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你真懂俄罗斯,就不会叫他们战斗民族

百家 作者:乌鸦校尉 2018-10-21 13:23:15


乌鸦上尉作品

首发于微信号 乌鸦校尉

微信ID:CaptainWuya


大家好,我是乌鸦上尉


今天一大早起来看新闻

这才发现,咱们的老朋友特朗普

又双叒退群了

这次,是退出了《中程导弹条约》


这个条约,还是两国冷战时

为避免双方真打起来签的

条约限制了美苏部署导弹的位置

且不允许两国随便装核弹头

以确保这两个核大国

不会一个冲动,打起世界大战


而美国退出协议,理论上说

俄罗斯可以任意部署核弹

把美国和全欧洲纳入射程

这听起来,实在太吓人了!

要知道,俄罗斯当年玩起核弹

可是花样百出、胆子奇大的!


1963年,苏联的乌尔塔—布拉克油气田

不小心出现施工事故

天然气不断从地下往外泄露

燃起的大火,一直烧了2年

造成了7500万美元的损失


当常规的灭火手段都没用后

核能部长跑来看了看说:

“往这炸个核弹,马上就没事了”



工作人员懵逼了,这都着火了

你还点核弹,那得烧成啥样啊?


结果,这个极其暴躁的操作

苏联人真的开始搞了!

首先,在泄露的油气田旁边

他们通过地洞,安装一发核弹


等核弹放好后,让它在地底爆炸

爆炸产生的威力

会把周围一整片的土层

瞬间变得像陶瓷一样坚固

密闭的土层,会把泄露的管道

堵得死死的,燃气就堵上了


苏联人说干就干

他们把地道一挖,核弹一放

直接开炸!只听一声巨响

地面上的火就灭了

这一炸,挽回了十多亿美元的损失


由于效果太好、成本划算

俄罗斯人玩核弹上瘾了

听说水利部门要挖一个大人工湖

核能部逮着这次机会

又蹦出来说:“挖多费劲费钱啊

我给你炸一个不就行了嘛?”


只听“duang”的一声

一个整齐的大坑出现了

靠着雨水和引进的河水

这个外焦里嫩的人工湖

就这样“炸”好了


要知道,人工湖里的水

是要给当地老百姓用的

你用核弹炸,那水会不会有辐射呢?

核能部长斯拉夫斯基

也不扯老百姓听不懂的术语

直接跳入水库游泳

动图来源:地球知识局


部长上来后,身体还真出事了

。。。。

因为水太冷,感冒了

事实证明,他们的计算非常精确

核辐射问题确实被控制了

这位游泳的部长,后来活了93岁


连续几次粗暴操作的成功

让战斗民族变飘了

他们天天全世界搞演讲

还向老对头美国,科普经验

在国内,核弹更是成了日常玩具


要开矿,上核弹啊


要采油,上核弹啊


修运河,上核弹啊


上尉真是庆幸,还好他们不放鞭炮

不然,分分钟鞭炮都是核弹


既然俄罗斯这么猛

那特朗普为啥还敢撕毁协定呢?

原来,这些方案看着很凶猛

但操作起来,要非常精准才行

而今天的俄罗斯,虽然号称战斗民族

已经没有实力搞这种操作了

就说灭火那次,上尉查了资料

要这么炸一次,苏联专家可费劲了

他们通过计算机,建立了复杂的模型

分析了近100种可能

每种可能都牵涉几百种因素

光是涉及的变量,就已经上万了

没有精密的计算,高效的团队协同

随便算错一个,都能把大家炸死


选择了最保险的方案后

他们又算了埋核弹的最佳深度

选好了适合的核弹型号,关是这一步

就涉及空军、核能、爆破几个单位

跨了核物理、力学、地理几个学科


没多久,一个1532米的洞打好了

但投放核弹,也非常不容易

扔深了,扔过了泄露源不行

扔浅了,又会把地面给掀翻

威力太大会炸到人,太小又不管用

点火早了,燃烧不能消解辐射

辐射会泄露到地面

点火晚了,威力会被减弱

爆炸又堵不住洞口


十多个部门的协同

几万个因素的调研

误差没超过1%

还得在短短一周内完成

原来玩核弹看着爽

背后居然这么难呢!


