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奖得主:如何输掉一场贸易战?

百家 作者:互联网思想 2018-07-10 15:11:04

编者按:7月6日,中美贸易战正式开打。在贸易阴云笼罩下,中国国内市场和舆论表现出一定悲观情绪。不过,正如普遍认为的“贸易战没有赢家”,美国国内反对贸易战的声音同样此起彼伏。7月7日《纽约时报》刊发了美国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保罗·克鲁格曼的文章《如何输掉贸易战》——




特朗普的“贸易战是个好东西,赢起来很容易”宣示出来后,随即成为金句名言,正好像赫伯特·胡佛说过的那句“繁荣近在眼前”。



特朗普明显认为:贸易是一场游戏,而在这个游戏中,拥有最大盈余的人获胜,而美国因为进口大于出口,所以在任何贸易冲突中都占据优势。彼得·纳瓦罗也出于同样的考虑,预测没人会报复特朗普的关税措施。然而鉴于贸易战根本不是这么回事,我们已经见识了别国采取的大量报复措施,感受到贸易战升级的极大可能。


但事情就是这样:特朗普的关税措施依然缺乏良好的规划,即使在那些认同特朗普原始的重商主义贸易观的人看来也是如此。事实上,其关税措施的结构必将对美国经济造成极大的伤害,却只能换取极小的收获。相比之下,其他国家的报复却要老练得多:与特朗普不同,被其贸易怒火瞄准的目标国家似乎非常清楚自己想要达到怎样的目的。


关键之处在于,纳瓦罗与特朗普的观点不仅过度看重贸易收支,而且似乎假想世界仍然停留在上世纪60年代,以为贸易仍然主要表现为小麦、汽车之类的最终产品。在那样的世界里,对进口汽车征收关税将促使消费者购买国产汽车,增加汽车业岗位,仅此而已(除了会被别国报复以外)。


然而,在现代经济中,贸易额中的很大一部分涉及中间产品——不是汽车,而是汽车零部件。如果汽车零部件被征收关税,我们甚至很难预测就业岗位受到的第一波影响:国内零部件生产商也许会招聘更多工人,但是你抬高了成本,降低了下游生产商的竞争力,所以下游生产商会收缩业务。


因此在当今世界,聪明的贸易战高手(假设真的存在此类人)会把关税措施的焦点放在最终产品上,以免抬高国内产品下游生产商的成本。诚然,这样做几乎等于向消费者直接征税。但你如果害怕给消费者造成任何负担,你首先就不应该投身贸易战。


然而,特朗普颁布的关税措施中,几乎没有任何一项针对消费品。经济学家查德·鲍恩及其团队用一张精彩的图表展示了特朗普对中国关税的构成:多达95%针对中间产品和生产资料。


源:USITC Dataweb


这些措施中包含了什么战略吗?很难看出来。毫无疑问,没有任何迹象表明这些关税能够迫使中国接受美国的要求,因为首先没人搞得清楚特朗普究竟想从中国那里得到什么。


中国的报复措施看上去就截然不同。中国没有完全避免对中间产品征税,但主要瞄准了最终产品。而且中国的措施显示了清晰的政治战略:打击特朗普的选民。与特朗普及其支持者不同,中国人知道自己的目的是什么。



那么其他国家呢?加拿大的情况比较复杂,因为他们对美国钢铝关税进行了直接回应。但撇开钢铝产业不谈,加拿大同样遵循了比美国老练得多的战略。


除钢铝行业外,加拿大的报复措施似乎力图避免扰乱其在北美供应链中的位置。大体上讲,加拿大没有瞄准进口的美国生产资料和中间产品,而是主要关注最终产品。


而且和中国一样,加拿大显然企图对美国造成最大的政治伤害。


即使你清楚自己的目标,即使你为达到目标制定了清晰的战略,贸易战也不是什么好事情,打赢贸易战也绝非易事。而特朗普关税措施的显著特点,在于它们简直就是在自断生路。


我们已经可以看到产生经济后果的征兆,例如美联储最新的动态。


因此特朗普和公司实际上并没有赢得这场贸易战的规划。然而,他们仅仅可能是偶然发现了一种战略,而这种战略将比人们预期的更果断地输掉它。



原题:How to Lose a Trade War


作者:

保罗·克鲁格曼(Paul Krugman)


耶鲁研究员:特朗普正在手把手教你如何输掉一场贸易战!


