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多面手:哥伦布、牛顿与海蒂

百家 作者:FMBA 2019-01-09 15:54:29

多面哥伦布:水手、总督、“通缉犯”     


达利《哥伦布发现美洲》(1959),现藏美国佛罗里达州达利美术馆


撰文 │ 刘钝(清华大学科学史系特聘教授)

编辑 │ 程莉

来源:知识分子


  


哥伦布的谜团与形象

 

如同莎士比亚一样,围绕着哥伦布(Christopher Columbus,c.1451-1506)的许多谜团不是因为缺乏史料,而是因为存在太多的文献以及彼此矛盾的说法,加上狂热的民族主义以及哥伦布后人的矫饰许多细节至今尚无定论。例如,关于他的出生年月就有16种说法,他的骸骨是在西班牙的塞维利亚大教堂还是他所“发现”的多米尼加也存在争议,而其国籍和种族则有意大利、葡萄牙、西班牙、科西嘉以及犹太血统加泰罗尼亚人、印第安人等不同的说法。

 

毕业于哈佛大学的塞缪尔·莫里森(S.E.Morison,1887-1976)二战期间担任海军少将,又先后执鞭加州伯克利、哈佛、牛津等名校,专门教授航海史,曾亲自驾驶帆船多次重走哥伦布的航海路线。他于1942年出版的《哥伦布传》(Admiral of the Ocean Sea:A Life of Christopher Columbus)被认为是诸多哥伦布传记中最为可靠的一种。莫里森对存世的数种哥伦布肖像进行了分析,并引用多位同代人描绘哥伦布外貌的记录,最终概括起来,哥伦布身材高大、体格结实,蓝眼睛,鹰鼻,长脸,高颧骨,红褐色头发,皮肤红润有斑点。

 

下面这张图就比较符合莫里森描述的面貌特征,西班牙人马达里亚加(Salvador de Madariaga,1886-1978)所著《哥伦布传》(Vida Del Muy Magnífico Seňor Don Cristóbal Colón)的中译本封面就用了这幅图。

 

Ridolfo Ghirlandaio《哥伦布像》(c.1520),现藏意大利热那亚海事博物馆

 

另一幅被认为是哥伦布肖像的作品则有些可疑,画中人头顶两旁的背景中,可以辨认出的两行金字是:HÆC.EST. EFFIGIES. LIGVRIS. MIRANDA. COLVMBI. ANTIPODVM. PRIMVS/RATE. QVI. PENETRAVIT.IN. ORBEM. 1519。翻译出来为:“这是利古里亚人哥伦布令人赞叹的画像,他首次驾船驶入地球的对跖点,1519”。


COLVMBI是“哥伦布”这个姓氏众多异体中的一种,利古里亚位于意大利西北部,南濒热那亚湾。持怀疑态度的人指出1519年哥伦布已不在人世了,而麦哲伦(Fernão de Magalhães,c.1480-1521)正是在这一年开始其环球航行的。如果画中人确系哥伦布,也是后人的想象之作,画家或者题字者很可能把哥伦布的探险事迹与最近期发生的轰动事件混淆了。

 

Sebastiano del Piombo《男人肖像》(1519),现藏纽约大都会博物馆

 

顺便秀一下麦哲伦的标准像,下图人物头顶的小字是“费迪南·麦哲伦,你越过了著名的、狭窄的南方海峡”(Ferdinan-Magellanus superatis antarctici freti angustiis clariss)。“南方海峡”指美洲大陆南端合恩角附近的狭窄水道,1520年底,麦哲伦的船队就是经由这里从大西洋驶进太平洋的,今称麦哲伦海峡。


佚名《麦哲伦像》(16世纪末),现藏美国弗吉尼亚 Mariner博物馆

 

兜售西航印度计划的热那亚水手

 

多数研究者认为,哥伦布的父亲是热那亚的一名羊毛编织工,后来也经营过一家小食品店。早年的哥伦布似乎没有受过系统的高等教育,尽管其私生子和航海事业的接班人斐迪南德宣称他曾在帕多瓦大学学习。哥伦布留下的书面材料主要是用西班牙文写的,偶尔也使用葡萄牙文和拉丁文,然而几乎没有意大利文的东西,这是因为他那个时代的热那亚方言与托斯卡纳语或古典意大利语非常不同,由此似可反证早年的哥伦布未曾在一所意大利大学读过书。

 

热那亚是个海港城市,哥伦布在很小的时候就爱上了航海,发现这种冒险生活比呆在父亲的作坊里要刺激得多。根据记载,他早年的航行足迹遍布地中海沿岸,在一次驶出直布罗陀海峡的远航中,他所服务的热那亚商船遭到海盗攻击,负伤落水的他侥幸泅渡到葡萄牙。

 

利古里亚地区及热那亚湾   图片来源:google

 

葡萄牙是当时欧洲最有生气的国家。青年哥伦布如饥似渴地学习各种与航海有关的新鲜事物:葡萄牙语、西班牙语、拉丁文、造船术、制图学、天文学、数学,以及地理、水文、气象等方面的知识。他还参与了弟弟在里斯本开设的一家从事地图和海图绘制与销售店铺的工作。哥伦布阅读的众多书籍中包括意大利老乡马可·波罗的《游记》,书中描绘的东方世界对他产生了极大的吸引力。他在《游记》页边上写了一段注释:“中国在印度的起点上,在西班牙和爱尔兰的正对面。

 

哥伦布读过的马可·波罗《游记》,页边上的拉丁文为他的手迹。现藏西班牙塞维利亚哥伦布档案馆

 

在“航海王子”恩里克(Don Alfonso Enrique,1394-1460)的领导下,从15世纪初开始,葡萄牙人就开辟了沿着非洲西海岸南下的航路,随后绕过好望角直达印度,从而掌控着从东方获得香料和珠宝(以及之后的丝绸、瓷器和茶叶)的贸易命脉(参看葡萄牙帝国的海上花列传(I)(II)。而早在1474年,佛罗伦萨的数学家和占星学家托斯卡内利(Paolo Toscanelli,1397-1482),就通过他在里斯本大教堂的教士友人,向葡萄牙王室传达了向西航行到香料群岛和印度的可能性,这一基于球形大地的计划从理论上无懈可击,但是除却当时欧洲人还不知道的美洲大陆的屏障以外,还有一个致命的缺点,就是托斯卡内利严重低估了地球的周长。对于葡萄牙人来说,与其投资这一虚无缥缈的冒险计划,不如踏踏实实地开拓非洲西海岸的殖民地,然后从其尽头绕到东方去。

