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就是大胆去做”,青年科学家的科研之路如何打通?

百家 作者:DeepTech深科技 2018-10-19 06:38:02

参加 Meet 35 大会,请点击↑


10 月 27 日,由《麻省理工科技评论》、DeepTech深科技联合主办,梅赛德斯-奔驰特别呈现的“ 全球科技青年论坛 —— Meet 35 (Innovators Under 35 Reunion)将在北京嘉里大酒店召开。


自 1999 年起,《麻省理工科技评论》每年都会评选出 35 位 35 岁以下的青年科技创新者,共分为发明家(Inventors)、创业家(Entrepreneurs)、远见者(Visionaries)、人文关怀者(Humanitarians)及先锋者(Pioneers)这五大类。此份榜单的目标是在全球范围内评选出被认为最有才华、最具创新精神,以及最有可能改变世界的 35 位年轻技术创新者或企业家。


2017 年,DeepTech深科技终于促成“35岁以下科技创新35人”榜单第一次落地中国。



给热爱科研工作的年轻人一个开放的平台,进一步鼓励创新,同时期待中国的年轻人热爱科研工作,积极投身科学事业,这既是 Innovators Under 35 China 榜单的期许,同样也是“全球科技青年论坛 —— Meet 35”将要讨论的问题。作为推动社会可持续性进步的重要力量,科技创新人才正是时下备受关注也最为稀缺的资源。


有鉴于此,我们对《麻省理工科技评论》 2017 年度中国区“ 35 岁以下科技创新 35 人”获奖者进行了采访,各位获奖者对于“创新的意义是什么”、“最重要的创新要素是什么”、“应有怎样的使命感”等问题进行了回答,以下是部分获奖人对于创新的独特理解。


先锋者


丛乐 斯坦福大学医学院助理教授

获奖时年龄:30 岁

获奖事由:首次使用 CRISPR-Cas9 系统作用于人类和鼠类细胞基因,并揭示了相关技术在基因治疗,特别是心脑血管疾病和癌症治疗中的应用潜力。


创新要素我觉得有两点:深入理解领域最前沿的问题和挑战,跨领域的思索与结合不同知识技术从而推陈出新。创新对我来说就是不断把看似无关和无序的点连成线,成面,成领域从而解决关键问题的过程。我觉得我们难得能有机会处在目前的位置去做一点可能很有风险但是也会有很多未知回报的事情,因此需要十分珍惜和努力。我想,生命是塑造我们世界的最神奇要素之一。因此,能够开发使用新技术去改造和理解生命,应对人类健康问题、环境问题这些全人类共同面对的挑战,具有现实价值和意义。


朱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

年龄:33 岁

获奖事由:研究肠道免疫和微生物相互作用对健康和疾病的影响。首次揭露 Nod 样受体识别肠道病毒的原理及其介导的免疫反应,让靶向调节这种受体介导的免疫反应,用于治疗或改善相关感染和炎症性疾病成为可能。


创新对于我来讲,不管是今天的基础研究还是明天的应用开发,我觉得最重要在于勇于去发现未知,而不能仅仅满足follow已知。要做first-in-class,而不仅仅是me too或me better。打个比方说肿瘤免疫治疗领域别人都要做 anti-PD1/PDL1,我偏偏要做新靶点。

 

作为一个研究者,我觉得我们需要接受自己平凡的身份,脚踏实地的把自己的工作做好,这样才能谈及对人类健康产生积极影响。



朱军 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副教授

获奖时年龄:34 岁

获奖事由:取得多项贝叶斯研究成果,跳脱过去 250 多年历史的经典贝叶斯“非先验即似然”框架,并将 20 多年来相互分离的两大方向,最大间隔学习和贝叶斯学习,有机融合在一起。还开发了“珠算”概率编程库。


