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编辑婴儿”事件背后:群体和个体的“恐艾症”

百家 作者:互联网观察 2018-11-29 14:07:12

每当一个严肃词汇被社会文化解构、能拿来被调侃时,就代表社会开始看淡并接受一项事物了,过往所存在的恐惧和不适感,会随大众认识程度加深而消逝。

以前我们“谈癌色变”“谈艾色变”,现在很多人已经用科学的姿态谈论并调侃这些话题了,伴随国民健康文化、性文化发展这些词汇开始成为社会知识水平上升的象征。

不过,日前“基因编译婴儿”事件所显现出的“恐艾”情节却再次提醒我们,大众层面现代医学观念普及仍需要努力,只有社会大众都讨论过以后,才能证明我们社会完全认知艾滋,这是正确预防对抗艾滋传播的基础。


偏见与歧视构成的认知恶性循环

用基因编辑使新生儿天然免疫艾滋病,被专家称作“拿大炮打蚊子”,况且基因编辑作用于人体对人类基因库存在污染风险,打开“潘多拉盒子”后对人类文明也会产生无可估量的风险,所以这完全是一场闹剧。

撇开违反伦理的闹剧不谈,背后支撑志愿者夫妇参与实验的主要因素,还是社会非理性“恐艾”情绪;据贺建奎本人公开谈话我们得知,志愿者夫妇在接受实验前,听取并了解了实验风险性、明白实验对孩子健康是“利弊参半”且存在不确定性的,但是他们还是接受了这个实验。

很长时间以来,社会对艾滋的认知都存有道德判断,一个人不幸患上艾滋病后,往往首先被道德压力所击垮。“纵欲滥交”“同性恋”“买春卖春”“吸毒”等带有负面意涵的词汇,因为纠结感染因素而首先对感染者个人价值产生质疑。

某种层面来讲,不安全性行为和个人卫生习惯不佳的确是传播的主要原因;但是,社会整体认知错位导致的歧视和恐惧,也让这方面知识传播普遭遇了阻碍。

当人们自身带有道德优越感评判对方时,没有认知到这是一个非理性因素,正是由于隐晦忌讳才导致公共卫生安全事件得不到重视。这在我看来是一个恶性循环,人们没有就事论事从对抗疾病本身思考问题。我相信,参与基因编辑实验的志愿者夫妇,也在某种层面遭受了巨大的道德压力,致使他们把孩子送入违背伦理、充满风险的实验项目中,只有恐惧和外界的眼光才会有这么强大的压力。

 

性教育和普查筛查势在必行

从最早河南省“血浆经济”导致规模传播开始,中国艾滋病防控就一直以包容心态进行;而在时间推移中中国青壮年人口不洁性行为所导致的扩散性传播,逐渐取代了具有时代背景性质的“事故性传播”。

从近两年公开报道来看,近年高校男同性恋群体、非洲裔留学生群体是传播艾滋的高风险群体;而按占比来看,近十年以来异性性行为还是最主要传播途径,且整体防控形势不容乐观。

图片来源:第一财经


日前,《第一财经》针对艾滋议题发布了名为《中国已能药物控制艾滋病传染,问题是每年有30%感染者没被发现》的文章。文章指出:新发感染者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主要原因是因为检测规模由1亿人口增长到了两亿。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研究员吴尊友称:由于扩大治疗,更多的感染者获得治疗以后存活延长,使得感染的人数在增加;其次,每年有一定数量的新感染者出现,每年有30%左右的感染者没有被发现。

  前两年,各地方高校艾滋病传播事件频发,艾滋病传播呈现了年轻化趋势,之前南方城市出现最小13岁、初中高中生感染艾滋病的案例,给很多家长敲响了警钟。随着社会文化逐渐走向多元,年轻群体性文化愈加开放,跟不上趟的性教育、安全教育开始现象后果。

2016、2017、2018连续三年,因为高校艾滋传播事件频发,包括名校北大、清华、人民大学在内的一众高校,在饮料自动贩售机开始投放可匿名回收的艾滋检测套装,许多高校投放后仅仅一天便售罄,受到了许多媒体的关注。

而因为“easy girl”议题,非裔留学生滥交传播艾滋的传闻、受感染者采取故意传播报复的传闻年中在网络发酵;包括聊天群组、豆瓣知乎和公众号在内的一众网络平台,搬运截图和故事传播恐惧的帖子和消息一茬儿接一茬到来。

目下,关于艾滋话题,掺杂社会矛盾传播的势头愈演愈烈。虽然官方报告指出了一些现象是事实,澄清了一些谣言新闻,但是客观看待医学防控、认知艾滋病知识这一步基础却未形成,对于性教育、性文化、舆论尺度等影响深远的议题,也未有共识和探讨,这是真正令人担忧的。

wwwgx2016互联网观察

每天精选深度互联网业内文章

整理最新互联网业界资讯,欢迎分享

长按,识别二维码,加关注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广告]赞助链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

公众号 关注网络尖刀微信公众号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赞助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