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的困境,正是美国工业衰落的缩影

百家 作者:创业财经汇 2018-05-28 14:25:41

作者: 许正  ,曾任GE中国区副总裁,GE中国创新中心创始总经理,在IBM和陕鼓集团担任过10多年高管

来源: 直方大创新中心


最近,电动汽车巨头特斯拉的日子不太好过,持续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先是在伯克希尔·哈撒韦的年度大会上,股神巴菲特对特斯拉目前的经营提出了质疑;然后,在特斯拉的季度财务说明会上,CEO埃隆·马斯克怒怼分析师,又引起了舆论的一片哗然;祸不单行,近来又传出特斯拉的几名核心高管纷纷宣布离职的消息……


我们不禁要问,这家在美国乃至全球备受粉丝们追捧的公司,到底出了什么问题?


其实,特斯拉的问题由来已久。只是在媒体上,它被各种光环和炒作掩盖,几乎没人触碰实质问题。 在我看来,特斯拉的核心问题在于:


这家“网红”公司从来就不是一家合格的制造业企业!它看似前沿的理念和先进的技术,输出的各种梦想和情怀,能不断吸引很多粉丝的追捧。但是,特斯拉要真正成为一家具有持续、稳健赢利能力的公司,要走的路还非常漫长。


同时,特斯拉目前面临的问题,也是整个美国工业的问题所在,可以算是美国工业衰落的一个缩影。




1

从未实现过盈利的特斯拉




从2006年成立至今,在12年的时间里,特斯拉从来没有在一个财务年度实现过盈利,它一直是靠着在资本市场融资和发行各种债券走过来。


这是一家非常烧钱的公司,而且它烧钱的速度令人惊叹。根据彭博商业周刊的计算,特斯拉每分钟烧钱高达6500美元,其自由现金流已经连续5个季度为负值,这也是特斯拉需要不断融资才能存活下来的理由。




2

对外承诺的产能目标从未实现过




特斯拉自从推出Model S 、Model X SUV 以及Model 3 以来,其对外承诺的产能目标从来没有实现过,这也正是近期资本市场恐慌性抛售其股票的主要原因所在。


2016年5月,CEO马斯克曾经承诺,要将硅谷工厂Model 3 的产量提至每周5000辆。但这个目标被一再食言。


直到最近,马斯克又把这个5000辆的指标说出来,并提到在公司内部的电子邮件里,他承诺要做到每周6000辆产量,这才稍稍缓解了资本市场和投资者对他的焦虑情绪。




3

一家市盈率高达135倍的奇葩公司




按照2019年特斯拉所预计的利润收入(当然现在还是亏损)其市盈率高达135倍。是的,你没有看错,是135倍!


而特斯拉的经营效率,也就是人均运营收入,远远低于老牌汽车制造商通用和福特,要知道通用和福特的市盈率只有不到6倍!因此,从资本投入和未来盈利前景来看,特斯拉的问题也是十分严重的。



回归经营和生产的本质,理性分析特斯拉的困境


埃隆·马斯克,作为硅谷乃至美国创新的标志性人物,其影响力毋庸置疑是巨大的,粉丝们对他的支持可以说是狂热又忠诚。特斯拉是唯一一家在没有任何产品发售之前,粉丝们就愿意支付定金来订购汽车的汽车制造商,甚至要提前2-5年来预定。



但是,如果我们抛开这些噱头和各种不着边际的幻想,从经营和生产的本质来理性分析,就会发现特斯拉的经营问题其实非常严重。




1

亲访特斯拉工厂:让人大跌眼镜的生产线




2016年11月,我和我的私董会小组的企业家们,参观特斯拉唯一的位于美国硅谷的汽车制造厂。


在参观工厂之前,根据各种媒体的报道,我们都认为特斯拉应该拥有自动化程度极高的生产线。这也是外界传闻和埃隆·马斯克对外反复宣讲的。



但当我们进工厂参观后,现实的情况让所有人大感意外。所谓的汽车制造工厂,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连续的自动化生产线,而是由很多碎片化小段组成的、非常不连贯的一个生产车间,其中有些工序依旧靠着手工作业来完成。带领我们参观的解说员,略带尴尬地解释到,他们的车辆之所以这么昂贵,就是因为有手工打造的成分!



那么传说中的生产线呢?通过上面的照片,我们看到特斯拉的生产线,仅仅是在生产的最后阶段出现了一小段而已。


熟悉汽车工业的朋友都知道,汽车工业早已实现了大规模连续生产。不论是以精益制造著称的日本企业,还是后来追上的德国和美国企业。那些真正大型的汽车企业,一个工厂就有动辄三四百万辆的产量,只有这样才能覆盖巨大的资本投入和资产折旧。


而我们当时参观的那家特斯拉唯一的制造工厂,整个生产的过程是非常松散的。工人们三三两两,并没有一个真正流水线的紧张生产过程。这和现在已高度柔性化和自动化生产的汽车产线,不管是日资、美资还是德资企业的汽车生产线,都形成了极其鲜明的对比。这让我们当时所有人都感到非常惊讶。



在与特斯拉高管对话时,我们也提出了这个问题,当年特斯拉 Model 3 的年产量只有5万辆,而他们预计两年后即2018年,要达到30万辆。我们对此提出了质疑:一条不够连续和自动化的生产线,要将产量从5万辆涨到30万辆,如何才能做到呢?