创新对于科研是至关重要的,是衡量学术贡献的基准。同时,创新也是非常有挑战性的。锦上添花的工作相对容易,也容易形成“火热”的场面;但是,基础研究上的创新却很难,通常需要冷静的思考和长期的坚持,需要研究者能耐得住寂寞。前不久图灵奖得主Judea Pearl教授在NIPS大会上的报告受到冷遇,各方持有不同的观点。但我想这对他本人来说可能并不意味着很多,他最早在开创贝叶斯人工智能的方向时,想必也是理解和支持的人少,但是,这并没有影响他对人工智能领域的基础性贡献。我国的人工智能行业如火如荼,在一些应用上甚至领先全球。但是,在基础理论方面,值得我们骄傲的事情却少之又少,国内的土壤还比较贫瘠,但创新之风已然刮起,人工智能需要国家以及整个领域的长期支持,对原创性成果更加鼓励和包容。


何庆林 北京大学助理教授

获奖时年龄:29 岁

获奖事由:利用拓扑绝缘体为材料基础制作拓扑量子计算元器件,发现手性马约拉纳费米子边缘模(又称“天使粒子”)。这项针对新型拓扑材料的研究,有望挖掘其新颖的量子效应,让我们距离拓扑量子计算又更近了一步。


创新对我而言,就是大胆要做别人没有做过的,同时自己要对这个新方向有一定的把握,才下手去做。例如,目前世界上做拓扑量子计算的研究一般都是利用III-V族材料为基础的半导体电子器件,而我是利用拓扑绝缘体为材料基础制作拓扑量子计算元器件;前者主要研究马约拉纳费米子的束缚态,维度上是零维的,而我研究马约拉纳费米子的边缘态,维度上是一维的。我的创新在于敢做别人没有做的方向。但创新对我而言,并不是完完全全做独立的工作,必须要考虑到自身已有的条件和团队的特点,站在这一考虑上做创新,才有取胜的把握。


作为一个科研人员,我们所受到的教育和培养,都是取之于社会。我认为回报社会的最好的方式,也是我做科研的最终目标,就是探索这个世界的未知。


孙永明  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教授

获奖时年龄: 34 岁

获奖事由:专注锂离子电池材料,开发独特的正极锂补偿添加剂提高电池能量密度,开发复合型负极材料改善柔性/可拉伸电池关键的能量密度、机械强度和稳定性等技术指标。


在我的科研工作中,我觉得要想取得创新,首先需要从业者能够敏锐地抓住时代方向,站立在科学技术前沿,还有是拥有好的研究平台和通力协作的优秀团队。我在从事博士和博士后研究阶段,所有的成果都在一个良好的实验研究条件的课题组和通力合作的情况下取得的。


如果非要区分创新(innovation)和创造(creativity),我觉得“创新“可能是一种更加基础性的、变革性的、原动力发现和发明,比”创造“更加意义深远。现在科学研究大部分都是创造性的,有模仿,有借鉴,但是真正缺乏一些引领性和独到性的成果,举个例子,我们国家的科学研究的”量“已经遥遥领先,还需要在”质“的方向,继续深化和努力,也就是”创新(innovation)“。


远见者


徐颖 中国科学院光电研究院研究员、导航技术研究室副主任

获奖时年龄:34 岁

获奖事由:长期从事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相关建设工作,以完成工程任务为主线,在卫星导航及其增强技术方面开展了系统的算法理论和工程应用研究工作。


我经常回答一个问题,叫做什么是科学精神,对于不同的人来讲,科学精神有着不同的含义,对我而言,严谨和创新都是科学精神中不可或缺的核心,所以创新之于科研是灵魂。以前科学家们总讨论一个问题,到底是新型技术的出现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发展还是因为有了相应的社会需求从而才促使科学家去研究了新的技术,这个是问题,现在看来这两者是交叉的,对于应用科学来讲,需求触发了创新的动力,而创新才能推动社会的发展,在当前的形式下,只有科技创新才能产生更好的经济增长点,才能更进一步的推动社会发展进步。


