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红餐厅竟建在垃圾场,用垃圾当钞票,火到上综艺,市长亲自站台!

百家 作者:首席营销官 2018-07-12 10:29:36

后台回复“宝典”免费获得《50本营销必读书+营销工具包》

作者 | 林川(已获授权,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来源 | 品牌头版(ID:ceozhiku)


周末与朋友相约,一起去网红餐厅,拍个美照,打个卡,发至朋友圈,已经成为无数年轻人打磨休闲时光的不二之选。

 

然而,印尼这家网红餐厅却与我们想象中的有些格格不入。

 

店面的选址竟然选在污秽不堪的垃圾场。



店主还非常“霸道”:餐厅一律不收钞票,只收塑料垃圾,而且要分好类,否则别想来吃饭!

 

但就是这样一家“臭味十足”、“蛮横无理”的餐厅,竟然吸引市长为之站台,而且上过综艺。



它,就是印尼的“沼气食堂”。



01

为拾荒者打造的网红餐厅

不收钞票,只收垃圾

 

不同于一般的网红餐厅,精致的装修,黄金的选址,精美的美食,“沼气食堂”的装修极其简陋,甚至连招牌都没有。



接地气的“沼气食堂”,在门口的一块红布上用大字简单地露出。

 

餐厅的空间也不大,差不多能容纳30个客人,卖的菜品不独特算不上美味,只是一些印尼的家常菜:鱼、蔬菜汤、米饭、鸡蛋等。



招待的客人也很特殊,大部分都是拾荒者,这家餐厅最与众不同的是,拾荒者可以拿垃圾当钞票,用来换取食物。



每顿饭的价格,在0.4美元到0.8美元之间。(人民币2.6元到5.2元)。

 

虽然只是简简单单的家常小菜,但有荤有素,能填饱肚子,对于拾荒者来说就是最好的美味佳肴。

 

02

拾荒者少,垃圾分类成难题

 

“沼气食堂”位于Jatibarang垃圾场。

 

这个成立于1992年的垃圾场,占地约18公顷,每天有400辆卡车,约800吨垃圾被运到这里。

可降解与不可降解的垃圾全部混合在一起,垃圾分类就成为了一大难题。

 

拾荒者每日要做的事就是垃圾分类,但拾荒者身份低廉,又靠手工劳作,工作效率低,平均收入仅7.5美元一天,很多人都不愿意干这又苦又累,还不赚钱的脏活。



所以,一个偌大的垃圾场,只有区区350个拾荒者,面对每日800吨垃圾要处理,简直就是杯水车薪。

 

垃圾分类的问题一直没得到很好的解决,直到2014年垃圾场发生的一场大火。



03

不仅造福了拾荒者

还造福了所有人

 

当时,火势凶猛,蔓延至4公顷土地,大量的有毒气体被释放出来,严重污染了空气与水源,而这万恶之源就是塑料垃圾,占了垃圾总量的40%。



这次大火带来的灾难,让垃圾场的前任场主Agus意识到塑料垃圾的危害,他下定决心:要把塑料垃圾清理干净。



于是,他有了在垃圾场里办餐厅的想法。

 

但是,拾荒者都不支持他,在他们看来:这个想法不可行,而且承担的风险大,微薄的工资很难支撑得起这高昂的成本。



就在万念俱灰之时,Agus遇到了Sarimin和Suyatmi这对拾荒夫妇,他们毫不犹豫就答应了。

 

Sarimin说:“这里的塑料垃圾实在太多了,急需被利用起来!”



一切准备就绪后,2016年1月,沼气食堂开张了。

 

开张的当天,当地的市长Hendrar亲自站台,市长说:我非常支持沼气食堂,它很好地解决了处理塑料垃圾这件当头大事。



值得高兴的是,沼气食堂也为各方带来了利益。

 

Sarimin的收入比起以前翻了两番,来用餐的顾客已经把塑料垃圾分好类,这大大提升了他们的工作效率。



而对于那些拾荒者来说,不仅可以用塑料袋获得免费的午餐,而且还可以从中赚取外快。

 

这里一公斤塑料垃圾可以抵5美分,餐费之外的多余垃圾会被老板以现金收购,食堂一天仅仅是收到那些可回收塑料垃圾,就有100公斤!



此外,之前塑料袋造成的水管堵塞,水质空气污染等问题都得到了有效的解决,

 

Sarimin说:“沼气食堂不仅是造福了拾荒者,还造福了所有的人。”

 

04

将垃圾变废为宝

变成可燃烧气体“沼气”

 

现在回想来看,“沼气食堂”的取名并无理由。

 

食堂所用的燃料就是沼气,而沼气的来源就是那些回收的垃圾。

 

垃圾中所含有的有机物质在厌氧环境中,经过甲烷菌的分解就会产生以甲烷和二氧化碳为主要成分的沼气。



在农村我们也可以看到一些家庭里建了沼气池,把平日生活里产生的垃圾,家禽所产生的粪便全都可当做原料,用来发酵产生沼气。

 

产生的沼气可以用来烧热水,做饭等,这不仅能让垃圾回收利用,而且还节省了资源,节约了生活成本。

 

atibarang垃圾场会将旧垃圾堆积起来, 用来生产沼气。

 

100吨的垃圾产出的沼气,大概可以供5公顷、100户人家,3000人作燃气使用。


(产生的沼气通过管道运输给居民)

 

而且生产出的沼气供用户免费使用,一位大妈说:一个月节省下来的燃气费,可以买上好几斤大米了!”



Jatibarang垃圾场的梦想还不止于此,他们还计划着用垃圾燃烧发电。

 

未来6年,他们希望能每天燃烧800吨垃圾,预期发电1.3兆瓦,覆盖4公顷居民用电。



如今,像沼气食堂这样的餐厅,已经有30多家。

 

也许,“沼气食堂”做环保的方式看上去并不高级。

 

没有高科技,没有先进的设备,没有广阔的资源,但他们却物尽所用,将垃圾变废为宝,不仅解决了垃圾分类的难题,还让身边的人都获得了收益。

 

其实,这种做环保的方式才会更持久,只有单纯地输出,不考虑金钱,真的不是谁都能消耗得起。

 

像“沼气食堂”这样,靠着绝妙的点子,调动居民垃圾分类的积极心,将保护环境的责任感逐渐植入人们的心智,变成生活的一部分,真的很有借鉴意义。

原创不易,请按规则转载,否则视为侵权!


梁忠群专访    隐形穷人口    好太太衣架

日本好便当    泡面达人馆    网红面包店

黄金价豆腐    大东女鞋店    华莱士炸鸡

杜蕾斯情诗    卤人甲鸡爪    不方便面馆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广告]赞助链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

公众号 关注网络尖刀微信公众号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赞助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