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光“双芯”齐发!首款“中国芯”U 盘落地商用
扫描上图二维码购票,参与全球新兴科技峰会
国内首颗搭载“中国存储芯”的产品正式落地商用,是新一代隐式指纹安全 U 盘,由紫光集团旗下三家企业:紫光存储、长江存储、紫光国微联手打造。
紫光的新一代隐式指纹安全 U 盘,搭载着长江存储自制的 3D NAND 芯片,引发市场关注。长江存储投入 3D NAND 技术的开发费用高达 10 亿美元,由 1000 人研发团队合力打造,历时 2~3 年完成研发,目前正在武汉 12 吋晶圆厂进行生产。
新一代隐式指纹安全 U 盘问世,不但象征了“中国存储芯”的正式诞生,打破国内存储芯片“零”自制局面,更证明了国内 3D NAND 芯片不但是技术上的成功,更有能力面向商用市场。
紫光指出,该产品除了采用长江存储的 3D NAND 芯片,还搭载紫光国微的安全芯片和隐蔽式小面阵的指纹传感器,以紫光存储的自有品牌来进入市场。
该产品采用全盘数据加密方案,内部存储空间分为紫光安全 U 盘和紫光保险箱两个部分。其中,紫光安全 U 盘为公共盘,消费者在使用的过程中与普通 U 盘无异,资料信息可快速共享,而紫光保险箱则是需要指纹识别或密码输入才能显示出来,确保了数据的隐蔽性,再者,隐式指纹安全 U 盘也支持多个指纹用户录入。
紫光集团董事长赵伟国于 9 月南京举行的“中国芯片发展高峰论坛 China IC Summit”中,就已经让该产品首度亮相,他骄傲地拿着这个 U 盘指出,“这是中国第一支采用自己自主研发芯片所生产的 U 盘”。
(来源:中国芯片发展高峰论坛主办方)
紫光已启动武汉 12 寸生产线投入 3D NAND 芯片生产,预計 2019 年将由目前的 32 层堆叠技术,转进 64 层堆叠技术,导入 Xtacking 架构技术来优化芯片效能,也启动南京、成都厂,同步进入 3D NAND 芯片生产,估计三大生产基地将投入高达 1,800 亿人民币。
由于 3D NAND 技术面临 I/O 传输速度、存储密度、产品上市周期长等挑战,长江存储提出的创新 Xtacking 架构是将逻辑和存储元件上下相迭,把外围逻辑电路和存储阵列电路两个模块分开做加工,然后再将两个模块从传统的水平摆放变成上下堆叠,如此设计可以解除 I/O 传输瓶颈,且面积利用率从传统的 65% 提升至 90%。
紫光推出的 U 盘产品象征“中国存储芯正式诞生,打破国内存储芯片零自制局面”的“双芯齐发”深刻意涵,而从芯片研发生产,到终端以自有品牌进行销售的完整流程建立,也將是国内存储市场从自主技术开发成功,到商用落地和品牌建立的重大进展。
-End-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广告]赞助链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 1 习近平向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致贺信 7904088
- 2 不是母子 不是考公 不是舍不得打车 7809143
- 3 校长亲自干食堂 感慨:比外包难太多 7714216
- 4 中国经济靠什么“顶住了压力” 7618533
- 5 71岁赵雅芝演唱会上爆哭 7521466
- 6 陪看:孙颖莎王曼昱巅峰对决 7429158
- 7 网警重拳出击 摧毁一网络水军团伙 7330292
- 8 榴莲又便宜了 7231857
- 9 哈佛中国留学生:没想到成历史一部分 7140480
- 10 博主称上海快餐四菜一汤173元 7045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