科研工作者有自己的社会责任,科技是推动社会发展进步,为人类开拓更广袤的空间,改变世界的最核心的推动力,所以作为科研工作者来说首先要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本领域的科学研究,能够尽到自己的本分,起到社会的螺丝钉作用。在此基础上,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作为科学家,要努力工作传播科学知识,传递科学精神,提升全民的科学素养,真正起到科教兴国的作用。再说得远一点,人们一直在探索世界的未知,做科研就是一个不断的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人生在世,能够穷尽毕生精力去完成一件事情,为世界留下一些永不磨灭的印记,尽量能够将世界的空白填补一小部分,这是每一个科学家的人生理想。


朱明杰 氪信科技创始人兼 CEO

获奖时年龄:34 岁

获奖事由:结合高维数据处理和机器学习技术,融合大型金融场景打磨形成的强大知识系统和经验,提出场景化风控解决方案和产品体系,以超越人工定义的深度及广度对数据进行价值挖掘。


创新对于我来说,更多是一种思维惯性,从小我就习惯用和常规打法不同的方式解题,如果用常规解法,可能一张试卷很快就做完了,这样会很无趣,所以就看看有没有新的方法、不一样的方法,也可以算是年少时自己为自己寻找一些精神快感。这种惯性我保持到现在,当拿着人工智能这把锤子的时候,就更想敲一敲,看看传统做法里面哪些地方最松动,最不合理,最有提升空间甚至改造空间。


王震 西北工业大学教授

获奖时年龄:31 岁

获奖事由:探索了群体行为动力学及其在网络工程中的应用,为如互联网、交通网、生物网等在内的各种复杂网络的稳定性分析与控制提供了有力的理论工具和全新视角。


作为一个科研工作者,我最厌恶的事情就是重复别人做过的工作,走别人走过的路。孔夫子曰吾日三省吾身,同样的,每天我也会反躬自问,看看自己这一天对于科研有没有新的观点,有没有新的感悟。如果没有的话,晚上睡觉都有负罪感。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创新和空气、食物一样,对于我来说是生活的必需品。


很多青年科技工作者只是把科研作为一种谋生的手段,我不太赞同,我认为作为一个研究者一定要有一种肩负国家未来的使命感。回顾人类社会的数次工业革命,我们会发现科学研究在其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相关领域科学研究做的出色的国家总是能够获得优势,比如说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英国,还有信息技术革命的美国。而我们现在正处在一次新的工业革命的前夜,大数据、人工智能、以及能够将上述两者结合起来的网络和数据科学,都会成为新的工业革命的有力翅膀,我们的国家能不能在这次工业革命中占得先机?这主要就取决于我们这些科研工作者,所以我们要有这种使命感,不仅是为了自己工作,更要为了国家工作。


发明家


韩璧丞 BrainCo 及 BrainRobotics 创始人兼 CEO

获奖时年龄:30 岁

获奖事由:将脑机接口落地商用,开发多项脑机接口技术产品,并同时投入研究开发改善多动症、自闭症患者问题的脑机接口技术产品,有望成为改变许多患者与家庭的关键创新发明。


我认为创新的一个方面是将现有的技术普及化,民用化,从而让更多人的生活更美好。例如,我们公司将智能假肢产品的价格从目前市场上的7万美元降到几千美元左右,以便于产品能更好的服务于世界各地有需要的残疾人。

 

身为一个科学家出身的创业者,我一直秉承用做科研的严谨态度来做企业。我要求手下的研发人员切不可急功近利,而要用最科学的方法一步一步踏实的做研发。如果得不到“干净的实验数据,我们宁愿花更多的时间做实验,打磨产品,确保用最好的高科技产品服务于大家。我创业不是纯粹为了追求商业成功,而是为了用最尖端的科技创造积极正面的社会影响,用高科技帮助儿童、弱势群体以及那些最需要帮助的人。