来源:中美聚焦  2月23日。作者: 斯蒂芬•罗奇


2月21日,美国商务部发布公告,正式对原产于泰国、中国和斯里兰卡的橡皮筋(RubberBands)发起反倾销反补贴调查。这是2018年美国对中国出口产品发起的第四起双反调查。美国近期一系列贸易保护主义举措令外界对中美爆发贸易战的担忧升温。


对此,耶鲁大学高级研究员斯蒂芬•罗奇(Stephen S.Roach)撰文《如何输掉一场贸易战》,痛批特朗普的贸易举措是退步行为,并提出了“贸易战是属于输家”的观点,以下是文章全文:


从保护主义出发,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的政府保护美国工人免受特朗普所谓“可怕贸易协定”之“屠戮”的这场公开运动,已经从夸夸其谈转向了采取行动。遗憾的是,这种做法往好里说是向后看,往坏里说有可能招致报复,徒然加剧美国中产消费者的困境。贸易战就是这样打起来的。


中国显然是靶子。1月23日按《美国贸易法》第201条对进口太阳能电池板和洗衣机征收的所谓保护性关税,直接针对的是中国和韩国。重要的是,这一行动可能是系列举措的开始。


去年8月,美国贸易代表对中国发起知识产权、创新与技术开发三大领域的“301调查”。它有可能导致后续制裁。而且,关于进口钢铁威胁国家安全的所谓“232调查”,也剑指中国这个世界最大钢铁生产国。



对于一年前在就职演说中承诺“保护(美国的)国界不受生产美国产品、偷走美国公司、毁掉美国就业的其他国家蹂躏”的总统来说,这些行动并不出人意料。但这也正是问题所在。虽然特朗普政府疾呼“美国优先”,但美国很可能发现自己是输掉贸易战的一方。


首先,太阳能电池板和洗衣机关税与这两个行业的全球供应链演变是完全脱节的。太阳能电池板的生产早就从中国转移到了马来西亚、韩国、越南等地,这些国家如今占美国太阳能设备进口的2/3左右。作为主要外国洗衣机供货商的三星,最近则在南加州开了一家新的家电生产厂。


而且,特朗普政府狭隘地盯着与中国的严重双边贸易失衡,仍在忽略广泛得多的宏观经济力量,它导致美国出现与101个国家的多边贸易逆差。国内储蓄不足,又想消费和增长,美国就必须进口国外的储蓄盈余,保持经常帐户和贸易逆差,以吸引外国资本。


因此,不解决储蓄过少的根本原因,只盯住中国或其他什么国家,就会像从一侧挤压水球,只能把水挤到另一侧。由于最近通过了减税法,美国未来十年的预算赤字至少会扩大1万亿美元,国内储蓄压力只会加剧。在这种情况下,保护主义政策会对美国本已处于困境的外部融资需求构成严重威胁,从而给美国利率、美元汇率或两者都带来压力。


而且,预计美国的贸易伙伴会以牙还牙,使美国靠出口带动的经济增长面临极大风险。譬如,作为美国第三大及增长最快出口市场的中国,其报复性关税可能沉重打击大豆、飞机、多种机械和汽车零部件等美国对华主要出口产品。当然,中国还随时可以减少购买美国国债,进而严重影响金融资产的价格。


最后,必须考虑现有的贸易流动惯性可能带来的价格调整。2010年以来,海外低成本生产的竞争压力已经让美国太阳能装置的平均成本减少70%。新关税将推高进口太阳能电池板的价格,等于给能源消费者加税,也让更多地使用非碳燃料的努力受挫。可以预计,进口洗衣机的生产商也会有类似回应。大型外国供应商LG电子刚刚宣布,每台洗衣机提价50美元,以应对美国加征关税。在特朗普政府的首次小规模战斗中,美国消费者已经是失败的一方。


与特朗普口头强硬相反,贸易战没有制胜战略。这不意味着美国政策制定者应该对不公平贸易行为置之不理。WTO争端解决机制正是为这一目的而设计,这些年相当有效地维护了美国的利益。1995年WTO成立以来,美国将537起争议中的123起提交给了争端解决机构,其中包括针对中国的21起。虽然WTO的裁决费时费力,但裁决结果往往对美国有利。


作为一个法治国家,美国无法在以规则为基础的全球贸易体系之外运行。要说有的话,那就是特朗普政府退出TPP的悲剧。TPP本来可以提供一个新的强有力框架,解决中国贸易行为带来的困扰。


同时,对于美国跨国公司在海外市场运作,美国完全有权利坚持要求公平准入。多年来,世界各国签署了3000多个双边投资协定确保这种公平待遇。美国和中国没有这样一个协定是突出的例外,其不幸结果就是制约了美国企业参与中国国内消费市场快速扩张的机会。随着贸易关系日趋紧张,美中投资协定取得突破的希望几乎已不存在。


贸易战是属于输家的。这也许是对承诺让美国将再次“获胜”的总统的终极讽刺。1930年,参议员里德.司穆特和众议员威利斯·霍利做了同样空洞的承诺,导致保护性关税的实施,加剧了大萧条,破坏了国际秩序。可叹的是,现代史上最痛苦的教训之一已经被遗忘了。



全文翻译自“报业辛迪加”(Project Syndicate),原文标题《How to Lose a Trade War》(2018)


作者:

斯蒂芬•罗奇(Stephen S.Roach)

耶鲁大学高级研究员,摩根士丹利亚洲区前主席,最新著作是《失衡:美国与中国的相互依存》




每天一杯咖啡吸收宇宙能量!
重构思维方式,
AI+时代,读互联网思想
(wanging0123)

联系方式:投稿及内容合作|271684300@qq.com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广告]赞助链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

公众号 关注网络尖刀微信公众号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赞助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