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机:商业航天插下的界标定义着商业世界的新疆域
2018中国商业最具创意人物100
之
天机
2018年,《快公司FastCompany》中国商业最具创意人物100给4位正在中国商业航天事业发力的创意人士以褒奖,他们正从事着火箭、卫星、航天测控等商业航天探索。对于普罗大众而言,我们或许很难想象商业航天的商机。但就像若干年前开启的大航海时代一般,商业,因此不同。
大名鼎鼎的荷兰东印度公司在其成立后近200年间,其实不过派出1772艘船,但约100万人次的欧洲人由此从荷兰前往亚洲地区……多年之后,结论很清楚——15世纪开启了一个新时代——大航海时代,人类地球活动的新边界开辟了,一个全球无空白的崭新商业世界从此沿地平线展开。
毋庸讳言,边界的扩张催生了商业环境的剧烈改变。
如今,人类正试图将另一方向上的边界拓展纳入生意范畴。以航天为代表的外太空探索“商业部队”正经历着分量剧增的拉升——前有SpaceX、Blue Origin等国际先锋开疆破土,后有风险投资支持下的中国新锐紧追不舍。
美国北方天空研究(NSR)预测,2020年全球航天产业市场总额将达到4850亿美元。这一数字是被认为可能挑战当下货币经济体系的区块链技术市场规模的4.8倍——Gartner预测,2020年基于区块链的业务将达到1000亿美元。
迄今为止,人类用望远镜观测到的宇宙最远距离约137亿光年。我们能将人类踏足的半径拓至何等程度是难解之谜,但有一点却是极为确定的——如大航海时代曾揭示的那样,商业航天插下的界标定义着商业世界的新疆域。
— 01 —
“ 任维佳 天仪研究院 CTO 助力太空科研 ”
紧挨着上地信息产业基地和中关村软件园,唐家岭如今因地标建筑北京航天城等跻身北京高新技术园区重镇,但它曾被戏称为“蚁族集聚地”,因此无意中吓退的年轻人里可能就有任维佳——十六年前,他刚刚踏出清华校门就曾有一次在此工作的机会——航天五院总体部刚刚搬迁至此地,但一个多小时的公交路程把任维佳从唐家岭“吓”回了清华。
戏剧性的结果是,此后他兜兜转转终于创立天仪研究院,这家微小卫星太空试验服务商走上正轨的标志正是入驻北京航天城,恰是当年他被“吓”退的起点——巧合得有几分宿命的味道。
但更宿命的是,错过了航天五院的任维佳后来误打误撞地进入了另一顶尖空间技术科研机构——中科院空间科技与应用总体部,并在其后“密谋”出一卫星平台,为中科院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从航天五院口中抢得“北斗”项目订单铺路。
中科院空间科技与应用总体部最吸引任维佳之处,是载人航天的神州飞船上天,但热血青年心思荡漾地入职后才发现,神舟一号到神舟五号的设计工作已经基本完成。担心闲荒了的任维佳在工作之余读起了航天设计院空间物理学在职博士。
2003年初,任维佳短暂地在航天清华卫星公司参与了半年的小卫星设计工作,“当时做了一个卫星的顶层设计,并且又把一个结构模型做出来。”任维佳介绍说,卫星设计分为模样、初样和正样一一对应了其三个不同阶段的状态——原理验证、环境考核、正式发射。由此,当初尚处于模样阶段的结构模型,但却使任维佳后来建造卫星平台早早踏出第一步。
其后,重回中科院体系的任维佳开始一门心思搞小卫星平台的结构设计,此时的中科院也意识到没有自己的卫星平台是个障碍。2007年,小卫星初样设计基本完成,这对任维佳等人而言,最大的挑战在于“布局要合理,结构要结实扛震的同时又要尽可能的减重,又得便于维修检查。”任维佳因此被逼出了创业心态和非传统手段的野路子,“我们是从一张白纸开始的,设计思路完全不同,我们更强调一体化。”
过往的卫星设计中,以诸多子系统、模块化操作居多,“有测控计算机、热控计算机等等,因为计算机都得搭载在星上,所以一个设备上会有好多个盒子。”但任维佳的“高度一体化”设计,试图省去冗余部分,从整体的角度优化整星,从而间接把过去动辄一两亿研发费才搞得定的卫星平台降到了三千万元。
但这些创业前的准备如果遇不到真正的需求还是白搭,任维佳创业后仍频繁地自问,“当年我们研究所里多少卫星做不成,凭什么我们可以?”一次偶然的机会,这个问题居然无意中在半玩笑里得到了解答。
天仪研究院CEO杨峰的一个朋友攒了一个天文望远镜。对于任维佳和杨峰这样看天都有点看腻了的人来说,砸进去一百万多元,就只能在地上看看,简直有点败家,“我们就开玩笑跟他说,要不要给你送上天去。”
这句玩笑话却得到的却是对方的热情反馈,“行啊,你要能做,我就给你筹点款。”
这不禁让任维佳灵光一闪,当年在研究所挖空心思造卫星的极大原因就是“没有卫星平台,科学家的很多想法不能快速实现。”那么能否建立一个卫星平台,专为助力科学实验上天?
