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到底牛逼在哪儿
这两天,华为的创始人任正非……突然在机哥的朋友圈刷屏了。
任正非
原来,这位低调的华为灵魂人物,有些意外地接受了国内多家媒体的采访,畅谈近百分钟,回应了关于华为的诸多问题。
整场采访看下来,机哥对任正非的眼界、智慧以及求真务实的态度佩服得五体投地……
采访很长,机哥并不打算搬给大家看,有兴趣的机友可以去搜索采访实录。
我更想借着这个机会,跟大家认真地聊聊——华为。
回首看,华为的 2018 确实不太平。
这家在世界通信、消费电子领域风光无限的巨头,去年引发的热点事件加起来可以绕地球三圈。
互联网上每每提到它,一定有数不清的议论、争吵甚至掐架。
OK,吵就吵吧,机哥也不打算为它辩白什么。
只是在争吵中,我发现有些人对华为的认知很片面,他们或许只知道 Mate 20 Pro、P20 Pro 这些大众熟知的智能手机。
更进一步的,可能知道它们有厉害的拍照、麒麟芯片。
于是得出一个结论:华为是还不错,但也不过如此嘛。
这么想你就错了,上面提到的这些,仅仅是华为 30 多年发展历程中产品的冰山一角。
这 30 年,光 Logo 就变了两次
机哥觉得有必要带大家了解一下华为这么多年来经历的风风雨雨。
等你看完,一定会在华为身上发现很多值得钦佩和学习的地方。
开始吧,咱们按时间顺序一点点说。
Part 1
固网时代
故事要从 1987 年说起。
时年 44 岁的任正非,心底里一定曾闪过一个念头:“我这辈子,完了。”
做生意被骗 200 万,从当时被无数人艳羡的深圳最好的企业之一——南油集团旗下一家电子公司离开。
但任正非注定不是那种抱着绝望念头,将就度过余生的人。
任正非
面对着上有老下有小的压力,次年,任正非和五个志同道合的朋友,拿着 2.1 万元创立了华为公司。
公司最早设立在深圳南油新村乱草堆里的一个居民楼。
启动资金并不算多,人手也不多,华为通过一个偶然的机会,做起了代理香港鸿年公司的 HAX 交换机的生意。
华为也是通过代理这款产品挖到了第一桶金。
可是在当年的深圳,涌入交换机代理市场的公司多如牛毛,毕竟倒倒手就能挣大把的钱,大大小小的公司都跟饿狼一般撕抢着这有限的市场份额。
1990 年的深圳
但这些公司也都摇摇欲坠,因为它们能否活下来全都依赖像“鸿年”这样能自己生产交换机的公司。
那会儿,前一年还能做到上亿产值,后一年就倒闭的厂子不胜枚举。
华为清楚地意识到“自研”的重要性。
很快,任正非从华中科技大学挖来了牛人郭平,郭平又拉来了郑宝用、聂建林。
郭平,现在是华为的轮值董事长
这几个人都是天才型的人物,但和行业内的大牛相比,还是稍显稚嫩。
但就是这几个“初生牛犊”,愣是做出了公司的第一款自研产品——
华为第一款自主研发的交换机
HJD-48(也叫 BH-03U)
这是一款早已被埋进历史尘埃的设备,叫“模拟空分式用户交换机”。
简单地说,这东西就相当于电话时代的“路由器”,可以用来传输、转接电话网里的模拟话音信号。
这款产品放在当时那个年代并不算什么了不起的东西,但机哥觉得很珍贵的地方在于:
在 1992 年,仅仅创立四年的华为就意识到自主知识产权的重要性。
(不过在近期的采访中,任正非对这个理念有了补充,他认为别人已有的知识产权要尊重,学会踏在巨人的肩膀上前进也很重要,有些东西没必要重新造一次轮子)
另外,华为的“人才战略”、“工程师文化”大概也是从那时有了开端。
后来华为经历了一代失败的产品 JK1000,但很快又调整好脚步,拿出了数字化趋势下的自研产品——
华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数字程控交换机
C&C08
这款设备几乎是华为死磕出来的。
一小部分大牛带着一大批刚毕业的毛头小子,对照着一本国内程控交换机规范的“红宝书”,硬着头皮造了出来。
1993 年,本该是 5 月在浙江义乌电信局上线的 C&C08 2000 门交换机,拖到 10 月才交货。
华为当时的 C&C08 2000 门交换机
而且是开发组的工程人员连人带机搬到了义乌电信局,边测试边调试。
最后终归是成了,也得到了义乌电信局的高度评价。
这款产品是华为真正意义上的高水准自研数字程控交换机,凭借这款产品和后来的升级换代版本,华为在交换机领域打出了品牌。
不过话说回来,当年能自主研发交换机的公司也不少,比如你们都知道的“巨大中华”。
巨龙、大唐都是国营的,中兴是国有控股,授权民营经营。
有邮电系统撑腰,它们占尽政策优势,在“产销一条龙”的背景下简直是开挂般的存在。
而另一派诸如上海贝尔、青岛朗讯、广东北电,这些都是地方和国外著名公司的合资企业,技术上领先十几二十年。
相比之下,一没有后台,二白手起家的华为没有任何优势。
可结果呢?