 

不久哥伦布就获悉这一计划,对东方财富的渴望刺激了热那亚水手的野心。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哥伦布到处游说,包括法国、意大利和英国的权势人物,但是都被晾在一边。1483年,葡萄牙国王若望二世(João II,1455-1495)接见哥伦布并将他的建议交付自己的数学家和航海家们研究。王室任命的一个委员会否定了这一计划,除了地球的大小还是未知数以外,哥伦布的目中无人与夸夸其谈也令人反感。他的诸多要求包括拥有舰队司令(admiral,亦可译作海军上将头衔,获得贵族称号,担任发现地总督并为后代保留继承权,以及本人获取从当地获得的黄金、珠宝和香料的10%作为回报。

 

Jose M.Velasco《哥伦布的梦想》(1856),现藏墨西哥国家艺术博物馆

 

西班牙王国与伊莎贝拉女王

 

从公元八世纪开始,西班牙南部和中部的大部分地区都被信奉伊斯兰教的摩尔人统治着。1469年,伊比利亚半岛的两个强大王国结为秦晋之好——阿拉贡的费尔南多国王( Fernando II,1452-1516)与卡斯蒂利亚的伊莎贝拉女王(Isabella,1451-1504)成为统一的西班牙王国的共同君主。

 

阿拉贡的费尔南多二世(1452-1516)

Michael Sittow绘(15世纪末) 现藏维也纳艺术博物馆


卡斯蒂利亚的伊莎贝尔(1451-1504)

佚名(c.1490)  现藏马德里普拉多博物馆

 

大约在1485年5月,哥伦布在科尔多瓦的阿尔卡萨宫觐见国王夫妇,当时费尔南多二世正忙于前方征战,负责财政与后勤保障的伊莎贝拉女王对哥伦布的计划表现出浓厚兴趣,她特别指派自己的忏悔神父领导一个包括数学与航海专家在内的委员会,审查哥伦布计划的可行性——幸运的是,这些博学之士与哥伦布一样,对地球大小的估计都远远低于实际数据,否则他们也不会同意王室支持这个热那亚水手的疯狂想法。

 

佚名《女王指定的专家们审查哥伦布的计划》,现藏西班牙议会大厦

 

下图为德裔美国画家洛伊茨(Emanuel Leutze,1816-1868)的作品《哥伦布觐见伊莎贝拉女王》,场景安排在具有伊斯兰情调的阿尔卡萨宫中,画中的哥伦布正向国王夫妇介绍自己的计划,旁边那个坐着的人在查看他带来的地图——从其胸前佩戴的十字架看应该就是女王的忏悔神父、后来担任格林纳达大主教的塔拉韦拉(Hernando de Talavera,1428-1507);一位少年展示着哥伦布献给王室的礼物——东方的珠宝与丝绸;费尔南多二世与几位朝臣都以半信半疑的目光审视着眼前的外邦人,而与哥伦布同龄的伊莎贝拉女王目光低垂、以手托额,似乎正陷入深深的思考之中。

 

洛伊茨《女王面前的哥伦布》(1843),现藏纽约布鲁克林博物馆                        

 

热情浪漫的西班牙人永远对伊莎贝拉女王怀着爱慕与崇敬之情。在历史文献以及后人的解读中,费尔南多二世的兴趣完全集中在驱逐穆斯林的战争与欧洲的外交事务中,他是一个骄傲而固执的人;如果没有伊莎贝拉女王的坚定支持,西班牙将失去发现西行航线的历史机遇。女王的私人秘书这样描绘她的容貌:“中等身材,体态匀称,四肢协调,头发金黄,眼睛碧蓝,面容俊美”。莫里森的《哥伦布传》中则写道:“卡斯蒂利亚的伊莎贝拉是一位引人注目的漂亮女人:容貌端正、肤色白皙、蓝蓝的眼睛、金色的头发,她的外貌在西班牙特别使人赞美,因为它稀有、罕见。她的仪态优雅、庄重、和蔼可亲,她待人处事态度非常机智得体,以致闹事的臣民甘拜下风。”

 

1492年1月,经过长达两年的围城,摩尔人在伊比利亚半岛的最后一个据点格林纳达被攻陷。奈斯尔王朝在西班牙的末代君主穆罕默德十二世带着眷属与残部走出阿尔罕布拉宫,向费尔南多二世和伊莎贝拉女王投降。哥伦布似乎在场目睹了受降仪式,他在呈送国王与王后的奏书中写道:


1492年,在二位陛下击败统治欧洲的摩尔人,结束伟大的格林纳达战役之际,臣于1月2日亲眼目睹陛下之皇麾随军力所至,高悬于格林纳达城堡阿尔汗拉塔楼之上,臣还看到摩尔王走出城门亲吻您——君主陛下,臣之主宰的双手。尔后,臣于同月向陛下呈递关于印度大陆和一个叫做大可汗的君主的奏书。“大可汗”一词在吾人罗马语族眼中乃“众王之王”之意。他及其先辈曾多次遣人前往罗马请求派遣精通吾人神圣宗教之士前去他所在治国为其传教。

 

在这份类似备忘录的奏书中,哥伦布还提到国王夫妇“令臣一反昔日之旧径,勿由陆路东行,而另辟新径,专取海路西行,即沿直至目前臣等尚不知是否有人经过之路线航行。”同时他又不忘重申以前在葡萄牙国王那里遭到冷遇而西班牙王室承允的开价:

 

为此还赐臣恩典:授臣以“唐”的贵族头衔,封臣为大洋的远征军司令,还任命臣为所发现及占领的岛屿和大陆的终身副王和总督。此外,陛下还恩准臣之长子世袭臣之一切,以后代代永世相传。

 

Francisco Pradilla Ortiz《收复格林纳达》(1882),现藏西班牙议会大厦

 

格林纳达的陷落标志着穆斯林势力在伊比利亚半岛800年统治的终结,统一的西班牙王国开始了它在全球范围的大规模扩张,伊莎贝拉女王也敢于最终拍板资助哥伦布的西航印度计划。收复格林纳达七个月后,哥伦布船队开始第一次横跨大西洋的探险。下图是马德里市哥伦布广场中央纪念碑上的一块浮雕,上面只有哥伦布与伊莎贝拉女王两个人,由此凸显女王才是哥伦布事业的关键支持者。


