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编辑初创公司再燃“异类食物”之战,商机吸引巨头加入

百家 作者:DeepTech深科技 2018-08-19 05:04:27

 

由基因学教授联合创始的 Calyxt 公司如今已走过了 8 年。为了获得更健康的油,他们利用了最新的编辑技术对大豆基因进行改造,取代了传统的基因修饰技术。

 

图丨一名科学家正在查看豆苗(来源:REUTERS)

 

今年春天,78 位农民们在 South Dakota 和 Minnesota 的 17,000 英亩地上种下了首批上市销售的基因编辑大豆,其新研发出的基因编辑作物让世界 500 强公司受到威胁。 

 

自从 20 世纪 90 年代基因修饰作物出现以来,Monsanto、Syngenta AG 以及 DowDuPont 公司作为种子生产的巨头,掌控着转基因作物技术的支配权。但与此同时他们也面临着不断如雨后春笋般萌芽的初创公司带来的竞争,因为基因编辑作物的研发成本大幅降低,美国农业部(USDA)也决定不对之加以约束。

  

因此像 Calyxt、Cibus 以及 Benson Hill Biosystems 这样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已经悄无声息地拥有了自己的基因编辑项目,有望追赶如今的业界巨头,以求在潜力巨大的改革性技术中分一杯羹。 

 

“对这样年轻的公司而言,这个时刻让人非常兴奋,”Calyxt 的首席执行官 Federico Tripodi 表示道,“工业界开始产生兴趣了——如此小而敏捷的公司竟然能够获这样的成果。” 

 

图丨Calyxt 首席执行官 Federico Tripodi (来源:Calyxt


在单个机体中,基因编辑技术包括靶定特定的基因、扰乱可能诱导不良性状的基因并对它们进行正向改变。与此相反,传统的基因修饰是将基因从一个个体转移至另一个,而这种做法如今仍未被消费者接受。

  

基因编辑技术意味着更好的作物收成和更广泛的理想性状,比如口感更佳的番茄、低筋小麦、切开后不会变色的苹果、抗旱大豆以及更适合冷藏的土豆。据 Berenberg 投资银行分析师 Nick Anderson 估计,这一技术可能在 10 年内将将全球的生物技术种子市场值翻一番。

  

为了探讨基因修饰作物是否需要加以约束,USDA 对 23 种对象进行了调查,最终确定这些作物均不需要监管。相较传统的基因修饰作物,研发者们省去了多年的时间以及大量的金钱。而至于那 23 种作物,最终也只有 3 种得到进一步研发。

 

孟山都(Monsanto)的发言人 Camille Lynne Scott 表示,这一全新的竞争局面可以让大小型公司、高校及其他公立研究机构进行更多的合作和许可交易。比如今年,刚被德国拜耳(Bayer)收购的孟山都向初创的 Pairwise Plants 公司投资了 1 亿美金,目的在于加快基因编辑作物的研发。

 

而另一边,位于北卡罗来纳州、创立于 2012 年的 Benson Hill 公司一直向其他公司许可作物技术。如今由于研发成本的降低,其行政总裁 Matt Crisp 也表示公司将准备生产自己的高产谷类作物。

 

图丨温室中生长的 Calyxt 土豆作物 (来源:REUTERS)

 

Calyxt 计划向食品公司销售基因编辑大豆提取的植物油,同时已经有十余种作物在计划中,其中包括高纤维小麦和长保鲜时效土豆。 

 

Crisp 表示,传统基因修饰作物的研发与销售常常需要花费 1.5 亿美元以上,而这样高昂的成本只有极少数大公司能够负担。有了基因编辑,成本可能降低近 90%。

 

“我们注意到有许多组织对基因编辑感兴趣,”Crisp 说道,并指出了一些传统的作物培育、技术以及食品公司,“这显示了技术的力量,并提示我们如今正处在食品系统现代化的关键时期。”

 

未知的政府监管与公众态度 

 

基因编辑的支持者们声称,这一技术的精确度远远高于传统基因修饰。

  

