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的硅谷

百家 作者:硅谷洞察 2019-01-14 02:18:08


硅谷Live / 实地探访 / 热点探秘 / 深度探讨


本文来源:硅兔赛跑(ID:sv_race);  

作者:郭威

编者按:


伴着比特币价格突破10000美金的创富神话,2018年初时,人们普遍认为今年经济形势将一片大好。然而,中美贸易关系紧张、虚拟货币价格跳水、P2P平台暴雷、中美股市暴跌… 一系列“黑天鹅”事件打得人们措手不及。


不禁让人想到十年前金融危机爆发,全球市场哀鸿遍野。然而生机往往蕴藏在危机中,如今市值万亿的苹果,社交巨头Facebook,超级独角兽Uber、Airbnb、WeWork恰恰是在彼时埋下了日后腾飞的种子。


告别波诡云谲的2018,我们该如何面对未知多变的2019?剖析过去,展望未来,不妨随硅兔君一起从尘封的2008年探索答案。今天与大家分享的文章,来自 UpHonest Capital 创始合伙人郭威。



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海啸席卷全球。作为海啸中心的纽约人去楼空,一片狼藉。


混乱中有几位年轻人把整栋办公楼包下来再分租给那些刚刚失业的金融从业者——也许这些曾经高傲的金融才俊需要一个像样的办公地点挽留一点自尊。 


 2008 • 巨头的穷途与新生 


  • 马斯克还不是钢铁侠,特斯拉和SpaceX也濒临破产


美国西海岸的硅谷也不太平,各大科技公司频频裁员,码农们的日子不好过,大佬们也过的跌跌撞撞。 


这一年过得最难受的当属钢铁侠马斯克了。 卖掉PayPal,顺利套现1.8亿美金的马斯克把全部资产投入到两家看起来非常不靠谱的初创公司——电动汽车公司特斯拉,以及航空科技公司SpaceX。 



改变世界不仅需要决心和勇气,还需要足够的银子和运气。 


2008年的马斯克还不是钢铁侠,他也缺钱。在两家公司完成数亿美金的融资后,经济危机导致投资机构退缩,再也找不到愿意继续支持的投资方了。


濒临破产的特斯拉和SpaceX开始了大规模裁员,然而开源节流,减少成本仍无法解决两家公司的根本问题:对巨额研发资金的需求。只有源源不断的注入风险资本,才能维持两家还未商业化公司的运转。


2008年底,绝望的马斯克意外接到一个电话,NASA愿意采购SpaceX的一系列产品,并预付一笔定金。两天后,特斯拉的老股东决定贷款给公司。“Merry Christmas!”郁闷了一整年的马斯克怎么也不敢相信问题竟在圣诞节前迎刃而解。 



  • 已以48亿美元卖身的雅虎,曾拒绝微软450亿美元收购


跟马斯克差多不郁闷的还有Yahoo雅虎创始人杨致远。 


这一年,雅虎裁员超过2000人,作为第一代互联网创业明星企业,雅虎在2008年迷失了方向。 在国际化与本土化的战略上犹豫不决,主要业务增长乏力,新开业务面对强烈竞争。


这时,科技巨头微软提出450亿美金并购雅虎的方案。外界普遍认为,这对于彼时的雅虎是个非常好的选择。然而,杨致远最终还是拒绝了这个收购。杨致远不像马斯克运气那么好,吃了闭门羹的微软随后开发了一系列雅虎的竞品。



2008年底,雅虎股票一泻千里,杨致远被迫卸任CEO。


  • Facebook乘着社交春风,势如破竹


雅虎拒绝了被别人收购,也有人拒绝了雅虎的收购。


早在2006年夏天,雅虎就出价10亿美金欲并购刚满两岁的Facebook。22岁的哈佛辍学生初来硅谷,虽然对硅谷资本和互联网巨头们的大手笔早有耳闻,可是怎么也没想到,成立仅仅两年的Facebook已经成为多个巨头的收购目标,雅虎更是给出了10亿美金的报价。


10亿美金对于当时的小扎来说是个天文数字,更确切的说,这对于任何一个22岁的年轻人来说都是天文数字。纠结了半年的小扎最终放弃了这个并购邀约,所有人认为他疯了。



两年后,2008年,Facebook完成了来自微软、李嘉诚等投资方超过3亿美金的融资,独立访问量首次超过MySpace,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社交网络公司。


同年,以Facebook为原型的电影《社交网络》开拍,由著名导演大卫•芬奇执导。Facebook估值超过100亿美金。 


100亿美金的Facebook吸引了各路牛人,包括谷歌的高管,小扎的哈佛学姐雪莉•桑德伯格。她于2008年加入Facebook,担任COO,并开始大刀阔斧的商业模式改革。