 哥伦布与伊莎贝拉女王,马德里哥伦布广场纪念碑上的浮雕

 

西印度群岛

 

哥伦布首次西航的船队由三艘三桅帆船组成,船上装备着可发射石弹与碎金属的大炮以及火枪,三船共载90人,从船长到水手皆由西班牙王室支付薪酬。哥伦布本人在旗舰“圣玛利亚”号上,随身携带着两份重要文件,第一份是一张简短的拉丁文护照,上面写着:“为了某些理由和目的,我们派高贵的克里斯托弗·哥伦布率领三条装备良好的帆船并携带一些礼品漂洋过海,走向印度地区。”第二件是一式三份的国书,由国王与王后写给“远方最尊贵的君王”,按照西班牙王室与哥伦布的想象,他们可能是蒙古大汗、印度国君、日本天皇或“蛮子国”(指与中国北方金元政权对峙的南宋)的皇帝。此外,哥伦布也获得了国王与王后共同签署的特权证,以确认他在探险事业中将获得的种种利益。

 

费尔南多国王与伊莎贝拉王后颁发给哥伦布的特权证书首页 图片来源:马达里亚加,2011


传说伊莎贝拉王后将自己的首饰赠送给哥伦布支持他的探险远航 图片来源:马达里亚加,2011


1492年8月3日清晨,没有葡萄牙人那样的盛大欢送仪式,哥伦布船队从塞维利亚的帕洛斯港悄然出发。王室口头上宣称支持哥伦布远航的目的是传播天主的福音,可是船队中连一个教士都没有。从后来发表的哥伦布《航海日记》中可以看出,黄金与香料才是他们最关心的东西。一开始,船队向南偏西驶过加那利群岛,然后一路向西,基本上都有东北信风相助,很快就来到没有一点陆地迹象的大西洋深处。为了防止水手们恐慌生变,哥伦布开始隐瞒真实航速与航程,并一再哄骗船员不久就会到达日本。

 

哥伦布不得不用谎言与恐嚇来对付骚动的水手  图片来源:马达里亚加,2011

 

10月11日,就在他许诺的最后期限即将到来时,海面上陆续出现一些来自陆地的漂浮物,晚上10点左右,前方出现若隐若现的亮光,哥伦布确信已经接近陆地。10月12日,经过两个多月的持续航行,哥伦布一行来到今日巴哈马群岛中一个叫瓜纳哈尼的小珊瑚岛上,这是他们向西远航后发现的第一块陆地,哥伦布将之命名为圣萨尔瓦多,意即神圣的救世主。哥伦布等人乘坐小艇上岸后,举行了宣示主权的仪式。他们以为自己来到了印度外海的某个岛上,因此把当地居民称为印第安人。

 

下图为美国新古典主义画家范德林(John Vanderlyn,1775-1852)的作品,表现哥伦布等人登上瓜纳哈尼岛的情况:哥伦布一手持剑,一手擎旗,旗上绘着阿拉贡与卡斯蒂利亚两个王室的纹章,代表西班牙国王与王后,在他身后是拿着武器的卫兵和高举十字架的教士,丛林中的土著居民则显得惊慌失措,近海海面上还可以看见三艘帆船。

 

实际上,岛民们对闯入者十分友好,根据哥伦布的《航海日记》,“他们不携带武器,也不知武器为何物”,“彼等还游到吾等小艇旁,带来鹦鹉、棉线团、投枪以及其他很多东西,以此换取我们的小玻璃念珠、小铃铛等物品。总之,彼等取走我们的东西,又自觉留下他们的东西以作交换。”尽管对岛民的友善感到高兴,哥伦布临走还是劫持了六名土著居民,一来为他寻找金矿和香料充当向导,二来准备带回西班牙呈献给国王和王后。以后几乎每到一个大岛,他们都会掳走一些印第安人。

 

范德林《哥伦布登陆》(1847),现存美国国会大厦

                               

随后几天,在当地土著向导的指引下,哥伦布船队驶达今日古巴的东北海岸,他们以为到了日本。不久他们又发现了一个大岛,也就是今日的海地与多米尼加,哥伦布认为该地的地貌和植被与西班牙十分相似,遂将其命名为“西班牙岛”。

 

哥伦布的归程甚为艰险,首先是“圣玛利亚”号在西班牙岛海面搁浅以致最终彻底损坏,剩下的两艘船“平塔”号与“尼尼亚”号也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漏水。其次,由于季风的关系,船队已经无法按照来时的“等纬度航行法”一路向东返回欧洲大陆。第三,他们还遭遇了恶劣天气和海上风暴的折磨。1493年2月19日,哥伦布所在的“尼尼亚”号终于到达葡属圣玛利亚岛。3月3日这艘千疮百孔的破船驶入里斯本附近的赖斯特罗港,不久哥伦布就受到葡萄牙国王若昂二世的接见。他声称自己刚从印度和日本归来,言语夸张,态度高傲,以致葡王身边的人想把他干掉了事。识大体的若望二世没有接受下属的歹毒建议,但他肯定为当年低估了眼前这个亡命徒而悔青了肠子。

 

最终,哥伦布一行于1493年3月15日回到出发地帕洛斯港,不久就在巴塞罗那获得伊莎贝拉女王和费尔南多国王的接见,王室再次确认了他的所有权利。下图描绘了哥伦布第一次探险归来受到热烈欢迎的场面,是法国浪漫主义大师德拉克罗瓦(Eugène Delacroix,1798-1863)的作品。画面中哥伦布正登上台阶向国王夫妇行礼,台阶下堆放着他从远方带来的珍奇物品:兽皮、珠宝、矛枪、金器等,身后还有几名劫持来的印第安人,其中一位母亲双臂护拥着自己的孩子。

 

德拉克罗瓦《哥伦布荣归》(1839),现藏美国俄亥俄州托莱多美术馆

 

总督、叛乱、失宠及埋骨

 

