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将开源进行到底

百家 作者:CSDN 2018-11-14 12:17:51

恭喜将“开源”进行到底的微软喜提 GitHub 1 亿个代码仓库!

作者 | 郭芮发自上海

出品 | CSDN(ID:CSDNNews)

曾经的微软口口声声喊着“开源软件是知识产权的癌症”,现在却在费尽心思“拥抱开源”——从连续三年超越 Facebook、Google 名列 GitHub No.1 到直截了当地收购了它,再到 10 月宣布加入开源专利联盟 OIN……这一年,微软在不断地用事实证明自己已经成为开源领域的第一拥趸。

加入 OIN 的微软热情地奉上了近 6 万项专利,引得 Linux 及开源软件社区的一片叫好!而被微软纳入旗下的 GitHub 也在被收购的五个月后迎来重大的里程碑事件:1 亿个代码仓库托管在 GitHub 上,再次奠基了其开源“霸主”地位。无独有偶,近来在云服务方面也颇费心力的微软还在近日发布了 AKS(Azure Kubernetes Service)预览版,为其开源大军再造一势......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微软的开源“反转”之路。


微软开源近 6 万个专利组合


10 月 10 日,微软宣布加入开源专利联盟 OIN(Open Invention Network),并同意向所有其他 OIN 成员开放其所有专利。据外媒 ZDnet 报道,这一专利组合数量高达 6 万之多。

OIN 是历史上最大的专利非侵略社区,代表了一系列核心的开源知识产权价值观。在微软加入 OIN 之前,这个社区已经拥有 2650 多名成员、1300 多项全球专利和应用,其成员包括 Google、IBM、RedHat 和 SUSE——任何加入 OIN 社区的人都可免费获得 OIN 专利许可和成员交叉许可。

微软企业副总裁和知识产权委员会主席 Eric Anderson(微软专利的最高管理者)说:“我们向 Linux 系统开放我们的全部专利,这不仅包括 Linux 内核,还包括上面构建的一切软件包。”

OIN 首席执行官 Keith Bergelt 在一次采访中就微软的声明也发表评论说:“(这次微软贡献的专利可以说是)微软所拥有的一切,它涵盖了许多东西,包括 Android、Linux 内核和 OpenStack 等较老的开源技术,以及 LF Energy、HyperLedger 等新技术,及其前身和后续版本。”

而 Anderson 证实微软提供了 6 万多个专利——这到底意味着什么?

2014 年微软的 Android 专利大概获得了 34 亿美元的收入,仅三星一家就为其支付了 10 亿美元,这笔钱即使在微软的总收入占比中也是十分巨大的。因此,Anderson 明白很多开发者会对微软的这一举措感到震惊,“我们知道微软加入 OIN 的决定可能会让一些人感到惊讶,因为过去微软和开源社区之间在专利问题上的冲突并不是什么秘密。”

但是现在的微软已经经历了“根本性的哲学变革”。

微软云计算和企业集团执行副总裁 Scott Guthrie 表示,“最初我们对开源并不友好”,“但你应该看看我们过去五六年来的行动......最终,我们通过行动表明我们对开源是认真的。”关于向 OIN 开放专利组合,Guthrie 进一步解释道,“我们希望保护开源项目免受知识产权诉讼的侵害”。

微软的行为也在表明,与收取专利相比,开放专利或许能够获得更多的收益。Andersen 尤其认为这“对于一个以客户和开发人员意见为主、并坚定践行 Linux 和其他开源程序的公司而言,合情合理。”

“微软真的一直在改变,没有哪个公司像微软一样从一家专有软件公司变成一个开源软件公司。”OIN 首席执行官 Bergelt 认为,微软的这一举动很大程度上能够有助于刺激那些不愿意开源的公司,促使他们加入 OIN,“微软的加入使得 OIN 社区更强大,它的广度和深度降低了核心技术的专利风险,并用行动告诉那些使用 OSS 但尚未加入 OIN 的公司尝试加入 OIN。”


GitHub 收获 1 亿代码仓库!


微软收购 GitHub 的这几个月来,开源社区中的争议声一直不断,半个月前 GitHub 挂了的事件更是被直接“甩锅”到微软头上,认为其“遇人不淑”。

但它们用切切实实的数字证明,前面的路子没走错!