  • 靠着德州扑克小游戏,Zynga光速上市


如日中天的Facebook想到的第一个商业化尝试就是开放平台,让更多的开发者在平台上开发应用软件,用户付费给这些应用软件,Facebook抽走一部分利润。



这种模式在没有爆款软件的情况下一直不温不火,直到由几个年轻极客组成的小开发商Presidio Media在Facebook上开发了一款简单的德州扑克游戏,几周后,这款游戏引起了巨大反响。


Facebook看出了这款游戏的价值,主动联系了这个开发商,并持续为用户推荐他们的德州扑克游戏。2008年,Presidio Media的德州扑克游戏让他们变成在Facebook上最受欢迎的开发商。



日进斗金的Presidio Media后来改名Zynga,他们在2008年底开发的另外一款游戏《Farmville》(开心农场)让这个曾经的小作坊变成了Web 2.0时代的游戏霸主,短短3年后Zynga在纳斯达克上市。



  • iPhone曾被嘲讽“手机怪胎”,App Store成为移动互联网奇点


“让第三方开发软件内容”,不仅Facebook发现了这个巧妙的商业模式,2008年的苹果也娴熟的运用起来。这一年苹果发布第二代手机产品iPhone 3G——在经受了整整一年的非议、吐槽、谣言之后发布。


前一年,乔帮主的第一代苹果手机并不被认可。用户吐槽iPhone没法删短信,运营商吐槽iPhone贵的离谱,友商吐槽iPhone屏幕过大,容易碎。



2008年的手机霸主是诺基亚,摩托罗拉。掀盖、滑盖、全键盘,那时候手机的外形五花八门,唯独大屏幕的苹果被上百家媒体嘲讽为手机中的怪胎,苹果手机的销量甚至赶不上诺基亚的随便一个型号的手机销量。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即使饱受嘲讽,2008年iPhone 3G的外形基本没有变化。


面对质疑,乔老爷子霸气回复“用户不知道自己要什么。”随后用户在iPhone里惊奇的发现了一个新的玩意——App Store,带有552款第三方软件的苹果商店。 



2008年苹果商店的诞生不仅激活了苹果的软件内容生态,更是移动互联网的奇点。人们在用了多款应用后慢慢明白了自己要什么。 


3年之后,苹果超过诺基亚变成手机之王;又过了3年,诺基亚宣布手机业务破产。 


欧洲的传统手机巨头被硅谷的非专业户打败,外人一定看不明白,诺基亚明白时也晚了,只有硅谷的公司明白的恰到好处。


  • 谷歌与苹果的抗衡:廉价收购的小作坊产品安卓


2008年的谷歌是当之无愧的互联网巨头,搜索业务全球第一,广告收入互联网公司第一,市值超过1000亿美金,此前又花了16亿美金并购了视频公司Youtube。成立短短几年的Youtube被天价收购,变成硅谷风投的佳话。



那时候Youtube还能看小黄片,那时候Youtube大部分内容来自用户,那时候还能看到贾斯汀•比伯青涩的弹唱,那时候排名第一的视频是一位大叔模仿不同年代的热门舞蹈,那时候还没有网红。


当Youtube被预装在第一代iPhone里时,谷歌发现拿着手机看Youtube小视频的用户激增,移动端的用户粘性更好,产生的内容质量更高。谷歌自然明白了同样在硅谷的老大哥苹果公司的深谋远虑,抢占移动市场,刻不容缓。


2008年,当外界普遍认为谷歌要出移动终端产品与苹果正面交锋时,谷歌搬出了几年前廉价收购的一个小工作室的产品Android安卓——一个手机系统。



出乎所有人的意料,谷歌选择了从另一个维度与苹果竞争。开源、免费、多元化,安卓迅速吸引了一批垂涎智能系统的手机厂商,HTC、三星、先后加入到安卓阵营。至此,智能手机时代大幕拉起。


2008 • 危机中诞生的超级独角兽 


  • 经济不好的时代,Groupon靠团购发家致富


2008年的时候,硅谷还没有“独角兽”(估值超过10亿美金的初创公司)一词, 硅谷的风投们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募资不顺,对美国本土投资消极。


常年混迹于各个国家的项目评委席以及LP宴会厅的大佬心想,有这么多的演讲应酬,总得创立点新词,简单易懂,听起来高大上,又能唬住LP和创业小白;灵光一闪,“SOLOMO”一词横空出世。 



SOLOMO,即social,local,mobile三个单词的缩写拼在一起。后人给这个单词各种各样的释义。简单的说,就是社交、本地、移动,这是当年的创业风口。


来自芝加哥的小伙安德鲁·梅森不懂什么叫风口,更没听说过硅谷,但是学音乐的他更喜欢编程。


2008年,他所在的小创业公司The Point濒临破产,他提出公司需要转型。怎么转呢?小伙心想,既然经济不好,大家都缺钱,那我就建个网站专卖比市面上便宜的东西,但是前提是买的人要足够多,让网站上的商家薄利多销