从1493年到1504年,哥伦布又完成了三次美洲探险,足迹所到包括今日的海地、多米尼加、波多黎各、特立尼达与多巴哥、委内瑞拉、牙买加、洪都拉斯、尼加拉瓜、哥斯达黎加和巴拿马,在许多地方建立了殖民堡垒,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第二次远航后由其胞弟建造的圣多明各城(今多米尼加共和国首都)

 

作为西班牙总督,哥伦布对印第安人的敲诈和杀戮是骇人听闻的。1493年11月,哥伦布在瓜德罗普岛血洗了一个印第安村庄,又掳走12名美丽的少女供他和水手们淫欲。1495年,西班牙殖民者从多米尼加岛上一次抓获1500名印第安人,哥伦布命令返航的四艘船带走其中的500人,由于船舱內环境恶劣,其中将近一半人死于中途,另外一半抵达西班牙时已经奄奄一息。留在岛上的1000人则被分派给西班牙殖民者当奴隶。

 

1497年哥伦布第三次远航西印度群岛,途中发现远方一个大岛有三座小山,他将此归功于三位一体神灵的护佑,遂命名为特立尼达,之后到达委内瑞拉海岸,首次登上美洲大陆。图片来源:哥伦布,2016

 

与此同时,由于分赃不均,西班牙殖民者之间也是矛盾重重。哥伦布数次被人告发贪赃枉法与残暴无情,开始受到王室的冷遇。1500年8月,他和两个兄弟一道被戴上镣铐押回国内接受审讯,总督的职位也被褫夺了。只是由于他坚信很快就会找到“东方大汗”(他一直认为古巴就是马可·波罗记载的大汗宫殿之所在),所以王室才一再允准他率队远征。

 

在最后一次航行中,两艘破损的船被困在牙买加,面临着叛乱与断粮的危险。在此危急时刻,哥伦布以前学过的天文知识派上了用场。他携带的书籍中有一本纽伦堡出版的天文历书,其中载有最近30年日、月食的相关数据,由此他得知1504年2月29日夜晚将出现月全食。是夜,哥伦布邀请当地酋长与其他重要人物来到其停泊地,谎称由于天神对他们不供奉代表自己的外来人而感到愤怒,今晚就要惩罚他们。言毕不久月亮开始变成血红色,然后逐渐变小直到完全消失。印第安人大为震惊,相信了哥伦布就是天神代表的话并恢复了食物供给。有趣的是,哥伦布回到船舱后没有向上帝祈祷,而是根据沙漏估算的月食持续时间,尝试计算所在位置的地理经度,不过他的结果是错误的。此外,哥伦布在首次航行中还发现了磁偏角的存在,为此他曾作了初步的测量与估算。

 

哥伦布利用月全食恐嚇印第安人   图片来源:马达里亚加,2011

 

就在这次月全食发生之前的一个多月,以波拉斯兄弟(France and Diego,Porras)为首的叛乱已经开始了。5月19日,仍然忠于哥伦布的水手们与叛乱者在一个印第安村庄展开决战,最后生擒叛首。印第安人则在一旁观看这场欧洲人之间的阋墙之战。

 

哥伦布与波拉斯大打出手,印第安人在旁观战   图片来源:马达里亚加,2011

 

1504年11月7日,身心疲惫的哥伦布兄弟乘坐一艘租来的旧船回到西班牙。又过了19天,1504年11月26日,一直信任并保护哥伦布的伊莎贝拉女王去世了。长期的航海生活、国王的背信弃义、与殖民地继任者的争斗给哥伦布的健康带来很大伤害。1506年5月20日,饱经风霜和疾病折磨的哥伦布在西班牙北部巴利亚多利德的一家小旅店里辞世,此时他还不到55岁。他的遗体随后被安葬在当地一座圣方济各会的修道院墓地。下图是美国画家普朗(Louis Prang,1824-1909)创作的石版画《哥伦布之死》。


普朗《哥伦布之死》(1893),现藏美国国会图书馆

 

哥伦布的骸骨被数次移葬,先是被迁往他远航的出发地古都塞维利亚,其子迭戈被任命为西班牙岛总督后,又被跨海送到他所“发现”并建立起最早殖民点的圣多明各城。1795年法西战争后圣多明各为法国占领,哥伦布的遗骨则被转移到古巴的哈瓦那。1898年美西战争之后古巴独立,其遗骨又被转回到西班牙塞维利亚大教堂隆重安葬。

 

然而,19世纪末多米尼加人在修缮圣多明各大教堂时,发现一个墓穴中有一具铅皮棺材,内中取出41块遗骨和一颗子弹,而据说哥伦布年轻时左腿受过枪伤,子弹终生未能取出。此外,棺上的装饰与其中多个物件上都有哥伦布的特殊标记。因此流传着一种听上去合理的解释,那就是1795年匆忙从墓穴里挖出来运往哈瓦那的棺材,里面装的是哥伦布儿子迭戈的遗骨。

 

目前多米尼加和西班牙都声称本国存放的哥伦布遗骨是真的。2003年科学家对塞维利亚的遗骨进行了DNA鉴定,最初的结论倾向认为与哥伦布逝世时的年纪和体格不符,后来进行的线粒体检测则确定遗骨与哥伦布的母系家族有关。由于多米尼加当局一直不允许开棺获取遗骨样本,这一问题至今尚未定论。

 

“发现”新大陆

 

发现新大陆只是一种出自欧洲中心主义的说法。即使不算美洲的原住民,早在11世纪初,维京人就到过今日加拿大东北的海岸一带,至于美洲印第安人与亚洲的联系,有的学者将其上溯到一万多年前最后一次冰河时代的末期。

 

世界上对哥伦布最钟情的国家,除了西班牙就是美国了,前引范德林的那张巨幅油画《哥伦布登陆》,现在就悬挂在美国国会大厦的圆形大厅里,该大厅周边全是与美国建国及早期历史有关的油画与雕像。其实哥伦布从未抵达现今的美国本土,他至死都以为自己“发现”的是印度及其外海的众多岛屿。西班牙把哥伦布登陆瓜纳哈尼岛的10月12日作为国庆日,美国人则把这一天(1971年以后改成每年10月的第二个星期一)作为“哥伦布日”加以庆祝,许多拉丁美洲国家也纷纷效仿。美国首都所在的大区称为哥伦比亚特区,位于纽约市的全美顶尖名校之一的大学名为哥伦比亚大学,还有数不尽的以哥伦布为名的城镇。

 

