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其挤破头涌向北上广,不如看向这10个城市
北京很大,上海很好,广州深圳很发达。
超一线城市有着无数的机会,无数的诱惑。
可是,高企的房价、拥挤的交通和污浊的空气,使得越来越多的人们不愿再“假装生活”,选择了逃离。
那么问题来了:北上广容不下肉身,三四线放不下灵魂,离开北上广的你,究竟要往何处去?
著名财经女侠叶檀,在她的新作《中国经济新机遇》中,深入分析了她眼中最有经济前途的十个城市,或许,这些城市才是年轻人的天堂。
无论在哪里,只要足够努力,都会越来越好。
作者丨 叶檀
来源丨《大破局:中国经济新机遇》
首先说明,在此谈论的“最有经济前途的城市”不包括一线城市,它们是资源最聚集的城市,没什么好比的。
有希望的城市必须具备以下一些特点:
一是三条以上高铁通过,成为轨道交通时代的节点城市;
二是近十年来有人口大幅流入或者起码在回流;
三是当地教育资源给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后盾;
四是人均本外币存款较高,可以支撑当地的消费与建设;
五是GDP增长较快。
01
南 京
根据最新的2030年版八纵八横高铁规划图,有4条甚至更多高铁通过的高铁节点城市分别为沈阳、天津、济南、石家庄、合肥、杭州、南京、郑州、武汉、长沙、重庆、贵阳、成都、西安、兰州、银川。
到中国核心区域经济地带的距离最近的城市分别是郑州、武汉,其次是济南、长沙等地,4小时左右到北京、上海、广州等中心城市。
一度没什么省会城市尊严、位居江苏省内GDP 第三的南京,在2014 年超过了无锡,形成对苏州的追赶态势。再加上省内资源集聚,且影响力辐射到安徽东部地区,被称为“徽都”,未来必然成为江苏省内最主要的城市。
在35 个主要城市的人口流入排名中,南京常住人口从2009 年到2014 年增加50 万,低于苏州的123 万。但南京的教育资源远好于苏州,属于中国的高校之城,有高校53 所,在长三角仅次于上海,比杭州高得多,南京发展有强大的高等教育做支撑。
南京文化底蕴丰富,教育资源得天独厚,几乎可以跟上海等地媲美。加上安徽等地人力与人才资源东移的倾向,对于南京的发展也是个不小的推动。
02
苏 州
苏州并没有那么多高铁线通过,但苏州几乎是最受惠于外向型经济的城市。从新加坡工业园区,到目前兴盛的新区,苏州几乎被打造成了东亚发达国家的某个新城。
难能可贵的是,苏州几乎完整地保存了原有的古城,苏州老城几乎是我在国内看到的唯一一座保存完好的古城,留下了丰富的资源。我们不得不为当时决策者超前的眼光而赞叹。
苏州的GDP 低于深圳,但苏州的投资远高于深圳,而消费却远不如深圳。民间消费能力不高,高校太少,是苏州之痛。当地的经济结构与创新能力不如深圳,必须经历一次凤凰涅槃。目前房价上涨,只是货币现象,不能靠房价转型。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截至2016 年6 月末,苏州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为27504 亿元,同比增长9.35% ;苏州常住人口为1061 万左右,人均存款约25.92 万元,低于南京。而苏州最新流入的人口在大幅下降。
苏州可列入未来将发生巨大蜕变的城市,在长三角城市群中的地位不会下降。
03
武 汉
武汉是高铁节点城市,正与郑州争夺航空枢纽的地位。与郑州不同的是,这是一个传统意义上重要的港口城市。
2015 年,武汉的人均本外币存款为18.28 万元,略高于天津。GDP 十年来增幅却排名在33 个城市的第3 位,高达387%,仅次于长沙、重庆,这是个仍然在大规模投资、大规模导入人口的城市。
武汉的高校有86 所,在国内首屈一指,如果把这个教育资源给深圳,深圳就飞了。在武汉经济下行时,两湖流域给深圳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人才基础。
因为人才多,武汉光谷才成功。
整个湖北的资源主要集中在武汉,致力于打造昔日“大武汉”的商业荣光。毫无疑问,这个中部重镇还会借着高铁的东风,以及庞大的基建与教育的力量,继续发展下去。
