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断奶”阵痛:“531新政”控规模、降补贴

百家 作者:创业财经汇 2018-06-14 15:41:37



“531新政”出台后,部分分布式光伏企业对行业前景仍在观望      

本报记者秦枭/摄影


本文来源:中国经营报微能源(nengyuan2015) 

作者:秦枭、吴可仲


6月1日,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关于2018年光伏发电有关事项的通知》(因落款日期为5月31日,业内简称为“531新政”),暂停安排2018年普通光伏电站指标、严控分布式光伏规模,并将新投运项目上网电价统一降低0.05元/千瓦时。
    

部分光伏企业的高管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531新政”带来的阵痛是短暂的。在应对阵痛的同时,企业更要思考的是如何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达摩克利斯之剑


    

2017年,我国光伏发电新增装机规模居可再生能源之首,达到5306万千瓦;2017年12月底,全国光伏发电装机量达到1.3亿千瓦。而放眼全球光伏市场,我国53.6%的增长幅度,已连续5年居世界第一,累计装机量也连续3年位居全球首位。

    

不仅如此,2017年我国多晶硅产量24.2万吨,同比增长24.7%;硅片产量87GW,同比增长34.3%;电池片产量68GW,同比增长33.3%;组件产量76GW,同比增长31.7%。光伏产业链各环节生产规模全球占比均超过50%,继续保持全球首位。
    

但在这些华丽数字的背后,光伏行业的弃光以及补贴需求持续扩大等问题也逐渐显露。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可再生能源发展中心研究员时璟丽曾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指出,2017年光伏新增装机5000多万千瓦,确实偏高。时璟丽分析道,光伏发电作为清洁能源是必需的,但它要与现有的电力系统配套。而我国目前的电力系统调整替代需要一定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而光伏发电目前的态势是不完全可持续的。
    

不仅如此,可再生能源的补贴缺口也在持续扩大。
    

按照现行国家可再生能源基金征收标准,2016年中国可再生能源基金共收到大约700亿元的可再生能源附加费,2017年预计在800亿元左右。但这不足以覆盖所有项目的资金补贴需求,根据财政部的统计,到2017年底,我国可再生能源补贴缺口已达到1000亿元,其中光伏补贴缺口已占到近一半份额。
    

汉能薄膜发电集团(以下简称“汉能”)执行董事、副总裁徐晓华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531新政”是国家把光伏行业去补贴,完全市场化加速实施的重要举措。业界对国家补贴的政策退潮是有预估,有一定的准备,只不过它来得比预想要早,比预想的猛烈。
    

与此同时,徐晓华指出,政策的发布也加速了行业的洗牌,洗掉没有技术优势、没有产能与成本优势的企业,也会加速平价上网的到来。预期2019年将开始出现平价上网的应用项目。
    

徐晓华进一步解释道,光伏行业这一轮洗牌迟早要到来。一个行业发展到比较成熟的阶段,其利润和风险确实可能就不会让几百家、几千家企业一起分担。几家大的具有技术成本优势的企业,熬过来之后会获得更好的发展,小的企业极有可能彻底消失掉了。   


理性看待政策调整


    

实际上,光伏行业经历了2017年的“疯狂”之后,进入2018年,有关光伏行业增长太快,需要降温的声音时有发出。但是,这种声音却被火热的分布式光伏市场淹没。 
    

而这次政策的调整,也指向了日益火爆的分布式光伏市场。“531新政”指出,今年安排10GW左右规模用于支持分布式光伏项目建设。但是根据之前国家能源局的统计数据,全国分布式装机量已达9GW左右。而据业内人士计算,1~5月份,10GW的分布式指标已基本消化完毕。
    

不仅如此,随着新政的发布,河北、江苏、山东等部分地区也陆续公布对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停止垫付国家发电补贴。

    

山东省淄博市一位分布式光伏经销商对记者表示,目前来店里咨询相关政策的人数比较多,暂时没有发生合同纠纷。
    

同时,他对记者说道:“我们底下对政策也不是很清楚,正在跟供应商了解具体的情况。”
    

