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处在市场的“范式转换”过程中吗?下一个抱团方向在哪里?|FMBA校友观点

百家 作者:FMBA 2021-03-04 22:39:40

作者:杨爱知,FMBA校友


当茅台的业绩仍以二位数精确的增长时,当爱尔眼科等各类行业“茅”的业绩仍让分析师心满意足时,当这些模型中的数字仍被共识的模型精确的验证时,看似表面上一切风平浪静,实则一场情理之中的下跌开始了。


有人说是“均值回归”,爱知君认为这个解释就像偷懒的“套套逻辑”,它可以解释一切股市变化,但实际上又没有任何解释力和预测力。


“现在从注重分子,到看分母的逻辑了”,“DCF的模型失效了”,“市场需要新模型下的再平衡”这些是最近分析师口中更多提及的。如果不了解情况,还以为是参加一场数学或者物理学的研讨会。所以说“只有思想逻辑模型是实在的,其他一些都是虚幻”。如果用罗素的“剧场假设”来说,各个分析师或投资人在市场上看股票表演之前,早已在内心深处有了一套理念性的剧本(模型),在这套抱团的剧本下看着演员照此表演,直到后来一次次演砸了,才认为该组织大家改改剧本了。


因此,事实证明研究剧本的库恩,其研究科学哲学的“范式”理论,在投资领域比波普尔单纯的“证伪理论”更能胜任。它在投资领域,也具有可怕的解释力。


抱团股范式的形成


按照但斌老师的说法,抱团这个词并不准确,实际上是“英雄所见略同”,在库恩的研究下就是“科学共同体”共同信仰的形成过程。这一轮抱团背后的实质,爱知君认为是从不确定性的“坐庄模式”到机构主导的“确定性模式”的转变。这些转变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虽然大估值模型就那么几个,DCF,DDM,PE,PEG,PS等等。但实际上需要机构、上市公司,投资者,甚至监管等构成的整个市场,进一步对其赋予内涵解释并扩散,最终形成一套市场认可的“范式”。


爱知君这里举几个例子来说明。第一类是茅台为代表的酒的例子,确定性逻辑是这样解释的:酒是稀缺的,有定价权的,可以随着通胀不断的提价,酒的历史有几千年,其成瘾性和社交属性刻到每个中国人基因中了,因此增长可以保证,永续性可以保证,用永续的DCF估值是合理的,因此按照此模型可以精准的解释和预测茅台股价。


第二类例子是爱尔眼科、通策医疗的例子,确定性逻辑是这样解释的:虽然我们表内增长有限,估值高,但是我们表外还有一个爱尔眼科或通策医疗,大股东孵化和培育这些机构,直到它们盈利,盈利一家往上市公司装一家,因此上市公司未来的增长是可以保障的,是确定性强的,而且老龄化后牙科和眼科的医疗需求是无限增长的,因此增长可以保证,永续性可以保证,用永续的DCF估值是合理的,因此按照此模型可以精准的解释和预测眼茅和牙茅的股价。


第三类例子是中国平安这样的,保险的估值其实比较复杂,之前的大家看保险主要估值方法是内含价值PEV的方法,但内含价值可以说是个骗局,因为它实际上是属于清算价值,内含价值是不体现在分红中的,清算价值只有在破产时候才能实现,一般分不到投资者手中,因此保险估值长期处在不确定的混沌“范式”之中,直到友邦发明了营运利润分红模式,平安采用此种方法把分红与营运利润结合,保证分红的确定性后,市场采用DDM的模型来进行估值,让市场重新给其估值,平安的股价因此走出了机构抱团的长牛。

以上三个例子说明了抱团范式形成的部分原因,在这一轮抱团上涨中,放水维持低利率等市场的变化也是重要的原因。当然模型都是主观的,是竞争性的,当一个模型在一定时期内能够更优雅、精确、可被检验,预测性更强时,那么它就具备了更多优势,在股价的不断验证过程中自我增强,就形成了一种抱团的“范式”。


投资的范式转换


在写这篇文章时候,爱知君其实并没有认为老的范式结束了。一个投资“范式”的形成,虽然不像科学理论那样要经过数十年,甚至上百年,但它本身还是经历时间检验的,是具有定价权的投资人长期培养和教化形成的一种集团心理结构,这种世界观具有很强的稳定性,随着抱团股价的下跌,这种范式中只会慢慢的发生消解,但并不会马上消失。


科学范式之间有很强的“不可通约性”,因为科学家的世界观是很难改变的,普朗克说“一个新的科学真理的胜利并不是靠他反对者的觉悟和信服,还不如说他的反对者都已经死了”。好在资本市场中大多都是屁股决定脑袋,改变信仰的速度和抱团股下跌的斜率差不多。