美国国会大厦中央大厅内景   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马德里的哥伦布广场

 

巴塞罗那的哥伦布纪念碑

 

继哥伦布之后,英、法、葡等国也都开始了对美洲的探险和征服。1497年,同样出生于热那亚的意大利探险家卡波特(John Cabot,c.1450-c.1500)在英王亨利七世(Henry VII,1457-1509)资助下,航行到北美纽芬兰一带,他认为这就是亚洲的东海岸,亨利七世据此宣称这片土地归英国所有,为以后英国在北美的殖民活动打下“法理”基础。1500年,葡萄牙国王曼纽尔一世(Manuel I,1469-1521)派出卡布拉尔(Pedro Álvares Cabral,c.1467-1520)船队,本来是要绕过好望角前往印度,但是中途迷航,意外地漂流到南美洲东部今日巴西一带,从而开始了葡萄牙在巴西的殖民活动。

 

欧洲人对大西洋西海岸的认识越多,对哥伦布发现印度的怀疑就越深。1498年5月,达伽马(Pedro Álvares Cabral,c.1467-1520)率领的葡萄牙船队绕过好望角、横渡印度洋,来到真正的印度半岛西南海岸,人们才猜测哥伦布宣称的“西印度群岛”是地球上的另一个地方。

 

1503年,曾经多次前往美洲探险的佛罗伦萨人亚美利哥·维斯普奇(Amerigo Vespucci,1454-1512),提出哥伦布发现的土地并不是亚洲,而是一片前所未知的全新世界。他介绍美洲大陆风土人情的航海日志与书信得到迅速传播,德国地理学家瓦尔德塞穆勒(Martin Waldseemüller,c.1470-1520)在1507年出版的地图中首先将欧洲人新发现的大陆命名为亚美利加。


佚名《亚美利哥•维斯普奇像》(c.1568),现藏佛罗伦萨乌菲齐美术馆

 

“通缉”哥伦布

 

哥伦布的美洲探险对世界产生了很大影响,新航路的开辟深刻影响了人类历史的进程。地理大发现极大拓展了西方人的视野,随后带来的海外贸易与殖民活动为资本主义积累奠定了基础。原产于美洲的烟草、玉米、马铃薯、番薯、豆类、南瓜等作物被引进到欧洲又传播到世界各地,很大程度上解决了食物短缺问题并引起世界人口的持续增长。大航海不仅促进了造船技术的突飞猛进,而且对数学、力学、天文学、地理学、海洋学、气象学、水文学都提出了新的挑战,成为16-17世纪欧洲科学革命的前奏。

 

哥伦布航海也开启了对当地原住民掠夺与残害的先河,他首次远航就掳回多名印第安奴隶,在日志中直言不讳地多次谈到自己及其他水手对当地少女的性侵。哥伦布航海后欧洲开始出现梅毒等可怕的传染病,但是受害最深的还是美洲的土著居民,因为他们不具备欧洲人经过数百年形成的对某些传染病菌的免疫力。繁重的劳役与疫病的流行使当地人口迅速减少。从事文化人类学与演化生物学的美国学者戴蒙德(Jared Diamond)在其名著《枪炮、细菌与钢铁》中写道:


考古发掘和对最早的欧洲探险者留下的描述的仔细研究表明,印第安人原来的人数在2000万左右。就整个新大陆来说,据估计在哥伦布到来的一两个世纪中,人口减少了95%。

……


主要的杀手是旧大陆来的病菌。印第安人以前从来没有接触过它们,因此既没有免疫能力,也缺少遗传抵抗力。天花、麻疹、流行性感冒和斑疹伤寒争先恐后地要坐杀手的头把交椅。好像这些还嫌不够,紧随其后的还有白喉、疟疾、流行性腮腺炎、百日咳、瘟疫、肺结核和黄热病。在无数情况下,白人实际上在当地亲眼目睹了病菌来到时所造成的破坏。     

 

尾随哥伦布而来的西班牙殖民者在中南美洲贪婪地攫取黄金和白银,同时对当地的印第安部族展开灭绝性的屠杀,打着传播福音旗号的天主教士们则毁灭了印第安人自己创造的文化,阿兹台克、印加文明在殖民者入侵后都荡然无存。当地人口的锐减又导致西方殖民者从非洲大陆贩运黑人奴隶来补充劳力,从而引起更大规模的奴隶贸易。委内瑞拉已故总统查韦斯就曾公开呼吁拉丁美洲人不要庆祝“哥伦布日”,称“哥伦布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侵略与种族灭绝的先锋”。

 

大概就是在这种拉美民族主义思潮的鼓动下,有人制作了下面的宣传品,仿效警方通缉令的形式,对500年前的哥伦布进行声讨。第一件出自一个专门搞笑的图片网站,通缉一名叫克里斯托弗的人,其姓不详,罪名是“入侵大陆”,犯罪时间是“1492年10月12日”,地点是“瓜纳哈尼岛”。

 

哥伦布“通缉令”    图片来源:Freaking News

 

第二件则直接盗用美国联邦调查局的名义,上面有逃犯的签名、指纹、别名、身高、体重等信息,主要罪名是绑架、种族灭绝和滥施酷刑,其他罪行还包括非法的奴隶交易等等;又称此人异常危险,携带武器,患妄想狂,还可能带有致命的梅毒病菌。虽然带着戏谑成分,对当年西方殖民者的憎恨全都宣泄在哥伦布这个符号上了。


哥伦布“通缉令”  网络资料,作者来源不明

 

在当今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中,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局出发,营造公平、理性、包容、可持续发展的治理秩序,既适应经济全球化和政治民主化的大潮,也反对独断专横的单边主义与唯我独尊的霸权行径,哥伦布这个符号仍然具有多重象征意义。 

 

 参考资料

Cohen,J. M.1969. The Four Voyages of Christopher Columbus: Being His Own Log-Book,Letters and Dispatches with Connecting Narrative Drawn from the Life of the Admiral by His Son Hernando Colon and Others. London:Penguin.

马达里亚加著. 朱伦译.2011. 哥伦布传.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莫里森著. 陈太先等译.2014. 哥伦布传(上下卷). 北京:商务印书馆.

哥伦布著、孙佳堃译《航海日记》(译林,2016)

戴蒙德著. 谢延光译. 枪炮、细菌与钢铁.2006.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梦隐. 2016.  艺术作品中的哥伦布. 科学文化评论. 第13卷第2期.



