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一定要考大学?马云,刘强东,雷军,许家印等企业家谈高考

百家 作者:互联网观察 2018-06-08 04:21:27

来源:中企图库


不少企业家通过高考改写了命运,通过高考打破了当时的社会阶层。


一年一度的高考日临近,一大波莘莘学子即将迈向考场,迎接人生新的挑战。对于大多数考生来说,高考无异于一场“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战斗。


与这场硝烟一同弥漫的,是社会上“读书无用论”、“大学无用论”毒鸡汤论调的盛行不息。十几年前,退学的韩寒被不少人奉为精神领袖,不少高考制度不屑的初高中学子纷纷效仿韩寒,身体力行“对抗”高考:2006年,河南考生蒋多多高考时故意交了白卷,用双色笔答题并在试卷上留下很多自己的不满,用以反抗高考;2007年,浏阳考生陈圣章在高考中故意不答题,直接交白卷;2008年,安徽考生徐孟南试卷写满自己对教育体制的控诉,故意交白卷;2010年,来自陕西的张皎,语文、数学、综合、外语四门科目和总分均为零分……


然而,多年以后,曾经炮轰高考、庆幸自己没上大学的韩寒开始反思自己当时退学的行为,认为那是一种失败,“退学是一件很失败的事情,说明我在一项挑战里不能胜任,只能退出,这不值得学习。”没有参加高考被保送上大学的周鸿祎也认为高考是一次颠覆自我改变人生轨迹的机会。


去年12月初,有关乌镇互联网饭局的照片刷爆了社交网络,这场饭局汇聚了中国最顶尖互联网公司的负责人,更引人瞩目的是,这场饭局的大佬们都是名校毕业。


“东兴局”亦是“名校宴”。来源:视觉中国


京东集团刘强东是宿迁高考状元,毕业于人民大学;小米创始人雷军毕业于武汉大学;腾讯CEO马化腾毕业于深圳大学;今日头条张一鸣毕业于南开大学;美团王兴与王慧文、快手宿华都毕业于清华大学;摩拜单车王晓峰毕业于厦门大学;联想集团杨元庆毕业于上海交大。“东兴局”亦是“名校宴”。

 

据《国际金融报》2016年调查、分析发现,中国A股500名上市公司的高管中84%拥有高学历,48%毕业于985学校。数据研究表明,在IT互联网产业若想创业成功,来自名校显然更有机会,无论商业嗅觉、IT技术和人脉圈,名校毕业生更有优势。


尽管“条条大路通罗马”,但对绝大多数人来说,高考依旧是改变人生最重要的一条途径。不少企业家也是通过高考改写了命运,通过高考打破了当时的社会阶层。大学为他们提供了更多的资源,为他们以后的事业打下了基础。这些企业家用自身的经历告诉我们——上大学,对人生的影响真的很大。



为什么他们一定要上大学?


马云: 不一定要读名校,但考大学是非常必要的

 

众所周知,马云经历了三次高考,甚至有一次数学只拿到了一分。马云第一次参加高考是在他高一的时候,由于他选择了英语专业,数学不算分,所以拿到卷子后直接打勾,运气比较差,只得了1分。经历两次失败后他才拿到了杭州师范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马云在微博里说,第二次高考失败后,他对未来充满忧虑和惆怅,怕被人看不起,怕被家人埋怨,怕抬不起头,怕自己没有未来……所以,马云格外珍惜被杭州师范大学录取的机会。


进入大学后,马云凭借出色的社交能力,当了三年的校学生会主席、两年的杭州市学联主席。还举办了多次较大规模的活动。学生会的活动经历使马云的协调能力和领导能力得到了很好的历练,为其以后领导如今的阿里巴巴奠定了基础。1988年,大学毕业的马云凭借出色的英语能力和卓越的组织能力,从杭州师范学院同年毕业的五百多名毕业生中脱颖而出,分配到大学里教书,也是同届学生里唯一留校任教的毕业生。


2015年,马云给高考失意的学生打气,如果高考失败,不要放弃,再来一次,高考失败不算啥,重要的是不能放弃努力。但同时他也说,“读大学还是很重要的,再坚持考几次的!未必一定要进名牌大学,但考进大学还是非常有用的。”


俞敏洪:高考对大部分人来说是一次改变命运的努力


和马云一样,俞敏洪也是“经历了三次高考才考上了心仪的大学。正是他“屡败屡战”的坚持改变了人生,他也希望有更多的青年能像他一样坚持努力改变命运,“我的人生通过自强不息的努力获得了改变,在第一次、第二次高考连大专都没被录取的情况下,我坚持到第三年,我相信通过努力可以改变命运,其他的青年也可以通过自强不息的奋斗改变自己的人生。”


在俞敏洪看来,即使高考制度有很多弊端,但它依旧蕴含了一种精神所在,高考依旧是面对所有孩子们最公平、最透明的一项考试。


今天,俞敏洪在自己的个人公众号“老俞闲话”发表文章《重燃高考精神——致高考生》,给即将奔赴考场的学子们加油打气。在文章中,关于高考,俞敏洪发表了自己的五点看法:


第一,高考是所有人奋斗的灯塔。对于年轻人来说,高考是进入中国优秀大学唯一途径这件事,毫无疑问是现在初、高中生心中的一座灯塔,因为有了这样一座灯塔,我们知道我们必须前行。


第二,高考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是改变命运的一次努力。我从一个农村孩子经过三年高考最后进入北大,这毫无疑问是一次改变命运的最大努力。对于很多人来说,尤其是农村、边远地区或小城市的孩子来说,经过高考能够走进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这样的大城市,站在中国大城市的立足点上面向世界,毫无疑问是改变自己命运的一次努力。


第三,所有参加高考的学生是在社会阶层中的一次挑战。我们可以通过高考向凝固的社会阶层提出挑战,使我们能够进入到社会精英人士或者是为社会做贡献人士的阶层中,由此带来阶层的变化,也由此带来机会。目前,想通过普通努力撬动社会变化难度非常大,但通过高考进入名牌大学,进入有影响力的社会阶层来撬动中国社会的变革,相对来说比较容易。


第四,所有参加高考的学生都在为自己争取资源来拼搏。高考不仅仅是分数努力,为自己进入名牌大学努力,更重要的是为这个大学背后所拥有的资源,以及这些资源为你在未来为国家、社会做贡献,提供更多帮助。


第五,参加高考是不愿意放弃自我的一种鉴证和努力。尽管高考在某种意义上带有功利性,尽管高考本身有缺陷,但在当今中国社会,在其他缺乏公正、开放的评价体系之下,高考毫无疑问是每一个人奋斗的前提条件,也毫无疑问是目前在中国社会中公正评价个人才能的一种系统和体系。


郭广昌:念中专可以改变当时的经济状况,但在以后的发展中会很受限


郭广昌人生的第一个转折点出现在中学时代。因为家境贫寒,郭广昌的父母希望儿子能早日跳出“农门”,初中毕业时,父亲希望学习成绩很好的郭广昌读中专,减轻家里的负担。拿到中师录取通知书的郭广昌,就像拿到了人生的一份判决书。他自问:难道这辈子就待在东阳做一名乡村教师吗?自己的大学梦呢?东阳中学走出了那么多大学生、硕士生甚至博士生,难道自己这一辈子就只能是一个中师生吗?


经过一次激烈的思想斗争后,郭广昌做出了自己一生命运的抉择:放弃中师,改读高中。父母反对,但执着大学梦的郭广昌悄悄地卷上被子,背了十几斤米,来到了东阳中学。高中三年,靠着每星期回家背几斤米和一罐霉干菜,他坚持了下来。1985年,18岁的郭广昌考上了复旦大学哲学系。


2017年,在央视纪录片《遇见大咖——中国的巴菲特·郭广昌》,郭广昌被问及是不是不屑于读中专时,他回应道:“不是说不屑于读中专,我还是希望上最好的大学。如果直接去读中专的话,虽然当时家里的经济状况很快可以改善,但是在以后的发展中会受很多限制。”


许家印:高考最大的愿望是走出农村能够吃上白面


许家印也出生在一个家境困窘的农民家庭,甚至多次面临辍学的境地,但这些挫折没有打败许家印,反而更坚定了他靠“知识改变命运”的决心。


2017年,在一次扶贫大会上,许家印说,1976年他高中毕业后想去砖瓦厂找份工作搬搬砖头都找不到。1977年恢复高考后,许家印马上就去报名了,他当时最大的目标最大的愿望,就是走出农村找份工作能够吃上白面。


第一次高考由于时间仓促许家印没有考上大学。第二年,许家印以地瓜充饥,认真刻苦复习了五个月,终于在人口近1000万的周口市获得高考第三名的好成绩,如愿考上了武汉钢铁学院(现武汉科技大学)冶金系。“那时候我没有钱读书,没有钱吃饭,是靠国家每个月14块钱的助学金读完了大学。”许家印说道:“我的童年的确异常贫困,但这段经历给我更多的是帮助,让我形成今天特别勤奋、严谨、坚韧的性格。”而这次考大学的经历,可以说是许家印人生的第一次“翻身仗”。


正如俞敏洪所言,即使高考制度存在缺陷,但它依旧是大部分人进阶最公平的道路,对于这些企业家来说,高考为他们改变命运提供的台阶。

 


大学给他们带来了什么?

