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教育减负是伪命题?

百家 作者:互联网观察 2018-10-20 09:22:03

在我上学那阵儿掀起过一场素质教育的风潮,自上而下的新考核方案让很多学校措手不及。很多学校按照要求将学生分组结队,主张讨论大于背书、主张互动大于板书,一些落后地区的学校许久没有使用过的图书馆终于揭开“神秘的面纱”对学生开放。

不过这场素质教育风潮,很快就因为面临升学指标硬指标考核而被放弃,所以这短短一个多月的时光,也成为了我最接近美国孩子的一次受教育经历。


押注孩子,改变命运

“知识能够改变命运”,这是直到如今仍被教授和被广泛社会大众所接受的一种观点。不过在社会阶层整体差异性过大的境况下,落后地区高强度的填鸭式教育已经无法适应现代社会需求,很多知识都来自于发达的互联网媒体、来自日常生活中的现代事物。

早前,关于高考设题共享单车就引发过巨大争议,对于山区和贫困地区的孩子来讲,“共享单车”在他们的世界并不存在,关于互联网资本运作方式和城市公共空间治理,也不在他们的认知范围内。

一方面贫困和落后地区无法跟上时代,而另一方面,社会精英的孩子们已经在探索应试教育制度内的综合素质教育了。靠优秀师资创新和优秀资源打底,靠钱财和特权堆砌出的素质教育,相比于自上而下的要求,效果显然是更加出色的。团队协作、认知实践、民主探讨,这些十几年前靠行政令没搞定的东西,在精英社会已经通过种种优越条件而实现,实现这些也并未影响高考成绩。

这种“寒门难出贵子”的现象已经可以被社会调研数据所佐证,不过广受争议和关注下,国家也在推出一些措施。例如优先录取贫困生、营养午餐严监管等等,在某种程度上这是补救和挽回。在教育资源和阶层差异问题没有实现改观前,这仍是一种“尖子生”的特权,我国教育体制的问题,仍体现在它不承认“因材施教”上。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信仰,在分工协作、尊重创意的现代社会依然是糟粕文化,它与“官本位”等思想相辅相成,让无数父母把孩子打造成了只会读书的孩子、让很多“差等生”父母把孩子送进了毛坦厂和衡水一中那样的学校。这种押注孩子,期望改变命运的行为,某种程度上是无奈和迷信的,它忽视了社会结构已定的基本事实。

  

尊重事实,别样减负

很多家长相信“赢在起跑线”,但是却不知道现当下是谁在决定起跑线的标准,当这个社会的精英阶层在创造巨大社会价值时,也在定立属于属于他们阶层的新起跑线标准。就如我文前所举的例子一样,他们是特权、金钱和资源堆砌而产生的成果,普通家庭在跟进这一标准时,一定会面临“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情况。

去年新一轮减负行政令下达后,针对课外辅导市场的监管就没有停歇过,这一场主张素质教育的风潮,一定程度上是有客观现实为基础的。因为课外培训导致的超纲教育等乱象已经在侵蚀义务教育公平性,所以治理理所当然。

但是,前端提倡减负、后端提倡多元录取的方案,仍未突破当前的应试教育框架。而在各种措施维护高考制度外,职业教育和学术乱象问题并未得到改善,我们仍是缺乏足够专业人才的国家,我们的蓝领阶层仍是形而上不受社会尊重的群体。

高考决定命运的制度,依靠绝对的单一标准实现了相对公平,但是绝对的单一标准却也带来了绝对的副作用。在产业转型走向创造型社会阶段,缺乏稳定的优秀职业教育生源,已经成为重大阻碍。

在张阳、张力跃的学术论文《职业教育应对产业转型升级的经验借鉴与思考》中,引用了美国经济学家 霍利斯·钱纳里 等人的研究佐证相似观点。文章提到:在工业化发展的前中期阶段,产业升级主要依靠的是要素驱动和投资驱动,近50%的经济增长都来自于投资驱动。而在工业化的中后期,要素驱动和投资驱动的功能已经充分明显,仅靠它们已经不能适应经济发展,新一轮产业升级需要呼唤创新驱动。

在我国,依靠人力红利和投资拉动经济的时代已经过去,我们虽然拥有优秀的制造产业、缔造出了世界最强大的互联网创新产业,但是缺乏优秀的、多元的人才资源要素,却在无形抑制更多可能。

在学校命名现象中,我们就能一窥中国和欧美之间的差别。欧美大学都非常自豪为自己贴上“工程学院”“商学院”“理工学院”等这些后缀,这种命名在中国常见于那些文凭价值低下的专科学校,被视为“最后的选择”。不过,在欧美文化中,标榜这些专业标签,是发自内心自豪的。

我觉得,只有提倡多元和差异性,将更多公共资源投入到职业教育、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从市场层面反向推导逻辑,才能解决当下的问题。只有从教育开始推崇专业性,才有助于推动社会平等,才能瓦解单一标准制度下的“减负”议题。

wwwgx2016互联网观察

每天精选深度互联网业内文章

整理最新互联网业界资讯,欢迎分享

长按,识别二维码,加关注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广告]赞助链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

公众号 关注网络尖刀微信公众号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赞助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