牛顿:极度自大的混蛋还是问题不断的天才

图片来源:Mikki Rain/Science Photo Library


导 语


小肚还是大器?在弗洛里安·弗雷斯特(Florian Freistetter)看来,牛顿是天才和混蛋的混合体。


撰文 | Andrew Robinson

翻译 | 马彦妮

校译 | 杨岭楠

来源:知识分子

 

 ●         

 

1955年,阿尔伯特·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在去世前两周接受了美国科学历史学家的采访。这是他人生最后一次受访,内容大多围绕着艾萨克·牛顿(Isaac Newton)其人。牛顿的物理学研究得到爱因斯坦的推崇,被认为与詹姆斯·克拉克·麦克斯韦(James Clerk Maxwell)的成就齐肩。当采访者谈及牛顿的个性时,特别是他在著作《数学原理》Principia Math­ematica 的前言中没有致谢任何罗伯特·胡克(Robert Hooke)的贡献而臭名昭著时,爱因斯坦感叹道,“这就是虚荣。你会发现很多科学家都不外如是。我每每想到伽利略没有向开普勒致谢也会气愤难平。”采访后期,爱因斯坦大笑道,当一个人常常自诩不虚荣时,反而正是某种虚荣心在作祟,因为他对这件事仍是沾沾自喜的。“这就好比幼稚,”他说,“我们中大多数人都很幼稚,其中一些人比另一些还幼稚些。但如果一个人知道他很幼稚,那么这种自知之明反倒会遮遮丑。”

 

弗洛里安·弗雷斯特(Florian Freistetter)定会赞同爱因斯坦对牛顿虚荣的看法,即使他在新作中并没有提及这段对话。他曾经是一位在德国和奥地利工作的天文学家,现在是科学作家。其新书《牛顿:重新创造宇宙的混蛋》篇幅简短,主要讲述了牛顿的个性和品格。弗雷斯特在序言中写道,“尽管牛顿如此混不吝,但他在我心目中,依然是史上最伟大的科学家”。他在结尾总结道:“(牛顿是)一个古怪的自大狂,麻烦不断,神秘兮兮,霸道自我,爱争上风,睚眦必报,诡计多端,但与此同时,他也是迄今为止最伟大的天才。”弗雷斯特还说:“牛顿给整个世界带来了如此重大、广泛和长久的影响,无人能及。所以,有时候你要想改变世界,就得跟他一样,既是天才又得是怪咖。”

 

他在书中也引用了大量的例证来描述牛顿的形象。虽然此书是新作,但对于那些关注牛顿的人来说,对这方面的大部分内容并不陌生。书中生动描绘了牛顿时代之前大众对世界科学无知的状态。其中一个章节介绍了胡克,也讲了牛顿只把基本原理(Principia)写给数学家看懂的那种傲慢自负和不屑一顾。另外一章叙述了牛顿对将天文学家约翰·弗兰斯蒂德(John Flamsteed)的数据据为己有这件事情的狡辩。还有一个章节描写了牛顿和戈特弗里德·莱布尼茨(Gottfried Leibniz)之间关于谁最先发明微积分而进行的漫长曲折的争辩。

 

此书还写道,当年牛顿任英国皇家铸币局总监、局长的时候,对铸造伪币者威廉姆·查洛纳(William Chaloner)进行了无情的追查。尽管最后查洛纳写信求情,牛顿还是在1699年将其处以绞刑。当然,这本书也讲到了牛顿对神学和炼金术的痴迷。直到今天,大家都认为牛顿仅仅是对神学和炼金术感兴趣,但这本书提到牛顿对神学和炼金术的痴迷占据了他大量的时间。关于炼金术,他就写了大约65万字的手稿。弗雷斯特说,牛顿的这种投入已经不仅仅是兴趣了。“甚至也可以说,牛顿对物理的研究才是他的‘兴趣爱好’,他将物理研究融入到了神学和炼金术的研究当中。”这正是研究牛顿的专家罗布·艾利夫(Rob Iliffe)在《大自然的祭司:牛顿的宗教世界 》(2017)一书里给出的观点,然而弗雷斯特并没有在书里提及这点。

 

弗雷斯特新作独具特色的地方就是将牛顿研究科学的方式和今天的科学研究进行了比较。显然,牛顿病态式的独来独往(和爱因斯坦在1905年和1915-1916年科学巅峰时期的孤立状态类似)与今时团队合作的工作方式大相径庭。

 

而对于牛顿一直以来好与人争辩的个性,以及他是否有可能以更有建设性的方式解决和同事之间的争执,弗雷斯特解释道,“显然在科学中, 争辩是不可避免的。科学不是民主,事情不见得都得按照大部分人想要的结果去发展,而真相也并不总能折衷求取。所以即便你的同事、同行都不同意你的立场,你依旧有可能是掌握真理的人。”

 

对于科学的激烈讨论即使不可避免,也是值得的。在弗雷斯特看来,“并不需要像牛顿那样极端。”至于像牛顿那样做个独行侠,不愿与大众甚至皇家学会往来,弗雷斯特也表示,“即便在今天,他还是可以和科学界相处得很好。但我依然不建议大家效仿牛顿这一点。”弗雷斯特在自己的科学博客上发表过5000多篇文章,他认为科学家最好还是花些时间向大众普及自己的科学研究。

 

那么,用“混蛋”(asshole)一词形容牛顿究竟是否准确?根据牛津英文词典定义而言,“混蛋是愚蠢、使人恼火、可鄙的人”。如果牛顿重新创造了宇宙,那么按照这个定义,他并不愚蠢。但是,他的行为确实常常使人恼火,有时还很卑鄙。像很多天才一样,这些性格也源于童年。牛顿的童年确实悲惨,父亲在他出生前就去世了,母亲在他三岁时改嫁,把他送给奶奶抚养。他一度在年轻时的日记里写道,“我以后将何去何从?我应该结束这一切。我只能流泪,却不知道要做什么。”当爱因斯坦看牛顿时,也许会联想到自己孤僻的童年和青少年,本能地觉得成年的牛顿可能还是一个自以为是的孩子,在靠自己一生的学术研究来保持理智。 

 

