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霸榜!自然指数”新星”榜单发布,前10名中国占9席
参加 Meet 35 大会,请点击↑
在于知名期刊发表研究成果最快增长机构的榜单中,中国的大学和机构已经占领了半壁江山。
近日,自然指数(NI)的“新星”表单发布。其中,排名前100的机构有一半来自中国,前10中更是有9个来自中国,这突出了中国高质量的研究产出在迅速增长。
两组科学家团队各自独立挑选了82个知名的自然科学期刊,随后自然指数对这些期刊上发表的研究进行分析。这些期刊也包括《自然》、《科学》、《细胞》等顶级期刊。
新星榜单利用分数式计量(FC)的方法,统计了2015至2017年间100所大学及研究机构对这些期刊贡献值的增长幅度。如果一所大学的某位研究人员独自发了一篇文章,该校的FC得分就为1。
其中,中国科学院大学独占鳌头,FC得分增长153.7,是第二名清华大学的两倍多。而上海交通大学的自然指数排名仅为225,但其FC分值增长61,位列新星榜单第三,展现出上交科研进展速度之快。南方科技大学FC分值增长52,位列第四。
自然指数增长最快的10个机构
图丨2015至2017年间FC分值增长数据,为了对比NI随时间的变化,FC数据统计到2017年的研究水平,以显示出NI期刊文章总数的年度变化。(来源:自然指数)
美国也有20个机构在新星榜单中,而且这些机构的自然指数本来就很高。2017年,美国所有机构的自然指数FC总分值为20000,是中国的两倍多。英国只有两所大学(布里斯托大学与爱丁堡大学)位列新星榜单。榜单中上榜机构超过两个的国家还有德国(4个),荷兰(4个)和印度(3个)。
在新星榜单前100名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机构上榜的国家
(来源:自然指数)
这些数据进一步表明中国在世界研究的迅速崛起并不仅限于数量。今年早期,Elsevier为《泰晤士高等教育》(THE)做的数据分析表明,中国总体的研究质量可能会在本世纪20年代中期超过美国。
这样的崛起当然离不开中国新生代科学家的优异表现,他们卓越的工作成绩正一步步促使中国逐渐站在世界科技之巅。
10 月 27 日,由《麻省理工科技评论》、DeepTech深科技联合主办,梅赛德斯-奔驰特别呈现的“全球科技青年论坛——Meet 35” 将在北京嘉里大酒店隆重召开,全球范围内最顶尖科学技术人才以及跨界领域的人士将会出席,畅谈从人工智能到量子计算,从基因编辑技术到脑机接口,从可持续能源到未来出行,金融科技、区块链以及技术投资等最前沿的科技话题,并且将和诸位重磅嘉宾从人才角度切入探讨创新的定义、重要性和促使技术、商业创新成功的因素,以及青年人才的培养与储备等话题。
每个人都承认创新的重要性,但对创新的理解却难以统一。无论如何,科技创新传承的故事将一直继续。
秘肠道守护者
肠道的消化功能早已广为人知,但其实肠道也同时发挥着非常重要的免疫防护作用,是人体最大的粘膜免疫器官,聚集的微生物数量远超过人体细胞的数目,肠道免疫系统则与之共同进化,不仅形成了肠道上皮细胞组成的第一道防线,还形成了一个可以精密调控肠道稳态的肠道免疫系统。有趣的是,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许多其他脏器的疾病,例如炎症性疾病(炎症性肠病,风湿性关节炎)、代谢性疾病(糖尿病)、甚至神经性疾病(抑郁,自闭症,帕金森)和肿瘤,都与肠道微生物诱导的免疫反应关系密切。
中国科学家技术大学朱书教授在权威学术期刊《Nature》和《Science》杂志发表的两篇研究论文揭示了肠道里一类全新的核酸识别受体“Nlrp9b”和“Nlrp6”,它们能够识别不同的肠道病毒并启动各异的免疫反应。而这些肠道病毒是导致急性肠胃炎的元凶,具有高度传染性和潜在致命性,每年造成六十万例儿童的死亡。这些工作揭示了一种重要的在肠上皮细胞中发挥作用的先天免疫信号通路,引起了广泛的关注。《Nature》杂志的评论文章点评道:“这是一个概念上的颠覆,并预示着靶向这个受体在多种肠道病毒感染中的临床应用”。