据外媒 VentureBeat 近日报道,目前已有 1 亿个代码仓库(repository)托管在了 GitHub 上,每秒创建的代码仓库平均有 1.6 个。而这些数字,则是由来自世界各国的 3100 万名开发人员合作贡献,提交代码共计超 11 亿人次。

GitHub Universe(来源 / VentureBeat)

GitHub 技术负责人 Jason Warner 表示,2008 年 GitHub 上还只有 33000 个代码仓库,经过十年的发展,包括 Rails、Node.js、Swift、.NET、Python 等在内的很多项目都在 GitHub 上构建并壮大了起来。而“1 亿”分界线,毫无疑问又是一大里程碑事件。

基于这些数量庞大的代码仓库,GitHub 统计出了 2018 年顶尖开源项目、发展最快的项目以及开源贡献最多的主题等多个项目榜单。

在 2018 年顶尖开源系统项目中,微软占据第一,GitHub 也算是对得起“新东家”的脸面了。这一最受欢迎的项目是微软的跨平台文本编辑器 Visual Studio Code,一个带有 Electron 引擎的 Web 技术构建。其次,Facebook 的 React Native 和 Google 的 TensorFlow 分列二三。此外,Angular、Kubernetes、Npm 等项目也均有上榜。

2018 年顶尖开源项目排行榜

2018 发展最快的开源项目中,微软再次卫冕。Azure Docs 上升速度最快,热度也最高,此外机器学习、游戏开发、家居自动化、数据分析、JavaScript 开发等领域的项目同样发展迅猛。


2018 年发展最快的开源项目

在贡献最多的开源代码仓库主题中,React、Android、Node.js 占据前三。


2018 年贡献最多的项目主题

事实证明,曾经“恐惧开源”的微软或许就是 GitHub 最好的归宿,才会在收购后者之后给开发者快速带来强大的吸引力。作为大型的社区服务者,微软在过去的一年中为 GitHub 带来了新增用户 800 多万,比此前六年的总和还多。.Net Core 开源后,用户增长更是取得了快速的发展,月活跃用户高达 400 万人,每月新增 45 万,在 GitHub 上的月度增长达到 15%。

“我们只是刚开始上路”,Warner 也表示,“感谢现在和将来与我们一同构建社区的用户,我们迫不及待地与你们共同构建下 1 亿个代码仓库。”


云原生的开源未来

微软在上云的研发上,同样不离“开源”二字。

在 11 月 13 日的 Microsoft Serverless Day 上,Kubernetes 开源项目联合创始人、微软杰出工程师 Brenda Burns 正式宣布了 Azure Kubernetes Service(AKS)预览版已开放给中国市场。在 CSDN(ID:CSDNNews)对 Brenda 和微软云 Azure 容器产品经理 Gabe Monroy 的采访中,他们也进一步解答了关于开源、云原生、Kubernetes、AKS 以及中国开发者和企业开发的各种疑问。

Kubernetes 开源项目联合创始人、微软杰出工程师 Brenda Burns(中)和微软云 Azure 容器产品经理 Gabe Monroy(右)

首先是微软的容器调度编排平台 Kubernetes

Kubernetes 是一个能对容器化应用进行自动化部署、弹性伸缩和管理的开源容器平台,通过对组成应用的容器进行分组管理,实现便捷的应用管理和服务发现。随着容器生态系统的趋于成熟,Kubernetes 已成为部署分布式应用的标准方式,在近年来的各大权威榜单中占据着绝对领先的地位。

支持大规模扩展、能满足从本地开发到企业级部署的需求,并且可以适用于在本地环境、混合云或者公有云部署。”Brenda 表示,微软为 Kubernetes 提供了完善的上下游技术,“微软对 Kubernetes 开发的支持是多方面的,我们提供了 Visual Studio 和 Visual Studio Code 等,可以共享它们的 AKS 集群。另外我们也共建了很多项目,比如 Helm、Draft 和 Brigade 等等。除此之外,我们对 Kubernetes 核心功能与国际化建设也做出了贡献。”

 Kubernetes 的技术特性和开源社区构建上,Brenda 也明确了微软的下一步规划。“我们计划与 Google 等其他组织进行协作,实现规则制定和严格管控;我们还计划通过 Azure Policy 学到的经验来推进 Kubernetes 建设;从微软的角度考虑,我们会持续贡献项目,包括推进版本改进、担任 Kubernetes 委员会、做一些指导性的工作等等。”

微软的这些设想确实有理可循。

因为随着容器分发速度的加快,企业面临的业务压力在不断变大,再加上业务扩展和跨云等需求持续衍生,也就促使容器的编排技术只能加快迭代。

而最新开源的 Azure Kubernetes Service (AKS)即是例证之一。

2016 年 4 月,微软在全球运营的 Microsoft Azure 上推出了 Azure Container Service,去年 2 月整合了 Kubernetes,同年 11 月更名为 Azure Kubernetes Service (AKS)。这周,微软则正式公布了 AKS 预览版供中国市场使用——“这项服务能大大简化 Kubernetes 的部署和运营,让开发者可靠、灵活地自由伸缩应用架构。”Gabe 如是说。