Andrew Robinson是《天才导论》与《爱因斯坦:百年相对论》的作者。



海蒂·拉玛的双面人生:电影演员与发明家 

 海蒂·拉玛。Adrian Curry/Zeitgeist Films

撰文 | Tushna Commissariat 

翻译 | 李晓东

校译 | 陈晓雪 庄秋莞

来源:知识分子

   

她是移民,演员,制片人,也是发明家,战争时期的筹款人,女权主义者——海蒂·拉玛(Hedy Lamarr),一个超越时代的女人。即使现在看来,拉玛也是一个矛盾的混合体,她既是好莱坞知名电影明星,被誉为“世界上最美丽的女人”,又是创意十足的天才工程师,拥有一项发明专利。今天试图了解她的人,似乎总是对她充满误判、不屑,只是赞赏她的美貌。实际上,性、科学、名望和不幸充斥着她的人生,这些元素令人迷醉地混为一体,构建成了她激荡人心、非同反响的一生,而这些被完美收录在了在传记体电影《重磅炸弹:海蒂·拉玛的故事》中。

这部电影由亚历山大·迪恩(Alexandra Dean)编剧和执导,讲述了拉玛的完整人生经历:拉玛在维也纳度过了富足和雅致的青年时期,随后进入好莱坞踏上对荣誉和金钱的追求之路;之后她拍摄了许多电影,经历了六次婚姻,生育了三个子女;在2000年去世之前,拉玛已经过上了自我封闭的隐居生活。迪恩有好几年时间为《彭博商业周刊》报道创新技术,她发现女性发明家罕见报端,于是她尝试着去找到这样一个人物。在读了理查德·罗德的《海蒂的蠢事》Hedy's Folly》之后,迪恩不由赞叹到:“Bingo!这就是那个全世界都以为不存在的先锋人物。她居然是个电影明星!我的下一个目标人物就是她了!”

《重磅炸弹》有一个特别有趣的地方,那就是这部电影大多是由拉玛自己讲述的。在搜寻拉玛的专访时,特别是那些谈及她科学研究的访谈时,迪恩向“每个曾经报道过拉玛的尚健在的记者”求助。她很幸运地得到了记者弗莱明·梅克斯(Fleming Meeks)的帮助,后者在1990年为《福布斯》工作期间采访过拉玛,并且还保留有三盘录音带。迪恩谈道:“这是电影的转折点。我们扔掉了之前制作的电影,并从零开始创作。(在新的制作中)拉玛成为了讲述者,这种感觉就像忽然间拉玛本人开始执导这部电影。”另外,拉玛的儿子安东尼·洛德(Anthony Loder)和女儿丹妮丝·洛德(Denise Loder),她著名的朋友和同事,像梅尔·布鲁克斯和罗伯特·奥斯本等,也都为这部电影增添了大量内容。

拉玛1914年出生于维也纳,取名海德维希·爱娃·玛丽亚·基斯勒(Hedwig Eva Maria Kiesler),她的父母是被同化的奥地利犹太人。拉玛的父亲虽然是个银行职员,但对机械技术有浓厚的兴趣。父女俩绕着维也纳城散步时,父亲会告诉女儿电车或电厂是如何工作的,在幼年的女儿心中播下好奇的种子。“也许我来自其它的星球......谁知道呢?” 拉玛笑着对Meeks说道。“但不管怎么说,搞发明对我来说并不难。”五岁的拉玛就能够拆开一个小音乐盒并组装回去。在电影中,她的儿子安东尼展示了一个完全一样的音乐盒,此情此景感动人心。

尽管她拥有才华,也热爱科学,但16岁的拉玛是如此美丽,大家一致认为除了表演,她无法去追求别的职业。这真是一种充满讽刺意味的二元对立––––拉玛的绝世姿容,某种程度上阻绝了她成为科学家的可能,尽管她在科学方面天赋卓然。“任何女孩都可以魅力四射,只要你呆立不动,看起来像个傻瓜就行。”这是拉玛广受欢迎的名言之一。而另一句是她认为“人的思维比外表更有趣”。在《重磅炸弹》中,电影历史学家珍妮·贝辛格(Jeanine Basinger)声称“如果拉玛身处一个不同的时代,她很可能成为一名科学家.....不管怎么说,她的过人美貌强行扭转了她成为科学家的可能。”类似的陈述在电影中随处可见(在当今的拉玛文献中也是如此)。这使我不由思考,是否即便放到现在,拉玛也有可能由于“过于”美丽而无法“只”成为一名科学家,希望这是我多虑了。

 

17岁时,拉玛出演了她人生中的第一部电影。18岁时,她主演了当时引发轰动的德国电影《神魂颠倒》Exstase。这部电影里有裸体画面和臭名昭著的性爱场面(因此被阿道夫·希特勒禁止上映),但也让她进入了好莱坞的视线。随后她嫁给了一位名叫弗里茨·曼德尔(Friedrich Mandl)的奥地利军火商。由于曼德尔与贝尼托·墨索里尼和希特勒都有关系,她的犹太父母并不赞成这门亲事。曼德尔最终成为拉马尔的前夫,成为拉玛爱过然后离开的诸多控制狂男人中的一个。这部电影展现了拉玛如何精心编织了近乎电影般的情节(利用伪装和安眠药),以逃脱曼德尔的掌控,并最终逃离德国。她前往美国,结识了米高梅工作室的路易·B·梅耶(Louis B Mayer),并改名为海蒂·拉玛,开始了她漫长的演艺生涯。

在某种程度上,拉玛维持她的电影生活和科学爱好之间看似互不干扰。她其实还有一个不大的化学实验室––––这是来自她的朋友兼情人霍华德·休斯( Howard Hughes)的馈赠,他还提供了一个工程师团队供其支配。这个实验室设置在她的活动房车里,以度过两场电影拍摄的间隙。 “我听说她是一名科学家......这是真的吗?”在电影开头,布鲁克斯惊道。

有一次,科学方面基本是自学成才的拉玛描述了她的一个设想,她试图发明一种能溶于水以制成可乐类饮料的药片。尽管它未能成真,但她的初衷是想让全美各地的军队都可以喝上可乐,因为很多地方缺少供应。让人着迷的是,拉玛还谈到了她如何帮助休斯重新设计机翼的形状。她描述了她如何想到“机翼不应该是正方形”,随后购买了关于鸟类和鱼类的书籍,然后“利用最快的鸟,并联系到最快的鱼,用以设计弯曲的机翼”,显而亦见,她的思路已经涉足了仿生学。