居然是华为成为了最后的胜者,把竞争对手远远甩在身后,还成为如今中国“自主研发”的名片。
你不觉得,这本来就是一件牛逼绝顶的事情吗?
Part 2
移动通信
固网时代之后,中国移动通信市场进入了高速的发展,华为的脚步当然没有停下。
但在开局,就遇到了挫折。
1997 年 9 月 5 日,华为第一代 GSM 系统研发成功,第一通电话在华为用服大厦的实验室中打通。
GSM 是 2G 网络的一种制式
在这之后,华为投入了上亿元的资金加紧自研 GSM 系统的商用。
可没想到,死活推不动……
首先,任正非没想到中国三大运营商中,中国联通选择了 CDMA 制式,中国电信没拿到移动牌照,选择了 PHS 小灵通。。
这两项技术华为都曾研究过,CDMA 甚至已经开发出了样机。
但因为 CDMA 的技术基本都被高通垄断,任正非不看好就砍掉了。
而 PHS 又太过落后,华为看不上。
于是,华为活生生错过了这两块蛋糕,还间接把 UT 斯达康送上了小灵通霸主之位。
UT 斯达康,多少人的回忆
仅剩下的中国移动虽然选择了 GSM,但你猜怎么的,国外那几家大厂:诺基亚、摩托罗拉、爱立信主动把价格降到了华为无法承受的水平,就是为了阻击华为。
一堆外企,硬生生把华为挤出了主流市场。
走投无路的华为只能去海外寻求出路,没想到他们还真的挺争气,从 1999 年开始,华为在国外市场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最终反杀回国内。
所以机哥每每看到有人说“华为手机先到国外开发布会是为了装逼”……
我倒想问一句:
到底是谁把华为逼到国外去的?
撑过 2G 时代,华为提前布局的 WCDMA 3G 之路再次遇到了问题,这段故事机哥会在下一节细说。
4G 时代,华为很争气,成为了全球第一大通信设备商(也就是基站等设备)。
数据来自 Statista
5G 则更不用说,华为更是杀入了通信标准制定的领域。
2016 年 11 月 17 日,华为主推的 Polar 码在短码方案上力压群雄,成为了 5G 控制信道 eMBB 场景编码的方案。
这意味着,中国公司终于在基础通信框架协议领域有了发言权。
有的人说,华为也是商业公司,他们发展 5G 技术的目的也是赚钱。
是,没错。
但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倘若华为不去争取,核心技术全握在外国人手上,必然不是件好事。
机哥不是在凭空渲染爱国情绪。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国内刚兴起电话那会儿,曾经有过一段“七国八制”统治市场的年代。
日本:NEC、富士通
美国:朗讯
加拿大:北电
瑞典:爱立信
德国:西门子
比利时:BTM
法国:阿尔卡特
七国八制的直接后果就是,普通用户想拉一门电话,初装费就得 5000 块。
直到后来市场渐渐成熟,国内技术厂商慢慢崛起,初装费才降到 0。
所以,要想让消费者们真正用上便宜的服务,咱们必须得掌握核心技术。
Part 3
手机
华为真正被广大群众熟知,还是因为手机。
别看现在的华为手机全球出货量已经超过苹果,排到了全球第二。
2018Q3 的数据,来自 IDC
但你可能想不到,“绝对不做手机”是任正非早年在集团里下过的死命令:
“华为不做手机这个事,已早有定论,谁又在胡说八道!谁再胡说,谁下岗!”