因此市场中“范式转换”或主要估值逻辑模型的变化也是相对比较快的。新范式的崛起,并不像新兴的贵族,杀死老的贵族。而是与老的抱团范式同台表演,同台竞争,用更精密优雅的逻辑和预测性等让大家信服。大家在市场中用金钱来投票,选出主导这个市场的新的力量。


新抱团“范式”的崛起


爱知君认为,当老一辈抱团股消解的过程中,实际上已经出现了一波新兴的力量。这一波力量就是国企股。曾经有一位下海做私募的国企领导,跟爱知君安利了一下他的估值模型,他认为单纯的DCF模型在资本市场上是很不靠谱的,预测这个东西总是不准确的,我们要相信现实的“真金白银”,国企“真金白银”积累出来的未分配利润,如果过去多少年没有在二级市场表现出来,如果你现在用较低价格买入,几年就会将这些积累的利润“落袋”。


之前我其实并不理解和认同这个说法,现在看来还是很有道理,尤其是在这个时间点上。爱知君隐约觉得,这可能是市场的一种新的投资“范式”,这个“范式”会在竞争中成为主导力量。本质上可以说是DDM模型的一个变种。


其实从去年以来有一波国企迎来了一波波澜壮阔的上涨,比如郑煤机,陕西煤业,宝钢,邮储银行等,这些国企的上涨单用抱团股常用的DCF抱团模型其实很难解释,因为这些都是周期股,周期股的估值很难用DCF模型等算出,但根据以上说法的启发,我们看看这些股票的未分配利润就可以得到一个不错的解释,这些股票的未分配利润的占比都非常的高,比如郑煤机,在去年5块钱以下时候,未分配利润的占比甚至高达50%以上。未分配利润是未来稳定分红的能力和保障,如果未分配利润占比50%,相当于未来10年在盈利不增长的情况下就具备连续10年5%股利分配的能力,单从财务指标上就熨平了周期股的周期性,赋予了其更多的债性。


这样一来就适合用DDM模型进行估值了。


除了股利分配的能力,我们再看看分配的意愿,实际上这一点更关键,因为如果不增加股利的分配,理论上来说估值并不会有显著提升。目前土地经济收紧,政府压力显著增大,对于国企的利润及分红要求更高,国资委主任郝鹏年初要求:央企的净利润,总利润增速高于国民经济的增速,营业利润率,研发效率,全员劳动生产率都要求提高,而不是之前以控负债率为主要目标。因此总的看相当一部分国企类周期股,在未来很长一段时期内即有提高分红的能力,也有提高分红的意愿,因此DDM模型进行估值的切换可以更好的解释和预测未来这类企业的走势,可能会形成新的抱团格局。


爱知君简单看了一下这类国企周期股,钢铁行业龙头宝钢股份,煤碳行业陕西煤业,海运行业中国外运(未分配利润近50%),有色行业的铜陵有色,江西铜业,化工类的远兴能源,中粮糖业,水泥行业的万年青,海螺水泥等等,都是未分配股利较高的标的,一旦新的抱团范式加强,都有很不错的潜力。


总的来说,爱知君是提供一个新的符合中国国情的研究视角和方法,这种新旧范式的转换和竞争过程是激烈的,混沌的,有趣的,这个过程可能是大择时研究的本质。这段过程中必定蕴藏着巨大的机会,投资是认知最好的变现方式,只有让你的认知与其匹配,才能把握得住这种历史性的机遇。


百万读者都在读

【悦享新年】FMBA奇妙书单(附链接)

2021,每个人都了不起

吴晓波:未来十年,我们所认为的能力将荡然无存

中国宏观展望:2021

史上最严退市新规正式落地

人间真实!北京,全国最早醒来的城市…

秦朔:创新何太急

这场病毒放大器

人最大的本事,就是靠谱

财政到底有多紧?

负利率时代的泡沫、掠夺和危机!

全球货币再宽松:一次无法降落的飞行

美国人眼中的中国崛起 | 哈佛教授TED演讲

中国最赚钱的公司,要开始去库存了!

成年人的崩溃,都是静悄悄:你能挺过多少坎,就能成多大事

为什么有的人年纪轻轻,思想深度却远高于常人?

杠杆的轮回,众生的焦虑

50句惊艳世人的电影台词:请原谅我戳痛了你所有记忆

由FMBA历届校友推荐的文章集锦,版权属于原作者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广告]赞助链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

公众号 关注网络尖刀微信公众号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赞助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