从本科时期在中科大接触免疫学研究,13年过去,朱书又回到了起点-自己的母校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组建了黏膜免疫与精准治疗实验室,目前已经建立了一个二十个研究人员的团队,致力于利用多种小鼠模型和新一代测序技术等来研究肠道免疫系统与微生物的相互作用对健康和疾病的影响。谈及自己的研究,朱书觉得了解其识别机制和免疫反应的基础研究只是第一步,接下来将会继续研究这一类型受体及其在人群中的突变对于感染和炎症性疾病的贡献,未来的研究也将会更加偏向临床应用和成果转化。他表示,如何通过合适的设计,在合适的病理状态下将这些受体失活或者激活来调节其启动的免疫反应确实是更加具体和复杂的问题,也将具有更重大的临床意义。除了持续关注肠道的先天免疫识别受体,朱书实验室也对肠道T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的调控,以及肠道微生物群体的调控有很强的兴趣。
他是CRISPR的第一批访客
因为几年前一项生物技术的诞生,人类从未像今天一样如此接近于拥有“造物主”的能力。这项生物技术就是 CRISPR 。CRISPR 原本是一种源自细菌及古细菌中的一种获得性免疫系统,却意外成为了真核细胞体内的基因组编辑工具。短短两三年的时间,CRISPR 已发展成为生物学领域最炙手可热的研究工具之一。它不但丰富了我们对于细菌、古细菌生理机制的认知,更重要的是,人类可以利用它对基因进行改造。
而丛乐,就是将这项技术带到人类基因世界的青年科学家之一。张锋作为通讯作者、丛乐作为第一作者在《Science》发表论文,介绍如何将 CRISPR 基因编辑技术用于植物、动物与人类细胞,充分表明了CRISPR 技术有潜力修改哺乳动物的基因组,有助于改进人类疾病建模和对新治疗方法的探索。而由张锋实验室发表在《Science》上的文章“ Multiplex Genome Engineering Using CRISPR / Cas Systems ”首次揭示了 CRISPR-Cas9 系统作用于人类和鼠类细胞基因的研究及其应用前景,并揭示了相关技术在基因治疗,特别是心脑血管疾病和癌症治疗中的应用潜力。
如今CRISPR的研究已经遍地开花,但如何做到精确控制与改造依然是最大的难题,这需要技术加数据的推动。丛乐表示希望结合自己理工科融合背景,衔接新生物技术和大数据计算分析实现对生命最基本的元件“细胞”的精确控制与改造,从而改善人类健康和生存环境。这也正是丛乐对于创新的理解,他认为创新的要素有两点且缺一不可:一是深入理解领域最前沿的问题和挑战,二是跨领域思考并结合不同知识技术从而推陈出新。
火爆热潮中依旧冷静的贝叶斯研究者
2011 年,当时正在全球人工智能科研重点学术机构的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的朱军,在其博士导师清华大学张钹教授的邀请下,回到清华大学任教,全面负责新一代博士生培养,而这位在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教授、中科院院士张钹口中 “指导过的最出色博士生”,在回国后不久,也展现了自己在人工智能学术研究工作以及人才培养方面的优秀才能,成为中国人工智能领域发展的关键人物。
朱军长期投注心力于贝叶斯人工智能研究,并在此领域取得多项进展,获得全球人工智能学术界高度关注。他取得多项贝叶斯研究成果,跳脱过去 250 多年历史的经典贝叶斯“非先验即似然”框架,并将 20 多年来相互分离的两大方向,最大间隔学习和贝叶斯学习,有机融合在一起,还开发了“珠算”概率编程库,进一步有效支持贝叶斯方法与深度学习的有机融合,实现在多机多GPU 卡的高效计算。
朱军认为,目前国内人工智能行业如火如荼,在一些应用上甚至领先全球。但在基础理论方面,值得我们骄傲的事情却少之又少,国内的土壤还比较贫瘠。但创新之风已然刮起,人工智能需要国家以及整个行业的长期支持,对原创性成果更加鼓励和包容。客观的说,现在技术能解决的问题还相当有限。随着范围的扩大,应用环境将变得更加开放、更加动态和不确定,边界条件也变得更模煳,甚至存在对抗和攻击。因此,更多新的要求和挑战会逐渐浮出水面。作为研究者和教师,我们有义务探究人工智能更具前瞻性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同时,也要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推动人工智能的可持续发展。
信息网络和数据技术的“侦查员”
信息网络是网络和数据科学中的一个概念,是对复杂系统的抽象,借助信息网络,模糊的世界得以被精准量化,并变得可以预测。而对于王震教授来说,他正在从事的网络和数据科学研究就是要思考网络、不同元素及其流动状态、以及问题之间的关系。