04
杭 州
在浙江省内,没有可以与杭州竞争的城市,而浙江又是新时期市场经济的发祥地。
由于企业主多,杭州财富沉淀很深。在长三角除上海以外的重要城市中,杭州的GDP 总量最高、居民本外币存款最多。从房价来看,也早就跻身“1.5 线”城市。
这座旅游城市已经成为人口多到吱嘎作响的经济重镇,而且有着不小的野心,绝不愿意成为上海的附庸。现在电商重镇除了深圳,就是杭州。
杭州也有问题,市内交通规划不通畅,高等教育落后于南京、合肥等城市。虽有庞大的浙江大学,哺育着杭州的创新产业,但高校仅有39 所,远低于合肥的60 所与南京的53 所,在校大学生人数与研究生人数也远远不及合肥、南京,这对于杭州来说是个隐患。
当然,杭州可以通过环境与财富吸引其他地方的人才入驻,这也是现在正在做的事。
05
合 肥
合肥2016 年以房价增速威震四方,这是补涨,长三角地区的省会城市,该轮到合肥了。并且,合肥的土地政策是非常明智的。
合肥发展较快,2016 年上半年,安徽省生产总值11028.5 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8.6%,其中合肥2575.5 亿元,按可比价增长9.4%。
关键是以前的短板服务业在提升,服务业对GDP 的贡献超过工业,说明这个城市进入有活力的细分发展时代,而不是几家央企“企业办社会”包打天下。
在长三角省会城市中,合肥是发展较为落后的一座城市,底子不厚,东边还有南京竞争。但合肥有一项优势,在长三角省会城市中,合肥的高校数量是最多的,比南京多7 所,比杭州多21 所!合肥有排名靠前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这才有了科大讯飞等公司。
虽然合肥的经济增长、人口增长不如天津等城市,但从存在感和经济腹地来看,我们还是把合肥列入了看多城市序列。
06
郑 州
我对郑州的偏爱声名远播,这不是一种文化上、亲缘上的爱,而是基于大势形成的客观判断,形势比人强。毫无疑问,郑州已经成为中原最受人关注的城市。
郑州跟武汉一样,高铁线路四通八达,有7 条以上高铁经过,是最受益于铁路发展的城市。孙中山先生的铁路梦想,今天在郑州这座城市身上得到了体现。
以往河南人口结构不合理,儿童多、老年人多;儿童到了青壮年时期,多散落到其他城市群打工;虽然生得多,本省却享受不到人口红利,是一个向外输出人口红利的地区。近些年,人口流动有了变化,青壮年人口占比上升。
郑州有高校 56 所,数量不如南京、武汉,但高于天津;大学生在校人数高于成都,低于武汉。换句话说,郑州拥有人口与人才两方面的优势。
郑州的劣势也很明显,市场经济发展滞后,使得规范的市场经济发展还需要很长的时间,无论是乞讨、假文物,还是金融规范化等方面,名声不算太好。
从文化上来说,中原地带的商业文明在近代已经较为落后,需要有奋起直追的过程。虽然有一定的教育资源优势,但未受过专业训练的劳动力数量更为庞大,起码需要十年以上的培训过程,才能形成训练有素的劳动力群体。
07
成 都
四川省内,现在没有、将来也没有可以与成都竞争的城市;以前可以竞争的重庆已经被划出四川,成为独立的行政区。
成都适合人居,其小麻将与酒吧之风相得益彰;湖南卫视的“超男”“超女”比赛有那么多人来自四川,并不奇怪。
成都有个行业与吃喝玩乐密切相关,属于创新行业,那就是游戏。
近3 年来,活跃在成都范围内以移动互联网、游戏为投资方向的基金不下30 只,包括经纬创投、联想之星、德迅资本、凯晟资本、IDG、真格基金、宝利来、富坤创投等。当然,也有小散乱、倒闭多的问题,但这没什么可怕的,产业链条已经发展起来。
成都常住人口从2005 年到2015 年,十年增长244.8 万;成都高校多达56 所,与郑州持平。在校研究生高达7.85 万人,说明当地的研发力量较强。成都的本外币存款人均在20.11 万元,远高于合肥,与东部沿海地区基本持平,并且消费的意愿非常强。
2017 年9 月初四川新设自贸区。四川省商务厅相关负责人表示,自贸试验区将主要设在成都。这对于成都来说,属如虎添翼。
08
重 庆
与成都一贯看不对眼的重庆独立成市,成为中国最大的直辖市。重庆的土地资源是直辖市里最多的,因为周边是广大农村。