CRISPR 技术是 Syngenta 公司常用的一种基因编辑技术,科学家们将 RNA 分子和某种酶转运进作物细胞,当 RNA 与胞内的靶标 DNA 细胞相遇时会与之结合,同时酶在细胞 DNA 链上剪出一个缺口,紧接着细胞自身会修复 DNA,而这一修复过程可能破坏或者改良基因。

 

生物技术公司希望这一编辑技术能避免被贴上传统基因修饰作物的“异类食物”标签,然而监管者与公众的态度始终模棱两可。

 

欧盟法庭于 7 月 25 日宣布称基因编辑技术应与基因修饰作物受到相同条例的监管。这些条例将欧洲的基因编辑技术限制在研究领域,而进行商业作物销售将是违法的。德国化工协会认为这一决定“是在阻挠进步”。

 

美国农业部长 Sonny Perdue 为此向欧盟“过时而倒退”的监管决定表示批判,认为这给创新加上了不必要的锁链,阻碍了基因编辑技术的发展。

 

图丨美国农业部长 Sonny Perdue(来源:Wikipedia)


依据相关机构文件,美国农业部至今也没有对动物基因编辑商品进行监管的计划。

 

然而,据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FDA)行政长官 Scott Gottlieb 在 6 月一博客中写道,FDA 计划将基因编辑的动植物均纳入监管范围:政府机构正在寻求一种“创新而灵活”的途径来管理基因编辑,既能保证其对人和动物的安全性、又能让公司向市场引入有益的商品。

 

相反,美国农业部长 Perdue 在 3 月的一份声明中称,USDA 选择不对基因编辑作物加以约束,因为这一技术向作物引入的性状与传统育种无异、所花时间却远远短于传统育种。

 

尽管现在消费者尚未对基因编辑技术产生明显抵触,那些始终反对基因修饰的激进分子对于这次在 DNA 上动手脚的技术也持怀疑态度。加拿大 Biotechnology Action Network(CBAN)的协调者 Lucy Sharratt 表示,新的技术可能给食品供应带来意料之外的改变,因此需要更严格的监管。

 

农化巨头 Cargill 公司分管食品安全、质量和监管事务的副总裁 Randal Giroux 也因此表示,这恰是公司对基因编辑技术极其谨慎的原因。他还提到,Cargill 于今年 2 月宣布其将与 Precision BioSciences 携手研发更加健康的菜籽油,然而在监管者明确其决策之前,就其他公司基因编辑作物储存和运输的协定一直进展缓慢。

 

“我们确实想尽快看到基因编辑给市场带来革新,”Giroux 说,“我们想进一步了解消费者们对这些产品的反应和接纳度如何。”

 

秘密的田间试验 


其他农业生物技术大公司则更加积极,希望更简单的监管规则能加快研发。

 

Syngenta 种子研发的负责人 Dan Dyer 说,在美国,一种基因编辑作物从研发到上市需要大概 5 年,远远短于基因修饰作物的 12 年。全球种子的部长 Jeff Rowe 则表示,目前 Syngenta 正在研究口感更佳、保存时间更长的番茄,计划在 2020 至 2030 年完成研发。

 

位于美国中西部的 DowDuPont 正在秘密进行高产蜡质种玉米(waxy corn)的田间试验。这种玉米通常用于工业目的,公司计划在明年春天进行商业发售。

 

加拿大温哥华岛大学的生物系职工 Robert Wager 称,在为市场引入下一代基因工程食物的过程中,小公司将会成为紧咬大公司的强势竞争力量。

 

“对高校和小初创公司进入市场来说,缺少农业部监管是改变局势的重要因素,”他说道。

 

-End-

编辑:陈舒琪   校审:XHR

参考:

https://www.reuters.com/article/us-grains-tech-gene-editing/gene-editing-startups-ignite-the-next-frankenfood-fight-idUSKBN1KV0GF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广告]赞助链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

公众号 关注网络尖刀微信公众号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赞助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