曾晓东 蚂蚁金服技术实验室高级技术专家

获奖时年龄:31 岁

获奖事由:带领其团队探索研发无人零售支付技术,融合物联网、生物识别、传感器等能力,可以让线下零售店实现智慧门店升级,实现拿了就走、即走即付的线下购物新体验。其技术方案率先落地在中国首家无人店“淘咖啡”,将其打造成为零售行业标杆,让新零售的其中一种概念原型第一次落地展示,激活了国内无人值守零售领域发展可能。


要相信、并且坚信:技术能拓展商业的边界,技术能激活所在的行业。于业务,创新是现在就必须要做的事儿,不是未来才要做的事儿。创新方面的探索最大的作用可以让业务一直保持活力,一直充满竞争性。于团队,创新可以让团队产生蜕变,质的转变,高凝聚力,高执行力,高创作力。于个人,创新的过程其实是一个极其能够锻炼心力的过程。因为创新,个人会遭遇很多次的失败,很多次的被拒绝,渡过即成长。


让科技更加普惠,用技术让人类生活更加美好。也就是让科技以一种便捷、普适的形式,可以给人类社会的所有个体,提供平等的、无差异的、并且高质量科技服务,用技术改善人类的生活与未来。


韦福如  微软亚洲研究院资深研究员

获奖时年龄:34 岁

获奖事由:在自然语言处理(NLP)和自然语言理解技术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在机器阅读理解,识别和理解情感、观点以及情绪,智能问答和对话等关键课题上持续研究和创新。并进一步完成利用深度学习和自然语言处理技术进行辅助音乐创作,让计算机也能作词和作曲,探索人工智能思考创作的可能。


研究项目最重要的创新要素就是,选择好的课题,不断地突破常规并持续努力。课题的选择和定义对于做研究来说我觉得是第一位的,选择合适的、好的研究课题实际上是研究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好的课题需要考虑结合个人兴趣和工作业务/研究需求,需要考虑长期的研究方向和短期的输入(例如产品合作等),需要把握研究的节奏和设定里程碑,需要在创新和实用上求交集(要做有用的研究)。接下来就是需要找到合适的切入点,在熟悉已有工作的基础上,找到核心的研究点并突破。这个过程中,很多时候需要有不同的研究课题甚至是不同学科之间的相互借鉴、合作,碰撞出灵感的火花。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最后就是要能持续努力,研究的过程中大部分工作都可能是不成功的(这个是研究本身的特性),我们需要积极面对,并持续创新。通过这样的过程,就能积累经验,并逐渐形成自己的研究和创新的品味和风格。


创新对于研究者来说是和工作本身融为一体的。既是工作的要求,也是工作的内容,同时也是工作的动力。身为研究者,我们的使命就是要不断地探索和突破技术的边界,同时要让技术创新惠及大众,服务人类。


陈成猛 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副研究员

获奖时年龄:32 岁

获奖事由:坚守石墨烯研究十余载,突破高品质石墨烯规模化制备技术,通过产学研合作走自主创新之路,打通石墨烯从原料、材料、器件到应用的创新链。


我认为最重要的创新要素有两点:一、个人需要持续优化的知识体系。除了学生时代的基本功,更需持续学习的意识和能力。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打造T型知识结构,在所从事细分专业做到精深,还有广阔的知识面和眼界。同时学以致用,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我。二、团队需要合作精神和工程化思维。没有完美的个人,但有完美的团队。这需要四个要素:明确的发展战略,共同的价值理念、优化的组织架构和合理的资源配置。在高技术攻关中,我们依托科学家+工程师的组合,多学科交叉协同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并通过系统集成和资源整合,连点成线,聚沙成塔,形成高效可靠的系统。