重庆这几年非常耀眼,因为GDP 增速非常快,几乎快成了一个神话;曾经的黄奇帆市长也因其传奇色彩,成为一个神话。
重庆的金融、投资等均位居全国前列。但重庆基数低,从财富积累看,重庆本外币存款总额与成都相差无几,一算人均就非常糟糕,只有成都的47%。奇怪的是重庆的消费并不差,说明此地贫富差距比较严重。
重庆2015 年常住人口3016.55 万人,是成都的2 倍多,普通高校比成都多8 所,但在校研究生人数不如成都多。
在西南地区,成都、重庆是通向中东、欧洲与东部的三个交通节点,就此融入全球经济。
09
天 津
天津是个很长时间刷不出存在感的直辖市,主因是离北京太近,虹吸效应吸走了大部分资源。这个以往的商业之都,到20 世纪80 年代的时候,街面已经不忍直视。
天津入选的理由是北京资源真的开始外溢了,天津从谷底翻身。
天津的劣势在于,虽然人均GDP 在2011 年超过了原来的老大上海,但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上海相比有不小的距离,天津的GDP 并没有很好地转化为居民收入,而是成为重大项目的投资。这是一个政府主导意志甚至比上海更强的城市,这不是一件值得夸耀的事,为未来的发展埋了几颗地雷。
京津冀一体化,北京不能独立支撑一个城市群,北京周边的卫星城与天津是最受益的城市。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中,天津定位非常清晰: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改革开放先行区。其本意似乎是想要回到曾经的北方金融中心、商业中心、航运中心的定位上。
天津普通高校55 所,比成都仅少一所,教育资源算是相当的丰富。
对于天津来说,最难的问题是重建独立品格以及市场化的深入。
10
厦 门
厦门人口数量无法与一些省会城市媲美,但架不住海滨城市月白风清、颇具风情,房价涨势显示,福建最受欢迎的城市只有一个——厦门。
从2009年到2014年,厦门常住人口增加了139万,在全国35个城市中排名第11位。这数据来看,这座城市居民富裕,有雄厚的财富根基,消费实力强劲。
厦门算是个特色旅游城市,与大理等特色旅游城市相比,腹地更广,工业基础更发达,是与台湾经济对接的最大获益城市。
厦门是海上与陆上丝绸之路的结合点,根据厦门市政府2016年出台的《厦蓉欧班列国家物流新通道建设工作方案》,2016年厦蓉欧班列计划发运100列、4500个集装箱,货值40亿元。预计到2020年,将实现全年对开2000列,8万个集装箱,货值783亿元。
这张蓝图显示了厦门嵌入全球经济的可能路径,但厦门目前经济仍然遭遇到制造业转型的阵痛,以及令人担忧的通信等行业的异常增长。
注:你最看好国内哪个城市的发展潜力?欢迎在下方“留言处”分享你的看法。
推荐阅读
著名财经女侠叶檀,《中国经济新机遇》
需要了解更多知识,按住上方二维码或点击原文,购买本书
每天一杯咖啡吸收宇宙能量!
重构思维方式,
AI+时代,读互联网思想(wanging0123)
联系方式:投稿及内容合作|271684300@qq.com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广告]赞助链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 1 深入理解全面践行人民城市理念 7901022
- 2 独身女子病逝房产收归国家 7920793
- 3 演员王某帮骗子拍短视频一条100元 7890270
- 4 蓝天不是等来的 而是拼出来的 7762948
- 5 鹿晗起诉多名侵权网友 7601434
- 6 塞尔维亚投赞成票后武契奇道歉 7572276
- 7 #泽连斯基会如何回应俄停战条件# 7489932
- 8 年轻人居家造金月入5万 7328332
- 9 大蒜也没想到自己成了咖啡搭子 7271386
- 10 女子地铁内躺地上睡着 称是太困了 71884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