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的反扑?英特尔 CEO 与下属发生超友谊关系后被迫下台
在英特尔成立 50 周年之际,CEO 兼董事会主席 Brian Krzanich 辞职,目前由 CFO Robert Swan 暂代 CEO 职务,官方的理由是 Brian Krzanich 因为不被公司伦理认可的男女关系而被公司要求请辞。
依照英特尔的内部规定,管理人员不得与直接下属或非直接下属有超出一般友谊的关系,Brian Krzanich 曾与其直接下属有过一段关系,虽然已经结束一阵子,但后来被公司发现,并逼迫其离职。
一般人认为,这是英特尔这家拥有悠久历史公司的伦理展现。然而,理解英特尔的传统是否还存在才是解读这件事情的正确角度。
所谓英特尔的传统
过去英特尔的 CEO 虽要对公司负责,但基本上完全不会受到投资人的牵制,英特尔的初始团队中,Gordon Moore、Robert Noyce 以及 Andy Grove 都是非常强势的领导者,前二者更是硅谷传奇仙童半导体(Fairchild Semiconductor) 的创始者,正因为该公司后来被投资者控制,无法主导公司方向,所以才另行创立英特尔。
而英特尔后来的发展也一直遵循创始者的意旨,那就是由技术主导,而非纯粹市场导向。过去英特尔的 CEO 多半是由 COO 位置升上去,而退休的 CEO 则会接任英特尔的董事长。
当然,由于英特尔非常注重领导人物的技术背景与经验积累,所以接任时都已经是 5、60 岁,但英特尔又有个规矩,那就是 70 岁时就要退休,所以英特尔的领导者基本上都干不了太久,而经历太老,也可能会因为老兵的固执而做出错误的市场判断。
另外,过去英特尔员工非常注重师徒文化,老资历,具有技术背景的员工非常受尊重,毕竟在高科技行业中,不论是从事技术的开发研究,或者是特定业务的操作,都需要很多年的时间进行磨练、精进,先进者也有义务带领后来者,从而形成一个健康的生态与工作情境。
然而这些传统都已经被 Brian Krzanich 给摧毁。
大裁老员工、走收购捷径成为 Brian Krzanich 的主要成绩,但成效有限
2013 年 Brian Krzanich 接任 CEO,与过去多数 CEO 一样,他也是从 COO 的位置一路爬上顶峰,他最被认可的成绩是在 2000 年帮助公司突破工艺的困境,公司借此得以摆脱曾被 AMD 短暂超越的恶梦,并成功压制另一家 X86 芯片供应商威盛的气焰,后来 AMD 消沈了数年之久,威盛更是从此一蹶不振。
然而 Brian Krzanich 接任 CEO 之后,便积极寻求摆脱过去以提供方案做为获利手段的方法,不仅提出晶圆代工的构想,也重组了公司内部组织,分成数据中心、移动、PC 与芯片制造,然而除了数据中心之外,其余业务都不算太成功。
尤其是移动领域,从 2013 年后总共花费了数十亿美元补贴,最后却得到无疾而终的结果,其间虽然推出不少不错的移动架构,但是在生态无法配合,且周边材料成本偏高的情况下,业界并不是那么踊跃支持,后来英特尔只能以大笔补贴来吸引客户入坑,但结果就是英特尔赔了大笔补贴金,而入坑的客户最后也多半被 Arm 给打到七零八落,随后转投 Arm 的怀抱。
至于在制造方面,虽然 Brian Krzanich 因为过去协助公司突破制造瓶颈的经历,一开始声量很大,多次强调一定要做起来的决心,然而英特尔的晶圆制造流程与台积电、联电等专业代工厂完全不同,一方面是心态不同,英特尔没有办法像台积电那般 24 小时全天候服务客户,并推动新工艺的研发,其次,英特尔的工艺完全针对自家的 X86架构,与流行的 Arm 架构不兼容,周边 IP 也无法配合,即便到 2018 年的今年,英特尔仍无法完全克服这点。
而在 PC 领域,PC 销售量逐年下滑,英特尔虽然提出不少新的产品设计,但仍无法扭转这个趋势,幸好前段时间 AMD 内部问题严重,没有办法推出有力的架构来与英特尔竞争,英特尔也乐得“挤牙膏”,以同样的 Core 微架构为基础,每年小改款,获得些许的性能提升,并且故意改变 CPU 的脚位定义,逼迫使用者升级主板,借此仍能持续获利。