我觉得从某种意义上说,创新就是对旧有的东西进行否定和颠覆,强调“新”;而创造是指提供新颖的、独特的东西,并具有社会意义和价值,关键在“造”。我从事的是应用基础研究和高技术开发,因此我更倾向定义自己为“创造”者。当前我们到处都在提创新,其结果就是无论如何大家都要先动起来,做做改变,创新是有了,但效果就一定好吗?在中国学术界,也有一些同行为了发论文而发论文,十分追捧与众不同和标新立异的东西,在实用价值方面则考虑甚少。


作为“改良”派而非“改革”派,我怀旧,喜欢传统的东西。比如在炭素领域,石墨烯和碳纳米管的结构很新颖,很多人觉得好看又好玩,但我和我的团队则更关注他们是否好用?以及如何用好。我个人认为,做材料研究要从应用中来,到应用中去,不能与产业和市场脱节。所以未来我也不打算把面铺的特别宽,今生只想聚焦 1-2 种炭材料,无论是新的还是传统的,都将持续的改善和迭代,做到世界最好,不断趋近完美。同时,努力推动这些材料实现产业落地,真正应用并服务于中国和世界。


刘霁  腾讯AI Lab专家研究员及美国罗彻斯特大学助理教授

奖时年龄:34 岁

获奖事由:让机器学习算法更准确更高效,探索人工智能潜力的边界


创新对于我来说是厚积薄发。我从来不相信无中生有,随便拍脑袋就能出有价值的创新。创新是一个艰苦卓绝无比煎熬的过程(简单来说就是掉头发的过程)。最后的灵光一闪是因为前面无数辛勤汗水和倔强的坚持。

作为一个AI方向的科技工作者,我想,我默认的使命是把AI转化成生产力,让AI服务于全人类。但同时我觉得我也义务帮助普通大众树立更健康的视角看待AI。普通人对于AI的看法,通常容易走向两个极端,要不是AI即将要取代人类,要不就是AI除了下下棋好像没有什么实际用处。从AI在历史上的几次大起大落的经历来看,这两种看法都过于极端,并不利于AI的发展。我对AI持有谨慎的乐观态度:AI全面影响人类的生活是大势所趋,但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创业家


印奇  旷视科技创始人兼CEO

获奖时年龄:29 岁

获奖事由:创建人脸识别独角兽企业旷视科技,将技术集成在摄像机等前端硬件中,大幅提高技术解决问题的效率,在泛安防业务上获得了更好的结果。


我们内部有两个词,一个叫技术信仰,一个叫价值务实。我觉得这是一体两面,缺一不可的。技术信仰这个轴,我觉得是不能丢的。因为技术创新是科学型企业家最重要的驱动力。当一个科学家,他真的变得非常市场导向的话,我觉得他很难把这家公司做长久。

 

但另一方面叫价值务实,就是说技术创新要能真正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只有做到务实才能反过来去推动技术在落地过程的再创新。在创业的过程中,谁能够把这两者做好平衡,我觉得可能这个企业就能够走得比较长久,并且能够在他的领域里面起到一个领军的角色。

 

我认为无论作为创业者,还是研究人员,都应该对自己所从事的事业有一份敬畏之心,尤其是在人工智能行业。现在大多数人普遍认为未来将会是人工智能与人类世界高度共存的一种状态,所以我们作为人工智能领域的创业者除了要保持对技术的热爱,更要坚定技术是用来改善人类生活,为人类创造更多美好的这样一种使命。


宿华 快手创始人兼CEO

获奖时年龄:35 岁

获奖事由:打造出了日活 1 亿的“全民APP”,他的产品记录下了这个时代。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我们的创新是在用科技和商业手段去解社会问题。创新(Innovation)是人类文明的传承和发展,是每一辈创新者站在前人肩膀上拓展出的新高度。


一代代的创业者创造了人类的商业文明,而互联网创业将新技术真正地造福于每个人,改变了这个时代的生活方式。对我来说,人生就是一场三万六千天的创业,每一天都不想浪费。

 