“Kubernetes 是非常重要的基础性服务,但我们提供了一个 Azure 的服务,相当于以 Kubernetes 为服务基础,更好地为企业运行关键业务。”

“在全球范围内,AKS 也已经得到了各行各业企业用户的应用反馈。”Gabe 介绍到,西门子医疗系统利用 AKS 显著提升了技术解决方案的开发效率;日本相铁旅行社利用 AKS 将人工智能装入容器,开发出了突破性的数字标牌;能源企业 Equinor 利用 AKS 实现了运行在容器中的微服务应用的快速开发、生成、测试、部署和监视功能......“我们可以看到 AKS 非常受欢迎”。

当然,目前微软所提供的只是预览版,但“这绝不是精简版”。

Brendan Burns 解释,AKS 本身就是个完整的应用。“针对中国的大部分用户来说,AKS 目前能够很好地满足他们的需求,同时,微软也在通过 AKS+ACI 的架构进行更多的探索。”此外,“通过开启预览,可以让我们收集到更多反馈,及时发现更多的问题。”因此,如果产品稳定的话,AKS 的正式版最早在明年就可以获得。

最后,就云原生、企业应用和开源层面的问题,他们也给到了一些解答。

关于云原生,Gabe 认为“对于企业来说,上云重构有着很高的风险。微软提供了一些产品去帮助用户做迁移,再一步步去做应用的现代化。”Brendan 补充表示,“AKS 并不是唯一的选择,我们提供各种各样的工具帮助去做应用的迁移,我们会将云上和云下的应用去做连接。”

关于目前的开源潮流,Brendan 也是十分认可的。“在我看来,企业选择开源是一件好事。因为开源的基础已经成熟,既能有基金的支持,也会很方便地实现持续发展的运行模式。”

“也许有用户会有开源许可方面的顾虑”,但是 Brendan 表示, “微软有相关的举措去保护用户在 Azure 上使用开源软件。比如我们向开源社区捐赠了一些专利去进一步保护我们的软件,同时我们也提供了一些帮扶的服务给到所有的使用客户,还提供了一个无上限赔偿的机制。”

一直以来,“微软都是一个很重视开发者的公司”。未来的云原生毋庸置疑会变得更加简单易用,而“微软就是在致力于帮助开发者创造高效、便捷的云服务”——回顾其开源贡献和深耕的技术,微软似乎真的“志在于此”。


写在最后


目前,微软在 GitHub 上有着 2 万名员工,同时还拥有 2000 多个开源项目,是世界上最大的开源项目支持者。谁又曾想,它会是当年那个对开源避之不及的“老古董”呢?

从“闭源”走向“开源”,戏剧性的反转是微软多年的内部变革和深思熟虑。最终,开源赢了,微软也已经成功转变为一家成熟的“开源公司”。

“在微软,我们认为开发人员不希望在 Windows 与 Linux 或 .NET 与 Java 之间进行二元选择。因此,我们希望在任何设备上满足客户需求,我们也会通过开源流程进行协作开发,加快创新。”

因为,现在“开源也是我们公司使命的核心之一。”

相关链接:

  • https://www.zdnet.com/article/microsoft-open-sources-its-entire-patent-portfolio/;

  • https://venturebeat.com/2018/11/08/github-passes-100-million-repositories/,译者弯月;

  • https://azure.microsoft.com/zh-cn/services/kubernetes-service/。


微信改版了,

想快速看到CSDN的热乎文章,

赶快把CSDN公众号设为星标吧,

打开公众号,点击“设为星标”就可以啦!


征稿啦

CSDN 公众号秉持着「与千万技术人共成长」理念,不仅以「极客头条」、「畅言」栏目在第一时间以技术人的独特视角描述技术人关心的行业焦点事件,更有「技术头条」专栏,深度解读行业内的热门技术与场景应用,让所有的开发者紧跟技术潮流,保持警醒的技术嗅觉,对行业趋势、技术有更为全面的认知。

如果你有优质的文章,或是行业热点事件、技术趋势的真知灼见,或是深度的应用实践、场景方案等的新见解,欢迎联系 CSDN 投稿,联系方式:微信(guorui_1118,请备注投稿+姓名+公司职位),邮箱(guorui@csdn.net)。

推荐阅读: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广告]赞助链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

公众号 关注网络尖刀微信公众号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赞助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