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用AI技术修万里长城
去年有一期文章,我们给大家介绍过万里长城的「无人禁区」:
什么是长城的无人禁区?说起长城,你可能只知道八达岭和居庸关,实际上,整个长城接近90%的区域,根本无人问津。也就是传说中的“野长城”。
过往有人用无人机,拍摄了
一直热议的「箭扣长城」
这段从未“露面”的长城让网友惊叹:
从未领略如此壮美的景色,
这才是万里长城的真正容貌
但有细心的网友,截取了一张图:
由于年月远久,加上风蚀严重
这些长城段大多位于险峰断崖之上
这张被国人引以为傲的“中国名片”
已成残垣断壁
(注意下图的红框部分)
更为可怕的是,因为环境风化和人为活动的破坏,长城出现了“越来越短”的窘境。
于是有人抛出一个设想:
既然有「我在故宫修文物」
万里长城有没有办法修缮呢?
就在前一段时间,中国有个团队提了一个绝佳方案:既然无法亲临现场,那为何不尝试用人工智能技术(以下简称AI)修缮这个巨大的历史遗迹呢?
通过AI技术、深度学习技术、无人机技术等,如何实现对于箭扣长城的保护与修缮?答案就在下面的故事中。
果不其然,说干就干。第二天,这个科研团队来到了长城脚下。
由于长城的跨度很大,修缮之前首先需要进行环境勘测。传统办法是通过尺子测量以及目测,根本无法得到精准数据。
于是有了我们开头看到的那一幕:用无人机精确勘测采集长城的破损程度。(他们选中的,也正是最险峻、景色也最壮美的箭扣长城)。
当无人机飞了一轮以后,长城的数据便轻松采集完成。
那么,AI最终又是如何修复的?
当一段长城的损毁部位识别出来后,人工智能技术就会进行数字化的虚拟修复,在损毁的模型上生成3D的修复效果和砖墙纹理。
在遵循“修旧如旧”的文物修缮原则,形成一个完整的人工智能文物修缮与保护解决方案。
仿佛穿越了几个世纪,最终在技术的修复下,一座明长城完整地“复活”在人们眼前,让人不禁惊喜又惊叹。
AI数字三维重建的效果
在最后引发一点感悟:
当人工智能走到科技和人文的十字路口之时,你会发现:以往没有任何一个时期,会比现在的人工智能距离我们更近,因为它正在以一种近乎革命性的手段解决生活中真实存在的难题。
AI并不伟大,但它未来能做的事情,
可能比你想象中还要多一点。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广告]赞助链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 1 锣鼓迎新春 舞乐庆华年 7923288
- 2 大S去世 7911868
- 3 大S流感并发肺炎 7886236
- 4 南北民俗闹新春 欢欢喜喜过大年 7740789
- 5 汪小菲换黑色头像 7686239
- 6 小S悲痛悼念:感恩成为姐妹 7559120
- 7 影院回应一天排99场哪吒2 7461552
- 8 正月初六送穷日 7311744
- 9 小S关闭评论区 7215652
- 10 “以旧换新”激发消费新活力 7130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