2015年底走完技术验证环节,天仪研究院变得门庭若市,听说任维佳可以发卫星的很多科研机构及研究所都抛来合作意向,希望在太空进行科学实验。至此,天仪研究院确定了航空航天的首要路径,商业科研服务微小卫星方案提供商。
如今,天仪研究院已经发射了2颗卫星,未来两年还有近20颗的发射计划。
— 02 —
“ 舒畅 零壹空间 CEO 飞天加速度 ”
2006年,大二学生舒畅搞了一个名为“龙鹰”的夏令营,以众筹方式组织了一批高中生听师哥师姐讲那大学的故事。意外大获成功的这个项目在2个月里吸引了4期、三十余名学生报名参与。手上拿着近10万元的“巨款”,新晋“款爷” 舒畅开始畅想未来方向,“龙鹰集团”下当有夏令营、外卖、教育……
回到学校立刻铺开的是龙鹰外卖,舒畅叫了自己一票初中同学北上创业,租房子、搞中央厨房、围绕大学城搞实时配送,大干快上的结果是——项目运营不过半年就被迫解散,舒畅自己也险些退学。
“当时有些膨胀。”舒畅坦承,但他由此意识到两个基本事实——企业要有充足的资金储备;好好读书很重要——如今零壹空间的高融资额和订单先行的打法与前一条密不可分;后来报考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的举动则颇受后一条启发。
2008年,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MBA舒畅瞅准了一个痛点——“留学生听不懂微积分”。延续其龙鹰集团的教育路线,“舒老师”在五道口租赁一个民宅,改装成教室后亲自上阵,教授理科生轻车熟路的微积分课程。仅一年,100万的收入让舒畅觉得自己可能做出下一个新东方。
但在培训事业蒸蒸日上之时,来自弟弟的一盆“暗黑鸡汤”让舒畅刹了车,“我们可以做更有影响力的事。”
考虑到自己对资本和商业皆处于半路出家状态,舒畅暂时“金盆洗手”,先后进入航天产业投资基金和联想创投,并在期间留意到SpaceX猎鹰九号发射和它过百亿美元的估值。
2015年8月,舒畅再度开启创业征程,这次的公司取名为零壹空间——打头的拼音“LY”和“龙鹰”如出一辙。看来,这个爱折腾的湖南“小子”仍未放弃他的大集团梦想,只是这次,希望做出“精品火箭,成为中国航天一个有力的补充”才是他的新目标。
首个目标:尽快做一款小固体火箭并打上去;
初步尝试:订单先行,零壹空间于2016年就已接了首个商业定点,帮哈尔滨工业大学研发一个火箭、微信的分离装置。而且,建立了以总裁马超为主的市场空间组,开始做市场化布局——签订单、了解需求并系统性考虑产品化与商业化;
核心产品:
OS-M系列火箭-为全球小卫星及相关业务需求的可图提供快股、高效的发射服务;
OS-X系列飞行试验平台-为航天高新技术研究提供飞行试验服务;
一体化综合控制机-用于航空航天飞行器的高度集成化、小型化、轻量化和高可靠的综合控制平台;
— 03 —
“ 杨毅强 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 总指挥 火箭发射唯快不破 ”
2018年4月,商业卫星“珠海一号”02组卫星进入预定轨道,成为中国星座组网同一轨道面发射卫星数量最多的一次发射,推送它的又是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
不到三年前,中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家族的第一型固体运载火箭“长征十一号”首飞时,总指挥杨毅强还被半信半疑地问道,中国液体火箭技术发展已经很成熟了,也具备强大的运载能力,还有必要“长十一”这类的固体运载火箭吗?彼时杨毅强的回答斩钉截铁,“当然有必要。”
如果将以液体发动机为核心技术的火箭比作火车的话,那固体发动机火箭就像是小轿车——运力小却灵便。事实上,杨毅强早就预见到,追求成本低、研制周期短、入轨快的商业小卫星会催生对同样可快速发射的经济型小火箭的需求。