《重磅炸弹》用大段篇幅描述了拉玛的表演、多次婚姻和离异,还有她的复杂个性。不过电影也很好地阐释了她的科学造诣。在逃离纳粹魔掌后,拉玛尔热衷于帮助反法西斯同盟赢得战争。1941年时,德国U型艇几乎永不沉没,因为它们可以轻易地躲避“过时的英国鱼雷”。这种鱼雷是由特定频率的无线电信号引导,因此敌舰可以通过拦截信号来阻拦鱼雷。拉玛反其道而行之,通过使用一系列快速变频信号解决了这个问题。正在监听的敌舰只能截取到一个随机的无线电信号频率,但对整个信号系列无能为力。这种简单但颇具创造性的“黑客”手法形成了拉玛“跳频”秘密通信系统的基础。她和朋友乔治·安塞尔(George Antheil)一起开发了这个设计,后者是“坏男孩”的作曲家。他们想出了一种方法,能使船上的发射器和鱼雷上的接收器之间能够同步变化频率。

他们的解决方案(无疑是受到安塞尔的启发,在其作品《机械芭蕾》(Ballet Mecanique中他同步了16台自奏钢琴的演奏)是使用电机驱动的自奏钢琴打孔卷,分别安装在船和鱼雷上,这样两端可以同步切换令人眩晕的88个不同频率。一位电气工程师也提供了一些帮助,随后两人于1941年提交了他们的系统,并在一年后获得了专利(编号2292 387)。然后他们将这个系统提供给了美国海军。然而不幸的是,海军认为钢琴打孔卷的办法不够稳妥,没有采用这个设计。并且,由于该技术可能的军事用途,该专利被标记为“绝密”,并在余下的战争时日里被束之高阁。

海蒂·拉玛的“秘密通讯系统”专利,专利号:2292 387


拉玛被告知,如果她真的想为战争出力,那么她应该利用她的名人身份出售战争债券。尽管这绝非她想要提供的技术帮助,但拉玛最终还是售出了价值约3.43亿美元的债券。更糟的是,美国政府在1942年将拉玛的专利以“外籍财产”名义没收,因为她不是美国公民。拉玛大惑不解,“我想不通。他们要利用我卖债券时我就不是外国人。当我为这个国家发明东西时,我又变成了一个外国人?”

拉玛和安塞尔的技术沉寂多年,专利也已过期。直到20世纪50年代时,人们才从故纸堆中找出了他们的设计,并开发了跳频系统的电子版本。相当讽刺的是,1962年美国海军封锁古巴期间最终还是用上了这项技术。由于海军声称专利到期后才开发出这项技术,所以拉玛和安塞尔从没有因这项发明得到任何报酬。


影片的最后部分描述了跳频系统的“革命性”和广泛应用,包括GPS和蓝牙,以及WiFi技术,当然还有现在的卫星保密通信。影片的最后一帧写着“她的发明市场估值约300亿美元”,让人感觉科学家拉玛在《重磅炸弹》中只是个微不足道的小人物。某种程度上这么说丝毫没错,毕竟她的发明无疑是在没有任何合理报偿的情况下被广泛使用。但最终,我不禁认定拉玛本人并不会在意这些。她当然知道这个发明的价值所在,而我只是衷心期望她能知道她的事迹将被广而告之。 

 

秘密通讯系统:海蒂·拉玛的专利“秘密通讯系统”,授予者姓名是“Hedy Kiesler Markey”。1941年注册专利时,拉玛正好与好莱坞剧作家吉恩·马基(Gene Markey)喜结连理。她相信专利里放上她的夫家名字能够增加其可信度。


原文链接:

https://physicsworld.com/a/a-tale-of-two-lives/


百万用户都在读

成年人的崩溃,都是静悄悄:你能挺过多少坎,就能成多大事

魏杰最新演讲:中国经济不是衰退期,大家不要紧张(演讲全文)

中国最赚钱的公司,要开始去库存了!

成年人的沉默,是最大的体面:笑骂由人,洒脱做人

人生不仅是一场康波,还是一场超级债务周期

杨锦麟:只要不走回头路,中国的前途是光明的

金融委专题会议再做五大定调!副总理刘鹤主持,稳市场规则成熟后立即推出,股市汇市融资都有涉及

大家是否误判了:房租、滞涨与消费降级

写给40不惑的我们:被时代的浪潮推动还是被时代抛弃?

为什么有的人年纪轻轻,思想深度却远高于常人?

贸易战持续升级,中国应采取“无视论”的智慧

私企的衰退:那些正在消失的、惨淡经营的、痛苦挣扎的公司……

刘强东事件,马云到底嗅到什么危险?

美银美林警告:一切都像极了1998年

想要辞职的第896天

600亿的背后

在菜市场,老百姓从不说降级

“浙江帮”,资本市场最豪华朋友圈:金科文化3年做局,大佬步步惊心!

梁建章:为什么我对中国经济还是谨慎乐观

诺奖得主:房租管制是摧毁一座城市的最好武器

去杠杆成果:超11家地方国资平台拿到A股壳

正在消失的中产,释放了一个危险信号

「至暗」时刻,「涅槃」时刻

杠杆的轮回,众生的焦虑

请做好5年内随时失业的准备

年度最扎心视频:不爱惜身体的人,会被惩罚!

50句惊艳世人的电影台词:请原谅我戳痛了你所有记忆

最可怕,是书生热衷于江湖;最可敬,是江湖客捧起了圣贤书

任正非最新内部讲话:中国最大的武器是13亿人民的消费

央行前副行长吴晓灵:做好泡沫破灭准备

孙立平: 当前最急迫的三个问题——国家的方向感、精英的安全感、百姓的希望感

违约进入下半场:从民营企业接盘到居民破产!这真是一个伟大的时代!

从美苏冷战的历史来看即将到来的中美冷战

高善文:中国杠杆表面上是金融问题 本质上是财政问题

这是今年最犀利的演讲:国家命运与个人命运

至暗时刻,“不死鸟”照亮未来

证监会为啥要力推独角兽?

股灾三年祭:从狂热到崩塌

由FMBA历届校友推荐的文章集锦,版权属于原作者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广告]赞助链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

公众号 关注网络尖刀微信公众号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赞助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