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白菜和偷科研成果,不能等同视之

百家 作者:互联网观察 2018-07-12 11:03:53

我曾对国人教育缺乏专业精神发出过意见,分不清界线、不尊重劳动成果和不现实的野心,让很多人活得混沌不清。

今天,《新周刊》一篇名为《我辛苦种地搞科研,你开心偷菜家里搬,岂有此理》的文章描述了这样一个故事:湖南农业大学的浏阳实习基地,学生们的农业科研成果,被当地一批不知情的农民偷窃,这批正在申请保护的新品种一旦外流,损失将高达上千万元。

偷菜农民被学生拦下


而处理方法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虽然追缴了一小部分种子,但是最后在相关方协调下,学校发布了声明,选择了更换方案、帮助学生用他法毕业。

就像胡适所写的“差不多先生”,我们喜欢模棱两可处事、喜欢形而上的结果,但不善精细、善于忘记、分不清差别,是人之共享的惰性,所以我不会假装批评家大谈国民性,而是从制度思想上指出我们的弊病。


仁义礼智信,软法治现象普遍

过去因为工作需要接触过一些法学论文,至今仍令我印象深刻的一篇文章就是谈儒家“软法治”理念的,它是如何影响催收贷款效率、是如何深刻表现我国法治理念的。

故事是这样的:甘肃偏远山区某村的村民,从国有银行贷款发展农畜,但是贷款到期后多户村民不愿按时还贷,类似于“我困难我有理”的小农思想案例很多,本不稀奇。

但是接下来的情节就非常发人深省,很多农户在法院人员上门告知法律后果后,大多数都不情愿还了贷款,但是有一户非常特别,觉得这是“官欺民”、自己不还款也无法怎么样自己。在法院人员拿出各种强制执行案例后,对方仍无动于衷,直到地方村领导介入,给其阐释“你不还款、对你名声有害”思想后,他才幡然悔悟,而他还款的理由是“怕对自己儿女造成困扰,怕他们被认为是老赖的孩子”。

作者认为这是典型的儒家理念在起作用,过去封建社会中,“天高皇帝远”国家暴力机关渗透不可能达到每个角落,孔子的仁治、德治、礼治、人治的“四治”理念,会起到非常大的作用。

直到如今,我们也无法做到执法力量制约所有人,这种教化、表率和道德标杆的模式仍广泛存在。

但是落后之处在于:我们已然不是过去的制度,我们需要严苛的制度理念,尊重效率和界线,不能在不该软的地方软下去。

就像很多喜欢谈“乡绅文化”的名人一样,这是迂腐和反进步的懒惰,因为改变太困难。阶层间认知程度和发展程度差异过大,所以我们选择“开倒车”,这是说不过去的。


辩证看现象,树立君子风度

在《新周刊》的文章中,不光讲述了此次偷盗科研成果的案例,实际上爱小便宜小偷小闹抹黑国人素质的事件比比皆是,从农村到城市中产、从城市中产到海外华人,有时候不小心偷了重要资产、有时候只为了一颗白菜。

这种闹剧一次次被揭露批判之下,却没有实质性改观,假如不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以身作则、教化众生思想作祟,我们见到的将是“小题大做、针尖麦芒”似的怨言。

人们不希望法理无情,一定程度上是因为“推人及己”,害怕下一个是自己。但人作为群体动物,时常会忘记自身作为是重要的,自己今时今日的选择,会触发什么效应。

记得某个地方存在村民大肆偷盗铁路资产现象,最初是一群好便宜的村民,最后当地教师、村官和学生都开始参与进来,搞得乌烟瘴气,直到刑警抓人、普法、驻扎定期巡逻之后才遏制了风气。

这种由小变大的例子很多,被受鄙夷的奸商现象、占用公共资源现象,开端往往就是大家对他人的模仿、认为自己不沾光就是傻瓜。

因为个体在群体氛围中,时常会失去责任心,根源是源于缺乏辩证认知基础,人们不会辨别什么是正确,而是接受主流行为模式,不会因为你是“少数真理派”、就不动摇信仰。

我觉得只有制度和理念层面让人们认知到“罪与罚”,才会形成君子风气,否则只有恩惠和软法治的教化,再犯只会是时日问题。

只有人们坚持风度获得认可、不遵守制度被罚时,才会有本质改变,这样我们既不会丢掉传统、又不会因为坚持传统而弱化进步。

wwwgx2016互联网观察

每天精选深度互联网业内文章

整理最新互联网业界资讯,欢迎分享

长按,识别二维码,加关注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广告]赞助链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

公众号 关注网络尖刀微信公众号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赞助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