由此,长征十一号从设计之初就清楚地界定了两大优势:快-接到任务命令后的24小时内可完成星箭技术准备和发射任务;便宜-对于1吨以下的小卫星而言,发射价格要远低于液体火箭。由两年多前的“遥一”到最新的“遥四”,过去的这份远见带来十几亿人民币订单以及领跑者的技术积累。
— 04 —
“ 刘颖 天链测控 总裁 星座操盘手 ”
绝大多数人很难想象,地面上的日常生活早已与天上的设置须臾不可分——例如常用的地理空间定位、导航系统,就仰赖美国全球定位系统(GPS)、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等从浩瀚宇宙中回传信息——但更难想象的是,动辄单颗耗资巨亿的卫星难以单独发挥作用,只有如GPS和BDS那样,将具备特定功能的卫星组成星座,才能在全球通讯、全球导航、全球环境监测等任务中起到重要作用。
自1957年苏联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卫星至今,如今已有超过一千颗在轨卫星盘旋在地球上空,其中起大作用的目前主要靠高轨星座,包括来自中国的北斗。
“中国没有低轨星座。”天链测控总裁刘颖遗憾道,在卫星移动通信系统中,低轨道卫星具备极大的优势,但目前公开的低轨道卫星方案尚未有来自中国公司的。
2014年,中国商业航天市场开始向民营企业开放,一大拨中国商业小卫星公司“嗷嗷地”立下宏伟志愿,但在这些“太空掘金者”四处寻求各种助力时,刘颖早已紧锣密鼓地研磨前者未来必需的“铁锹”。
对于这个老航天人而言,公司的商业逻辑简单到一目了然——数千亿美元的市场靠的不是一颗颗卫星,而是它们组成的星座,可星座从组成到运营等环节都缺不了刘颖浸淫多年的测控。
以涉足航天测运控服务和数据接收服务为切入点,刘颖于2016年开始筹备次年成立的天链测控,公司双管齐下:一边立足国际市场,为国际客户提供一流服务;一边静等中国商业航天力量爆发。
在刘颖看来,航天测控体系的核心就是“人”,经验导向之下,找到核心团队并保持其后继有人就显得颇为重要。天链测控的核心团队均来自北京跟踪与通信技术研究所、西安卫星测控中心等单位的一线骨干人员,与此同时,年轻测控人的培养工作也一直在进行当中。
成立一年有余,天链测控已初步搭建起商业航天测控网,并具备在轨运维服务能力,主营业务涵盖火箭指挥、星座运维、数据接收等。同时,刘颖还在筹备基于物联网、云计算技术的测控平台软件,希望航天测控在日益成熟的互联网背景中焕发“青春”。
文 | 和星星
图片 | 快公司
排版 | 温森
《快公司FastCompany》2018年“中国商业最具创意人物100”重磅发布,近期会推送部分创意人物的创意故事,敬请关注。
完整榜单请点击这里查看
封面创意说明:2018年MCP100构成的以“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驱动战略意图的嬴政形象,代表着《快公司》提醒诸位,一些标准之争正在影响未来。
点击「阅读原文」即可订阅杂志~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广告]赞助链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 1 推动少先队事业不断取得新成绩 7904482
- 2 国防部回应歼-10CE击落多架战机 7807895
- 3 国台办:公安机关将公开通缉台黑客 7712356
- 4 端午将至 “龙舟狂欢模式”开启 7619247
- 5 东莞高架路4车道变3车道致车坠人亡 7521109
- 6 中方回应印度疑获得未爆炸中国导弹 7427612
- 7 年轻人开始爱上端午挂艾了 7332217
- 8 中方回应“美将吊销中国学生签证” 7237388
- 9 央视主持人朱迅在景区救人 7143449
- 10 狗主人回应农村狗狗因霸气走红 7045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