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痛!又一位巨星陨落!他是所有中国人都该鞠躬致谢的“救星”!

百家 作者:通信圈 2019-01-09 00:16:38


来源:冯站长之家、北洋之家、观察者网、网络


英雄的枯骨无人问津,

但某些明星的家事却天下皆知!

对这种现象,我们痛心疾首:

让人心痛的是

为什么很多顶级专家似乎总是难逃这个宿命:

直到逝世那一天,

才是广为人知的那一天?!

更让人心痛的是

有些科技巨星、专家,即使在逝世那天,

得到的还是大家的漠视!

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对娱乐人物,大家却趋之若鹜!

这种事情,很让人痛心,但是,我们不得不面对!

因为这样的事情,再一次出现了!

2019年1月2日,一位为中国作出卓越贡献的老先生,去世了。

但是,

近一天的网络热点,压根儿没有他的影子!

想一想,

也许是因为老先生已经去世两三天了,

新闻热度下降了。

于是,我干脆搜了近七天的关注热点,结果如下:

仍然是娱乐新闻、娱乐人物充斥!

明星删微博、发朋友圈、哭,都是热腾腾的新闻!

众多媒体,趋之若鹜!

众多网友,趋之若鹜! 

但是,

这位老先生,为中国儿童的健康,

奋斗了一辈子!

他的去世,

竟然还不如明星的一条微博、

一次哭泣重要! 

于是,

我们心中,

有了一种神圣感!

我们感觉,一种责任,

又重重地压在了肩上!

我们必须把这位老先生,

推到广大读者面前!

让更多中国人

知道他,尊敬他,怀念他!

这位老先生,

曾经惠及几乎所有中国的孩子!

但是,说起他的名字,

大家却觉得无比陌生! 

他叫顾方舟

是我国著名的

医学科学家、病毒学专家

可我们还没来得及认识

他已经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就在2019年1月2日凌晨

享年92岁

跟大多数默默无闻奉献的科学家一样,

他活着的时候不为我们知晓,

然而,有如他名字中的“方舟”二字,

他是让几亿中国人免于

“死神”威胁的“救星”!

是的,用“救星”形容他的功绩

一点儿都不夸张。

他对中国人的贡献实在太大,

甚至可以说,

从60年代直到今天出生的孩子,

都应该谢谢他!

1955年,一种怪病降临江苏南通,

全市1680人突然瘫痪,

大多为儿童,466人甚至死亡,

病死率高达27.75%。

怪病发展很快,

几年时间蔓延到中国中西部。

成为当时最严重的传染病,

这种怪病,就是脊髓灰质炎,

俗称小儿麻痹症!

而顾方舟用他的一生只做了一件事,

就是对抗脊髓灰质炎

1960年,

他成功研制出中国首批小儿麻痹症疫苗,

1962年成功研制出“糖丸”减毒活疫苗

在没有针剂时,

那个糖丸却是让很多国人可以安全的长大。

向您致敬,

糖丸的味道一辈子我们也忘不了

那么

顾方舟老人怎么会想着

去研究这么一颗甜甜的糖丸呢?

所有美好的果实

都在苦涩中孕育

而这个苦涩开始于他的童年

1926年,顾方舟出生于宁波

本来可以幸福长大的他

突然遭到家庭变故

顾父在海关工作

因为接触到外来船只

染上了黑热病

这种慢性传染病

以当时的医疗条件根本无法治愈

年仅五岁的顾方舟

失去了父亲

顶梁柱一走

家里经济压力

瞬间增大

吃喝用度都比以前差了不少

更关键的是

单亲家庭的小方舟

居然被附近的孩子欺辱

他究竟受了多少委屈

我们不得而知

只是80年后

当央视《大家》栏目

要为他拍纪录片的时候

已是满头银发的顾方舟

回忆起来依然是

泣不成声

父亲去世后,

留下四个年幼的儿子

和一个还是孩童的弟弟。

母亲周瑶琴虽是小学教师,

但收入微薄,

一家人很快陷入贫困。

但周瑶琴是个非常了不起的女性,

她选择独自扛下丧夫之痛

▲周瑶琴和四个儿子合影(左一为顾方舟)

为了养活5个孩子,

她誓不改嫁

狠心将孩子送到母亲家中,

隐瞒自己32岁的年龄,

考入杭州助产护士学校。

三年后,学成归来的周瑶琴

带着一家人北上天津,

在英租界开了一家接产诊所。

▲1934年周瑶琴(前排右二)于杭州广济助产职业学校毕业照

她硬是靠着一个人

白天黑夜不停地助产接生,

供养几个孩子上学。

孤儿寡母想在天津租界立足谈何容易,

从记事起,顾方舟的世界

便充满了同学的嘲笑、

洋人的欺侮、警察的压榨…… 

有一天,几乎累到虚脱的母亲

抚摸着他的头说:

儿子,你要好好读书。

长大了,你要当医生。

当了医生,我们就不用求别人了。

那一刻,娘俩抱头痛哭,

父亲的病故,

母亲的嘱咐,

让顾方舟从小埋下学医的种子。

在母亲的影响下

1944年,顾方舟以优秀的成绩

考上了北京大学医学院

但大学毕业后

被同学公认为手指灵巧

外科医生好苗子的顾方舟

却在众人不解的眼光中

放弃成为一名医生

决定投身公共卫生学

他说:

外科手术确实可以救一些人的命

但公共卫生学

却可以让千百万人受益

而那时的中国也真的太需要了

他成长于

民族危亡的战乱年代

那时的中国人民吃不饱饭

还有打不完的仗

哪有心思去管公共卫生 

人们随地大小便

有厕所也是直接排进河里

又用这些河水

洗衣、洗澡甚至洗菜等等

非常容易导致病毒感染

他见过太多人因

过于恶劣的环境问题而生病

承受病痛的折磨甚至死亡

他的父亲无疑

是生命中至痛

为此,大学毕业后

顾方舟毅然

投身于公共卫生事业

顾方舟将自己的未来

与祖国、与人民紧紧联系在了一起 

公共卫生的改善

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1955年

一场由恶劣环境造成的传染病

却在中国疯狂肆虐

这种病叫脊髓灰质炎

俗称小儿麻痹症

它专挑7岁以下的儿童下手

那些孩子有的关节变形

有些是再不能走路 

单单是江苏南通

一共发现

麻痹型患者1680例

病死率高达27.75%

脊髓灰质炎病毒,

会随着患者和携带者的粪便排出体外,

也会随着他们打喷嚏的飞沫喷出体外,

非常容易传染

但当时对于这种病毒,没有办法可以预防,

患病了更没有办法救治。

刚被感染病毒的孩子,

一开始就是感冒咳嗽等小情况,

但是一夜间,腿就不能动了。

染病后,超过四分之一孩子死亡,

活下来的手脚和四肢变形,

终身残疾

有一次,一个妇女背着孩子,

一看到穿着白大褂的顾方舟走出来,

就一把拉住他哭喊着:

大夫,你把我的孩子治好吧。

他以后还得走路,参加国家建设呢。

但那时的顾方舟

只能遗憾地回答

太抱歉了

我们对这个病还没有治愈的办法。

顾方舟看到

家长本来闪着光的眼睛

一瞬间就黯淡

后来有一位

医院的工作人员告诉他

那个家长一直呆坐在

走廊的长椅上,很晚才离开 

这件事一直刺痛着顾方舟

很多年后

再谈起当时的无能为力

他依然忍不住哽咽

治疗疾病刻不容缓

1959年,顾方舟一行人去到苏联

考察并进行疫苗学习

当时的疫苗共分为两种

“死疫苗”和“活疫苗”

“死疫苗”由美国研发

虽然安全有效

但却阻挡不了脊灰病毒

在人群中的传播

而且生产成本很高

那时国内的生产力达不到生产要求

还有一种美苏联合研究的活疫苗

成本是死疫苗的千分之一

但是还没有进行过临床试验

国内外对其有效性和安全性

都存在质疑

需要重新进行安全方面的研究

一时之间

“死”“活”疫苗两派争执不下

没人能告诉他们

哪种疫苗对

已经在悬崖边上的中国更好

更难的是

无论选哪种疫苗

以当时我们的国际关系

美苏都不会给我们帮助

我们只能自己研究 

这时,顾方舟做出了决定

中国只能,也一定要

走活疫苗路线

这条路很难

但我们必须走正确的路

卫生部采纳了他的建议

1959年12月

脊灰活疫苗研究协作组成立

顾方舟担任组长

因为需要进行动物实验

云南一个正在筹建的

猿猴实验站

改名为医学生物学研究所

成为了我国

脊灰疫苗研究和生产基地

说是基地

但实际上只有一块地

刚到基地时,顾方舟都傻眼了

这个基地,挨着一片荒山

连地基都还没铺平

那时还没有如今的大型机器

顾方舟就带着一起

用人力去碾平那块地

▲顾方舟在昆明与职工创建生物医学研究所,正在建设工地平整地基

只有猿猴们住的地方

没有员工宿舍

顾方舟只好带着研究员们

在山洞里临时搭了棚子

不过一下雨

棚子几乎什么都挡不住

潮湿的气候下

研究员们连条干裤子

都没法穿 

但这些在顾方舟眼里都不算什么

咬咬牙都能挺住住

对于他来说,当时最困难的是

苏联撤走了

所有的资料和科学家

一切只能靠他们自己摸索了

1960年,周恩来总理途径昆明

便来到基地进行疫苗考察

期间顾方舟笃定的告诉总理

如果全国七岁以下小儿都能接种疫苗

就有希望在我国消灭脊髓灰质炎。

他没有说大话

他是真的下决心

一定要做出这个疫苗

那时国家进入三年苦难时期

研究员们每天需要进行大量的

脑力工作和体力工作

每天连饭都吃不饱

有一次猿猴培养室发生了骚动

原来是一个饲养员饿的不行

偷吃了猿猴的饲料被发现了

研究员们都很生气

因为猿猴要做实验

人可以饿

但它们一定不能饿

 