没想到这个简单的点子一下就在芝加哥地区爆火,用户成几何数增长,老板直接关掉了老业务,让梅森当CEO来运营这个新业务。


老板艾瑞克是一位连续创业者,混过硅谷。嗅觉敏锐的老板随后自掏腰包注资了这个公司,并将之介绍给硅谷知名风投公司NEA。



梅森是创业小白,不怎么会融资,他求助老板。老板告诉他,在做融资演讲前,先给公司想个好名字,就叫Groupon(团购鼻祖)。 


Groupon顺利融到了来自硅谷风投NEA的400万美金投资,在那个人心惶惶的金融危机里,卖便宜货的团购公司Groupon迅速在美国站稳脚跟,并开始疯狂的国际化扩张,只用了16个月就做到了估值10亿美金。


2011年,Groupon上市,市值接近200亿美金。早年没去过硅谷的芝加哥小伙梅森用硅谷的钱花3年多的时间完成了逆袭,成了创富神话。



  • 在法国旅游打车难,Uber应运而生


不是每一位用硅谷风投钱的小伙都这么幸运。


20岁出头TK从加州大学辍学,开始了漫长的创业之旅。硅谷的风投看他聪明伶俐,能说会道,最重要的是写的一手好代码。便在互利网创业最火的1998年给了他一笔钱让他开始折腾。


哪知他屡战屡败,屡败屡战,他曾长时间靠家人救济度日。直到2007年,他创立的软件公司才被同行廉价收购,收购价格刚够还投资人的钱。


不管怎么样,如释重负的TK开启了半退休状态,凭借对硅谷和创业了解,他一边休假一边给一些创业公司做顾问,赚些顾问费。


2008年,在法国与朋友游玩的他因为经常打不到出租车而郁闷,朋友说:怎么没有一个软件公司开发一个打出租车的软件?


天生的创业者总是嗅觉敏锐。TK回到旧金山,开始了新的创业之旅,他与那位朋友一起开发了一款打车软件,这款软件不仅能调度出租车,还能让闲暇的私家车接客。这款软件叫UberCab,后来改名叫Uber。



2008年的硅谷有各种大会,开发者大会,产品发布会,高科技展会,设计师大会。


Uber在旧金山湾区走红与这些大会有紧密的关系,每次各种大会举办的时候,通勤都变成了一大难题。当地政府没法解决,只能借助外力,Uber变成了各方的首选。


  • 跟着年轻人奔波的“气垫床和早餐”,成就了Airbnb


两位刚从罗德岛设计学院毕业的大学生布莱恩和乔来到旧金山参加设计师大会。初来乍到,他们用Uber叫车穿梭在城市里,发现其他参会者跟他们有着同样的诉求。



年轻、好奇、彷徨,在2008年的那场经济危机里,许多像布莱恩和乔这样的大学生一毕业就要面临失业,刚毕业的年轻人穿梭在各大会场里寻找机会,互相倾诉,抱团取暖。年轻人变得更低调务实,更愿意敞开心扉,接受各种之前不愿尝试的机会。


这些到处寻找机会的大学生负担不起旧金山高昂的酒店,有时候甚至因为住在郊区而顾不上吃早饭。


年轻的布莱恩和乔看到这些,租了一间地理位置方便的民宅,并在客厅里安上了舒服的气垫床,不仅为参会者提供一个容身之处,还为他们提供可口的早餐。 


小民宅的生意越来越好,他们干脆拉更多的房主来做这个生意,并成立了一个公司,叫Airbed and Breakfast,公司名简单直白,“气垫床和早餐”。几个月后,他们简化公司名为Airbnb。 



2008 • 黑暗中的破茧成蝶 




2008年,次贷危机。多国股市拦腰斩,华尔街多家投行破产,美国失业率接近10%,欧洲国家冰岛宣布破产。


人们说这是历史上最严重的危机,寒冬中的寒冬,超过了1929年那次,也超过了2000年的那次,人们在寒风中瑟瑟发抖,吓破了胆,仿佛世界末日要来临。 


2018年,当我们再回头看这些公司时,他们有的市值超过万亿美金,有的成了初创公司里的超级独角兽,有的风光一时,濒临破产。


其实,在那场貌似天昏地暗,世界末日的经济危机里更多的公司得以洗礼、进化。


“十年很短,一天很长”。2008年纽约某个漫长的一天,那两个包下整栋楼的年轻人注册了公司,取名GreenDesk。他们以“便宜”“环保”为卖点,再分租给那些失业的金融精英。


这个公司就是WeWork的前身。 



(本文所有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推荐阅读

区块链报告 | 脑机接口报告 

硅谷人工智能 | 斯坦福校长

卫哲 | 姚劲波 | 胡海泉 

垂直种植 | 无人车

王者荣耀 | 返老还童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广告]赞助链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

公众号 关注网络尖刀微信公众号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赞助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