炸人工湖这次也差不多

于是,核能部又搬出了电脑

一群人夜以继日地算数、测绘

就连当地泥土湿度、砂石质地

这些这么难以量化的因素

一共几百种,都得仔细计算进去


经过反复的测试和检查后

核能部选了一发14万吨当量的核弹

在土质湿度适中的恰甘河滩

挖了178米的小洞,用来安装核弹

经过精确计时后,水库就“炸”好了

核辐射也按照预期设计的

一天内就下降了,误差又在1%内


说起这么精细的操作,这跟我们以前

对俄罗斯的印象完全相反啊

在我们印象里的俄罗斯

是个“见树都要踢三脚”的狠角色

靠着“生死看淡,不服就干”的气概

让他们被称为“战斗民族”


网上的段子都说,俄罗斯这地方

从来不整虚的,全靠蛮劲取胜

比如,俄罗斯随便一个大妈

比起力气来

一个能顶几个美国兵


除了力气超大的大妈

他们的小学生也很彪悍

在我们还追《喜羊羊》的年纪

人家小孩正玩着火箭炮



连大妈和小孩都这么彪悍

战斗民族的战士们

肯定不能落后啊!

所以,他们军队的口号是:

“要打,我们就要单挑全世界”

文字翻译:

让革命烈火,燃烧这个世界

把大教堂和锁链都毁灭

从英国到西伯利亚

只有我们红军最强大


关于他们战天斗地的操作

各种传言漫天飞,有人说

他们养熊当宠物,伏特加当水喝


这样一个简单粗暴的国家

居然把核弹这种大杀器

像雕花一样玩,这就好像是

一个金链大哥,拿着砍刀

居然在写学术论文一样

看着非常违和啊!


上尉去查了下才发现

俄罗斯这国家非常复杂

战斗民族”,只是他们其中一面

他们还有许多方面

是我们平时不太了解的

俄罗斯的故事,还得从头说起


首先,战斗民族自己

是不大承认这个称号的

听说大家叫他们战斗民族后

俄罗斯人把网上的段子凑起来

拍了电视剧《战斗民族养成记》

一番自黑后,剧中主角说:

“真懂俄罗斯,就不会叫我们战斗民族”


不仅是电视剧,学术专著

《俄罗斯的命运》的作者

著名思想家别尔嘉耶夫

对俄罗斯的总结,也一点都不彪悍:


俄罗斯的精神,是多灾多难中的忍耐,怯懦又多愁善感。俄罗斯文化的代表,是扛起人类精神拷问的诗人,是深沉忧郁的芭蕾舞



然后,这位思想家还说

最符合俄罗斯精神的

是油画《伏尔加河的纤夫》


????

画里这些人,苦逼的眼神

饥寒交迫的步伐

哪有半点“战斗民族”气概?


为什么我们心中的战斗民族

自己却不认这个称号呢?

看完了这本书后,上尉发现

俄罗斯的战斗力

也不是一直都强的


唐宋时,现在俄罗斯这块

是由契丹人建立的辽国统治

俄罗斯人的祖先,只能在西边游牧

长期被契丹人奴役


后来,辽国被灭了

同样黄皮肤的蒙古人又来了

俄罗斯这片,又被蒙古人占了


在近300年的时间里

俄罗斯被两拨侵略者轮番欺负

那时的俄罗斯,非常窝囊

一点战斗的气息都没有


直到中国的康熙年间

俄罗斯出了个伟人:彼得大帝

在他的带领下,俄罗斯不断扩张

发展成了幅员辽阔的大国

俄罗斯这才真正有了强硬的气概


然而,虽然俄罗斯比以前富强了

但当时全欧洲都觉得

俄罗斯只是个暴发户

虽然多抢了些地盘,赢过几仗

但离“战斗民族”还差得远


毕竟,当时的俄罗斯还远不如西方

英美搞起了大工厂

俄罗斯的经济,全靠农奴种粮食

再进口些落后机器办工厂

到一战时,俄军还不能人手一条枪

打仗还输给了后发展的日本


那时,欧洲人总笑话俄罗斯

“只出口鱼子酱和自杀诗人”