围绕多层耦合网络的结构和动态性能,王震提出了网络层之间信息传递和反馈的特征耦合机制,并研究了多层耦合网络的鲁棒性和性能优化。在此基础上,王震还继续探索了多层耦合网络的群体行为动力学及其在网络工程中的应用,特别是在群体行为决策和传播免疫保护方面。他构建了行为动力学和信息动力学(如谣言、病毒传播)的闭合反馈环路(每个网络层支撑一个动态过程),为信息安全、预防信息泄露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现在,王震教授的研究成果已经被用于解决部分地区的交通拥堵问题、航空交通优化问题、网络对抗问题和政府大数据。但随着网络时代的发展,互联网、交通网、生物网等在内的各种信息网络的稳定性分析与控制仍然存在许多挑战,这些网络的稳定运行也对人类社会至关重要。下一步,他将提高现有的科学研究水平,并将自己的科学研究与实际应用结合,为民生、国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来一场 MEET 35 的头脑风暴吧
青年科学家都在各自的领域做出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在多年来的科技之路上,依靠着扎实的功底,敏锐的嗅觉和不懈的坚持,为中国科技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在本次盛会上,我们将与全球范围内的科技践行者交流,畅谈前沿科技话题。
Technological Dreamers
科技大梦想家
逐梦未来,科技畅想。你所生活的现实世界,每天都在被颠覆。人工智能、量子通讯、生物基因、自动驾驶等改变未来的技术,每时每刻都在刷新你对世界的认知。未来有多远?且听科学家塑造未来世界的科技版图。
Breaking Down Barriers
拆掉科技的高墙
布道者总在山巅向世人授道解惑,科技之光也总是暗暗闪烁,手中流过的沙子总是带走最后一枚金币,那璀璨的明珠总是失而不能复得,在科技领域,我们总是高山仰止而不能明晰,总有一层面纱遮挡这迷人的科技之美。那么今天,走下山来,来到幕前,让我们出席科学家的布道之旅。
Realizing Value
实现未来价值
实验室中每天都在变革,这些成果在科学家的手中散发着迷人的光辉,我们总是被它们所吸引,但从实验室走出的它们是那么脆弱,有些轻易夭折,有些成长缓慢,但总有一些奇迹在上演,加速只在眨眼之间,未来世界就已展现。
Crossing Interdisciplinary Boundaries
科技大跨界
交叉、跨界、蝶变,科技的步伐不能停歇。冲突、融合、分裂,科技的趋势愈演愈烈。在科技领域,固守一隅是上个时代的传奇小说。在今天,科技在引领人们拓宽世界的边界,学科之间的碰撞究竟点燃了多少科技火花?
Trends and Choices
浪潮下的抉择
我们生活在一个科技快速迭代的世界,遍布全球的创新精神激荡起层层浪潮。很庆幸在这个大浪潮时代,在一个个攀登高峰的背影中,我们看到了不一样的精神风暴,让我们听听他们的故事,他们所面对的抉择。
我们邀请你来到这里,与年轻的科技领袖共享知识、经验与成功,在实践中碰撞更多可能,揭开科技的面纱,洞察科技的未来,为理想加码。
早鸟票优惠 199 元倒计时仅剩四天!
10 月 1 日恢复正价票 299 元,错过不再来!点击阅读原文,来一场 MEET 35 的邂逅!
让我们一起 MEET 35
希望,有一天,你也能够在这里,讲述你的故事。
以下为拟邀嘉宾名单: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广告]赞助链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 1 准确把握守正创新的辩证关系 7900101
- 2 中国黄金原董事长家搜出大量黄金 7945303
- 3 空调英文不会男生盯着考场空调看 7801648
- 4 消费品以旧换新“加速度” 7735673
- 5 被铁路售票员的手速惊到了 7662949
- 6 网红赤木刚宪爆改赵露思 7579348
- 7 县委原书记大搞“刷白墙”被通报 7465261
- 8 山姆代购在厕所分装蛋糕 7382886
- 9 马龙刘诗雯穿正装打混双 7275827
- 10 刘强东提前发年终奖 7153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