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触即发!日本老人抢着进监狱,我们应该警惕什么?
提示:点上方"EMBA"↑商学院第一公号,免费订阅本刊!更多交流请添加微信:YYL242

作者:蜜姐 来源:蜜财经(WJCF99)
1
近些年来,日本社会出现了一种奇怪现象:犯罪的老年人越来越多了!
从1997年到2007 年,十年间,日本犯罪者的年龄分布状况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青少年在犯罪总人数中所占的比例下降,而老年(60 周岁以上)所占比例却增幅明显。老年犯罪的大量涌现,已经成为日本一个非常突出的社会问题。
2007 年,日本 60 至 70 岁的犯罪人数是 1997 年的 2.5 倍,而 70 岁以上的犯罪人数增幅更是高达 4.6 倍,而且,这些罪犯中有相当大的比例是和蔼的老奶奶。
而且,这些老人们往往是一犯再犯,反复入狱。与此同时,这些老人们所犯的绝大多数都是行窃等坏性较低的罪行。
也就是说,他们是为了“进监狱”才会“犯罪”!你可能会奇怪,天下竟有这等事?还有人自己主动进监狱的?
这就是因为,这些老人们实在是太孤独了!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日本出现了历史上最孤独的一群老人。从1980年到2015年这35年间,日本的独居老人数量翻了近6倍,目前接近600万人。
而这一现象的原因,在于日本的年轻人越来越少了。
2004年日本政府发布的《少子化社会白皮书》指出,总和生育率低于生育更替水平。这个趋势似乎也没有逆转的希望:日本的第一次生育高峰在1947-1949年,第二次生育高峰在1971-1974年,第三次生育高峰至今连影子都没有。
没有子女的陪伴,加之与兄弟姐妹缺乏联系,为了寻求“家”的感觉,这些老人们就将目光转向了监狱,期待在那里可以找到温暖。
老龄化,正在扼杀整个国家的活力。
目前日本的建筑、运输以及护理等行业所需人员与求职人数之比已经达到了3:1。劳动人口告急,再配上不健康的的人口结构,令日本人口红利几乎丧失殆尽,一群“老弱病残”难以扭转其经济颓势,发展深陷泥潭,国家前路漫长无光。
若是没有新鲜的血液注入,那么在经历 “失去的二十年”之后,日本很可能还会迎来“失去的几十年”!
2
现在,我国的老龄化程度,不得不引起我们警惕!
2017年,这个全面实行“二胎政策”第二个年头,全国出生人口数量和人口出生率非但没有上升,甚至还双双下降!
国家统计局18日公布数据显示,2017年全年共出生人口1723万人,比2016年减少63万人。同时老龄化程度继续加大,60岁以上及65岁以上老人占总人口的比重都有明显上升。
若不采取行动,那么我国出生人口很可能会如专家所预测,在2018年进入雪崩状态,在之后十年将以每年减少30万到80万的速度萎缩!
而联合国对中国未来给出的预测,则更加令人震惊!
联合国人口署最新发布的《世界人口展望》2017年修订版,预计本世纪末中国人口将出现倒“V”型反转,在低生育率状态下加速下滑跌破10亿至6.13亿,而其中可能有超过一半的老人!
而我们,也正在经历“大国空巢”的危机!
《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
2015年中国13.74亿人口中,60岁及以上的老人有2.2亿,占总人口比例16.1%;65岁及以上人口数1.43亿人,占比10.5%。
中国的老龄化程度已达到国际标准的1.5倍,更可怕的是老龄化程度还在不断加速。
也许就在二三十年之后,你走在北京的世贸天阶或者是上海的新天地,在里面漫步的,不再是形形色色的年轻人,而是清一色白发苍苍的耄耋老者。
3
目前,我国的老龄化程度已经在向日本靠近,而比日本更可怕的是,人家至少是在完成了城镇化之后才步入老龄化社会的,而我们却是未富先老!
2012年,我国出现了自改革开放以来,劳动年龄人口的第一次下降,由前一年的9.25亿人减少至9.22亿人,减幅为345万。此后几年,更是一发不可收拾:2013年减少244万,2014年减少371万,2015年减少487万,2016年减少349万。
当劳动力短缺的问题将日渐严重,中国的经济规模就会不断萎缩,规模效应持续弱化,最终丧失综合性的产业优势,人均收入下降,国力全面衰退。
试想,当一个国家的年轻人越来越少,当这个社会有什么动力去创业,有什么精神去创新?
当一个国家失去了创新的活力、创新的动力,国家如何才能崛起呢?
