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虚拟活检”可能是诊治脑肿瘤的未来
据CBS报道,人工智能越来越多地被用于医学领域,以提高服务效率、改善患者护理。现在,波士顿的研究人员计划使用人工智能技术对脑肿瘤进行“虚拟活体组织检查”。此项研究的目标是帮助像史蒂文·希伯特(Steven Hibbert)这样的患者,他一直认为自己是一个健康的人,直到有一天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我只是坐在那儿,读报纸,然后突然发作,”希伯特告诉记者。
这位55岁的科德角(Cape Cod)居民被紧急送往医院,检查结果让大家不愿接受:他患有脑瘤。
“生活在改变,就像我妻子总是说的那样,” 希伯特说道, “感觉就像生活中的一切都被颠覆了一样。”
虽然希伯特的肿瘤在扫描时清晰可见,但是医生仍然无法判断它是什么类型的,所以必须将其移除。于是在今年1月份,他接受了手术,之后他不得不等待两个星期进行基因诊断,最后得知他患有的是三级间变性星形细胞瘤。
图:史蒂文.希伯特正在接受脑瘤治疗
布里格姆妇女医院的奥马尔·阿纳奥特医生(Omar Arnaout)是希伯特的神经外科医生。
“如果我能在做手术之前知道这个肿瘤是什么就好了,如果能提前知道它会有什么样的突变就更好了,那我就能提前告诉他和他的家人说,‘这是你的诊断结果,这是病情预后,这是我们的治疗手段。’一些病例,不是希伯特的这种情况,在某些情况下,完全可以避免手术,特别是如果你患有一种无法手术的脑肿瘤。”阿纳奥特说道。
人工智能是关键。 “从广义上讲,人工智能是我们让计算机为我们做的事情的能力,而不必明确告诉计算机如何做到这一点,” 阿纳奥特解释道。
他和一组研究人员正在对数千名患者进行核磁共振成像,将其与活检结果进行匹配,让计算机程序学习如何识别肿瘤,进行虚拟活体组织检查。
这将使医生能够选择最佳治疗方案,并为患者提供更有价值的预后信息。
在被问及希伯特的病情时,阿纳奥特说,“如果治疗效果良好的话,他还会有几年的剩余生命。”
但是刚刚开始养蜂的希伯特希望有自己能有更长的时间。
“我认为我还要活20到25年,”他说,“至少,我要坚持下去,一直坚持下去。我在这个世界上有太多的事要做,我不能离开。”
阿纳奥特希望在明年就能够使用这种人工智能技术来更好地诊治患者的脑肿瘤
GBDC(全球大数据联盟)是大数据领域第三方中立性平台,以促进大数据产业发展、提升产业集群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为宗旨,致力于打造大数据技术产业链、创新链和服务链,探索建立长效稳定的产学研合作机制,突破产业发展的核心技术,形成产业技术标准,搭建有效的合作交流平台。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广告]赞助链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 1 古城老街蕴文脉 7929304
- 2 小孩引爆沼气家长付天价赔偿系谣言 7977937
- 3 正月初五为啥又叫破五 7884723
- 4 来看N种过年新玩法 7722593
- 5 网友路遇罕见白鹿如画中走出 7698748
- 6 岳云鹏回老家过年 弟弟罕见露面 7503323
- 7 美宣布对中国商品加征10%关税 7482998
- 8 孙杨:从未和马布里单独接触 7356564
- 9 饺子导演肉眼可见的变老 7250854
- 10 行在路上奔团圆 非遗民俗贺新春 7189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