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程序员怎么解决食堂排队问题

百家 作者:程序人生 2018-08-11 03:00:00

点击上方“程序人生”,选择“置顶公众号”

第一时间关注程序猿(媛)身边的故事


作者

寒食君i

原文标题

食堂中的生产-消费模型

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授权。


在学校的时候,我不爱去食堂成功,一是由于暗黑料理,更重要的一点是人太多了,队伍往往从窗口排到了门口,点菜、计算价格、付款三种业务由打饭阿姨一人完成,思维切换忙碌,操作变更频繁,导致效率低下,降低了食堂的吞吐量,造成了不好的用户体验。


而最近在公司食堂吃饭,发现是另外一种设计:工作人员向餐台上添加食物,两条通道对顾客进行分流,顾客依次进入队列然后对餐台上的食物进行自取,最后在队列出口进行结账。

变成了这样:

在学校食堂提供的打饭服务中,是由打饭阿姨单独完成一系列的操作。而在公司食堂,则将打饭解耦成了排盘与收银两个服务,降低了每个工作人员的工作复杂度,使其能更加专注于自己负责的工作。

同时,在学校食堂中,一名学生在打饭的同时,排在队伍后面的同学是出于等待状态,等待获取打饭阿姨的服务,这对于打饭阿姨的性能是极大的浪费。

而在公司食堂,这是一种生产-消费的模型。我们来看看都有些什么?

首先,消费者是谁?肯定是来用餐的顾客,消费的东西是什么?是餐台上的食物。而生产者则是将食物摆上餐台的工作人员。

那么将这个场景抽象化,可以用这张图来表示:

这张图主要包含了这些信息:

  • 一个数据仓库

    用于数据缓存,生产者生产完数据放入,消费者从中取出。它有两个注意点:

    1. 同步,即生产者和消费者不能同时访问数据仓库。对应到现实世界,你可以理解为:顾客和工作人员不会在一个瞬间去访问餐台,两个顾客也不能在同一瞬间去争抢同一盘食物。

    2. 当仓库满了,生产者无法再添加数据进去,将处于阻塞状态,并提醒消费者进行消费;当仓库为空,消费者无法从中获取数据。处于阻塞状态,并提醒生产者进行生产。


    • 两种角色:生产者、消费者。

    • 两种关系:

      1. 依赖关系:生产者与消费者

      2. 竞争关系:生产者与生产者、消费者与消费者

      那如何使用这种模型,将食堂这个场景来实现还原呢?我们可以这么分析:

      1. 数据仓库可以使用一个队列或数组来实现。但是要注意同步。我们这里选择java.util.concurrent包下的BlockingQueue,它有着已经实现的阻塞添加和阻塞删除的特性。当然也可以用一个List去自己实现。

      2. 生产者是一些线程,生产一些数据,将其入队。

      3. 消费者是一些线程,从队首获取数据,将其消费。

      核心概念就是以上三点,那么我们接下来用代码简单实现一下。预期目标是让整个流程自动运行起来。

      首先我们来定义一个食物类Food,这里从简,只给它一个id属性。

       1public class Food {
      2    private int id;
      3    //含参构造函数,这里用不到无参构造器,所以可以不写。否则新建对象将会出错。
      4    public Food(int id){
      5        this.id=id;
      6    }
      7    //get/set
      8    public int getId() {
      9        return id;
      10    }
      11    public void setId(int id) {
      12        this.id = id;
      13    }
      14}

      接着我们来编写生产者类Producer和消费者Consumer,让我们来想想这两个类该怎么去编写?