20 年前,我的父亲离开公务员队伍在家乡开始创业,成为中国市场经济发展初期无数探路者中的一员;后来,我在清华的师哥师姐开始创业,他们用聪明才智和努力的工作,推动了中国互联网行业的发展;我自己创业,也是受到了所有前辈的影响和鼓舞,非常荣幸能够传承他们的精神,这一代的创业者应该更关注社会问题,我希望用商业手段去解决社会问题。


邱纯鑫 速腾聚创创始人兼 CEO

获奖时年龄:34 岁

获奖事由:潜心研究激光雷达技术近 10 年,结合机器学习、三维数据处理算法和激光雷达传感器硬件方案,为自动驾驶汽车提供超越人眼的环境感知能力,加快自动驾驶汽车时代的来临。


匠心,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做产品创新都需要匠心,而激光雷达的硬件和软件算法都属于科技产品。一般人可能会觉得创新和匠心之间没什么联系,实际上很多创新的产品大家都能想到,而能做出来并且做好的公司团队没几个,能不能做出来是技术能力的问题,但是要能把产品做好,做到极致,并获得市场的认可,这里头需要的就不仅仅是技术,更多的是匠心,把产品打磨到极致的追求。只有通过这样匠心打磨,才能让创新产品发挥出最好的效果,让客户用得顺手,并借助它创造更大的社会价值。


人文关怀者


金虹 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所项目管理办公室(PMO)主任

获奖时年龄:34 岁

获奖事由:在创新速度被视为最大挑战的清洁能源领域,加速了低碳能源技术转化过程。作为能源企业中的技术骨干与技术管理创新者、内部创业者,最大限度地降低项目的试错成本和时间,推动了能源创新与成果转化。


最重要的创新要素,是要以不变应万变,快速稳健的推动新文化。所谓“不变”,就是我们始终围绕企业的清洁能源核心战略,进行高效资源配置,以一套“门径管理”客观评价体系,推动企业科研创新和成果转化的快速前进。所谓“应万变”,就是通过“门径管理”体系,利用一个云部署的线上项目管理系统,实时根据企业战略变化调整投资组合,根据项目进展和前景调整和整合资源配置,推动高价值的与战略紧密联系的项目发展。就像是创业投资,刚开始天使,后来A轮然后B轮。我们首先确保所确立的项目符合企业核心战略并具备长远的、宏伟的发展前景,在此基础上,帮助项目设立和完成一个个短期内能够确定的小目标,并适时调配资源配套,高效推进项目的落地实施和进展。我们从大的不确定里面找出一些小的能确定的东西,进行战略投资组合,最大限度地降低项目的试错成本和时间。


推动这样一个新的管理模式文化不能一蹴而就。PMO团队根据企业战略,帮助低碳所领导选择方向和项目,制定标准和方法,进一步把标准和方法手把手的交给项目经理,并通过定期的培训和实战操作,使项目团队掌握所需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使员工在工作中使用恰当的项目管理方法和工具,推动项目进展和资源配置优化。第一年,我们叫停了20个潜在影响力不大或与企业战略不符的项目,并重新配置资源。这些大大小小的变革影响了绝大部分研发人员,而它的成功实现离不开所领导的支持,以及PMO团队通过200多个小时的培训宣讲和多次一对一沟通,以说服研发人员项目战略契合度和先进性对项目团队和个人事业成长的意义。企业管理新文化的成功推行,使PMO帮助低碳所实现项目组合的重新聚焦,使其整体价值提高了25%。在新的管理文化制度下,低碳所迅速确立并细化了自己的战略和研究领域,越来越多的技术和产品以更快的速度进入市场,为低碳所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技术进步给环境带来的变革是巨大的,而能源革命的核心挑战在于我们创新的速度。中国正在经历快速的经济发展,由此带来能源安全、空气质量和水资源匮乏、可再生能源和电网稳定性、碳排放等一系列重大挑战。围绕中国能源问题,低碳所聚焦分布式能源、水处理、功能材料、催化技术等六大技术战略领域,所内通过创新管理,帮助制定公司战略,布局优化清洁能源领域的投资战略组合,快速对于不同的种子项目进行尝试,推动原始创新与成果转化,为企业和国家创造核心影响力,帮助改善环境、应对中国乃至世界的能源挑战。


