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个需要花重金的亲子科学小实验

百家 作者:爆炸实验室 2018-04-07 14:54:28




-5个需要花重金的亲子科学小实验-


<iframe class="video_iframe" data-vidtype="2" allowfullscreen="" frameborder="0" data-ratio="1.7647058823529411" data-w="480" data-src="http://v.qq.com/iframe/player.html?vid=g0624rinbmj&width=370&height=208.125&auto=0" width="370" height="208.125" data-vh="208.125" data-vw="370" style="display: none; width: 370px !important; height: 208.125px !important;"></iframe>


-01蜡笔瀑布-



我们把物质从一种状态变化到另一种状态的过程,叫做物态变化本次实验中,吹风机吹热风,蜡笔吸热由固态变成液态,这种现象属于物态变化中的熔化


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物态变化,比如:


冬天的早晨我们可以看到草地上结了霜,这是气体放热变成固体,属于凝华


夏天晾衣服,湿衣服很快被晒干了,由液体吸热变成气体,属于汽化


灯泡用久了,里面的灯丝变细了,固体吸热变为气体,属于升华


-02山的形成-



岩层在正常情况下是一层层由下(老)到上(新)水平排列着,但当岩层受到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挤压作用时,便会发生弯曲变形,形成褶皱。褶皱有背斜向斜两种基本形态。


本次实验中的饼干,就相当于是一层水平岩层。当我们用手挤压时,饼干弯曲形成褶皱,就是背斜和向斜。刚形成褶皱时是背斜成山、向斜成谷。


后来由于外力作用的影响,背斜顶部物质疏松易被侵蚀,形成山谷。向斜两边物质疏松易被侵蚀,但槽部物质结构紧密不易被侵蚀,就会形成山岭。


所以我们应该根据岩层新老关系,来确定一个褶皱是背斜还是向斜,而不能单凭地表形态来判断。


-03 消失的玻璃棒-



本次实验中,玻璃棒放在水中看得一清二楚 ,放在油中却“隐形”了 ,那么玻璃棒究竟为什么会隐形呢 ?


首先要给大家科普一下,光在不同媒介中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光在水中的速度只有真空中的速度四分之三, 而它在玻璃中的速度只有真空中速度的三分之二, 光在真空中的速度和介质中的速度之比是折射率, 水的折射率为1.3 ,玻璃的折射率为1.5。


因此, 玻璃棒在空气和水的界面处会看上去弯折, 而油的折射率也是1.5, 和玻璃十分相近, 因此光在玻璃棒和油的界面不发生反射和折射, 显得浑然一体。于是就出现了玻璃棒在油中隐形的奇观。


-04戳不破的纸-



当我们直接戳击纸巾的时候,力直接作用在了纸巾上,脆弱的纸巾一下子就破了。但是,当我们往纸筒倒入大量食盐,用力戳纸巾时,力从盐粒传到盐粒,最后才传到纸面。成千上万的盐粒提供了大量的表面积,来分散手所施加的力。盐粒起到一个保护作用,这样纸就不容易被戳开了。


-05泡腾熔岩灯-



油和水互不相溶,油密度低浮在上面。泡腾片放入水里会迅速崩坏溶解,并释放出大量二氧化碳气体,形成的气泡把水带到油面上后破裂,被带上去的水又形成水滴沉入油底。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材料商店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广告]赞助链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

公众号 关注网络尖刀微信公众号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赞助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