      首先我们需要使用组合的方式来加入一条BlockingQueue(阻塞队列),它是整个问题的核心,又由于这个容器是只用来存放Food的,我们可以加上泛型。

      之前也提到了,Food有一个属性是id,那么这个id从何而来呢?应该是生产者生产Food时赋予的,而由于多位生产者在同时生产,为了保证id的唯一性,我们需要对其进行原子化的自增操作。这里我们可以使用java.util.concurrent.atomic包中的AtomicInteger,当然如果使用int,然后自己做一些同步操作也是可以的。(若这里对Java内存模型JMM不了解的,可以去阅读我写过的这篇文章:由浅入深Java内存模型

      那么,Producer类可以这么写,将每个工作线程当作一名生产者,并作一些必要的文字输出,方便控制台观察:

       1public class Producer implements Runnable {
      2    private boolean working=true;
      3    private BlockingQueue queue;
      4    private static AtomicInteger count = new AtomicInteger();
      5    //构造函数
      6    public Producer(BlockingQueue queue){
      7        this.queue=queue;
      8    }
      9    @Override
      10    public void run() 
      {
      11        while(working){
      12            int id=count.incrementAndGet();
      13            Food food=new Food(id);
      14//            System.out.println(Thread.currentThread().getId()+"号员工开始工作");
      15            if(queue.offer(food)){
      16                System.out.println(Thread.currentThread().getId()+"号员工将"+food.getId()+"号食物加入餐台");
      17            }else {
      18                System.out.println("餐台已满,"+food.getId()+"号食物无法加入");
      19            }
      20            try {
      21                Thread.sleep(1000*3);
      22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23                e.printStackTrace();
      24            }
      25        }
      26    }
      27    public  void stop(){
      28        working=false;
      29    }
      30}

      同理,Consumer可以这么写:

       1public class Consumer implements Runnable {
      2    private boolean working=true;
      3    private BlockingQueue queue;
      4//含参构造函数
      5    public Consumer(BlockingQueue queue){
      6        this.queue=queue;
      7    }
      8    @Override
      9    public void run() 
      {
      10        while (true){
      11            try {
      12                Food food=queue.take();//take()方式,若队列中没有元素则线程被阻塞
      13                System.out.println(food.getId()+"号食物已被"+Thread.currentThread().getId()+"号顾客端走");
      14                Thread.sleep(1000*2);
      15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16                e.printStackTrace();
      17            }
      18        }
      19
      20    }
      21}

      最后,就是主函数调用了,我们使用线程池来对线程进行分配,这里我将数据队列定义为10个元素空间,线程池使用了newFixedThreadPool方式来规定5条线程,初始化3名生产者和15名消费者。

      Main.java

       1public class Main {
      2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3        BlockingQueue queue = new LinkedBlockingDeque<>(10);
      4        Producer[] p=new Producer[3];
      5        Consumer[] c=new Consumer[15];
      6        for (int i=0;i< 3;i++){
      7            p[i]=new Producer(queue);
      8        }
      9        for (int j=0;j< 15;j++){
      10            c[j]=new Consumer(queue);
      11        }
      12        ExecutorService executorService= Executors.newFixedThreadPool(5);
      13        for (int i=0;i< 3;i++){
      14            executorService.execute(p[i]);
      15        }
      16        for (int j=0;j< 15;j++){
      17            executorService.execute(c[j]);
      18        }
      19        try {
      20            Thread.sleep(1000*20);
      21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22            e.printStackTrace();
      23        }
      24    }
      25}

      下面就是食堂开张的时刻了? 让我们赶紧运行试试。

      可以看到,生意还不错,并且没有出什么问题。

      作为老板(程序员),我们需要高负荷压榨员工(程序性能)。相应地,在现实生活中,老板(真的老板)高负荷压榨员工(程序员)。

      这条压榨链条就是:老板-->程序员-->计算机

      有点扯远了哈哈。继续回到生产-消费模型,其实现在很多的店都采用了这种思想。比如你去买奶茶,都是先付款获取一个唯一id,然后进入等待状态,点单员线程继续处理后面的消费者。接着商品制作完成,通过唯一id匹配,你获取商品,然后再把它消费掉。

      比如今天饭点在朋友圈看到一张图片:

      等待叫号的你们

      可以看得出来,一大堆线程都被阻塞了。

      - The End -

      「若你有原创文章想与大家分享,欢迎投稿。」

      加编辑微信ID,备注#投稿#:

      程序 丨 druidlost  

      小七 丨 duoshangshuang

      上期精彩内容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广告]赞助链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

      公众号 关注网络尖刀微信公众号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赞助链接
      百度热搜榜
      排名 热点 搜索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