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电池投资收紧 八成产能利用率成扩产门槛

百家 作者:OFweek 2018-12-20 11:33:43


随着过去两年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飞速发展,需求的不断扩大,动力电池行业间并购和投资数额不断屡创新高,据不完全统计,仅今年上半年并购及融资对象为碳酸锂、镍、钴、氢氧化锂、六氟磷酸锂的交易案就有15宗。其中交易金额最大的天齐锂业对SQM的股权收购,交易金额达到258.93亿元。

而动力电池行业的产能扩张同样在继续增长,《锂电池产业发展白皮书(2018)》指出,2017年全球电动汽车和储能锂离子电池的总制造能力预计达200GWh,而且大部分产能集中在中国(占约50%)。 2017年中国主要企业锂电池产能约124GWh,2018年底预计达到180GWh,且主要企业产能基本超过8GWh,但利用率普遍低于40%。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理事长陈清泰表示,当前中国动力电池市场两极的分化非常明显,高端优质产能供应不足,低端产能订货不足,生产经营困难,呈现出了结构性的产能过剩。

事实上,动力电池市场一直是被几家头部企业所占据,根据OFweek产业研究院数据统计,截至2018年11月,排名前十的企业出货量占到了80%,而中国动力电池配套企业已经从2015年的大约150家降到了2018年的不足100家,超过三分之一的企业已经被淘汰出局。

兼并重组洗牌加速的背后,是动力电池行业集中度的加剧。根据OFweek产业研究院统计显示,在2018年1-11月总量43.59GWh的装机量中,前十企业占比超过80%,而宁德时代和比亚迪第一梯队的地位短时间内难以撼动,二者动力电池装机量之和占据市场的60%以上,双寡头局面持续。

发改委出手 抑制重复无效投资


从企业关系来看,电池企业与整车企业的关系已经不仅仅是纯粹的供需关系,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更深层次的战略合作,另一方面,电池企业已经从争夺配套客户的竞争延伸到上游材料和资源,世界各地的锂矿、钴矿资源炙手可热,谁掌握了上游资源谁就在下一步竞争中处于主动的地位。

这一点从上半年锂电行业的投融资上也能很好的反映出来。从融资并购对象细分领域来看,各领域环节均有涉及,并呈加码上游理矿、钴等上游原材料环节的趋势。上半年36起锂电行业融资并购案中,涉及碳酸锂、镍、钴、氢氧化锂、六氟磷酸锂等上游原材料环节的交易案多达18起,占比为50%。可见,锂电上游原材料领域深受资本市场热捧。

然而,过多重复的投资一方面会进一步造成产能的过剩,加剧行业的非理性竞争,另一方面则会造成资本的无序扩展,形成资源的浪费,为此,国家发改委颁布《汽车产业投资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进一步规范行业的良性发展。

规定在第二十四条和二十五条对动力电池单体/系统企业投资项目提出的明确要求,特别是对企业的研发能力、制造工艺、回收处理能力等作出明确要求。更为重要的是,规定提高了企业产能扩张的门槛,要求企业上两个年度车用动力电池产能利用率均不低于80%。

编辑点评:拼生产规模只是浅层次的竞争,不断提高自己的竞争地位最重要的是掌握核心技术,而且有能力不断创造核心技术。当前以磷酸铁锂和高镍三元为代表技术路线在拼规模的路上已经形成寡头格局,在行业面临市场分化加剧压力下,对于市占率方面不占优优势的企业而言,技术研发或将成为其突围而出的法宝,而燃料电池和固态电池则是新的方向。

推荐阅读

当动设备邂逅数字化,智慧运维时代开启

受中美贸易战冲击 LED照明企业业绩增长放缓

OFweek2018中国高科技产业大会完美闭幕

专访研华何春盛:共创模式加速物联网进程

从IBM到百度,探寻类脑芯片的丰收与荆棘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广告]赞助链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

公众号 关注网络尖刀微信公众号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赞助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