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之父马文·明斯基:将人类看做机器并不是对人类的侮辱,而是一种更高级别的肯定

百家 作者:DeepTech深科技 2018-12-04 10:16:55

加入DeepTech读书会听更多科技好书


如果现在做一个调查,让大家列举目前科技领域最热的几个领域,或许有人会说是区块链,可能也有人将量子计算放入榜单,但所有的榜单里一定有这样一个名词,那就是人工智能


很多人当然知道,人工智能诞生于遥远的 1956 年。但当下,我们对于人工智能的追捧,却要从2016年开始说起。


2016 年是“人工智能”一词出现的第 60 个年头。这一年,人工智能领域发生了很多事情,或许更多人记住了 AlphaGo 如何横扫人类顶尖围棋高手的一幕,当李世石最终以1比4 落败后,人类不得不又放弃了一个在计算机面前为数不多的骄傲。但这一年还有一件事值得铭记:马文·明斯基在 2016 年 1 月去世。


马文·明斯基是谁?这个陌生的名字在计算机科学、数学之外几乎无人知晓,但他之于人工智能的重要性却不言而喻。


图 | Marvin Minsky(来源:Wikipedia)


1950 年代的美国,二战获胜后的乐观主义情绪弥漫在整个西海岸地区,而战争期间研发的各种军事技术也逐步民用化,让包括明斯基在内的科学家、数学家们看到了征服人类智能的可能性。


1956 年的盛夏,30岁的马文·明斯基与约翰·麦卡锡、克劳德·香农(信息论之父)等人聚集在达特茅斯学院,他们想用这个暑假酝酿一个伟大的计划:制造与人类同等智能的机器。也是在这次聚会上,他们为自己即将从事的工作,创造了一个名词:人工智能!这也被公认为是人工智能的起源。


图 | 2006年,会议五十年后,当事人重聚达特茅斯。左起:摩尔、麦卡锡、明斯基、赛弗里奇、所罗门诺夫(来源:网络)


随后的一个甲子里,一代代科学家、数学家、计算机学家们前仆后继,为人工智能的发展开辟了不同的方向。而马文·明斯基则扎根学术界,先是与约翰·麦卡锡共同创建了MIT人工智能实验室(世界上首个人人工智能实验室),后来还奠定了人工神经网络的理论基础,他也是最早提出虚拟现实理论(VR)的学者,并在 1969 年获计算机领域最高奖项—图灵奖(也是人工智能领域首位图灵奖获得者)。


拥有如此多殊荣的马文·明斯基,其实身上还有另外一个标签——他也是差点将AI扼杀在摇篮里的人工智能之父。为什么会获得“这个评价”?这里就不得不提他在人工神经网络领域的争议了。


明斯基在普林斯顿读研究生时,就已经建造了第一台神经网络学习机,从而成为这个领域的先行者。但在1969年,他和另一位知名学者西蒙·派珀特,共同撰写了一本讲述神经网络局限性的书,该书从理论上否定了神经网络的研究价值。由此也让这个研究领域尘封了至少10年之久。


作为人工智能的先驱,他的著述非常多,今天重点跟大家分享一本明斯基的重要著作,也是他生前最后一部著作《情感机器:人类思维与人工智能的未来》在这本著作中,明斯基有力地论证了情感、直觉和情绪并不是与众不同的东西,而只是一种人类特有的思维方式。人类的所谓的“情感”也不过是大脑对“资源”的一种分配方式罢了。


以“爱情”为例。当人们坠入爱河后,整个人的状态就像被激活的程序一样,这个程序内充满了全新的资源。更进一步,这些被激活的资源还会引发其他资源的联动,从而激活更多的资源。明斯基发现,如果每次这种改变都会激活更多其他资源,那么最终导致资源的大规模级联,从而进一步改变人的精神状态。


这是一个颇为有趣的论述方式,某种意义上说,明斯基再次暗示了人类大脑就是一个 有着丰富资源的复杂机器。


在《情感机器》这本书中,明斯基把自己对于大脑机制的思考,聚焦在心理学的研究和发现上。在这套略显独特的方法论里,我们可以了解到:


为什么情感只是一种思维方式?

为什么意识是由 20 多种过程所组成的思维方式

为什么人类情感变化的背后,是大脑内部资源的变化?


这本书的确不是一本好读的书,

但一定是每个想充分了解人工智能的人应该去了解的一本好书!


让我们跟随着拥有「怪兽大脑」的马文·明斯基,一起走近这本“烧脑”的《情感机器》,去认识“人类思维与人工智能的未来”。


扫码加入DeepTech读书会

即刻收听《情感机器》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广告]赞助链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

公众号 关注网络尖刀微信公众号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赞助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