当时,这位高管向我们解释,除了硅谷的厂区,特斯拉还同时在另外两个地区建造生产线,建成后就可以满足产能的需求。在我们有着工业生产经营背景的一行人看来,这件事是非常不靠谱的。


事实也证明了我们的疑虑,到了两年后的今天,特斯拉的工厂每周产量依旧只有2000辆,全年产量也只有10万辆而已,比起两年前只增加了一倍。埃隆·马斯克已经将此形容为“工厂地狱”,可见状况之痛苦。他还多次对外公开表示,目前自己是住在工厂里来督促和解决生产线的问题,也只是达到这样一个非常勉强的产量结果。


可以说,特斯拉最严重也是最根本的问题,就是生产方式和组织管理是非常粗糙的。它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在对外的品牌宣传和情怀塑造上,但真正的工业核心基础,也就是过程管理和核心制造管理方面,不仅无法媲美汽车行业同行,而且与传统制造型行业来比也只是差强人意。




2

特斯拉在电动汽车最核心的电池技术部分,并无优势可言




目前,特斯拉还面临着另外一个最大的困境,就是其核心的电池技术。电池成本占到一辆电动汽车成本的50%左右,可以说电动汽车的核心就在于电池。目前,特斯拉的电池,主要采购自日本松下公司。


而今天,特斯拉不得不面临异军突起的新锐对手,那就是来自中国的电池制造企业,其中典型的一家就是刚刚完成IPO申请的福建宁德时代。



宁德时代,因为孕育于中国这样一个制造业成熟且成本控制非常好的大环境里,是一家非常扎实的电池制造企业。在2017年的招股说明书里,我们看到宁德时代的汽车电池每千瓦时成本已降至1500元人民币以下,相当于200多美元,比2016年已降低了30%,其目标就是要将电池每千瓦时成本彻底降低。


特斯拉也曾宣称在2020年时,可以将电池的每千瓦时成本降到100美元左右,但从客观情况来分析,这还只是一个梦想。从长远来看,特斯拉的电池供应商,无法与宁德时代这样的中国企业竞争。目前,宁德时代已取得包括日本日产、德国大众等一系列电动汽车制造商的电池订单。


对特斯拉来说,如果不能在电动汽车领域的核心电池产业,取得突飞猛进发展的话,它的“低成本、广覆盖”的电动车战略基本是不可能实现的。


特斯拉的问题,反映的是美国整个工业体系的衰退和工业技术的退化


在过去20年间,美国工业,包括汽车产业,都推行到全球低成本的国家和地区实行外包生产,促成了像中国这样的新兴制造大国崛起,自然也让美国的制造能力、技术水准和工人的工作状态发生了极大变化。今天,要在美国设立一个真正可以与中国竞争的制造业务工厂,可以说是非常艰难的。


虽然美国还有着非常强的研发能力,但若不能与生产制造紧密结合的话,这种研发本身也不会有生命力,所以研发一定要和生产在一起;换言之,制造能力和制造工艺高度发达的企业和地区,研发水平自然也能持续提高,这是一个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过程。


工人的工作状态,我们在特斯拉工厂里感受也非常明显,那种松散、拖沓的工作作风,绝不是一个成熟现代意义上的工业企业应该有的。对特斯拉来说,如何在硅谷那个地区找到成本合适又能高效生产的产业工人,会是一个很难克服的难题。据称特斯拉将在今年计划在中国设厂,希望中国的工厂能服务于中国本地的市场,同时也希望借此获得制造竞争力。


特斯拉的情况并非偶然,而是整个美国工业的缩影。虽然美国总统特朗普当前在贸易上想方设法打压中国,并试图将美国的工业返回本土,从而促进本土的生产和就业。但特斯拉的缩影,让我们看到这一过程要实现,将是非常非常困难的。正像乔布斯在去世前,告诉美国当时的总统奥巴马,


“这些重要的制造能力一旦出去了,就再也回不来了。”


即便真的能迁回,也需要采用更高效的自动化生产线方式来实现,还需要配套的供应链体系建设。这个过程,将是非常艰难又漫长的,绝不可能一蹴而就。


我身边也有很多特斯拉的粉丝,每当他们向我夸夸其谈提到如何看好特斯拉未来时,我都会忍不住泼凉水。在我看来,从理性和现实的角度分析,这家公司很有可能某一天突然倒闭或卖给别人。因此,这篇文章也是想送给那些对特斯拉非常有期待的朋友们,希望给大家提个醒…


原创: 许正  ,曾任GE中国区副总裁,GE中国创新中心创始总经理,在IBM和陕鼓集团担任过10多年高管

来源: 直方大创新中心

喜欢本文的亲们,请在页尾点评,点赞转发哦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广告]赞助链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

公众号 关注网络尖刀微信公众号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赞助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