行为、多种方式反复对抗及违规。


其中,“网易云音乐”是以测试形式传播H5,吸引用户参与互动,并使用更换链接方式进行对抗。





而“今日头条”、“今日头条极速版”、“火山视频”、”西瓜视频”等,是以红包形式进行诱导分享拉新,使用文字链接、图片二维码方式绕过规则,截至本公告发布前变换域名多达72次。封禁相关域名后,再次使用文本口令进行对抗。


  

由于“网易云音乐”、“今日头条”、“今日头条极速版”、“火山视频”、”西瓜视频”等存在绕过对抗行为、多种方式反复对抗及违规。因此,微信将采取阶梯式处理机制,包括但不限于下调每日分享限额、限制使用微信登录功能接口、永久封禁账号、域名、IP地址或分享接口。


字节跳动公司官网已无法在微信中打开



由于这次被处理的名单中有“今日头条”、“今日头条极速版”,因此有人再次联想到“头腾大战”。


10天前,今日头条母公司字节跳动官网https://bytedance.com/在微信聊天界面已经无法打开,页面提示称:网页包含诱导分享、关注等诱导行为内容,被多人投诉,为维护绿色上网环境,已停止访问。截至目前,该网址依然无法通过微信访问。



据第一财经1月18日报道,字节跳动方面表示,该网址域名已存在很多年了。


1月15日,“马桶MT”、字节跳动旗下的“多闪”、以及罗永浩的“聊天宝”三款社交类App推出后,相继被微信屏蔽。


对于这次微信对部分App的处理,有人支持,有人反对,更有人提到“京东不是自己人吗?”看来,微信对诱导行为的态度的确非常强硬。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腾讯派(ID:wx-pai)、新浪微博、第一财经等

喜欢商界智慧的文章,不妨按照以下方式“置顶”!

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我们及时予以致歉/删除。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广告]赞助链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

公众号 关注网络尖刀微信公众号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赞助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