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假了,整点儿好玩的....

百家 作者:侠客岛 2018-09-30 15:34:53


掐指一算,明天就是十一黄金周的第一天了!


不知道各位岛友有没有做好假期计划。是不惧艰险,誓要化身人从众???中的圣战士?还是一早就准备好要“家里蹲”,一边惋惜长假被浪费,一边观摩全国人民上演堵车大戏?


岛妹我就不一样了,托第三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的福,赶在长假之前,提前来到了传说中的大漠明珠——敦煌。此行呢,也是给十一想来敦煌的岛友们踩个点,种个草,毕竟还是看到了很多好玩的东西的……


文物下凡


说起敦煌么,总是有无数话题的。


“雅”一点,大漠孤烟、长河落日、乐舞飞天、河西古道……景色绝美不消多说;“俗”一点,以岛上将“中午吃什么”奉为每日头等大事的秉性来看,驴肉黄面、胡杨焖饼、羊肉合汁、莫高酿皮……那也是很值得让人牵肠挂肚的。


不过,岛妹这次真正被“惊”到的,可不是这些,而是,这个敦煌,实在不是记忆中的那个敦煌。如果一定要用个什么话来概括,那大概就是——自汉武帝他老人家列四郡、据两关以来,敦煌2100余年历史的文化实体,从没这么酷炫过!


一句话,文物下凡了


这么说有点玄乎,且放两张图,各位自己意会吧。简单来说,通常意义上你眼中的敦煌是这样的——



 但岛妹看到的却是这样——



没错,是诸位的王者了。这回王者荣耀与敦煌研究院合作,推出了敦煌定制皮肤“飞天”,耗时数月从经典敦煌壁画里提取敦煌色彩,融入皮肤服饰、披帛设计。云鬓霓裳的杨玉环是其中的爆点,有多美请戳视频:


<iframe class="video_iframe" data-vidtype="2" data-cover="http%3A%2F%2Fshp.qpic.cn%2Fqqvideo_ori%2F0%2Fz0711vc3jfm_496_280%2F0" allowfullscreen="" data-ratio="1.7777777777777777" data-w="480" frameborder="0" data-src="http://v.qq.com/iframe/player.html?vid=z0711vc3jfm&width=352&height=198&auto=0" width="352" height="198" data-vh="198" data-vw="352" style="display: none; width: 352px !important; height: 198px !important;"></iframe>


玩家亲手绘色的作品也随时可能出现在游戏中。



既然是下凡嘛,那自然免不了得有人间该有的烟火气。这就不得不说说“古道·天马——丝绸之路的交通与交流”展了,毫不夸张地说,统共展出了310件文物,件件都是有趣的灵魂。


来看它:骑上盛唐三彩蓝釉马,大漠随便跨。



相较之下,早三百年的北魏朋友骑行就比较写意了。



今天有没有像牵马俑一样动力十足?



也可以将头发梳成胡人模样,穿上一身帅气骑装,跨上三彩釉陶骆驼,凑成一段商贸佳话。



当然,如果你看完以上这些栩栩如生的文物还觉得不过瘾,如果你还想看到莫高窟内的壁画动起来、活起来,有没有可能呢?


OK,没问题!列宾美术学院邀请的的18位俄罗斯“灵魂画手”满足你,这次,他们以石窟壁画为原型,再创作了百幅敦煌新作。


喏,就是下面这些画,怎么样,是不是几乎可以以假乱真?战斗民族画敦煌壁画什么的,也是没想到吧?

 

敲黑板,这确实不是在莫高窟里面


在下俄罗斯画作


在下254窟壁画原作


数字敦煌 

 

当然,文博会作为一个世界级文化交流博览会,好玩之余,也是不乏正儿八经的内容的。毕竟,这是个正经的展览,不仅有颜,更具猛料。


 拿这些织物来说,不夸张地说,每一块都值得驻足一整天。前排正中的一缕白名为“枝上雪”,错综复杂的纹理要在聚酯玻璃纱上才能成形;而摸起来让人炸毛的“刺毛织物”如今以《彼得兔》中的刺猬一角命名,当地人将硬纸条融入轻纱制造刺人效果,很任性了。



再来看这个灯,是研究院与灯具艺术家合作的,从二维复原到三维的华盖,是不是既华丽又霸气?


 

做为一个高端大气的展会,“文化+科技”自然也是不能少的。是的,除了你们的王者荣耀,爱豆们也不曾缺席。你能想象吗?借助在线音乐平台,你们最爱的好妹妹,通过古老的丝竹管弦唱出了“你呀你,是自在如风的少年”?

 

不喜欢好妹妹乐队?没关系,许嵩、龚琳娜、韩红、尚雯婕、尤长靖……还缺了谁,岛妹下次告诉主办方,让他们加上。(反正吹牛又不花钱)


“敦煌女儿”樊锦诗在现场试听古乐再现


而“数字化敦煌”也早已在会场外部被率先应用。“博物官”一项,其以AI技术为依托,用户通过小程序拍照识别文化艺术产品或扫描景区二维码,便可获得全方位的讲解信息。


最酷炫的,无疑是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的影院了,游览前先看部球幕电影,简直不要太震撼。



“众声喧哗”


说到这里,可能很多人要觉得不解了,明明是高大上的、“万佛皆不语”的敦煌,为什么要给他们加上屏幕、耳机这些世俗的科技手段,岂不是太过“众生喧哗”了吗?这样还能好好保护我们的千古文化吗?


答案正相反。敦煌研究院院长王旭东指出,这恰恰是为了保护。

 

文物守门人的第一诉求表达得很清楚——就是要构建一种“负责任的文化旅游模式”,给尽可能多的游客提供更好的文化展现方式。而正是通过“数字展示+实体洞窟”这类旅游开放新模式,“数字敦煌”资源库才能得以全球共享。

 

众所周知,莫高窟内壁画、塑像非常珍贵,考虑到永久保存和永续利用,他们只能保持小规模的开放度。甚至,某一个窟关上就再不会开启。而高清数字化图像、影像的全球流动,则可以以另一种方式给为游客奉上丰富视觉盛宴,“把真实、完整的敦煌传承给下一代”。


敦煌莫高窟第61窟壁画数字化作业现场



 

其实,从另一个角度思考,数字化资源互联互通,游戏、音乐、动漫元素持续加码,也让敦煌文化走下神坛,不断吸引如岛妹般的年轻受众。大漠戈壁、断井颓垣?敦煌文书艰涩古奥?“老气横秋”的刻板印象已然被AI、AR、VR等新科技彻底击碎。

 

这么一来视野是不是开拓了不少?从文物卖萌、到数字“撑腰”,敦煌思路的趣味化与技术化日益从重门深锁、小手电探照的石窟里妥妥走出;而这,也正符合本次文博会的总体思路,即由文化吸睛到创意经济

 

毕竟,所谓文化,其根本就是凝聚人心。


文/点苍居士




愉快的广告时间: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广告]赞助链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

公众号 关注网络尖刀微信公众号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赞助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