但很快,任正非也意识到这是一个错误决策。
(当时说总共有三大错误决策,除了“不做手机”,还有上一节提到的“放弃 CDMA”、“不做 PHS 小灵通”)
会犯这样的错其实也很好理解,原因有二:
首先做手机要涉及到屏幕显示、芯片、外壳、电池等零零散散多个领域,研发成本很高,门槛也很高。
这一局面后来被联发科和华强北打破
另外,华为早前一直是做 To B 业务的,和卖手机这种 To C 业务相比,发展模式、经营理念、营销方式都有巨大的差别。
这些都不是华为的专长,盲目扎进手机终端业务,势必会分散精力,怕落得“两头空”的地步。
可到了 2.5G 时代,当大家看到像诺基亚、摩托、爱立信等拥有从终端到网络设备整网解决方案的厂商赚得盆满钵满时,才意识到之前的想法真的错了。
比如说诺基亚,中国移动用了它的网络设备,自然而然就得推它的手机;而消费者爱用它的手机,反过来又促进了中国移动在更新换代时选择诺基亚的技术。
这不是通吃嘛!
诺基亚部分手机合照
2001 年,任正非为自己的三大失误当众认了错,次年就主动提出要做手机。
但时机还是晚了,2003 年,GSM 市场早已被先来者占据,CDMA 也是一片厮杀,华为只能押注 3G。
可命运似乎就是要跟华为作对。
2001 年,华为的 3G 设备打出了第一通电话,2004 年,国外的 3G 已经进入快速发展时期。
可你知道国内的 3G 牌照是什么时候发放的?
2009 年。
八年时间,足够让 100 个华为倒闭了,所以华为又一次转战海外。
刚开始,华为推出的手机难以和竞争对手抗衡,终端部门只能靠着另一类产品勉强续命。
就是下面这种数据卡,把它插在笔记本电脑上可以无线上网。
华为靠它打通了欧洲沃达丰,后来为它定制运营商手机,硬生生把 To C 转化为了 To B 业务,才勉强为手机终端业务立足了脚跟。
再后来,安卓系统诞生,手机开放联盟成立。
华为成为了国内第一批加入此联盟的成员,并在 2009 年的 MWC 上展出了自己的第一台安卓手机。
2011 年,华为内部任命 1993 年加入华为的余承东,负责手机终端公司的工作。
这个大嘴,噢不是,这个余承东啊。
别看他天天在微博上放炮,实际上业务能力还是很强的。
回想当初 1997 年,是余承东带领的 WCDMA 部门在一片艰难之中打开局面,在欧洲开花,做到全球领先。
2007 年,余承东在内部各种反对的情况下,坚持做 Single RAN 第四代基站,使出浑身解数调动各路资源硬是做成了,为华为的海外业务做出极大贡献。
这样一个人,执掌华为手机终端公司之后,做了很多令人惊讶的举动。
2012 年砍掉 3000 万部功能机,全身心投入智能手机。
华为的功能机
然后又砍掉手机业务盈利的大头——运营商定制机,帮助“华为品牌”的树立。
还投入大量资金推动海思麒麟芯片的研发,掌握关键的技术。
2018 年,这些曾经埋下的种子都结出了果,我们渐渐发现:像华为这种拥有成熟的研发体系,对技术有足够积累和持续投入,才能在竞争中不断地拿出真正的干货。
机哥一直记得余承东曾说过的那句话:未来全球手机厂商只会剩下三、四家。
那自信满满的样子,似乎是在暗示一定会有一家是华为。
这句话到底是牛逼还是吹逼,我们等时间来检验。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广告]赞助链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 1 重温习近平主席澳门之行 7982580
- 2 大学老师卖鱼丸 一年大赚14亿 7953566
- 3 32岁妈妈辞职考研5个月上岸清华 7806189
- 4 遥瞰“掌上明珠”澳门 7777351
- 5 吴奇隆好友出面曝光婚变真相 7641420
- 6 夫妻玩闹致妻子黄体破裂 7506742
- 7 冬至是陈奕迅最忙的一天 7437932
- 8 被抱摔艺考女生本有望进全省前三 7330780
- 9 用8000块半年赚了130万 7264792
- 10 2025年中国经济聚焦“双引擎” 71707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