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制导武器“学会思考”!中国这项技术又取得了新进展

百家 作者:科技日报 2020-07-31 23:22:38

◎ 科技日报记者 张强 通讯员 方娇 姚宏


“一周时间!一周时间将探测距离再提高20%!这‘硬骨头’只有交给你们,也只能交给你们!”近日,中国某研究院武器装备副总设计师风尘仆仆赶到国防科技大学,他负责的某型武器装备定型在即,8月份将做外场试验。他来,是为了让该校自动目标识别(ATR)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为该型武器装备作战性能的提升给予技术支持。


在我国精确制导自动目标识别技术领域,这个科研团队可说是大名鼎鼎。为导弹装上“超强大脑”以实现精确打击,是该团队奋斗终生追求的誓言。


那么,这究竟是一个怎样的研究团队?他们究竟做了哪些贡献?八一前夕,这个科研群体向科技日报记者揭开了神秘面纱。


破解迷雾,让制导武器“学会思考”


6年前的7月,国内媒体报道了中国在境内进行了一次陆基某型装备技术试验,试验达到了预期目标。一时间,全世界的目光都聚集在了这一句话新闻上。有军事专家评价说,中国现在所进行的这次试验,其战略意义不亚于“两弹一星”工程。


鲜为人知的是,早在多年前,我国就已经成功进行了类似装备技术试验,而确保神剑顺利出鞘飞天、精准命中目标的,正是该团队为其量身打造的“超强大脑”。


“自动目标识别技术就是给精确制导武器装上的‘超强大脑’。”该室主任李晓解释道,“有了‘大脑’之后的导弹会‘思考’,在打击敌方运动目标的时候就如同猎豹追踪猎物,反应迅速、打击精确。”


精确制导武器准确捕获目标示意图


越是耀眼的光环背后,越是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


打什么仗、在哪打仗、跟谁打仗?胜战三问,是始终笼罩在各级指挥员心中的“战场迷雾”。而在电磁领域,复杂电磁干扰环境形成了现代战场的电磁“迷雾”,令精确制导武器失去了准头。早在1973年,第四次中东战争中,以色列采用箔条干扰“冥河”舰舰导弹,使得埃及、叙利亚发射的几十枚导弹无一枚命中目标。


箔条弹发射装置


如何破解战场“迷雾”,让制导武器“学会思考”——实现自动目标识别,美国、以色列等国家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就已经相继开展研究。但彼时的中国,在相关科研领域却还有待开始。


北约电子战演习示意图


1992年,为加快与国家安全息息相关的国防科技工业的发展,国防科工委决定启动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建设。搭乘发展“快车”,国内首个自动目标识别重点实验室落在了国防科技大学。


“武器装备这么落后,还做什么自动目标识别,这不是天方夜谭嘛!”“写写论文还可以,怎么可能做得出来!”……尽管当时,团队在该领域内处于领先地位,但它却是一个孤独的“领跑者”,无数质疑的目光让它身后“跟跑”乏人。


率先展开自动目标识别研究


“就是要想别人没想到的,做别人不敢做的。”李晓回忆,团队学术带头人罗新临危受命,在资源匮乏,没有科研项目的困境中,硬是带着团队成员深入基层部队和工业部门,闯出了一条属于团队的科研道路。


使命催征、重任在肩,没有国内外技术资料可以借鉴,那就让自主研发中的图表、参数、符号成为“挚友”;武器装备平台落后,缺乏外场试验条件,那就用仿真技术开展攻关研究……28年来,团队成员“走南闯北”,几乎跑遍了所有的精确打击武器装备试验场,填补了我军精确制导领域中的一个个空白,使得自动目标识别在信息化战场中得到重视。


为进一步提升精确制导武器的自动目标识别能力,他们将毫米波自动目标识别方向和红外自动目标识别方向融合,组建了新研究室,开展了新型智能目标识别技术研究,支撑精确制导武器探测识别能力提升。


想要给武器装备装上“大脑”,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团队成员邹佳清楚地记得,2007年,我国第一代某重大武器型号进入收尾期,大型设备陆续进行调试运转,他与团队其他成员坚守岗位日夜鏖战。


“当时,距离导弹发射外场试验不到一个月,我们的系统却出现了环境适应性问题。” 那时,为了尽快啃下这块“硬骨头”,团队成员连着一个多星期都铆在阵地上。


最终,大国长剑装载着凝聚团队智慧的“超强大脑”按时发射,打击精准,试验圆满成功!


记者了解到,他们的努力引起了全军乃至全国对于自动目标识别的研究热潮,我国相关研究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这个团队也多次将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二等奖和部委级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各奖项收入囊中。


(注:本文受访者均为化名))



来源:科技日报 文中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编辑:岳靓
审核:管晶晶
终审:冷文生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广告]赞助链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

公众号 关注网络尖刀微信公众号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赞助链接