而位于济南市的一位经销商则略显无奈地说道,目前大的合同纠纷倒是没有,一些下半年的订单有要求退订金的,已经退还给他们了。对于下半年还能否继续坚持,目前还没有决定。
    

英利分布式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因能”)副总经理任晓坤对本报记者表示,因能这边也正在研究对策,但是我们的一个总体的原则是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快速做好调整,继续把存量电站维护好。
    

看到分布式光伏受到“531新政”的波及,有业内人士预测,分布式光伏甚至是整个光伏行业的“寒冬”已经来了。
    

但是,一位光伏上市公司的高管对记者表示,市场现在表现得过于悲观,应该理性地看待政策带来的转变。
    

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2017年全球光伏装机总量约为102GW,去年中国装机量为53GW,那么中国以外的市场去年的容量就有49GW。按照18%的增长幅度,今年的国外市场大约能增长10GW,那么可以增长到60个GW左右。而在国内,一个相对比较中性的预测是,今年的装机在35GW左右,全球会到95GW。95GW对比去年的102GW,实际上全球的市场规模不会出现大的波动。 
    

任晓坤坦言,“行业发展太快了,一些人觉得这个行业有利可图,尤其是像渠道商、服务商,为了赚快钱浑水摸鱼进入这个行业,给行业带来特别大的危害。发展太快了,造成了一种恶性的思想,在户用这块真的特别受影响。经过政策的洗礼,整个行业会更加健康。”    


转变中求生存


    

任晓坤对记者表示,站在企业的角度,政策出台了,企业要积极应对,抓紧时间转型,行业毕竟还要继续存活,企业也要抓紧时间发展。
     

“公司对未来还是看好的。公司认为,未来光伏加储能的系统将是非常大的发展方向。”任晓坤表示,首先来说,当前国家的环境状况决定了新能源发展战略是不变的,这次新政当中,国家能源局也特别提到这一点,国家支持新能源改革和光伏发展的决心是不变的。只不过是可能现有的模式有点问题,所以要调整一下。
    

任晓坤认为,既然大的方向是不变的,未来除了家用能源这块,比如说在衣食住行、新能源汽车,或者是其他一些智能家居的普及,都会造成整个社会用电量的上升,在用电量大规模提升,国家对新能源电力缺口越来越大的情况下,光伏加储能系统可能会成为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比其他光伏企业,被视为“异类”的汉能在变革中走在前面,率先主动求变。
    

据悉,汉能在很早之前就不再做地面电站。徐晓华坦言,汉能当时有一个基本的判断,认为地面电站的商业模式跟火电一样,大规模建电站,集中上网,投资回报率必须依赖国家补贴。而依赖补贴的市场,政策存在延续的不确定性。此外,从技术层面考虑,大规模光伏地面电站没有成熟和低成本的储能系统进行削峰填谷,对电网的消纳是一个冲击,需要更大规模的运输电力网络平衡它,平衡电力的波动。因此,大规模光伏地面电站,并不是有效的新能源解决方案。所以,汉能果断放弃做地面电站业务,全力转向去中心化、分布式化与移动能源化的技术应用。汉能认为,去中心化的能源体系,才是未来能源供应与消费的趋势方向。
    

徐晓华对记者表示,所有企业都要思考,什么是核心战略竞争力。现在光伏行业,90%是晶硅企业,若把产品的商标撕掉,很难辨认出是哪一家的产品,除去极个别企业外,技术与产品的同质化极为严重,缺乏核心竞争力。
    

徐晓华表示,从2012年起,汉能就在关注其高效薄膜芯片能与哪些终端产品结合,发出来的电如何使用,能解决哪些问题,如何去改善人们的生活。汉能将更多的精力放到终端市场的应用,更像是一个解决方案的系统供应商。正因如此,汉能受此次新政的波及较小。
    

多位业内人士表示,2012年光伏行业也经历过低谷,现在有很多的光伏企业都是在那个凛冽的寒冬中坚持下来的。而现在,光伏人或许应该像之前那样冷静和理性地思考,以应对行业的周期性变化。

喜欢本文的亲们,请在页尾点评,点赞转发哦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广告]赞助链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

公众号 关注网络尖刀微信公众号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赞助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