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开源锣鼓喧天,个人开源门可罗雀,原因何在?丨Q言Q语

百家 作者:InfoQ 2018-11-18 08:01:33

题主丨小智

什么是开源?

我们都喜欢开源,在国内一提到开源也都认为是好事情。但到底什么是开源,也许大部分人对开源理念都不够清晰。

国内多数软件公司或开发者对于开源的热情,仅仅局限以下两方面:免费的代码;深入参与的开源活动。对开源,我们用的多,贡献少。国内发起的有一定影响力的开源项目,也是凤毛麟角。好的现象是貌似 Apache 基金会上,逐渐能见到很多国内公司贡献的代码,成为顶级项目。

自由软件精神领袖理查德 · 马修 · 斯托曼(Richard Matthew Stallman)的演讲,演讲中他特别强调 “Free is not free”,对这句话我的个人解释是 “自由,而不是免费”。free 开源是自由,但不等于免费。——谢孟军。

中国的开源现状

大概两三年前,中国企业参与开源还非常少,当时根据 GitHub 的年度开发者报告,国内大厂如 BAT 等企业的排名都在百名开外,但到现在再去查看,发现这些企业的 GitHub 排名已经非常靠前。

企业开源的排名靠前,就代表开源现状令人满意吗?恐怕也未必。

在很多圈内人看来,中国企业的开源,更像是一个 KPI 项目。比如说,有的企业开源是为了获得名气,有的企业开源是因为职位升级强制要求开源项目,还有的开源了就不管后续维护了。

在日前举办的 KubeCon 上,3 个原创于中国的开源项目进入 CNCF:Harbor,TiKV,Dragonfly。我们对此表示祝贺的同时,也需要反思现在的国内开源现状。

一方面,是开源企业的锣鼓喧天,另一方面,又是个人开源的门可罗雀。

这种现状下,你很难说中国开源做得很好。

再加上,各种 GitHub 刷 star 的中国式项目,很多开源参与者愤怒过后也只能一声叹息。

“世界不能没有开源”VS“开源正在杀死软件开发”

“开源不过是一些理想主义者的美梦”VS“你开源我赞美,要我开源我不干”。

开源是为什么?

诚然,“中国式”开源总是让人诟病,但在中国依旧有很多人,在默默地做着这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他们想效仿 Linux 基金会的模式成立中国的开源基金会,却始终未能成功。

他们所在的公司并不支持,但却依旧在坚守这件事情,报团取暖。

他们没有什么名气,更没有什么资金,所热爱的事情甚至遭到冷眼与嘲笑。

<iframe class="video_iframe" data-vidtype="2" data-cover="http%3A%2F%2Fshp.qpic.cn%2Fqqvideo_ori%2F0%2Fr07862hea8a_496_280%2F0" allowfullscreen="" frameborder="0" data-ratio="1.7777777777777777" data-w="864" data-src="http://v.qq.com/iframe/player.html?vid=r07862hea8a&width=352&height=198&auto=0" width="352" height="198" data-vh="198" data-vw="352" style="display: none; width: 352px !important; height: 198px !important;"></iframe>

虽然中国的开源现状并不太理想,但还是有着这样、那样的企业、个人为了种种原因,继续加码着开源事业。

你对中国式开源这件事怎么看?

你最反感的中国开源现状是什么?

你最欣赏的中国开源项目是什么?

你有想跟大家分享的自己的开源项目吗?

我们诚挚地邀请你在评论区留下你的回复,跟大家一起交流碰撞!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广告]赞助链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

公众号 关注网络尖刀微信公众号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赞助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