而由于其规划的长线工作并不成功,Brian Krzanich 也只好找人顶这个锅,不只切割营运绩效不佳的部门,还在 2016 年发起了高达 1.5 万人的裁员计划,被裁员的对象则是集中在工作 10 年以上的资深员工,虽然每年可省下 14 亿美元,但破坏了英特尔尊重资深技术人员的传统。与此同时,Brian Krzanich 还为自己加薪,更引起不少争议。
另外,为了他的移动大梦,也为了能在中国市场顺利运营,Brian Krzanich 也投资了瑞芯微与展讯,但经过数年时间,至今仍不见成效。
Brian Krzanich 的规划多半不见成效,一方面重新调整脚步,将移动的资源转到 IoT 业务上,另一方面,则是在 AI 热潮下收购包括 Altera、Nervana 以及Movidus,主打从服务器到终端的 AI 计算应用,这部分目前仍在进行,还没有具体成效,且市场已经被英伟达占据大部分,英特尔也只能硬著头皮继续进行。
另一方面,英特尔过去在自动驾驶也耕耘许久,但做不出成绩,后来收购了 Mobileye,终于让市场稍微改变目光,英特尔也在 Mobileye 的产品布局上动了手脚,要把自己的 X86 架构搬到汽车里面,而该产品仍要等 2019 年才会推出。
另外,服务器这个原本由英特尔独占的山头,也被 AMD 所放的大火点燃,其 Ryzen 架构不仅成功让 AMD 在PC 市场咸鱼翻身,更将直接挑战英特尔在服务器的霸权,就连 Brian Krzanich 自己也承认 AMD 对英特尔服务器的威胁是前所未有的大。
依照传统走上大位,也因传统而下台
Brian Krzanich 的长线规划没有太多亮点,反而新近的收购项目为英特尔带来一些新气象,但这并不是过去英特尔的传统作风,这代表英特尔内部创新的能力持续在减退,因此必须依靠外来的力量推动公司前进。
Brian Krzanich 从技术出身,也经历过传统英特尔 CEO 经历与传承,但是在这个关键时刻,却又因为另外一个传统而被迫下台,当然,Brian Krzanich 与下属的超友谊关系仅限于传闻,难以求证,且根据报道,这段感情也已经过去许久,那为何在这个关键时刻发酵,并将其逐出公司?
Brian Krzanich 创下了几个纪录,首先,他是在英特尔就任又离开 CEO 职位中最年轻的,其次,他也是首位因为男女关系而被迫离职的英特尔 CEO。
未来英特尔将何去何从?对英特尔而言,其实目前是有史以来最严苛的一段时间,英特尔能称为主力产品的仅剩服务器方案,而 AMD 正手拿强大的武器对此虎视眈眈,其余借收购而来的产品布局都还嗷嗷待哺,需要有正确的人领导,Brian Krzanich 此刻离去,其实也是抛下烫手山芋,接任者责任重大。
目前业界也传言,英特尔可能会从外部挑选 CEO 人选,而不是依照传统,从内部拔擢。Brian Krzanich 的芯片制造资历并不适合现在多样化计算环境,相反的,英特尔需要的是对各类芯片架构与应用更熟悉的人才,才能善用英特尔目前正在孵化中的各种新的计算架构,而僵化的英特尔内部缺乏的正是这类人才。
Brian Krzanich 的离开只让英特尔的股价小跌 2.4%,其实也代表投资对其早已不甚耐烦,更期待继任的人选能为英特尔带来转机。
-End-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广告]赞助链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 1 习近平总书记上海之行纪实 7904444
- 2 恶婆婆专业户:坏人演多了面相会变凶 7809175
- 3 新娘身穿9.9米非遗婚服惊艳亮相 7712187
- 4 AI再现劳模风采 这才是该追的星 7618969
- 5 劝你别用机场火车站的免费充电线 7520941
- 6 梅婷晒照庆50岁生日 老公花臂抢镜 7427036
- 7 女子病假时看演唱会被辞退 法院判了 7332580
- 8 张一山谈首搭赵丽颖 7235392
- 9 51岁董卿近况曝光 素颜与粉丝合影 7139497
- 10 这些声音见证他们的不平凡 7041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