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孩子”偷玩手机防不胜防?学者开发算法软件识别
如何防范孩子偷玩手机或是沉迷手游?这是不少家长的育儿难题。记者4月6日从浙江大学获悉,浙江大学和美国南卡罗来纳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基于行为识别的算法软件,可以识别出使用手机的“熊孩子”,并自动阻止手机访问购物软件、通讯软件以及儿童不宜的网站。

国家青年千人计划入选者、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智能系统安全实验室教授徐文渊介绍,中美团队联合研发出的这种可用于移动设备的算法软件,能够通过测量手指按压的表面积、手指施加的压力和滑动长度等度量数据,分辨出用户是成人还是儿童。
“儿童手部较小,手指触碰点比一般成人小。因此,儿童往往会在较小的屏幕范围内进行操作,滑动轨迹较短。此外,与成年人相比,儿童与智能手机互动的灵巧性较差。根据我们的观察,孩子们在智能手机上的每次触摸都比成人慢。当他们尝试在两次触摸操作之间切换,从轻击到滑动时,情况也是如此。”徐文渊说。

研究团队总计提取了30多项特征用来分辨儿童和成人用户。测试结果表明,通过单次滑动成功识别儿童用户的准确率达到了84%,通过8次连续滑动之后,准确率可达高到97%。
据了解,该算法软件相关论文已于今年2月在美国召开的移动技术大会(hotmobile)上发表,但尚未被整合到操作系统中。研究人员认为,该项技术在儿童用户多样性、手势数量、准确性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提升。
来源:新华社
GBDC(全球大数据联盟)是大数据领域第三方中立性平台,以促进大数据产业发展、提升产业集群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为宗旨,致力于打造大数据技术产业链、创新链和服务链,探索建立长效稳定的产学研合作机制,突破产业发展的核心技术,形成产业技术标准,搭建有效的合作交流平台。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广告]赞助链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 1 长江的美丽变奏 7914921
- 2 中央一号文件:推进农村高额彩礼治理 7985659
- 3 DeepSeek预测《哪吒2》最终票房 7887657
- 4 小包裹折射中国经济澎湃动能 7721966
- 5 不允许城镇居民到农村买农房、宅基地 7664945
- 6 王曼昱4比0胜孙颖莎 首夺亚洲杯冠军 7581186
- 7 马库斯被北京的空气质量震惊了 7493012
- 8 终于有部剧还原了我的高清童年 7373150
- 9 王楚钦亚洲杯夺冠 排名重回世界第1 7219617
- 10 李家超用《哪吒2》对白激励香港市民 718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