而对于我们来说,我们最需要思考的,是我们的老年该如何安放?
据统计,退休人口与劳动人口的比值到2030年将会攀升至40:100,到2050年则会高达64:100。这意味着届时100个劳动力将必须供养64个退休人口。
不到2个劳动人口,就要赡养一个老人。也就是数年之后,年轻人赚的钱养老人可能比养孩子花的还多。
前段时间,网络上流传着这么一张照片。
这张全家福照片,是江苏如东县一个光荣遵守一胎政策的家庭,一个二十出头的大学生,一对近五十岁的父母,一个外公,一对爷爷奶奶,一对曾祖父曾祖母,一家八口只一个年轻人。
一个年轻人背后七个老人,或许,这就是未来的常态。
在这样的压力下,谁来为我们养老?谁有能力能负担的起我们的老年呢?
靠国家?
人社部每年的社会保险发展年度报告显示,企业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余,虽然自2012年以来在不断扩大,但可支付月数却在不断递减,收入增速明显低于支出增速。2012年,累计结余2.3万亿元,到2017年增至4.12万亿元,而可支付月数却从2012年19.7个月,下降至17.3个月。
此外,各省份的养老金情况报告,也印证了收支矛盾凸显的窘境,报告数据显示,近年来养老保险基金“入不敷出”的省份逐渐增加。
2014年:河北、黑龙江、宁夏3省区当期收不抵支;
2015年:增至6省,为黑龙江、辽宁、吉林、河北、陕西和青海,东三省全部“沦陷”;
2016年:增至7省,为黑龙江、辽宁、河北、吉林、内蒙古、湖北、青海。
其中,2016年黑龙江养老保险不仅收不抵支320亿,而且扣除2015年结余的88亿,总欠账也达到了232亿元,成为全国首个养老金结余被花光的省份。
国家现在的做法是通过财政预算进行转移支付,也就是让有钱的省份补贴那些血槽见底的省份。
但是,随着老龄化的程度逐渐加深,各个城市的血槽逐渐见底,这条路能走多远?
2015年,日本新干线上曾发生一起自焚事件,71岁的自焚者因养老金太少无法生活,选择结束生命。他曾向周围的人抱怨:“我缴纳了35年却只能领取24万日元……扣除房租和水电费后所剩无几。”
这样的场景,会在我们身边发生吗?
4
除了国家,我们还能靠谁?这不,国家还给我们指了两条明路。
其一,是推迟退休年龄,目前已推迟到65岁,靠自己来养老。
现在,德国已经在讨论把退休年龄延迟到70岁了,若是我们的情况再恶化下去,退休年龄比德国更晚也并非不可能。
难道我们真的要活到老、工作到老?不过,这样也许“可以提升老年人的价值感”吧。
其二,是放开生育限制,比如二孩政策,靠子女来养老。
然而,在政策推出后,有机构作出了一项生育调查,12万人参与生育意愿投票。
但调查结果不容乐观,在假设未来鼓励二孩乃至全面放开生育背景下,意愿生育率仅为约1.73,大致相当于1.4的实际生育水平,较当前情况未有明显回升。
然而无论古今中外,至今没有哪个国家在生育率大幅降低后还能涨回来,更何况我们还没有出台任何配套性的激励政策!
比如,是不是应该先解决我们面对的“四座大山”压力,尤其高房价,已成为最好的避孕药?比如,是不是应该考虑给予二孩家庭个税减免、分娩补助等激励措施? 比如,是不是应该行政支出少一少、社会保障多搞搞?
不过,若是以上都行不通,我们也许还有一个方法——大力发展人工智能,靠人工智能来养老!
临走请点下方❤留个手印,如觉得文章不错,请分享给亲朋好友让更多的人看到。
商务合作:yangqin6060(微信)
投递BP:bp@wefinances.com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广告]赞助链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赞助链接
排名
热点
搜索指数
- 1 中马情谊历久弥新 7904142
- 2 美国政府内部敏感文件遭万人共享 7808678
- 3 “我愿意跟他挨着!” 7712249
- 4 美关税政策冲击本土车企 7618530
- 5 林诗栋不敌雨果无缘世界杯冠军 7523518
- 6 孙俪新剧包揽央视卫视第一 7427122
- 7 3位美前总统接连发声谴责特朗普 7328817
- 8 30小时停火结束 俄乌互指违约 7233456
- 9 苏州港:免费堆存 为期三个月 7135813
- 10 美高官爆料五角大楼已完全崩溃 7043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