在昆明研究的几年

没有高科技设备

所有的工作都靠着

顾方舟和研究员的双手

培养细胞需要恒温室,

没有?没事

顾方舟和几名电工自己建

疫苗需要冷冻库

没有,没事

把疫苗背到山下的肉制品厂去冷藏

有时得背上背下十几趟

他们就当锻炼身体了


终于,第一批脊髓灰质炎疫苗

研制成功

接下来就是人体测试

这时,活疫苗的弊端体现出来

如果实验失败

相当于是往正常人

身体内打脊灰病毒

风险大,副作用不明

一般人都不会想冒险

所以顾方舟想到了一个办法

冒着有可能瘫痪的危险,

顾方舟和同事们

亲自喝下了疫苗溶液,以身试药。

所幸的是

观察期过后,一切正常

但一个更大的难题

摆在了眼前

成年人身上可用

不代表孩子也能用啊


这时,顾方舟再次

做出了一个震惊他人的决定

瞒着妻子,让自己刚满月的儿子

冒着瘫痪的风险,

参加临床试验!

在顾方舟的感召下,

研究所的科学家们

也纷纷给自己的孩子服用了疫苗。

这些初为人父母的年轻人们,

用一种看似残酷的执着表达着

对国家、对人民、对科学的爱。

10天观察期过后,

顾方舟和同事们喜极而泣:

疫苗是安全的!

努力没白费,

疫苗确实是安全的!

随后II期试验也马上开展

2000人,全部成功!

1960年12月

首批500万人份疫苗生产成功

它们搭载着火车和汽车

奔向了全国11个城市

苦心人天不负

投放的城市

流行高峰都有减弱

与1959年相比

降低了1~12倍

顾方舟和研究员

用自己和自己孩子的未来

为全中国的孩子

搭起了一座通往健康的桥梁

面对全国日益好转的疫情,

顾方舟没有大意。

疫苗需要冷藏保存

农村和偏远地区怎么办?

另外,疫苗是液体的

味道苦,小孩很抵触

怎样才能制造出既方便运输

又让小孩爱吃的疫苗呢?

一天,顾方舟看到三岁的儿子

拿起桌上的糖果,

他突然意识到:

为什么不能把疫苗做成糖丸呢!

这样,固体方便运输,小孩还爱吃!

就这样,上亿中国儿童都吃过的

糖丸”正式诞生!

这一次他再也不担心

孩子们不爱吃了

而且这糖丸也是经历了数次改造

一开始要吃三次

而顾方舟创造突破理论

将三次免疫合为一体

糖丸只要吃一次便可

自从疫苗推广开来后 

脊髓灰质炎的年平均发病率

从1949年的十万分之4.06

下降到1993年的十万分之0.046

数十万儿童免于致残

外国媒体纷纷进行报道

许多世界级的学者来向他请教

而这颗饱含顾方舟

一辈子心血的糖丸

也陪几代人走过了童年

1994年

中国最后一例脊灰病毒被消灭

2000年

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宣布

中国成为无脊灰国家

这个残害了许多孩子的疾病

终于从中国大地上彻底消失

但是顾方舟

依然没有停下自己的脚步

因为只要世界上

有一名儿童

还感染有脊髓灰质炎病毒

所有国家的儿童

就仍有感染该疾病的危险

2003至2005年期间,25个先前无脊髓灰质炎国家,因输入病毒而再次发生感染病例

顾方舟一直没有停止

与脊髓灰质病毒的斗争

86岁那年,他仍奋斗在前线

给学生们写教案

教学生们如何才能

更好的做出脊灰疫苗

他为50亿份的脊灰疫苗生产

提供了技术指导

他让我们有了

无需冷冻的糖丸和更高效的疫苗

他通过一颗全世界最甜的

小小的糖丸

和无数孩子的童年

产生了连接

他被人们称为中国病毒学之父

然而遗憾的是

这位为中国辛苦了一生的老人

因为病痛放下了担子

而直到这一天

我们才终于认识了他

 

他九十多岁的一生

只做了一件事

研发出了这颗小小的糖丸


在接受采访时他曾说道:

现在我可以对组织、对老百姓说

我尽力了,

你们的孩子再也不会得这个病了。

中国大地上,因为他

少了一种病痛

中国的孩子,因为他

有更多的机会健康长大

此后,还会有无数孩子

像当年的我们一样

兴奋地吃下那颗

满载着童年甜蜜回忆的糖丸

然后一天天健康的长大

只是这一次

他只能在另一个世界里

静静地看着笑着

回忆着当年那些孩子们的趣事

守护着他们健康长大

这是他一生的骄傲

如果顾方舟老人能见到总理,

他终于能拍胸脯说:

总理,咱们中国人

已经消灭了脊髓灰质炎,

您可以放心了!

顾老走了,人间少了一颗“巨星”,

天上多了一颗闪闪发亮的星辰。

谢谢您,糖丸爷爷!

一路走好!


通信路上,一路相伴!

一个有态度的圈子!

官方微信号:tongxinquan_168,免费订阅中!

投稿:tongxinquan168@163.com,获高额回报!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广告]赞助链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

公众号 关注网络尖刀微信公众号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赞助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