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米招股书重新审视小米价值

百家 作者:互联网观察 2018-05-03 11:11:29

18年初,小米上市消息的酝酿,让产业评论分为看扁和看好两派。关于小米值500亿还是2000亿这个话题,各有见解。FT中文网曾两度发文针对“小米的破绽”所发声,观察君当时未有着力点,延续其话题称小米IoT发展逻辑合理、互联网产品发展心切急躁。这一褒一贬,出自行业观察、切身产品体验。

而今天招股书出炉,我们可以更全面认知小米:小米是手机厂商,电子商务和小米之家成就硬件销售,营收占比在逐渐下降;小米是互联网企业,它的MIUI月活跃用户达到1.9亿,并形成了账户体系,市场占有率具有开发者号召力;小米是新零售企业,IoT硬件和生活产品销售让其获得“小米百货”称号,引入众筹和坚持小米生态价值,让高速增长的SUK没有稀释品牌价值。

小米各个部分紧密捆绑在“MI字旗”下,每个环节都坚持互联网思维进行微创新,让小米品牌的意涵更加丰富。不过就像我说小米互联网产品变现心急气躁一样,摆脱环境局限小米仍有更长远的路,小米模式仍是一个靠量变扩张的企业。

 

小米将仍是一家手机企业

“互联网服务和新零售的占比在逐年提高。2015 年小米的智能手机业务收入占比仍在 80.4%。两年的时间,智能手机给互联网服务和新零售服务“让”出了超过 10% 的份额。”这是Pingwest分析招股书信息得出的结论。

贴近用户进行微创新,开掘用户价值,从开发ROM到如今深植产业链,小米坚持性价比一直未曾改变。扩张至新零售领域的小米,受限于产业原有秩序,无法做到足够突破,让其备受质疑。

这点推延至收入占比7成的手机业务当中,亦有参考价值。 

对于小米来说,新零售业务和互联网服务占比的提升天花板很近,IoT市场和MIUI为首的互联网服务,按业界发展情势来看,都存在着不确定因素,所以小米手机业务还将是顶梁柱,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也是为何小米为何坚持出海发展、寻求东南亚地区增量市场的一大原因。

仍需要增量市场,显示出小米手机业务的不足之处。它仍未做到摆脱上游技术壁垒、进行质变创新。

过去几年间,小米一直不愿意上探高端区间,继续保有千元机市场竞争地位、寻求OV线下市场与其对标,让其在2017年整体环境不佳情况下,获得了相对水平的增长;不过与之相伴的弊病是其平均售价较低、1500元以下的机型占销量9成单机获利很低,这显示出小米商业策略的保守,利润率无法拔高的情况下走量思路优先。

这种保守,让小米品牌中端旗舰销量相比于一加品牌都没有优势,向上探寻求单机平均利润增长潜力不足。

 

小米互联网服务优势不足

在2017年,观察君曾解释过为何苹果寻求发展互联网业务,为何看中自身“互联网企业”身份的问题。当时苹果应用商店的营收呈现指数级别增长,但是因为害怕账户体系被微信这类产品稀释对打赏抽成引发了巨大关注,观察君曾从亚马逊市盈率类比作出解读:苹果唯有的几项服务都捆绑在Apple ID之上,分发、推广和与硬件搭售,使其很快占据了份额,但是国内以腾讯阿里为首的企业似乎更强大,它们什么都做、并更加本地化受消费者欢迎,这会稀释掉苹果账户体系的价值,失去谋求高市盈率的基础。

同样,问题困扰着小米这类厂商。不久前,面对小程序的崛起,小米等国内一众9大厂商组建成联盟,试图建立标准在ROM层面打造“快应用”就引发了看衰声浪。观察君曾提到,小程序就像微信这个“城区”拓展出的功能区,基于实际应用场景、是账户体系和服务生态的边界;而手机厂商则从商店和主屏作为入口,缺乏支付体系、服务生态的基础,难以形成壁垒。

这个案例显示出小米等厂商互联网服务竞争优势不足,相比于苹果OS+硬件双重把控,仍是不可逾越的屏障。

眼下,苹果应用商店及Apple Pay 业务营收已然超越Mac和iPad,显示出了更多可能性,但是应用世界的饱和趋势也昭示天花板近在眼前,充满变数。这对于占据互联网服务营收近1/3的MIUI来说,这并不是一个好消息。

靠投放低质量广告、分体做游戏商店等措施进行流量变现的MIUI,模式算不上创新,更算不上有益于账户体系价值。


小米IoT业务需要更多想象力

曾接触IoT产业新闻的观察君,对2017年雷军在云栖大会的发言感到不解。他说5G将是未来IoT的机遇,当时已经是IoT销售榜首的小米,只做消费级产品,相比于汽车工业等商用后端IoT产品来讲,5G的作用还尚不明确。   

小米自身在尚未明确涉足智能驾驶和产业IoT的情况下,5G的作用将仍停留在帮助手机采集数据、反哺周边智能硬件研发上。

IoT业务相比于米家有品售卖的各类生活产品,对小米估值拉升作用更大,在产业仍在探索IoT应用场景的情形下,小米很多产品仍未摆脱试水性质。

所以17年末与百度达成战略合作关系,宣布百度小米“软硬一体”推广自家NB-IoT硬件模组打造开发者生态,算的上是为未来谋划更多能的一步。

小米拥有以米家为入口已经成型的智能家居产品,又推出硬件与百度合作推动开发标准落地,这显示出小米占据一方天地的野心。不过,面对各方竞争者,“小米入口”并不具有优势,就连合作者百度也拥有语音助手产品,希望分一杯羹。

过去我认同小米IoT策略,很大程度上是基于小米产品性价比思路能够教育市场,但是随着小米的步伐演进,涉足更多它不熟悉的产业,它的投入开始承担更多的风险。

就拿智能家居来说,当今智能化功能仅是“锦上添花”而已,对于大型家电来讲,从设计到生产,功能、品质和服务每个环节都考验产业链功底,技术研发积淀更是无法逾越的屏障。当下米家有品的很多产品,其实有意识的将智能化作为了卖点,但是实际设计中又因为技术基底不够,功能实现显得没有更人性化,被称作“画蛇添足”。

拥有更多可能的小米IoT业务,没有拿出拥有足够想象力的落地产品(包括入口产品和周边),是当下小米新零售业务中影响估值的一大关键要素。

结语:从诞生到如今,离不开互联网标签的小米,也一直未能摆脱互联网思维走量的弊病。虽然微创新让小米在一轮轮竞争中保存了足够的体力,但是专精一项落地质变却始终缺乏,小米的价值之争根源也在于此。

在手机领域没有足够技术主宰产业链,在互联网服务领域没有杀手产品稳固入口,在IoT领域还未树立入口,让外界难以评判小米有多大的价值。不过,面向产业后端,小米的努力也迈出了坚实步伐,自研澎湃芯片对销售低端机为主的小米算得上是重要一步、开发“轻应用”对于丰富手机使用场景算得上是演进一步(参考NFC公交卡覆盖)、IoT开发硬件与百度合作促成软硬标准算得上是跟进产业步伐的一步,观察君希望在IPO之后,小米的步伐更快,在三大业务领域更进一步,证明自身“不可取代”。



wwwgx2016互联网观察

每天精选深度互联网业内文章

整理最新互联网业界资讯,欢迎分享

长按,识别二维码,加关注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广告]赞助链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

公众号 关注网络尖刀微信公众号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赞助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