一提起这个国家,大家想到的

是芭蕾舞曲《天鹅湖》

还有忧郁多情的普希金


不过,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

让俄罗斯人彻底变了样

正是这时候开始

俄罗斯才赢得了战斗民族的美誉


当初,苏联建立没几个月

欧洲贵族就带兵来干涉了

新政权既要打侵略者

还得搞工业发展

在国家的号召下

什么鱼子酱、诗人、芭蕾舞

统统都得扔一边

全国最流行的气质,变成了

战斗、战斗、战斗


这个原本只擅长搞文艺的民族

男人都放下画笔和诗集

成批地走上前线,战死沙场

妇女也脱下了芭蕾舞鞋

端起步枪,在战场上厮杀

从西伯利亚到莫斯科,可谓是

“亿万人民亿万兵,

万里江山万里营”


正是在国家带领下,靠着全国人玩命

苏联的工业产值,一跃为世界第二

有了共产主义加持的俄罗斯

从暴发户,成了传说中的战斗民族


不过,虽然苏联工业和军力很强

但俄罗斯人认为

战斗民族,只是我们的外表

文艺范才是精神内涵

所以,哪怕在战斗力爆表时

俄罗斯也坚持一个原则:

手段要够狠,内涵要文艺


二战著名的女狙击手

柳德米拉·帕夫利琴科

5天内,击毙了300名德军

为了对她进行报复,德军的坦克

将她围困在碉堡中


在最绝望的时刻,这个女战士

用刺刀在墙壁上,写了一首诗

“痛苦如此持久

像蜗牛充满耐心地移动

快乐如此短暂

像兔子的尾巴掠过秋天的草原”


一转身,这把刚刻完诗的刺刀

又被柳德米拉装在了枪上

下一分钟,又被她用来和敌人肉搏

就算砍人,也要先文艺再说


俄罗斯人为了文艺,真是不惜一切

列宁格勒保卫战时

德军把全城包围了900天

全城苏联军民,彻底断了粮食

然而,军人省下有限的口粮

送给音乐家肖斯塔科维奇

让他在连续三年的轰炸里

完成了振奋人心的《第七交响曲》


等仗打到了1942年8月9日

考虑到要打持久战

为了鼓舞士气,当地交响乐团

在炮火最密集的市中心广场

为全城军民公开演出


为了确保演出安全,工厂加班加点

连夜造了3千发炮弹

演出前,炮兵不断炮击德军阵地

在火力掩护,演出顺利进行

乐团的演奏的《国际歌》

通过广播传遍全城


据观众回忆,乐队的音乐家

开战时都去参军了

这次回来演出,还带着武器

等自己的曲目表演完

演奏者一下舞台,马上就端着枪

继续回前线战斗


“我们身后就是莫斯科

俄罗斯虽大,我们无路可退”

卫国战争中,这样决死作战的英雄

曾经有数百万之多

留下了无数可歌可泣的故事

正是他们的牺牲,给俄罗斯树立了

高度爱国、英勇善战的形象

也让全世界看到了他们优雅的内涵


当年,老一辈说起俄罗斯

绝不会只觉得他们强悍

因为他们都是听着苏联的《喀秋莎》

看着《日瓦戈医生》长大

在大家眼里,比强悍更符合俄罗斯的

是他们高度发达的艺术细菌



不过,战斗民族的战斗力

背后是他们强大的工业实力

当时,苏军每报废一架坦克

他们的流水线,转身就能造20辆新的

他们1988年建的“瓦良格”航母

就算过了20年,运到中国

咱们改装下,照样能接着用


苏联强大的生产力,震惊了撒切尔

在欧盟的经济会议上

撒切尔跟西方各国代表说:

苏联是一个对西方世界有严重威胁的国家。我讲的不是军事威胁。从本质上讲,军事上的威胁并不存在。我们西方国家装备精良,包括核武器。

苏联真正的威胁,是经济上的。他们的GDP增长率过去比我们高出一倍。如果再考虑到苏联丰厚的自然资源,强大的文化软实力,他们完全能将我们挤出世界市场


也就是说,战斗力强只是一方面

当年的俄罗斯,既有经济实力

还有高超、精确的执行力

也不缺优雅和文艺

三者加在一起,才有了上面这些

震惊世界的神操作


可惜的是,戈尔巴乔夫的改革

盲目照搬了西方模式

全盘取消了集中生产的大工厂

结果,不仅没解决经济僵化

还把原来的工业优势搞没了

战斗民族的战斗力,一落千丈

当年斗志昂扬

文艺得要死的俄罗斯人

再也找不到了


1979年,苏军入侵阿富汗

当初单挑德国、日本的红军

居然在又小又穷的阿富汗

连续被暴揍了10年


苏联解体三年后,车臣战争爆发

俄罗斯最精锐的空降兵

居然被装备简陋的车臣叛军

打得毫无还手之力


这也就是为什么

特朗普敢退出《中导条约》

连小股叛军都收拾不了的俄罗斯

是不可能像当年那样

有实力搞高精尖的导弹打自己


最近几年,除了装备不行外

战斗民族连战斗精神都没了

号称勇武善战的俄罗斯

居然没有足够的人愿意当兵

只能强制男性服兵役

为了逃避兵役,俄罗斯人花样百出


俄罗斯《共青团真理报》发现

由于高学历可以免除兵役

每到考研时,报名的男生远多于女生

就连大学都拿“免兵役”做广告


假如没考上,不想服兵役的人

会花几十美金

到国外网站买假毕业证

开假残疾证明

或者拔掉10颗牙齿

让自己通不过体检的口腔项目


听说部队不招同性恋

一大群昨天还在追妹子的男生

征兵当天,突然就变“弯”了

原本只准直男当兵的国防部

赶忙下令:同性恋也得当兵

全国一直没废除的“同性恋歧视”

硬是被这群逃兵解决了


截止2017年,俄军总人数仅76万人

其中还有20万文职、后勤

离预计征召100万人的目标

整整少了24万士兵

为了凑人数,俄罗斯国防部

配了英、汉、哈萨克、蒙古语翻译

指望着邻居给点人去他们那当兵


除了缺士兵,俄军还缺现代化装备

能用的坦克不过2500辆

能够出海的军舰,不到70艘

能赶上中美平均水平的战机

全国还找不到500架

导弹等高新科技,更是拿不出手


除了战斗力不复当年外

俄罗斯的经济,全靠卖石油支撑

全国的GDP只有10万亿

都快被广东一个省超过了

不管是质量还是数量

俄罗斯的实力都乏善可陈


还有2周,俄罗斯即将举行大阅兵

上尉看了彩排,发现他们的阅兵

只能是:“装备不够,情怀来凑”

游行队伍没什么先进装备

只能把祖先的辉煌拿出来显摆

穿上苏联红军的军装

缅怀下当年的赫赫战功


此情此景,上尉非常感叹

一个当年能把核弹玩出花

曾经英雄辈出、不畏强敌的国家

他们的战斗精神

只存在表情包和历史书上

上尉不由得想问:

“说好的战斗民族呢?

怎么只剩玩情怀了”




乌鸦上尉整理编辑

首发于微信公众:乌鸦上尉(ID:CaptainWuya)

如需转载,请后台留言。

分享给朋友或朋友圈请随意


参考资料:

CIA:World Factbook of Russia

地球知识局:俄罗斯是如何中央集权的?

别尔嘉耶夫:《俄罗斯的命运》

搜狐网:俄罗斯人为什么被叫做战斗民族?看了你就知道了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广告]赞助链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

公众号 关注网络尖刀微信公众号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赞助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