王旭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副研究员

获奖时年龄:32 岁

获奖事由:提出的“净环境效益”模型综合了能耗、化学品使用和温室气体排放等产生的环境影响,以及污水和污泥中有用物质的资源环境效益。构建出了面向节能、低碳与资源循环利用的污水处理系统多目标评估新框架,利用大数据开创了城市污水资源可持续管理新模式。


我觉得最重要的创新要素是机会。在污水处理技术发展已逾百年的今天,尤其是在全球环境变化的背景下,打破污水处理以净化为主的传统观念,创造节能低碳以及污水有效循环和资源化利用的新模式,是创新机会,也是创新必然。从 2010 年我攻读博士学位的时候起,我们就一直在做这方面的研究工作,从政策分析到系统评估和技术研发方面都取得了一些突破。尤其是在大数据驱动的城市污水资源可持续管理新模式方面取得了一些研究进展,相关成果这几年也陆续发表在《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等国际顶级刊物上,得到了国际同行的持续关注。


我觉得创新于我而言的意义在于,可以推陈出新,可以碰撞出新颖的概念,有了新概念就有机会开辟新的研究领域,尤其是多学科交叉研究,是很有可能产生引领发展潮流的新方向。我记得唐本忠院士发表在《国家科学评论》的文章中说过,革命性的观念可以改变我们的思维模式,甚至改变我们的生活习惯。我觉得这个总结非常到位,穷则变,变则通。在环境污染日趋复杂、日趋严重的今天,我们真的需要用创新思维来做点有益于生态环境和人类福祉的事情。


在传统的观念里,很多人觉得研究者就是长时间在实验室摇瓶子或是在电脑前埋头分析数据和写文章的一类人,他们关心的是申请课题和完成课题。正因如此,普通大众甚至会觉得研究者创造的社会价值很低。其实这种观念也要打破,作为年轻一代的青年科学家、以及未来的战略科学家,我们应当有新时代的使命感,需要更多的时间去思考如何让研究成果真正的造福人类,如何创造真正的价值。当今的社会环境,科学家与管理层、工业圈和企业界的交流与合作渠道已日趋丰富和完善,我们应该把握这样的机会。


刘倩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

获奖时年龄:34 岁

获奖事由:基于新型超痕量分析检测技术,针对环境中的颗粒污染物,开发出能够甄别其来源、追踪其行为、以及对其快速筛查鉴定的技术,为环境科学中颗粒污染物的研究注入新的活力。


开放进取的头脑,多学科交叉的知识结构,持之以恒的信念,这三者缺一不可创新是科学研究的灵魂。我主要从事环境健康科学研究,目标在于阐明环境因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这是一个新兴的学科,从分析技术到研究方法学都还非常不完善。特别是对于我国来说,环境污染状况与其他国家具有显著不同的特点,这导致我们不能直接照搬国外的经验,而必须从研究方法学上进行创新,结合我们国家的实际情况,才能实现我们的目标。新的方法学才能让我们有可能获得新的发现。


每一位获奖人,都在不同的领域获得了卓越成就,而这份成绩的背后离不开的是对前沿问题的探索与挑战,他们代表了科技与商业的创新精神。同时他们也演绎了不同的创新故事,我们期望倾听他们的最新见解,有鉴于此,《麻省理工科技评论》、DeepTech深科技决定联手梅赛德斯-奔驰将于 10 月 27 日在北京嘉里大酒店举办“全球科技青年论坛—— Meet 35 (Innovators Under 35 Reunion)。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广告]赞助链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

公众号 关注网络尖刀微信公众号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赞助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