 

大学能给一个人的人生带来哪些改变?是很多人在思考的问题,企业家们概莫能外。很多企业家经过大学的洗礼,思考眼界和认知的边界得以拓宽。毕业多年,每每回顾大学时的生活,很多企业家在感恩之余,更多的是感喟大学带给自己人生诸多的改变。

 

马云:杭师大让我知道自己从哪里出来,永远不会忘记自己是谁


5月13日,在杭州师范大学110周年校庆典礼上,马云作为杭师大校友发表了十多分钟的演讲。在演讲中,马云说:“在进入杭师大之前,杭师大已经给了我一堂课,什么叫失败、什么叫挫折,这使我一直在争取做一个成功的失败者。”


马云说到母校给予他两样东西:第一样东西是知道自己从哪里来,永远不会忘记自己是谁。“(离我毕业已经)三十多年过去了,杭州变得越来越大,我却没想到离母校的距离会越来越近。我现在的办公室离杭师大只有一两公里,所以有时候回过头一看,就知道自己从哪里出来,永远不会忘记自己是谁。”

 

马云一直认为,杭师大把他培养成了一名老师,而老师的理想主义色彩成就了阿里巴巴。马云坦言: “我从来没当过、没学过如何当CEO,而是用做教师的方法去当CEO。在我看来,CEO就是Chief Education Officer(首席教育官)。所以,我把杭师大所学的当老师的所有经历,把自己当老师的经验带到了创业中。四年的师范,六年的老师,这十年的经历让我成为了今天的我。”


刘强东:如果上不了人大,就没有今天的京东

 

在刘强东的诸多身份中,人民大学毕业生这一身份意义非凡。

 

“我对人大的感情是非常特殊的。”刘强东后来回忆起那段弥足珍贵的大学时光时说道:“人大的校训是‘实事求是’,我在这里熏陶了四年,‘正’的理念在我的心里已根深蒂固。人大的学习经历深刻地改变了我的命运轨迹,对我日后做人、创业的影响都是巨大的。”

 

大学毕业两年后,刘强东创立了京东。“从毕业那一刻起,我就始终秉持做企业一定要走正道,实事求是地为员工、为消费者、为行业、为社会创造价值。就是在那个知识改变命运的时代,我如果上不了人大,我相信不会有今天的京东,也不会有今天的一切的一切。”刘强东说到。


雷军:武汉大学奠定了我的人生梦想

 

1987年,以优异成绩考上武汉大学的雷军,是位妥妥的学霸,大二那年就修完了大学四年的学分。大学时期的雷军将刻苦学习一以贯之,每天七点就到教室占位子听课,礼拜六的晚上同学们都去看电影了,雷军却晚自习到十点回来一个人看第二场。别的同学们不午睡看书,雷军害怕别人比他多学了知识,而这些是他不会的,于是狠下心把午睡的习惯戒掉了来看书学习。对此,雷军说道:“我不是一个擅长在逆境中前行的人,我更愿意把事情研究透了再前行。”


爱读书的雷军在大学图书馆看到了一本书,彻底改变了他的一生。在武汉大学的一次校庆会上,雷军发表演讲时说道:“我最难忘的就是武汉大学,因为武汉大学在我的人生历程中起着不可磨灭的作用,一个非常偶然的机会,我在图书馆里看了一本书,那本书的名字我至今还非常清楚的记得,叫《硅谷之火》,讲述的是乔布斯这些硅谷创业英雄,在硅谷创业的故事,当时我的内心就像有熊熊火焰在燃烧,激动得好几个晚上没睡好觉,就是在武大操场一遍一遍走的过程中,奠定了我人生的梦想。”


俞敏洪:大学给了我并肩作战的合伙人


俞敏洪在大学里做的最重要的两件事就是读书和交友。


他生病那年读了整整200本书,写了200多首诗歌,背了上万个英语单词,这直接奠定了他在中国成为一流英语词汇老师的基础。


交友则给他带来了最重要的事业合作伙伴,“如果一个人大学四年能和宿舍里的同学相处得非常好,就培养了一辈子与人相处的能力,也培养了做生意的能力,因为做生意就是与人相处,这些同宿舍的同学很有可能也是你未来创业的伙伴。”这也是为什么当初创办新东方时,俞敏洪的舍友徐小平和王强能放弃高年薪与他一起并肩战斗的原因。



结语:把梦想寄托在高考上,是好事儿

 

“如果时光能倒转,回到我离开大学的时候,我希望那时候的自己能够了解更多。” 比尔·盖茨在回忆自己的大学时代时表示,“我最大的后悔是,当我离开学校时,我对世界上最严重的不平等现象几乎不了解,之后我不得不用了几十年的时间来学习和了解。”


白岩松评价高考大户“毛坦厂中学”时说,“我无论如何做不出任何嘲讽的事情。上万人守着大客车,孩子出发要去高考,在这样的一个人群当中,寄托着一个又一个非常普通甚至卑微的家庭梦想,还把梦想寄托在高考上,这是好事儿,别破坏它。”


高考是人生旅程进阶的重要一环,考上大学虽不能一劳永逸,一纸学历也不能证明一切,但还把梦想寄托在高考上,确实是好事。大学是人生节点上不可或缺的一块跳板,借由此,我们人生便可以跳得高些,更高些。


【版权声明】来源:中国企业家杂志(ID:iceo-com-cn) 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对原文作者深表敬意。

wwwgx2016互联网观察

每天精选深度互联网业内文章

整理最新互联网业界资讯,欢迎分享

长按,识别二维码,加关注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广告]赞助链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

公众号 关注网络尖刀微信公众号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赞助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